让网络上,
所有有关性别气质霸凌
都灰飞烟灭掉!
『反网络性别气质霸凌』
性别气质的可能性
性别气质,源于从前人们对于某一特定性别所产生的想象。如对男性所要求的阳刚,以及对女性所要求的阴柔。引申开来,还会有诸如顶天立地、温柔细腻、优柔寡断、勇敢果断等词汇所代表的气质。
可既然是想象,自然就会产生与现实的偏差。不论说是刚过世的大文豪金庸先生就有“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名句,还是花木兰、梅兰芳等诸多被推崇的历史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发现,关于性别气质的想象——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于性别的探索也不再停留于男女二元的表面,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自己的内心或许住的不仅仅只是某一单一的性别——性别是多元的。值得一提的是性别多元的这一现象并不是一种新的发明,而是一种新的发现,它本身就是自然中的存在——那么与性别想挂钩的性别气质,自然也就有更多的可能了。
至少,认为阳刚、阴柔并不是某一性别的专属的性别气质的人大有人在,因此,人们只有权决定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性别气质的人,而无权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ta人之上。
性别气质与生理性别/
性别认同/性取向的关系
生理性别(sex)先天决定,从DNA,从解剖学都可以做出判断,有生理男性,生理女性,间性之分。
而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强调的却是自身对于性别的理解,它既是主观的,因为它包含了自我探索的部分,但同时更是客观的——跨性别者们往往从小就会觉得自己所认同的性别与自己的生理性别并不一致。
但性取向(sex orientation)却表达的是自己所倾慕的对方的性别属性,它可能是强调性别的,如同性恋、异性恋,但也有可能并没有那么强调,如双性恋、泛性恋。
最后性别气质呢?相比以上这些相互独立、客观存在而又难以选择的属性,它似乎更加的主观、灵活以及具备可选择性。就好比我们的生活中不乏存在细腻而体贴的“男性”,但同时霸气外露的“女性”依然也有大量的拥趸。
为什么应当反性别气质的霸凌
首先,性别气质本身没有好坏,阳刚或是阴柔都并不决定一个内心真实的品质。而在如今我们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当中,传统意义上的“男性的气质”和“女性的气质”便更加没有优劣之分。
因此,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一个“阳刚”的“男人”就是可以被接受的,一个并不“阳刚”的“男人”就不被介绍呢?
还是那句话,性别的气质是一个人对自身的要求,而把这种要求强加于ta人,我想没有人有这样一个代表ta人的权利,哪怕是孩子的父母之于ta们的孩子。
其次,想起绑架在男女之上的性别气质,我们就不难联想起接近一千年前的朱程理学所固化的当时的统治阶级对于“礼”与“德”的理解,包括其对于男女气质、品德和思想的束缚,其适用背景,一定只是宋代本身——一个早已汇入了历史长河的中国的封建朝代。如今逐渐步入现代化的新中国的人们,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对于ta人性别的看法,就不要再原地踏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