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人物】李奇修:潜精研思,启理修质
个人简介
李奇修,中共党员,2019级物理学(求是科学班)学生,浙江大学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
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专业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竺可桢学院卓越奖学金、竺可桢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一等奖学金、浙江大学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等奖励荣誉。学科竞赛成绩突出,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连续两届)、“深圳杯”数学建模挑战赛国家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二等奖、浙江大学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等竞赛荣誉,其中省级及以上奖项九项。
曾跟随朱华星教授参与关于《QCD理论与N=4 SYM模型中能量关联函数在梅林空间的相似性》科研项目,跟随计算机学院杨教授参与《Combining Node Features in The Spectral Graph Neural Network》科研项目。
连续三年任求是物理1901班班长,任物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纪检委员、竺可桢学院《原子物理学》助教等,曾作为长三角四校荣誉学院联合支教团的成员开展暑期支教,该支教团荣获浙江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万物之理
李奇修对物理的兴趣起源于初三的暑假。在那个暑假里,他在学校学习了物理竞赛相关的内容,发现有更多的数学知识被运用于其中,这是一种与初高中物理不一样的感受。“物理是与自然世界紧密相连的。千百年来,物理学在不断尝试以更正确的方式描述自然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规律,以帮助人类改造这个世界。而数学,使得人们对自然世界规律的描述有一个更统一、更加美的形式。”这当中的美深深地吸引了李奇修,并激励他在竞赛上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在此后的学习中,随着对于物理更加深入的了解,李奇修对物理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愈发坚定。
获得浙江大学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
三年摸索,李奇修对于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如果时间能够倒流,让他重获大学宝贵的三年光阴,他将一心扎进他所热爱的科研当中,体会追求真理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而物理研究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不管是从基本的理论假设出发进行演绎、推导,还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总结规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困难与挑战。可偏偏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奇修在大二科研时,面对尚未接触过的物理知识和晦涩难懂的论文也曾一头雾水,可他并未轻易言弃,而是从头开始学起,认真翻阅文献资料,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相对缺乏的理论指导并不能阻碍他探索的脚步,正如列宁所说,“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所以李奇修并不担心要面对很多知识空缺,而是享受逐渐填补它们的过程。在一步步努力之下,他的研究无论是磁悬浮,还是蜡烛火焰的相关性,抑或是旋转圆环上的珠子动力学,都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并作为浙江大学参赛作品之一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高能物理计算,人工智能图神经网络,量子计算……李奇修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充盈自我,享受着热爱带来的愉悦。
绿茵之思
足球队比赛合照
只有学习的生活无疑是枯燥的。对李奇修来说,绿茵场上的奔跑与拼搏正是保持敏锐头脑的良策。谈及足球,李奇修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梅西,一位踏实低调、专注于足球这一项事业的足球巨星,正是李奇修所喜爱的球星。他希望成为一个和梅西一样纯粹的人,能够全心全意的投入物理研究之中。在李奇修看来,足球作为一种锻炼方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提供了一个认识朋友的机会。球场上,与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相遇相知,见证比赛中每个队员努力拼搏、挥洒汗水的身影,享受每一次进球带来的兴奋和喜悦,体悟丢球时的挫败和沮丧,这些珍贵的回忆都深深地刻在了李奇修的脑海里。在那时,责任感、团队感、荣誉感,都是他所收获的对人生大有裨益的宝贵体验。而球场上这份面对逆境永不言弃的决心,修炼出他坚韧不拔的的品质,也渗透入他的学习与科研中,使他在科研之路上走的愈发坚定。
教学相长
除学习、科研和足球以外,李奇修对待教育同样一丝不苟。他把教学看作一种知识的传承和真理的启迪,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深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还可以给予他人帮助,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支教给学生上网课
李奇修曾参与长三角四校荣誉学院联合支教团线上支教。与孩子们相距一千多公里,隔着冰冷的屏幕,李奇修担心无法将自己对孩子们的关心传至另一端。为了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李奇修在课程开始前主动地采访了当地的家长和老师,了解了当地的教学资源,并根据有限的基础教育环境和设施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安排。充分的备课后,李奇修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出发,讲述了关于光在历史上众多的争议,最后揭示真相,循序渐进,让孩子们对此有了全面的了解。生动有趣的插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都给孩子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也启迪了孩子们对于物理的兴趣。支教团也因为成员的全身心投入,在此期间表现优异,荣获浙江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作为助教给同学们上课
此外,原子物理课程优异的成绩让李奇修获得了老师的认可,他顺利成为了这门课程的助教。李奇修以对于物理同样的热情对待这份工作,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通过回忆自己学习的过程,来更加细致地讲解和推导知识,并不断思考如何用更易理解的方式把知识表达出来。对于学生的疑问,他也总是认真倾听,在弄懂学生具体问题所在后有针对性的做出解释。也正是这份对物理全身心的热爱,让他于教学相长中获得乐趣,于求是之中探得真理。
竺院之忆
谈到竺院,李奇修最先想到的关键词是凝聚力。从军训开始,到后来的具有特色的班团大赛,都是与身边同学交流的极佳契机。从开始的尴尬,到最终的熟悉,这些活动增强了凝聚力,也促进了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的交流,也让自己在科研中有了更多的帮助。李奇修同时也期待竺院能进一步依托玉湖园区的书院制建设,汇总和传播更多优质活动,让园区里的竺院文化和特色活动“走出去”,将其他校内优质资源“引进来”,为同学们传经送宝。
竺院党支部合影
他也细心地给竺院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了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建议。首先在大一时,李奇修选择了较轻松的课程安排,让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学习节奏,并利用空余的时间对所选课程做了更深入的研究,稳固了自己在基础知识领域的根基。此外他也推荐大家参与一到两个学生组织,因为在学生组织中能认识许多朋友,收获友谊,也能学会了不少技能。当然,李奇修也希望有更多与自己志同道合、喜欢踢足球的人,把课余的精力放在球赛上,体会在草坪上奔跑的快乐。
交叉前沿
在将来的深造之路上,李奇修更希望守正创新,不拘泥于单一的物理研究,而是面向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与实践应用。大三的李奇修就选择参加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向研究,希望未来能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拓宽在物理领域的研究思路。比如为增强模型在半监督节点分类任务中的正确率,李奇修就设计神经网络以在频域图神经网络的卷积核中结合节点的特征。这种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让李奇修感悟了多元融合统一之美,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迈向未来。
不沉溺于过往的辉煌,更展望着明日的希望。热爱让他奋斗不止,执着让他无所畏惧。李奇修将怀着他对于物理之美的满腔热枕,继续沉稳地行走在漫漫科研长路,不问前路艰难,只爱心之所向。
往期精选
5. 喜报!竺院健儿在2022年校运会中斩获本科生组总分第二名!
采访 | 刘以信 李润州 孙若愚 纪思哲
文案 | 孙若愚 李润州 纪思哲
排版 | 刘以信
责任编辑 | 陈乐婷
审核 | 林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