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导师专访】许迎科:交叉为笔绘芳华,学满而归育桃李


人物简介


许迎科,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竺可桢学院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超分辨成像与光学操控,图像人工智能。1999年至2008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先后获本科及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于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博士后及研究助理科学家(Associate Research Scientist)。2012年底回国任教至今,先后获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万人计划等,从事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交叉研究工作。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及浙江省尖兵计划等多项研究课题。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兼职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浙江省心脑血管检测技术与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智能医疗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杂志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杂志青年通讯专家等。2022年6月,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十佳导师。


  //  

他是严肃认真、深耕生物光子学技术的青年学者,也是和蔼可亲、尽力指导学生创新科研的十佳导师。科研寰宇,漫步其间,他坚信“交叉研究是如今的大势所趋”;突破局限,顺应潮流;他始终怀着“改进创新生物医学技术”的初心。


学科交叉在科研中的优势是什么?良好的导学关系又是怎样的?带着诸多问题,全媒体中心的记者们前往生仪大楼采访了许迎科老师。在冬季的晴朗午后,数小时交流匆匆过去,许迎科老师毫不吝啬地同记者们分享了他的经历与见解。



许迎科老师向记者们介绍实验器材


为什么选择生物医学工程?为什么选择生物光子学?为什么着眼学科交叉?许迎科老师讲了三点原因:兴趣趋势意义。所有的探索固然都起源于兴趣的星星之火,但在许迎科老师看来,除此之外,时代的浪潮亦是将他推向生物光子学的重要因素。着眼近处,许迎科老师回忆2007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参观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点明了生物医学工程这类学科专业开展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放眼世界,近几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大多都有学科交叉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转化为实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科学工具,人类才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认识世界。许迎科老师所做研究的意义正在于发展“利器”。身为工科信息类的科研人员,许迎科老师说,我国的生物医学以及临床诊断方面想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工具的改进是必须的,而他的职责就是将自己所学的信息和工程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运用起来,服务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需求,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助力。



关于本科生的科研与学习,许迎科老师亦与记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对于本科生,您觉得我们本科生应该如何接触学科交叉呢?

许迎科老师:对于大一大二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可以先不急于进行学科交叉,先打好基础同时多做一些尝试。大一大二是一个积累知识,以及逐步明确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的时间。可以在本科阶段多尝试,多选择几个实验室做科研,并和相关教授深入交流,以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并且擅长这个方向。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先生曾说过,他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的时候,导师让他去做实验科学研究,但他发现自己动手能力不好,却擅长思考、做理论,所以最终选择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其次,我认为本科生应先把基本的知识体系架构好,在本科阶段借助浙大学科门类齐全,优秀老师集聚的有利条件,努力拓展知识面,提升系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做好学科交叉,必须了解相关学科至少1/4的知识,在学得广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后续可以找到兴趣目标扎得深。对于课程上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课,选得广、选得多。自己觉得什么有兴趣,听了之后觉得有味道,就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方向去联系老师,先进入实验室去交流尝试,然后再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记者:您认为您在科研上是怎么帮助同学们去钻研学习,去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的呢?

许迎科老师:我鼓励学生先找到兴趣再选择方向。我的课题组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来到组内,我都会鼓励他们先转一转,在每个组感受一段时间,半年后再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总的来说,兴趣是第一位的


记者:您是怎么带领同学们在学习上前进的?

许迎科老师:以我的经验来看,始终把同学当成自己的合作者,这点很重要。我在耶鲁大学学习工作时的导师就是这样。他经常用“work with me”来介绍课题组的成员,而不是“work for me”。事实上,“work for somebody”和“work with somebody”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表示你是单纯的为他人工作或服务,而后者强调团队合作,这是完全不同的态度。我把同学们当作科研上的合作者,彼此相互尊重




许迎科老师作为班主任和混合2103班同学的合影


在采访的过程中,许迎科老师对竺院学子表示出深切的期盼之情,他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应该要培养出更多的科学家。”许老师着重强调了思想境界的重要性:“同学们一定要有投身科研的精神,要回归竺院‘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院训,要目光长远。”他希望每一位竺院学子可以不负时代,凭着青春的热血和勇气,挑战人类所未知的神奇和瑰丽。


梦想在远方闪耀,我们要脚踏实地奔赴那光芒。“本科生做科研的基础是学业成绩。”许迎科老师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也鼓励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新的知识。在他看来,掌握教科书中的经典知识框架与了解学科的前沿成果同样重要。同学们需要主动学习,查找和阅读最新的学术成果。“在课堂的初步了解后,在课外进一步地探索扩展”。许迎科老师也点出了竺可桢学院对本科生科研的助力,建议同学们在混合学习研讨班和丰富多彩的学术讲座中开拓眼界、汲取养分。许迎科老师建议:如果准备充分,“大家在大二阶段就可以开始找个实验室做科研”。



提及导学关系时,许迎科老师亲切地分享了他的见解。

记者:在您眼中,一个良好的导学关系是怎样的?

许迎科老师:其实好的导学关系应该是融洽的、教学相长的‍


在导学关系中,老师的正面影响很重要。比如说,老师对待科研认真的态度,钻研的精神,在讨论专业知识时严谨的作风会对同学们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我深刻地体会到,‍‍因为同学们更年轻,‍‍更有想象力,更会去尝试,‍‍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馈给老师,激发老师更多的思考。这是一种相互反馈、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我指导过不少本科生,导师对新同学本身就有所期待,而如果同学们能够积极地主动地与导师沟通,无论是分享好的成绩还是及时反馈困难,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是形成融洽导学关系的基础。‍‍‍2012年我回到浙大,在这十年里,我知道过很多竺院的学生,比如说巴德年班的学生,我对他们的能力和态度很认可,他们没有辜负竺院这个荣誉学院的称号。



记者:是这样,和谐融洽的导学关系很能带动学生们。

许迎科老师:本科生毕竟是科研上的小白,老师们更多的是鼓励,肯定还是有很大的容忍度,能够让你们去试错。所以,我觉得大家对于导学关系不用感到紧张。


记者:请问您的实验室平时会有哪些活动呢?

许迎科老师:每个课题组的组内文化是不同的,就拿我的实验室来说,我们既有相关的科研交流,也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来调节。我们会有定期的科研周会,其中有个环节叫journal club,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同学们选择近期阅读的最新论文来交流分享。除此之外,我们当然也有秋游、聚餐等团建活动,让大家在课余生活里休息放松。



许迎科老师(右一)和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的James Rothman教授(左一)、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的Michael Levitt教授(左二)合影



在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许迎科老师曾去耶鲁大学任职,2012年回国任教至今。谈及这么丰富的国内外求学任职经历,许迎科老师觉得这段经历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国外科研经历于我而言提升的不仅仅是视野,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许迎科老师指出了全球化背景下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并指明了其在全英文课程的学习与国内外学术讨论等活动上的体现。同时,海外任职经历也为他提供了一些跟同领域内顶尖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


而正是我们国家对科研日益重视的态度,为许迎科老师回到浙大任教提供了契机。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每年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比重都在不断提高,许多政策与报告都体现了国家对科研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他认为,“现在是做科研最好的时代”。同时,身为浙大学子,许迎科老师说,他对母校的感情很深。在他看来,母校在全国以及全世界的地位日益提高,回国任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同时也是身为校友的特殊情感使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他和浙江大学之间的纽带从未被时间和距离割断。许迎科老师回忆起在美国的生活,他说,那时浙大校友会经常举办活动,正是这些活动让漂泊在异国他乡的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处。因为感到温暖,所以选择回报。从国外回到浙江大学之后,许迎科老师一直专注于科研事业,为心中的热爱和梦想而努力;同时,他也担任着导师、班主任,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学子,为育人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许迎科老师和他的课题组成员



如今,21级竺可桢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启动,许迎科老师为即将走进科研的同学们也送上他的寄语:希望同学们能够秉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竺院院训,按照自身的兴趣,结合国家的需求与发展战略,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学有余力的同时,选择相关的实验室开展科研训练计划,将理论知识与学术实践结合并运用,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许迎科老师和全媒体中心记者的合影留念



伴随着黄昏落幕,许迎科老师带领记者们参观了生仪大楼。现代化的实验器材陆续映入眼帘,许老师的讲解回响在耳畔;余晖散落,他的影子投射到砖墙上,那里有生仪学院众多学者的科研成果介绍。


为青年启梦,为科研展翅”,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许迎科老师真正做到了先努力完善自己,再尽力指导学生。他在生物光子领域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同时也希冀着遇见更多青涩而炽热的灵魂。


往期精选

1.【竺通知】关于启动竺可桢学院2021级本博贯通培养项目的通知

2.竺沐春风 | 任课老师专访:线性代数Ⅰ(H)

3.祝贺!曹云龙院友入选《自然》影响今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4.【导师专访】顾臻:以我华枝春满,就彼春色满园

5.【竺人物】李奇修:潜精研思,启理修质

6.【导师专访】胡玉正:依然一笑作春温


竺可桢学院全媒体中心出品

采访 | 吴禹璇 祝志杰 魏子舒

文案 | 吴禹璇 祝志杰 邵柔怡

排版 | 邵柔怡

摄影 | 吴禹璇 王开炫

责任编辑 | 朱晴雯 余跃洋

审核 | 林威 顾小雨 周盛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