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专访】胡玉正:依然一笑作春温
- 个人介绍-
胡玉正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导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导师,2006年获浙江大学物理学学士,2011年获浙江大学理学博士。
师从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脑科学/意识研究专家唐孝威院士。毕业后在美国NIH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聘为浙江大学心理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课题涉及心理学、脑科学、医学等学科交叉,以第一或共同第一及通讯作者在JAMA Psychiatry , PNAS , Brain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 NeuroImage , Human Brain Mapping, Neuroscienc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22年6月,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十佳导师。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在这个晴朗的秋日,胡玉正老师的学识、风度和思想的涌动,为我们推开科研的门,带来如春日般的暖风。云岫成诗,晕染故事,我们看清了科研的真正模样,更有幸遇见那明澈的灵魂。
温情存三分,敬意永满怀
作为大一的新生,面对科研,会怀抱着怎样的心情?是充满激动与兴奋,还是心存胆怯与迷茫?胡老师说,他所观测到的本科生对科研的一般状态,多为“敬畏”:认为自己尚处于“无知”之中,能力尚浅,又该如何向老师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然而“万事开头难”,只有无畏地跨出第一步,才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科研故事。“第一步是对自己要有信心,科研学业方面的东西只要你肯花时间,基本上都是能够完成且做的不错的。在此之余,一定要主动的去找老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胡玉正老师温和的肯定与鼓励也展现出他自己对科研满怀的热忱与敬意。
胡玉正老师在与同学们交谈
胡玉正老师强调了积极主动的重要性,点明学生可以找多个老师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和情况,这样会更有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机会正如树上的硕果,不自己踮脚摘下,便只能远望;不跳起去尝试与坚持,便难会其美味与甘甜。“每个人一开始一定要有勇气去实验室找老师,了解老师研究的方向和课题,有兴趣则多聊些。在谈话的过程中,老师才会根据你的情况和需求,如听得懂就多讲一点,听不懂就进一步解释,以便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是不是我的兴趣。”胡玉正老师对学生充满尊重与信任,殷切而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既而使其具备一种内生的动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萌生更多新颖的想法。“物理距离都不是问题,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对于近年来浙大引进与推动优秀青年人才参与教育教学工作,胡玉正老师表示非常认可,青年人才因年龄与学生相仿,交流起来比较容易有亲近感,除了科研之外,年轻老师们的个人成长经历亦可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心之终抉择,交叉亦有光
在采访过程中,胡玉正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件趣事:他高考填的所有志愿都是物理,但最后却转向了心理学、脑科学与医学的交叉。胡玉正老师笑着说,从前他读物理学的时候,对宇宙、太空这些客观事物十分感兴趣。但突然有一天,他意识到人们总是关注物理的世界,却从来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些想法。所以,当胡玉正老师意识到所有的对客观世界的这些理解其实都是要通过大脑和心智完成的时,他做出了最后的抉择:以后要做和人的认知有关的学科。
胡玉正老师与同学们分享经验
确定方向后的科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基于心理学本身的交叉性,单一学科的知识难以解决许多综合性的问题。面对如此的局限,胡玉正老师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其实是以问题为主,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东西,然后你去选择”,根据已经掌握的工具和方法,有所联想,勇于探索,最终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答案。“你对科学本身感兴趣。当一个问题需要其他学科的解决方式辅助,它自然的就会交叉起来。”在决心、毅力和时间的沉淀中坚实自我,终能在学科交叉的道路上行而远之。
胡玉正老师作为新生之友访问寝室
胡玉正老师曾致力于探求客观世界的组织构成,“穷极物理,向外追问”,也后扎根于人的认知系统,“反观真我,向内挖掘”,大到寰宇,小到神经元,胡玉正老师都在寻找和发现“人与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有深有浅。正是这样的一番经历,才让胡玉正老师树立了科研与人格的双重威望,带着他的学生们,去做更多意义非凡的研究。
身如逆流舟,心似竹石定
“胡玉正老师不仅注重对学生具体研究方向的指导,还注重对学术价值和科研品味的引导”,在竺可桢学院十佳导师的推荐语中,师生对胡玉正老师的这句描述格外引人注目。在短暂的采访中,我们发现,比起教师,胡玉正老师更像一个亲切的友人,他以深厚积淀造就的高尚品味,慷慨地、诚恳地培育着学生们,引导他们走过科研生涯最初的这段路。
胡玉正老师指导的本科毕业生合照
胡玉正老师十分看重学生对自我的坚守、对权威的挑战。谈到挑战权威这个话题,胡玉正老师团队里的周晖学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她向国际期刊投送了一篇论文,审稿人指出了他们的一些问题,并将这篇论文退回了。由于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她本已预料到投递的困难,但胡玉正老师坚持认为这个新模型非常有价值。于是,胡玉正老师给期刊编辑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周晖学姐团队的想法和这个模型的意义所在。最终,再经修改的论文得以顺利发表。
面对学生的感激之情,胡玉正老师表示,他愿意相信和支持这个研究成果,是因为他看到了其中体现的深刻思考。问题有意义、结论有依据的文章不应该因“有人做过了”或“他们不是这样做的”这样的理由被拒之门外。胡玉正老师身体力行的“挑战权威”并不是为了挑战而挑战,而是希望学生们在任何时候,对于任何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够积极地思考,自主地得出结论,不被外界的声音所束缚,只问是非。
守节以相敬,达人以达己
挑战权威背后,是胡玉正老师坚持的平等与尊重。他认为自己和学生同样是独立的个体,作为导师的他,首先要尊重同学们的独立性和思想完整性。教学中,他尽力避免让自己成为权威,拒绝灌输和强迫,反对妥协和盲从。他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产生内在的驱动力,让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苏聪辉学姐说:“做研究的过程中,我有时会感到很迷茫,怀疑研究的意义,胡玉正老师会告诉我说,如果你不认同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那你就可以不做。”
胡玉正老师受邀参与游戏成瘾的科普讲座
此外,胡玉正老师眼中的平等、尊重,并不是完全抹去老师与学生的身份界限。尊重一词,本有着敬重、重视的含义,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平等地看待同学的思想和人格,而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本应表现为敬意和礼让。他希望同学们能够“识别context”——识别特定的环境或条件,在社交中重视基本的礼仪,让双方都感受到友好和善意。
采访过程中,胡玉正老师多次提到“找老师”这个词,可以看出他对师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视。胡玉正老师在科研生涯中能够不断探索新方向、探究新问题也正是得益于导师的帮助与指导。在浙大读本科时,他在“找老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在美国读博士后时,他虽然还没有太多成就,不过提问时总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和耐心指导。
胡玉正老师在21级导师制启动仪式上分享导学心得
而成为导师的胡玉正老师,也在传递着他曾受到的帮助。他希望同学们可以主动地和导师交流: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同学理清思路、解答研究中的困惑,这需要学生在提问前后多做功课,带着想要考察的问题向老师询问;另一方面,同学可以和导师谈谈自身的学习状态,便于导师根据同学的个性化需求调整进度,保证轻松的、正向的导学关系。
胡玉正老师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导师身份,他认为:“和导师相比,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比较少,做事情难免会有偏差,甚至犯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导师就要给予更多的反馈。”而且,相比于施加压力,他更喜欢给予学生正向的反馈,“这种方式肯定比严厉的批评见效更慢,但从长期来讲更加有益”。
殷殷寄寓温,诚心热中肠
胡玉正老师希望门下学生对自己有要求,心有所向;多思考,培养探索未知问题的能力。他说,学习是一个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放任自流。
胡玉正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有些学生可能会担心自己思维不够活跃,对于这些同学,胡玉正老师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保持认真、勤恳的态度。他说,自己求学期间是一个内向、踏实的学生,为了完成他的学姐交代的任务,他会认真地工作到半夜两三点。被动的完成任务中,他开始了对学科意义、个人兴趣的思索,开始主动地探求。在完成任务之余积极思考,多与老师沟通,刚开始可能会和其他同学有差距,但经过时间的积累,就能增强创新能力,做出有意义的成果。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夏或冬,胡玉正老师的言与笑,都似春温依旧。科研之路漫漫,在优秀导师的引领下,每个人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导师寄语
2021级竺可桢学院导师制正在进行中,最后让我们听听胡玉正老师给大家的寄语吧!
往期精选
4. 喜报!竺院健儿在2022年校运会中斩获本科生组总分第二名!
6. 以青春之名,赴体育之约——记竺院学子参加浙江大学运动会开幕式
竺可桢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采访 | 赵敏慧 丁嘉阳 李政达
文案 | 赵敏慧 丁嘉阳
排版 | 刘以信
摄影 | 池俊皓 吕欣怡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审核 | 林一威 顾小雨 周盛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