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专访】韩劲松:劲松郁青,千尺凌云



个人介绍

韩劲松老师,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2007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安全、可信认证、智能感知和移动计算等方面。近年来在国际一流期刊与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课题一项、面上项目三项;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普适计算、教育专委会委员,学术期刊Computer Networks(COMNET)、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以及多个国际一流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如MOBICOM、INFOCOM、SenSys、ICNP、IWQoS等;获2019 IEEE 信息通信年会(INFOCOM)最佳论文奖、2019年全球通信会议(GLOBECOM)最佳论文奖、2021年INFOCOM最佳论文提名奖、2021年ACM 嵌入式网络传感器系统(SenSys)最佳论文提名奖、2011年香港信息及通讯科技奖最佳研究与创新奖,获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2018年ACM 西安优博指导教师。2022年6月,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十佳专业导师。




无问西东求真知,为学南北随本心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追随本心,求学南北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许许多多的岔路口,让人不知何去何从。而面对人生的重重选择,韩劲松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纯粹纯粹地去进修自己的学业,纯粹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论是非,不论利害,择善而从,无问西东。当硕士毕业、三十多岁、已经在国企有了稳定工作的他面对互联网发展的风口浪尖时,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也曾不知所措。但是最后,他依然选择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放弃了稳定的工作,纯粹地去追求自己的热爱,继续去香港进修读博。数年之后,当他的导师问他,是什么样的勇气使他放弃一切去做出这种冒险的决定的时候,他回答:“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要做这件事,所以就做了。”纯粹地去做自己喜爱的事,大胆地去当自己想成的人,为学南北,无问西东。


采访中的韩劲松老师


谈及自己的经历,虽然韩老师总是谦虚地说:“我也说不上抓住契机,只是运气好随大流,撞对了方向,有随波逐流的感觉。但在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韩老师纯粹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终是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只有越努力,才会越幸运。这也正如韩老师所坚持的理念——痛苦的成长道路才是效率最高的道路。


对于自己所选定的方向,韩劲松老师一开始研究的仅仅是密码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他的研究方向逐渐向信息技术靠拢,如今更是与计算机科学密切相关。这虽然在圈内不是热门的专业方向,但却是关乎个人生活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学科。本着以国家所需为己任的原则,韩老师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如今韩老师回顾自己所做出的种种选择,“纯粹”是他内心深处最热烈最深沉的答案。




理纬文经织锦成,人文科学交织行


当提到做科研,韩老师也有自己独立的一套看法。由于在读博期间做科研时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期,因此韩老师认为有的本科生产生“觉得科研很艰难、很枯燥、很乏味”的想法是正常的。但同时他也指出,从事科研训练并不一定代表着将来要做研究,只是为了让个人拥有更好认识世界的能力。他认为竺院鼓励本科生进行科研是一种极其优秀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个人的探索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能够让本科生在善于发现问题、独立面对问题、成功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严谨态度,对他们未来的科研、人生都有很好的帮助。


韩劲松老师在采访中认真回答问题


“总有些人会问说自己是否适合科研,但是我认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个人志向会决定他的选择,但是不存在适合或者不适合的问题。就像学一门课程,只要认真参与,并且通过这门课程获得一定的提升,那么便可以说适合这门课。”韩老师鼓励学生把科研当做训练自己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背着任何包袱做科研,能够做到完完全全地融入进去,享受科研独特的魅力。这种指导思想使学生们对科研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就像他的学生张诗敏说的那样:“跟以前对比,会更有信心一点。我一开始是对科研抱有一丝丝畏惧的,担心自己的能力问题,担心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但是跟韩老师做科研后,学习到了他是如何找灵感的,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到的这些能力让我会更有信心。而且韩老师也一直鼓励我,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总是会帮我一起想解决方法,并且鼓励我说会有解决方法的,不用太担心不用太急,科研只要耐心踏实,一点点做就能做出来,这些也给了我很多信心。


“文武双全”的韩劲松老师


在和学生讲解科学知识的同时,韩老师也会对学生进行人文方面的熏陶。他认为,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却有些缺乏。韩老师指出,科研工作者应该做到科研生活化、生活科研化,科研不应成为负担而应成为享受。因此,他坚持以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传授枯燥的科学问题,常常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巧妙设喻,用古代中哲思想进一步阐释科学研究,甚至以此为科学研究提供思路。譬如有时,韩老师会用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与科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他口中的大科学观。人文与科学齐飞,趣味共科研一色,对韩老师而言,这似乎才是他真正要传递给学生们的道理。




因材施教育桃李,诲人不倦得芬芳


如果你问韩老师,什么时候是你最开心的时候,那么他一定会说:和学生分享成功喜悦的时候是最快乐最有意义的时刻。”教书育人十余载,他始终因学生的快乐而快乐,为学生们的成功而感到开心。而在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层面,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


在引导学生获得科研相关能力时,首先就是培养思维、给出题目、阅读调研、打磨文章,这也是绝大多老师所做的。但是就像韩老师所说的那样:“有些学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会自己去学习相关的一些知识;而有些则可能信心不太足,需要一定的技术与心理的开导。”对他而言,教学并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与学生会心、知心、交心的过程。每一种草木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环境,每位学生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也正是在韩老师的因材施教之下,他的学生既有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亦有缱绻动人的满园庭芳。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韩老师这默默浇灌着他们的的春雨。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坚持就是胜利”——这始终是他对自己学生的寄语。对自己的每位学生,他都会为他们认真地评阅和修改论文。由于对学生们的标准很高,他自己打趣说,有时学生们都说会改到崩溃。但也正是这样一种专注于细节的方式,让许多坚持下来的学生走向了成功。而他的研究生,有时也会帮助他带的本科生修改论文。正是这样一种严谨精神的传承,才使他的学生们愈发出彩。


除去学习之外,韩老师还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经常会给学生们讲生活的一些道理。告诉他们生活就像科研,不能太过心急,该来的自然会来。而当学生们提起他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词汇便是“温和”——学术上尊重学生选择,日常时关心学生生活,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温和,成就了韩老师的桃李芬芳。


生活中的韩劲松老师


耿耿园丁艺,拳拳育人心,匠心谱芳华,逐梦向未来。在多年的研究生涯里,韩老师不改初心,不减热爱,将知识的火炬与科研的理念传递给他的学生们,引领他们在理想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 | /

2021级竺可桢学院导师制已经开启,最后,让我们聆听韩劲松老师给同学们的寄语吧!




往期精选

1.【导师专访】许奇:暖柔银河里,星辰皆独特

2. @全体竺院人,新年快乐!

3. 热烈祝贺竺可桢学院混合班朱科祺同学荣获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称号

4.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请收下这份线上考试指南!

5.【导师专访】许迎科:交叉为笔绘芳华,学满而归育桃李

6.【竺涯共语 | 回顾】专业前沿论坛:发现天文学之美


竺可桢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采访 | 陆心烨 邹明辰 韩一越

文案 | 邹明辰

摄影 | 杨琳玥 杜宗泽

排版 | 韩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马钰滢

审核 | 林威 顾小雨 周盛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