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⑥ | ​挖掘乡村文化能人,唤醒乡村文化梦!

东莞市文化馆 文化莞家 2021-10-15


东莞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
带领李屋村村民夺下27个冠军!
13年如一日
书法绘画并举的书画家
一人如何激活社区文化活力?
让清溪麒麟舞走向四方
这位非遗传承人
不遗余力,薪火相传!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系列
今日与你了解乡村文化能人
如何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为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方法、措施,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系列,与你一同踏上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征程。

-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 -

第六篇

挖掘乡村文化能人,唤醒乡村文化梦

今年49岁的李田是李屋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也是李屋村的篮球文化名人。
1985年,从小与篮球结缘的李田成为李屋村的小学体育教师,2003年-2005年又作为东莞新世纪篮球俱乐部(现CBA深圳马可波罗)创始人之一参与到职业篮球之中。2009年,他组织了一个业余篮球俱乐部——东莞金沙李田篮球俱乐部。同年,他带领东莞金沙男篮参加全国DBL限高篮球赛并获亚军;2013年,他又带领东莞市男篮参加广东省第三届体育大会并获冠军。
多年来,李田经常组织村民开展篮球运动,一有时间就帮助村里搞好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的认可和支持,许多企业老板也纷纷赞助。
其中,从1999年开始,李屋村与李田合作,创立了“李田”篮球训练营活动品牌连续多年举办暑期青少年篮球公益培训班,为村里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篮球爱好者,把李屋村的篮球活动办得风生水起。
在桥头镇长达32年的春节篮球联赛(1989~2020)之中,李屋村男篮一共夺得了其中27个冠军,这支乡村篮球冠军队的队员,许多人正是从“李田”篮球训练营中走出来的。
【 主要情况 】

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核心要素。一些村(社区)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往往是有能人“坐镇”,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文化能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领头羊”、“佼佼者”,他们有的长期扎根乡村,熟悉本地情况,文艺本领得到普遍认可;有的极具领导魄力和丰富的组织经验,善于策划活动、编排节目、动员村民。走进乡村,挖掘乡村文化能人、培育乡村文化能人,为乡村文化能人提供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更加繁荣,更富有生命力。

近年来,东莞市不断推动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培育和壮大包括乡村文化能人在内的基层人才队伍,乡村文化能人伴随着城市文化发展一步步成长起来,乡村文化生活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1/建立基层文化管理员队伍

基层文化管理员不等于乡村文化能人,但是一名好的基层文化管理员往往会发挥着乡村文化能人作用。2012年以来,东莞市大力推进基层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实现全市文化专职管理员全覆盖,与此同时,还在每个村(社区)配备了至少2名文化志愿者,实现乡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干。

长期以来,市镇两级持续加大文化管理员和文化志愿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并多次争取提高基层文化管理员的待遇,使年薪酬达到不低于7万元,越来越多的文化管理员在岗位上成长为乡村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



2/树立典型评选基层文化能人

2019年启动的东莞市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通过组织开展艺术普及进百村、优秀传统文化进百村、我要上“村”晚等系列活动,逐步把全市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导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其中,一大批乡村文化能人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在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业余文艺社团活动、编排乡村文艺节目等各个环节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66人获得“基层文化能人”称号。

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陆世强指出:“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为民众提供各类平台,挖掘民间才艺和文化能人。示范效应要更大些,发挥100个示范村的带头引领作用,加强村村之间的文化走亲,积极探索新颖形式让基层文化示范之火得以燎原。”



3/乡村非遗传承人纳入全市非遗保护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基层乡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乡村文化能人的一支大军。据统计,目前东莞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名(其中1人去世),省级非遗传承人29名(其中4人去世),市级非遗传承人50名(其中5人去世)。

这些非遗传承人基本上都是行业带头人,在日常的文化工作、生活中,他们充分发挥看家本领,有的牺牲工作时间、有的自掏腰包,带动村里传统手工艺和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把表演艺术、手工技艺等乡村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周边的村民,并积极参与到全市性的非遗传承普及工作中,例如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非遗进社区等传承活动,他们身体力行投入到文化传承和传播中去,对传承乡村文化、引领基层文化生活做出了较大贡献。


【 问题思考 】

■对乡村文化能人的挖掘不足。当前发现乡村文化能人的主要方式仍然靠的是工作中的接触发现,靠的是当地的推荐认可,对于一些没有参加政府活动的文化能人,还缺乏有效的发掘手段。

■面向乡村文化能人的培训缺乏针对性。乡村文化能人不仅需要具体参与艺术活动,也需要开展活动策划、组织管理等工作,他们既需要提升艺术素养,也需要提升管理能力。而目前针对乡村文化能人的培训项目还不多,同时也较多地集中在艺术领域。

■非遗传承人理论水平和传承技能有待提升。目前,东莞非遗传承人年纪偏大,学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传承人技艺水平很高,但是理论基础薄弱,直接影响相关项目的深化研究和传承推广。个别传承人甚少外出交流、培训,传承技能缺乏创新。


【 专家对策 】

林岳豹

中国文化馆协会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乡村春晚研究院院长

浙江省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艺术处处长


培育乡村文化“点火人”

众多乡村文化振兴案例,往往都绕不开乡村文化能人这个群体,他们扎根乡村土地,内心热爱文化艺术,高举乡土文化火把,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形成文化“造血”功能、汇聚文化内生动能的文化“点火人”。乡村文化能人群体的培育和队伍建设,是一项文化民生系统工程,应根据各地实情,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搭建平台“引”。“乡村文化能人”是相对村民而言,有一技之长,并有一定文化想法,主动带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村民。政府职能部门在乡村文化建设谋篇过程中,要重视这一文化群体“为我所用”思想,设计“百姓大舞台”、“乡村春晚”、“乡村文化理事会”等既能统领全市、又方便村民参与的乡村文化建设载体,常态化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乡村文化能人在建设活动中施展自己的文化才能,引领文化能人聚焦自己村落文化建设,逐步成为乡村文化艺术普及、文化品牌打造、民风易俗建设任务中的“领跑者”、“自己人”。

二是树立典型“推”。文化能人往往是乡村“给点阳光,他就灿烂”的文化热心人,将文化能人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体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设立一定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和才能价值,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市县文化职能部门,每年可开展“十大乡村文化名村”、“百名乡村文化能人”、“千名乡村春晚民星”、“万名星级文化志愿者”等典型示范评选,加大媒体综合宣传,给予资金、政策、项目等多种奖励扶持,让热心乡村文化建设的文化能人很有面子,增强动力,在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中展示文化梦想,自我价值。

三是培训提升“育”。将乡村文化能人培养,纳入政府文化骨干培养、文化队伍建设的体系,每年开设一定乡村文化能人特色培育班级,形成常态性文化培养机制。文化能人培养,要注意分类培训,着眼乡村实际培训内容“接地气”,一次培训解决一种突出问题为好。可开设简单的艺术技能班、晚会综合导演班、文化品牌策划班、文旅融合创意班,循序渐进,忌讳“一锅煮”。培训后,应建立乡村文化能人库,加强跟踪指导,逐步推动乡村文化能人成为会讲公共文化“普通话”也会讲乡村特色“方言”的多面手。

四是定制服务“帮”。乡村文化建设,不能追求千篇一律,尽可能保护乡村自己的文化特色个性,市县文化馆应发挥政府文化专业职能,根据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多元文化的需求,应抽选专业文化艺术骨干,与乡村文化能人结对,一对一开展文化定制式帮扶。可重点帮助乡村培育一支文化队伍,打造成一个文化艺术精品,培育一个特色节庆,建设一台特色乡村春晚等“四个一帮扶”机制,使乡村文化建设从点到面,从送到种,手把手教会文化能人系统性建设乡村文化。

五是建立保障“兴”。乡村振兴文化为要,文化振兴人才为要。文化职能部门,应建立激励文化能人的保障机制,避免乡村文化能人“看人脸色”、“看天吃饭”。应整合宣传、人事、农业农村、文化旅游职能部门资源,尽可能解决文化能人活动参与、技能培训、资格认定、专项帮扶、项目支持等问题,为乡村文化能人做事开设文化绿色通道,形成乡村文化建设既有人“点火”、也有人“添柴”振兴局面。





【案例分享】
张伟勋:一人激活一社区

张伟勋是一位书法绘画并举的书画家。1951年出生的他是土生土长的牛山社区居民,父亲是有名的篆刻家,张伟勋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对书画有着执着的热爱,经过多年的悉心研习与探索,张伟勋在书画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等。2007年开始,张伟勋受聘负责牛山书画工作室,此后13年来,他一直推动牛山书画工作室越办越好。●社区牵头开辟文化空间。牛山社区文化艺术氛围较为浓厚,群众对书画艺术有着较强烈的兴趣与需求。2006年9月,牛山社区文化中心建成,在牛山文化中心大楼辟出300多平方的场所,2007年,正式成立牛山书画艺术工作室,设有2个创作室、1个教学室、1条艺术长廊,这也是全市第一个村级书法创作基地,为此,牛山社区聘请了张伟勋和刘汉光担任主要负责人。2018年书画工作室升级为牛山艺术馆。●心存艺术回馈社区发展。工作室成立13年以来,张伟勋全身心投入到牛山社区的书画艺术普及活动中:他不分节假日,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牛山艺术馆进行书画创作及交流;每年义务举办牛山社区青少年暑期书法培训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社区子弟;每年冒风顶雨带领省市级书法名家为村民举办现场送春联活动,让群众直接感受文化温暖;持续对社区党员干部进行书法辅导,培养了两名社区干部加入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与此同时,张伟勋还组织社区的书画爱好者开展展览和艺术交流等各种活动。比如以社区内的创作精品为主题,举办了牛山书画艺术工作室迎春书画展、东城牛山艺术馆迎国庆书画名家邀请展等大型展览;与石龙、南城等多个镇街和市直各部门的书法美术研究会开展艺术交流,以及《东莞印象》三月雅集走进牛山篆刻聚会、榴花公园国庆挥毫等活动。

●搭建平台打造书画品牌。张伟勋以艺术工作室为平台,邀请了15名东莞本土的书画艺术工作者常年参与书画艺术创作和工作室的运营培训工作,还不定时邀请国内名家,如中国国家画院张树立、王天禾、张贤等到牛山开展艺术指导。在张伟勋的影响带动下,越来越多牛山社区居民喜欢茶余饭后到牛山社区文化中心参加文化活动。牛山社区书画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牛山的书画艺术品牌也越来越具有特色亮点。




黄鹤林:让清溪麒麟舞走向四方

清溪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小镇之一,麒麟文化一直声名远播,曾经在建党90年时创造90头麒麟齐舞的壮举。黄鹤林就是清溪麒麟舞的重要传承人。

过去,黄鹤林从父亲手中接过传承麒麟文化的大旗,他亲手做麒麟、教授麒麟舞、扩大麒麟舞的影响力……多年来,黄鹤林和清溪麒麟队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并一次次走出国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澳大利亚悉尼等地充分展示清溪民间麒麟艺术的风采,他也入选省级非遗项目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为乡村文化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舞麒麟技高一筹遐迩闻名。在麒麟界,黄鹤林是赫赫有名的大师。黄鹤林介绍麒麟制作过程:“做一个麒麟要织扎、要糊纸、上色,之后是上油,上油之后还要装饰一下。完成一个麒麟要十天左右,织扎需要三天,糊纸两天,上色三天半。

制作麒麟的时候黄鹤林聚精会神,散发出艺术家的气质。当黄鹤林举起麒麟,他又成为了生龙活虎的运动健将,一跳一蹲、一跃一收,麒麟和他融为一体,活灵活现。黄鹤林组建的鹤林麒麟队,结合现代人视觉体验,参照古祠堂里的麒麟画像,大胆对传统麒麟舞形象和表演方式进行了改革,将过去表演不够方便的“长身麒麟”(4米)改为2米长的短身麒麟;将过去的土布麒麟身子,改为金光闪闪的绸布身子。黄鹤林不但把麒麟舞传承了下来,还把麒麟舞推向了世界。2015年编排的麒麟舞《南国麒麟舞吉祥》还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言传身教不遗余力薪火相传。近年来,黄鹤林充分发挥“带头大哥”的作用,对全镇的麒麟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辅导培训,并协助各村、社区组建专业队伍,扩大群众参与面,目前全镇已成立22支成人麒麟队,其中镇代表队1支,村(社区)麒麟队21支。与此同时,黄鹤林带领一帮徒弟深入学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麒麟文化培训。目前清溪镇已经成立了5支中小学生麒麟队,形成了民间艺术老、中、青相结合、薪火相传的格局。据统计,清溪镇每年参与麒麟舞表演的人数达3000多人,受众人数超过25000人。黄鹤林还自掏大部分经费,并在东莞市非遗中心和清溪文广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己的家中建起了“清溪麒麟文化传承基地”。省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的艺人也不断慕名前来清溪向黄鹤林拜师学艺,清溪已经成为华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麒麟舞推广中心。

在各级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清溪相继获得“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麒麟舞培训中心”、国家级“非遗”项目(麒麟制作),省级“非遗”项目(麒麟舞)等“国字号”、“省字号”招牌,麒麟文化成为清溪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文化兴则乡村兴。一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基层文化建设,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又以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文化馆总分馆制、基层文化百村示范工程等,推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今年东莞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对乡村文化振兴提出相关议案,引起广泛的关注。

为落实好全国、全省、全市两会精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东莞市文化馆)策划推出“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拟从我市文化馆总分馆制、乡村文化设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社会化参与、文旅融合、乡村文化能人、业余文艺团队、乡风文明、投入与效益、文体品牌活动等十个方面进行梳理,并邀请行业专家提出对策,分享基层经验,通过“主要情况+问题思考+专家对策+案例分享等方式,探索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方法、措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全面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和“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添劲助力。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① | 完善文化馆总分馆制,激发基层文化活力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② | 活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引领乡村文化生活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③ | 一业兴而百业旺,点亮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灯火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④ |  让青山绿水四季如歌,让乡愁被深深记住


东莞乡村文化振兴在路上⑤ | 到乡村去!乡村振兴社会力量大有可为






END


撰稿:蔡一帆,编辑:欧尼



有趣的人儿,你在看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