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红榛 x 王国慧|再话哈尼梯田:“不起眼”的生物多样性

王国慧 乐与永续
2024-08-04




红河州绿春县三猛乡有块大田,由10多户哈尼族彝族农户共同耕作。你能猜出田里大概有多少种稻谷么?






01 齐物

珍惜“非珍稀”






慧:红榛大姐好,今年的COP15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召开,咱们哈尼梯田也是云南省推荐的生物多样性考察点之一。作为一个在红河南岸土生土长的遗产保护工作者,您是怎么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呢?
榛:这次大会确实是举世瞩目,感觉国内相关的各个层面都被带动起来,社会影响特别广泛。加上又是在昆明召开,我们云南人就特别激动。其实哈尼梯田的生物多样性是非常丰富而精彩的,但以前多是从景观角度、审美角度来谈,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还比较少。这次能好好普及一下咱们梯田的生态价值和农民的生态贡献,真是非常难得的契机。
不过呢,我感觉目前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总体来说还是偏重自然科学,从文化角度谈的比较少;另外就是侧重于对珍稀物种的报道,而日常的,生产生活里的生物多样性有点被忽略了——但恰恰是这些“不起眼”的生物多样性,支撑着我们的哈尼梯田。所以我总觉得有点遗憾,想找你来聊聊这个话题。
慧:其实我也一直有类似的困惑。首先,生物多样性是一个科学命题,但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我记得早在1991年,也就是30年前,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关怀地球”的可持续倡导时,就有这样的表述:
“地球上每一个物种都是所有生物体构成的生命群落的一部分,这些群落将所有人类社会,包括现代和将来的人类联系在一起,将人类与自然界的其他部分联系在一起,它既包含了生物多样性,也包含了文化多样性。”
这里其实已经从“科学”的角度,把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联系,把万物息息相关的这种生态伦理观,表达得非常清晰了。可是我们这些已经被“工业化”“全球化”了的头脑,常常还是在一种知行分离的状态中追求“可持续”。比如,我们口头上说的是“天人合一”、两个多样性,现实中还是画地为牢,各行其是;我们到处寻找案例,赞美多元,但很多时候视线里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这回就试着把“生物多样性”从天边拉回到身边吧。如您所说的,不能只看到“珍稀”,忽略了“平常”。


田间地角,循环农业






02 日月盘 

可穿戴的生物多样性






榛:拿我们哈尼梯田来说,生物多样性除了在高山森林,更多的就在田间地角,日常生活。你问我怎么理解“生物多样性”,我想到的都是这些可见可用的,触手可及的事物。我先讲一个“日月盘”吧,这是哈尼姑娘挂在胸前的一种银饰。


哈尼人的日月盘


你看这个圆盘里,大圈小圈是太阳月亮,还有一圈圈的星星点点,就像是一个宇宙。这四个动物呢,鱼、鸟、蟹、蛙,都是我们田间常见的动物,同时又是我们的吉祥物。这些来历在我们的创世古歌里都有讲到:鱼是宇宙里所有生命的始祖,是万物之母,所以我们叫她金鱼娘娘;鸟呢,可以是鸡——叫来光明,也可以代表布谷鸟——春来报时催耕,也可以代表白鹇——引领我们迁徙的祖先找到定居的家园;螃蟹,是水沟神,帮我们管理用水清洁;蛙呢,是田里的气象员,给农民做天气预报。
慧:我觉得咱们的梯田文化站应该开通一个“青蛙天气预报”,请听得懂蛙语的农民大哥大姐和田里的“蛙哥”一起搭档播报,一定会有很多听众。另一方面,把这些风土气象资料持续积累下来,就是一种社区参与的生态监测数据库了。
榛:这个点子不错。我其实一直都在提倡一点: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地保护、系统保护。但具体怎么做,需要有你们这些跨专业、跨眼界的朋友来帮忙,就能有更多创新的思路。
慧:这种银盘真是很有意思。我每次把它拿在手里,都感觉是一面镜子,又像积满了水的一块田。千江有水千江月,这里是天上人间,把你们所仰赖的那些“物”和“灵”,都照看在里面了。
榛:所以我说它是一个典型的哈尼文化符号,打上了深深的梯田文化的烙印,反映了我们哈尼族传统的生态观和世界观。我们不是自称“自然之子”么?世界万物都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人只是其中一份子,所以人应该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万物可以和谐共处,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哈尼族姑娘的服饰上还有很多纹样、挂件都是水生动物的形象,鱼、田螺、泥鳅、螃蟹,还有各种花草虫鱼,也反映了梯田农耕民族的审美情趣。


红河地区的传统彝族(左)和哈尼族奕车支系(右)服饰,把花鸟鱼虫都穿在身上


慧:我想起多年前,在红河看到过一位背着娃娃的哈尼姑娘。她一路走着,身上叮当作响,再时而哼几句小调,特别好听。最享受的还是她背上的娃娃,那些衣帽背带上垂吊着的铃铛挂件都是他的小玩伴。小鱼摸完,摸螺蛳,嘴里还跟着妈妈哼哼几声。我想等他再大些了,妈妈就会跟他讲您刚才说的那些故事吧。这些妈妈真是把一套乡土课本都穿在了身上,随时随地可以教给娃娃。而这些在妈妈背上学到的知识,也会一辈子都忘不了吧。






03 一丘田

从舌尖到灵魂的生物多样性






榛:童年的快乐确实终生难忘。我上个月到田里收稻子,大家边干活边唱歌,休息的时候坐在田埂上,折稻秆吹稻秆,多少年都没机会享受这样的“乐器”了,真开心!人到了田里,唱歌对我们来说是劳动号子,对音乐家来说就成了“多声部民歌”。



收稻子,吹窝夺


慧:这种“乐器”叫“窝夺”吧,我看书里写过的。取新鲜水稻杆的第二节,上端节子上捏出五六条裂缝,就成了天然簧片。深秋时候,梯田里都是姑娘在吹窝夺。还有芦苇管做的大哩,竹子做的小哩和巷托(口弦),都是姑娘们喜欢的自制乐器。
榛:还有男人吹的插秧号、牛角号、巴乌、竖笛,弹的三弦,这些乐器都是真正的取自天然,用的时候也都是与民同乐。我常说我们的梯田浑身都是宝,不仅为我们生产丰富的食物,涵养森林和水土,还生产丰富的艺术,她是多功能的。



2019年红河县阿扎河普村,哈尼多声部人才培养项目期间,学员和乡亲一起举办乡村音乐会


慧:你看你们这个田埂上也特别丰饶,感觉就是一个垂直农场。
榛:是的,梯田本身就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宝库。先说水稻,2009年申报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时候,仅元阳县范围内大概还有近200种。这些传统品种都是经历了多少代农民的选育、换种、留种才保存下来,不仅维持着我们这一方水土的生态安全,也为子孙后代保存着一个珍贵的种质资源库。




丰饶的田埂就是一道生物多样性的走廊。水芹菜、鱼腥草、野蒿菜,都是哈尼的田埂名菜。


梯田里的水生动物,有放养的麻鸭、十几种鱼类,其他大部分是野生的,如螺蛳、黄鳝、泥鳅、虾、蟹、蛙、虾巴虫(蜻蜓幼虫,也是一道梯田美食)。田埂相当于我们的菜园,水芹菜、浮萍(东阳菜)、鱼腥草、黄豆,毛斯花(清明蒿)。杂草是牛的饲料,也是田的肥料,在田里泡一冬,就是最好的绿肥。田边地角的植物还可以做香料、染料、入药,供编织。我们以前穿的蓝色土布,都是用板蓝根染的。竹子的应用就更广泛了,篮子、席子、饭桌、饭兜、篾帽、乐器……再说田边地角的树,水冬瓜涵养水土,樱树是我们的物候树,棕榈防风固土。棕丝编成的蓑衣,比塑料雨衣的透气性强,垫在地上还可以防潮防病,所以很多农民现在还是愿意用这种传统雨具。这些其实都是现在说的绿色食材和环保产品。
慧:大自然一点不浪费,“自然之子”也是这样,巧手点化,物尽其用。


一身传统行头的哈尼多声部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陈习娘(左),饭桌饭盒、碗兜篾帽,哈尼人生活中常见的竹编器具(右)


榛:对,另一个我想说的就是,这种生物多样性所对应的文化功能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拿米来说,红米是我们的主食;紫米补气血,主要用于产后滋补、外科接骨;节庆踩粑粑一定要用糯米,奉神、馈赠亲友,寓意亲亲热热团团圆圆,所谓“无糯不成节”。


主食红米饭


糯米粑粑



新房落成,亲友分享红米糯米制作的蒸糕,红河县甲寅地区


过“昂玛突节”或春天“开秧门”,一定要染彩蛋,染黄糯米饭,祭献给春神。黄糯米饭是用密蒙花染的,因为春神最喜欢蛋黄一样的金色。彩蛋,用高粱染红色,小靛叶染紫色,板蓝根染蓝色,也献祭给哈尼传统社会的三个能人——头人、工匠、背玛(祭师),传说他们是从三个彩蛋里生出来的。还有紫糯米饭,也是用小靛叶染的,只食用,不祭祀。





(从左至右)板蓝根,密蒙花,小靛叶,植物染色的糯米饭和彩蛋


慧:真是五彩缤纷。为了准备这些祭品,年轻人就会跟着学染色学取材。年复一年,从舌头到灵魂,有了这样的现实驱动,这些相关的知识和物种就能得以保留下来。
榛:所以这两年的疫情对我们的传统节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一般都是聚集性的,规模也比较大,疫情防控当然是不可松懈,但这种聚会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机会。停的时间太长,我就担心这个文化传承的链条会不会断掉。
慧:您说的这点确实很值得思考,就是非遗传承这种亲身性、社群性和在地性的特点,要怎么应对这样一个后疫情时代里的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我忽然想到生态修复中的生态弹性概念,我们的文化工作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些这方面的思路,想办法多涵养锻炼一下我们的文化活性和弹性?
前两年我在浙江松阳几个畲族村寨采访的时候,发现年轻村民已经用微信群的形式来对歌学歌了。最初是由几位出外务工又喜欢唱歌的年轻人发起的,后来连不会唱的也都加入进来,天南地北你一句我一句,学老歌的,编新歌的,越对越起劲。离家在外,这些乡音不仅是情绪的抒解,心灵的慰藉,还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他们很开心地跟我说,“回老家参加三月三(赛歌会)的时候,老人家都吓一跳,怎么多出来这么多会唱歌的后生妹仔?!”






04 一碗蘸水

味道里的生物多样性






梯田生产的丰富食材


榛:你刚才讲的那个例子很好。文化传承的守正创新,我觉得这里面抓住人心,抓住老百姓的兴趣点很重要。我就喜欢跟大家分享每天吃的花花草草、山毛野菜之类,外地朋友都很惊叹,但实际上我们这里的饮食习惯就是这样:从身边找原料,发芽吃芽、开花吃花,果子叶子,根茎种籽,一年四季,跟着大自然的节奏开吃。




(顺时针)鳝鱼干煮薄荷鸡蛋汤,香炸梯田鱼,金雀花煎鸡蛋,麻辣田螺


慧:用现在的话说,你们的餐桌真的很“可持续”。
榛:你看这个不起眼的“蘸水”吧,我觉得就很能体现我们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烹调方法是相对简单的,但搭配的蘸水都很讲究,首先一定要用主菜的原汤来调汁,配青菜的用青菜汤,配鸡肉的要用鸡汤,配牛肉的用牛肉汤;其次是调配的香料也是本地的新鲜佐料,姜、葱、蒜、薄荷、香柳、木姜子、芫荽、辣椒等等,还有我们田埂上种的黄豆自制的豆豉,开胃下饭,被叫做“绿色味精”。这一碗蘸水里至少有五六种,最多有30多种配料。



丕菜、芫荽、葱,都是哈尼蘸水的主要原料,而蘸水鸡是最经典的哈尼蘸水菜。


慧:真是一碗大神级的蘸水!味道对人的驯化功能很强大,我相信很多人是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那种味道,或者是让自己喜欢的人分享某种味道,才有动力去练习厨艺、辨别植物,甚至学习采集和种植一些被遗忘或濒危的植物吧。
榛:是这样的。你看我们家里,我妈妈包粽子特别香,她的秘方是把木姜子杆杆劈成一寸左右的一小段,插在粽子里。后来妈妈年纪大了,我妹妹也学会了包粽子,她每年包粽子送给大家吃。总这样我们也觉得不好意思,就约了一起去跟我妹妹学,现在家里大人小孩都会包梯田粽了!说起来也很有趣,兄弟姊妹经常扎堆在一起做饭吃,好像感情就更亲了。


家传的梯田粽,木姜子杆杆是秘方


慧:这些不可替代的身体记忆,把食物的味道和人生的情味都调和得更丰厚了。我又想到您说到的豆豉,这个发酵食物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就更有意思了。发酵本身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准确地说是一群生命的协同做功。这些生命细微到肉眼无法识别,但人总有办法和它们合作,追求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味道。这个过程真是太奇妙了!
榛:是啊,每个人做的味道都不一样。据说以前元阳高城那个地方的豆豉特别好吃,好吃到几块豆豉都可以换个媳妇了。这当然是一种夸张,但也说明了哈尼豆豉的魅力。
慧:豆豉换媳妇?这个梗也太有嚼头了!可惜现在世界各地的“发酵多样性”已经在食品工业的流水线上迅速消失了,从前的“独一味”,变成了如今的“一个味”。昆明的好朋友告诉我,她母亲的苦恼是已经很难买到曾经用惯了的,按功能分门别类的传统土陶泡菜坛了。不过这些年又有了些“回潮”,很多新生代发酵爱好者抱团操练,从泡菜腌菜、奶酪纳豆、果酒蜜酒、酵母面包到酸奶、康普茶、酵素疗法……共享技术,交流文化主张。我觉得你们那里的主妇啊,也都可以开发酵培训班——看看大家能一起发酵出什么新能量。
榛:真是不假。就从豆豉开始。


2021年8月,元阳胜村、牛角寨等地区的哈尼主妇们在制作传统豆豉 供图:元阳县文联










受访人简介




张红榛

哈尼族,研究馆员。长期致力红河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历任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办主任、红河州世界遗产管理局局长、红河州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现为红河学院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文章:








责编:李    攀

排版:小牦牛

供图:张红榛







点击在看 , 一起乐续遗产↓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乐与永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