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竺人物】王宜平:浮世宜静心,热爱相得平


个人简介



王宜平,中共党员,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2019级本科生,混合1905班班长,主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数学与应用数学,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


大学前两年综合累计排名竺可桢学院混合班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竺院卓越奖学金、领航奖学金等荣誉,同时获评校五星级志愿者。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工科类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浙江大学第七屆物理学术竞赛第四名(非物理系第一)等奖项。在斯坦福、罗格斯大学担任科研助理并在国际机器学习顶级会议NeurIPS上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开展暑研并预投稿顶级会议ICML;曾在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训练。


沉着自信,大方冷静——这是王宜平给人留下的初印象。在简单的交谈之中,他那平和理性的话语声亦透露其对生活、对知识的无限热爱。正如他自己所说,“保持冷静,保持热情。于浮世之中静心求学,对所爱之事饱含热情,二者相平衡,才成就了如今的他。



1

敢于尝试,择己所爱



“唯有不断试错,方能发现兴趣所在与心之所向。”

初入竺可桢学院混合班,王宜平在主修专业选择上也有过些许纠结。在信息化浪潮以及看《刀剑神域》Underworld篇的一些触动下,他对工信学科产生了兴趣,在翻阅培养方案与了解到算法、图形学、人工智能等有趣的专业课程后,考虑再三,他决定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主修专业,并且同时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来扎实自己的数理基础。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王宜平坦言自己走了弯路。他先尝试了图形学,后才确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理论机器学习

“我当时就是想多试一些,因为我感觉本科试错的成本比较低。”王宜平提到自己的学习及科研经历时如是说。他联系了CAD&CG实验室的老师,从图形学开始进行科研探索,并在相关的项目中涉及到了深度学习相关的技术,对其中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后来他接触到机器学习方向的一些理论解释工作,发现辅修数学学到的一些数学工具可以在其中发挥作用,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外他还提到,AI项目的编程难度也比图形学小很多,他也认为自己的编程能力并不算强项,而且推导公式加实验验证的模式能给他带来更大的正反馈, “我更喜欢和应用数学里面的一些工具打交道,有时候像物理学家一样在验证自己的想法”。他的个人能力和自我认知也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得到提升,渐渐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无论科研还是更广泛的人生选择,我们都很难按既定的路线走。我觉得自己过去的尝试并不是无意义的,反而正是由于不断的试错,让我否定一些看似适合自己的选项,让我意识到什么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王宜平获得的美赛M奖证书

除了在方向选择上的不断尝试,其他方面王宜平也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着新事物。无论是一次次选择打数学竞赛、美赛,欣欣然迎接挑战突破自我;还是跳脱出已有的框架,主动思考自主科研,他从未刻意追求功利,而是遵循内心的想法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许正是怀揣着这种积极乐观,不怕犯错的信念,王宜平才得以最终深耕于自己的热爱中并结出累累硕果。


2

广泛涉猎,择己所需

“学科之间不是完全孤立的,共通的知识将它们联系起来。”

谈及对学科交叉的看法时,王宜平提到很多学科之间都有联系,并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在做计算机科研项目时用到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由此,他提议不妨在涉猎学科知识时,将它们划分成不同模块,诸如数理模块、外语模块等,同学们在对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进行深入学习的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些模块进行拓展。这样不仅能夯实自己的基础、拥有更多未来可能性,还可以更深入地参与交流合作,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化为己用。


王宜平NeurlPS论文的部分内容

同时,王宜平也提出不要为了学科交叉而刻意混着学,往往会导致学的很杂而又无所专精,而是要从主体学科出发去了解各学科的主要思想,然后去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另外,王宜平提到在科研过程中要不断拓展其他学科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每个领域都学的深入固然好,但往往不太现实,一般来说能够领会对方的想法,方便进行交流合作也不错。”或许正是这种不断求索的对知识的渴求,使王宜平得以不囿于单一学科的桎梏。据他自己分享,他曾在一个计算机与统计学的交叉科研项目中一边帮计算机老师写代码跑实验,一边帮统计学老师推导模型相关的公式,最终促成了两方的圆满合作。由此可见,得益于王宜平扎实而充足的知识储备,他在科研中才能始终富于创造性,并能在学科交叉中处理得游刃有余。


3

择己所适,不骄不躁



王宜平正在接受采访


“GPA对我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学到知识才是根本。我认为应该尽早学透基础知识,再去接触科研。”

王宜平对自己的定位与认知一直很清晰,即想从事科研工作。因此,当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内较大的压力并不会使他感到迷茫与焦虑,偶尔遇到压力大的时候,他会选择和同学约一场乒乓球,看看《海贼王》、《罗小黑战记》等动漫,也会安静下来听听音乐。有时某门课的绩点低了,他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为身边高绩点的同学而感到紧张,反而会向他们请教和学习。王宜平也说自己曾在化学实验课程上拿到3.3的绩点,但他并没有就此气馁,而是重视其中获得的体验。“你也不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有可能用上这些知识,尽力去学有收获就行。”在他看来,平时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学,最后成绩都不会特别差。

而能做到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不仅得益于王宜平平和的个性,还在于他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相较于科研,学习更加有直接的反馈。因为科研很多时候在做无用功,做越难的问题越是这样。但是学习中你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感受到乐趣。”正是对于绩点的不焦虑和对知识的渴望,使得王宜平得以无视压力的按照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汲取自己需要的内容,并将其应用于今后的科研生活中。


4

择己所有,润泽四方



王宜平参加西湖微笑亭志愿活动


“做志愿活动就是既能为他人提供帮助,又能给自己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可以说是在照亮他人的同时也温暖了自己。”

在被问到志愿活动和社会实践方面经验时,王宜平也积极分享了他曾参与的活动。王宜平对线上给北山中学小朋友上课的经历非常难忘:“我感觉他们其实是挺聪明的,但是因为缺少系统性的教育,所以对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如果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去把一些他们原来不懂的一些难点解决,他们将有很大的进步。”能够为西部的孩子们带去欢乐,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许就是让王宜平难以忘记这段经历的原因。


王宜平的支教教学日志

同时,王宜平还谈到自己参与过对杭州行道树的调查等致力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也分享到他在西湖微笑亭当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帮助时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就算临时充当向导,也能做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王宜平用这样的方式回报着社会。即使全心投身科研,却也未将自己关进象牙塔,王宜平在用自己的行为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哪怕只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对有些人而言却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埋下一些种子。所以我相信,尽自己所能把每件事做好,就已足够。”







浮世宜静心,热爱相得平。王宜平的浙大生活已然步入第四年,从当初那个纠结于专业与科研的新生,到现在成为荣获竺奖的榜样,时间的流逝不可谓不快,可是王宜平似乎仍是原来的自己。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完善自己,专注于眼前的每一件事。在纷繁的世界里,王宜平犹如一叶小舟,静静地停泊在云雾深处,随心而行,随心而至。“我不断地走,以为自己能够平静下来。”求学路,抵不过一场散心式的跋涉,王宜平默默走在路上,留下的是路边的无限风采,但是我们也相信,这条路,他无需回头,还有很远。

往期精选


1.【导师专访】张进:博观而笃志,情钟以致远

2. 防疫信息汇总|你我携行,爱暖紫金

3. 喜报!竺院健儿在2022年校运会中斩获本科生组总分第二名!

4.【导师专访】孙启明:求索漫漫,启明前程

5. 以青春之名,赴体育之约——记竺院学子参加浙江大学运动会开幕式

6.【竺涯共语 | 回顾】专业前沿论坛: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脑机制——相约浙大之滨,共探“脑科学”奥秘


文案 | 余秋阳 王一睿

排版 | 郑伟廷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骆弘毅

审核 | 林一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