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史话 | 《生活》周刊的抗争史

竭诚为读者服务的 生活书店 2023-03-23


1931年9月18日,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十四年抗战打响,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怒潮。


《生活》周刊积极宣传抗日,韬奋先生等一众爱国志士以笔为枪,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之不抵抗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之荒谬、谄媚;并以实际行动奔赴抗日救亡第一线,救济群众、发动群众。


韬奋先生坚决抵制黑暗势力,受到国民党当局的打压、造谣和污蔑。韬奋先生以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予以回击,并在深思熟虑后独立经营《生活》周刊。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上期“生活史话”栏目主要介绍了《生活》周刊的订户、广告和丛书

这一期想讲一讲“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在宣传抗日、支援抗日中的重要作用,对黑暗势力的抵制和反抗以及最终宣告独立经营的过程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端,是一段不能忘记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且看《生活》周刊何以宣传抗日,韬奋先生又何以与黑暗势力顽强斗争!


“九一八”事变后的《生活》周刊


一、宣传抗日,支援抗日


我国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历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民不聊生,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处境。近邻日本帝国主义早存亡我之野心,趁欧美各国正陷于深重的经济危机,无力顾及远东,国内蒋介石反动政权腐败无能,热衷于“剿共”打内战之际,1931年日帝驻中国的关东军乘机制造借口,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9月22日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号召加紧组织引导群众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日帝以沉重打击,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怒潮。


▲  《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来源:www.new.qq.com)


《生活》周刊公开声明“与国人共赴国难”。一方面在刊物上大力为抗日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唤醒民众起来,一方面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部队。


韬奋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9月26日出版的《生活》周刊“本周要闻”栏报道这一事变时写道:“本周要闻是全国一致伤心悲痛的国难,记者忍痛执笔记述,盖不自知是血是泪。”同时在“小言论”专栏里发表了四篇短论,呼吁“全国人民以决死的精神,团结起来作积极的挣扎与苦斗”。此后,他连续写下了如《国庆与国哀》、《历史的教训》、《宁死不屈的保护国权》、《宁死不屈的抗日运动》、《宁死不屈的准备应战》、《战与不战的问题》、《应有牺牲的决心和奋斗的计划》、《生死存亡的最大关键》等许多篇抗日宣传文章。还写了讴歌抗日的文章,如《激昂悲壮的东北义勇军》、《上海血战抗日记》等。


▲  《生活》周刊第六卷第三十四期,刊登《宁死不屈的保护国权》和《宁死不屈的抗日运动》两篇文章

(来源:http://www.njmm.gov.cn)


另一方面,他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主张“全国上下,一致团结对外”。他谴责《淞沪停战协定》中的卖国条款,撰文“请国人注意亡国条件的惨酷……”,指出协定中第二条规定国军不得驻扎在淞沪一带,相反,却允许日寇驻扎,实在岂有此理。


▲  坚持抗日的东北义勇军

(来源:www.xuewen.cnki.net)


与此同时,与国民党的应声虫和帝国主义代言人作斗争。如胡适之流在其《独立评论》上一再发表谬论,宣扬“首重统一,次建设,次民治”,为反动当局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张目。所谓“首重统一”,就是把“剿共”放在首要地位。蒋介石实行不抵抗主义,依赖国联调停,国联派出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对“九一八”事变进行调查,写出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实质是对日妥协,英、美、德等帝国主义国家企图插足我东北,形同“国际共管”。全国哗然,而胡适为文却吹捧是“一个代表世界公论的报告”。韬奋对这些谬论作出反应,写了《听到胡博士的高谈》、《胡适先生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吗?》等文章进行反驳。他说:“听到他近来对国事发表的伟论,实无法‘佩服’,只觉得汗毛站班……这位‘思想界的泰斗’,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奇异。”辛辣的讽刺,把胡博士头上的“学者”光环一扫而光,把他一个媚外卖国的丑脸揭露在国人面前。


“大聪明 胡适”进入了群聊

攘外必先安内,推崇统一是此时此刻最重要的事情,我说的有错吗?

呵呵,胡博士这番言论实在是……无法“佩服”……

你这番媚外卖国的丑恶嘴脸,实在是愧对“学者”的称呼!

“大聪明 胡适”已被踢出群聊


韬奋不仅言论上宣传抗日,而且行动上支援抗日。马占山将军在黑龙江抗日卫国,韬奋立即号召全国同胞捐款输将,由《生活》周刊社收转的捐款即达12万余元,热心的读者,除邮汇捐款络绎不绝外,上海市广大群众自发捐款,在《生活》周刊社门前挤得水泄不通,特别是工人、人力车夫、卖菜小贩等自身生活已经极其困难,但还是把省下来的几毛钱或几块大洋投入捐助,使韬奋等人深受感动。钱虽然有限,他们所表达的爱国精神却是立国之本,无价之宝。有一位具名粤东女子者,把所得遗产25000元悉数捐出,亲自交给韬奋收转。接着又发动募捐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募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发动群众抗日的过程。


1932年驻沪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向我驻军十九路军进攻,将士们奋起抵抗,血洒上海滩。《生活》周刊社同各界同胞一起做后方支援,为抗日将士征募军需用品和慰劳品,并在沪西借青年会中学的校舍设立“生活伤兵医院”,救护受伤将士。韬奋亲自到医院向英勇抗日的十九路军官兵致敬,向受伤的官兵致以最亲切的慰问,把最近出版的《生活》周刊送给伤员阅读。《生活》周刊为此出号外和临时增刊。读者向《生活》周刊社探询战况的电话日夜不断,同人日夜轮流值班,内外奔波。学生举行罢课,工人举行罢工,商店举行罢市,韬奋与抗日的群众运动打成一片,真正领略到群众的力量。不由得使他对于群众的观点由关心群众、同情群众,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了。


▲  1932年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中国将士眼神坚定,在前沿阵地架起重机枪

(来源:www.sohu.com)


韬奋的思想不断进步。1932年他自己就公开说过:“作者自己和自己作先后的比较,自觉思想上的方向日趋坚定。”“自觉思想上的方向”是什么?请看他为胡愈之主编的《东方杂志》1933年元月号《新年的梦想》特辑上所写的文章。他写道:


我们梦想的未来中国,是个共劳共享的平等的社会,所谓“共劳”是人人都须为全体民众所需要的生产作一部分劳动,不许有不劳而获的人,不许有一部分榨取另一部分劳动结果的人;所谓“共享”,是人人在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都有平等享受的机会,不许有劳而不获的人……政府不是来统治人民的,却是为大众计划、执行及维护全国公共生产及公平分配的总机关。


在当时,如此坦露心怀的人,实不多见。有人说韬奋“天真”,这正表明他光明正大独特的个性,是他与读者肝胆相照,感人至深之处。其政治主张,也日益明显。他痛恨在大敌当前,国难深重之际,军阀们为争地盘、争名利火并不休,出动飞机、军舰等武器起劲打内战。他对于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本质有了认识,在1932年所写的《劲儿多好》一文中指出:“除非把政权和武力放在民众手中或放在能为民众奋斗的集团手中,绝对没有其他便宜的道路走。”


由此可见,他与旧政权决裂,自觉走上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了。周恩来说:“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这一论断也是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肩负历史使命的艰苦探索精神的科学总结。


国难当头,大敌当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走向革命的道路上,大多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下面我就来讲讲我在抵制黑暗势力中的艰辛和不易

“蒋委员长”进入了群聊


“蒋委员长”已被踢出群聊

可不能给他发言的机会,耽误咱们读者朋友们阅读!



二、抵制黑暗势力


韬奋的抗日主张,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他的言论成为人民群众的喉舌。他呼吁停止内战,要求民主团结,以实现抗战,与党的号召相呼应,但与国民党政府推行的不抵抗主义“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相抵触,冲突无可回避。于是反动势力对韬奋及其主持的《生活》周刊进行压制和破坏事件迭起。举其大者:


——逼着韬奋表态拥护蒋委员长。1932年春韬奋在《生活》周刊上发表了《我们最近的思想和态度》一文,激烈反对剥削制度,提到社会主义制度终将在中国确立。蒋介石派亲信胡宗南到上海,约韬奋晤谈。就抗日问题和《生活》周刊的态度辩诘达四小时之久。胡宗南极力为蒋介石游说,软硬兼施,试图拉拢韬奋,改变政治立场,逼韬奋表态拥护蒋介石。拉拢收买军阀,拉拢收买软骨头的知识分子,是蒋介石惯用的手法,如韬奋早年在《时事新报》的同事陈布雷,就是被蒋介石拉拢去充当他的御用笔头的(解放战争时自杀)。韬奋的性格,凡是被他认定应该做的事情决不回头。他坦率地回答胡宗南,只要政府公开抗日,便一定拥护,在政府公开抗日以前,便没有办法拥护。晤谈没有结果,胡宗南说了声“请先生好自为之”,悻悻然走了。韬奋不予理会,在此时此地已洞察蒋介石的专制独裁,镇压人民抗日运动,置民众和国家安危于不顾。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决不能“仰承意旨”听命于蒋介石,他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日。


韬奋先生,我没什么可说的了,请先生好自为之……

“胡宗南”离开了群聊


——禁止《生活》周刊邮寄,妄图加以扼杀。胡宗南离沪不久,蒋介石从“剿共”前线南昌军委会行营发出密令,在江西、湖北、河南和安徽四省查禁《生活》周刊。


这一举动,显然是想防止《生活》周刊与被他驱使在江西“剿共”前线的官兵接触瓦解军心。本来“剿共”不得人心,其虚弱可知。稍过些时日,又进一步密令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对《生活》周刊一律停止邮寄,派特务驻守邮局检查,妄图迫使《生活》周刊自动停刊。周刊同人想方设法打破封锁。对上海市内的订户,组织自行车队,划区分送。外地的通过铁路、轮船货运到上海境外设法投递,海外的托在外轮工作的热心读者带到国外邮寄,为此增加发行费用在所不惜。许多读者自动地为外地的亲友改装投寄,也有随身携带出去的。当局查禁,读者爱护,禁而不止,反动派无可奈何!


——造韬奋的政治谣言,妄图抵消其政治影响。一个个莫须有的政治帽子栽到韬奋的头上。这引起了爱护和关心韬奋的人们的关注。如广东一读者寄给韬奋一张报纸,里面说什么“你只要看东北事变发生后,《生活》周刊对于抗日救国的文章做得那样的热烈,便可知道它的国家主义派的色彩是怎样的浓厚”;南京一位朋友慌忙地来告知韬奋,有人说你加入了什么“左倾作家”;又有一位读者报告韬奋,有人说他在组织什么“劳动社会党”。还有某报载张君劢等在北平组织国家社会党,韬奋已口头答应加入云云。


这等空穴来风,既有侮辱的意义,又包藏祸心,对韬奋本人还不打紧,于社会却是一种恫吓。学校怕事,禁止阅读《生活》周刊,而学生则偷偷地看。韬奋发表了《不相干的帽子》一文予以澄清。


▲  《生活》周刊登载照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来源:http://www.njmm.gov.cn)


——在金钱方面诬蔑韬奋,胡说韬奋在为马占山募捐中发了财,生活阔绰,《生活》周刊造了洋房等等。《生活》周刊租了几间办公室是事实,而不是自造洋房,谣言一戳即破。韬奋还是坐电车上班,有目共睹。至于为马占山募捐的款项,手续完备,每天收到的捐款账目清楚,并在报上公布捐款人姓名和捐款金额;募捐结束后,请著名的会计师潘序伦审核证明,并编印征信录在案,韬奋办事光明磊落,十分谨慎,无懈可击。本来对这种无耻谰言,可不予置理,但为了免除社会上不明真相的人误会,韬奋又特请著名律师陈霆锐代表登报声明,以正视听。韬奋说:“因为现实的社会既有光明与黑暗两方面,你要立于光明方面,黑暗方面往往要中伤你。中伤最容易的办法,是破坏你在社会上的信用,最常见的方法是在金钱方面造你的谣言。”


——蒋介石直接对《生活》周刊主办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负责人施压。蒋介石亲自出面,把职教社主任黄炎培请到南京,因《生活》周刊是职教社主办的,要黄炎培责令韬奋改变《生活》周刊的政治立场,这样使职教社的负责人黄炎培、杨卫玉、江问渔等人为难了。他们对韬奋的为人做事十分理解,也看到《生活》周刊对促进社会进步产生的积极效果。但职教社是一个教育机关,卷入政治漩涡对职教社整个事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韬奋也觉得没有必要牵累职教社,要想出一个办法来使职教社脱出困境。


群里走了不少人啊……有些人道不同不相为谋,有些人还是挺可惜的……哎

韬奋老兄,还有我们呢!

还有我!

我们读者也永远支持您!

在此谢谢各位了!我有个想法,想和各位说说……且往下看!



三、《生活》周刊社宣告独立经营


反动当局对《生活》周刊施压,韬奋是越受压越坚强。做事半途而废,不是他的性格。他体会到《生活》周刊是一个思想武器,捍卫祖国人民利益的战斗武器,他觉得《生活》周刊是社会的事业,而非个人的事业,值得奋勉,决不轻易放下这个武器。他感到办下去有风险,不冒风险,便没有希望。经慎重思虑,“应力倡舍己为群的意志与精神,拟自己独立把《生活》周刊办下去”。同胡愈之、毕云程、杜重远、徐伯昕等人商议,胡愈之高瞻远瞩地表示赞同,并指出独立后《生活》周刊如被查禁,可以另出新刊,还可以出书。经这么一点拨,他疑虑消失,信心增强,前景明朗了。韬奋商得职教社同意自主经营,订立契约,并允如周刊盈利,将其20%支援职教社办教育事业。公开声明,与职教社脱离隶属关系。韬奋不愿以“老板”自居,成立了生活出版合作社为同人集体所有,后来成为进步文化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的生活书店便起源于此。


(薛迪畅、赵晓恩执笔)


纵使国民党当局施压,帝国主义肆意妄为,我也绝不可能半途而废!《生活》周刊是思想武器,也是社会事业,独立办刊,虽有风险,但不会牵累职教社,必当有舍己为群的勇气!

韬奋先生讲的太好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周刊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呼吁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宣传正确思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今天,我也想带大家一起看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报业和新闻业所做的贡献


Knowledge

小知识


《解放日报》

《解放日报》1941年创办于延安,由《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成。《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报,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创办于延安,广播稿件都由新华社广播科编辑。其广播内容主要包括中共中央重要文件、《新中华报》社论、国内外新闻、名人演讲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成立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对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封锁,宣告国民党反动派和日伪垄断控制的广播时代结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

《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1937年创办于上海,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在宣传上坚持团结抗日的方向,报道真实战况,分析战局。同时该报还刊登了许多文艺作品,内容生动、形式活泼。《救亡日报》也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报纸。


各位备考过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同学,这三个知识点应该多少都不陌生吧~今年考研的同学们,敲黑板!都是重点!

真的!我当年考研还考到过!

本期“生活史话”就到这里了~大家如果对我的故事和经历感兴趣,不妨看看下面的几本书,或许就有你喜欢的那一本!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生活书店史稿》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期排版:龚秋豪

本期编辑:赵庆明



相关阅读推荐


《生活书店史稿》


生活书店史稿编辑委员会  编

ISBN:9787807680017  定价:6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生活书店诞生于30年代民族危难之时,面临的是国土沦丧、民生凋敝的局面,呼吁抗战,挽救危亡已是全民族的要求。作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人民的舆论喉舌和广大群众呼声、站在斗争前列的邹韬奋,在他创办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事业中,百折不挠,始终高扬着爱国救亡的大旗,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着不懈的斗争。生活书店正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叙述地历史,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侧面。


本书的撰稿人都是在生活书店创办时或以后各个时期参加书店工作的,因为撰写人身历其境,史实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所运用的资料,有的来自韬奋和书店另一创办人徐伯昕的著作,有的来自书店当年内部编印的《店务通讯》,更多的史料则是从业人员的回忆实录。全书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多次讨论并核实材料。由于生活书店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残,人员颠沛流离,许多资料和档案已散失殆尽,现在已难以弥补了,因此有些事未能详尽叙述。



 点击上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韬奋著文丛



邹韬奋 著/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生活书店致敬邹韬奋先生,推出韬奋著译文丛:《萍踪寄语(初集、二集)》《萍踪寄语(三集)》《萍踪忆语》《经历  患难余生记》《抗战以来》《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  生活史话》《读者信箱》《韬奋时事论文集》《韬奋译述爱情小说三种》。


 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生活史话】往期回顾

生活史话丨《生活》周刊的由来

生活史话 | 邹韬奋的编辑思想

生活史话 | 改进编辑出版工作

生活史话 | 《生活》周刊的订户、广告和丛书


—END—

欢迎点击在看,分享转发到朋友圈


▲  点击图片阅读

书单丨生活书店2022年3月新书推荐



▲  点击图片阅读
书单 | 2022年生活书店正在赶来的新书

【往期精彩文章】
阳春召我以烟景,李白研究专著荣获文津图书奖
读书无尽 | 陈胜前: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
书单 | 四月春膳,知味人间
“4.23世界读书日”丨生活书店这些书值得入手!
书单丨 谁能解开幸福的方程式
读者短评 | 《小镇喧嚣》豆瓣评分9.0,在这本书里看懂中国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生活书店史稿》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