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267期 | 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下)

武英书画群 武英书画 2020-10-17

编者按:

上期,笔者根据唐宋文献指出:“围谷”位于蓝田西南的秦岭脚下。

本期,将基于“围谷”,破解《石门铭》的“四道”谜案,发掘出“围谷道”这一隐藏千年的传奇古道。也许,“围谷道”可以使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理解鸿门宴。


作 者:吴 斌


接上期:唐太宗《温泉铭》与楚汉争霸(上)


4、《石门铭》背后的刘、项事


上期讲过,《石门颂》最有争议的一段,正确的断句只能是:

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

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隔尤


这一段的前半部分,讲的是楚汉战争。话说项羽破釜沉舟,歼灭秦军主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成为各路义军的领袖。与此同时,刘邦兵下南阳,破武关,绕峣关,逾蒉山,大破秦军于蓝田,随后入咸阳,约法三章,取得民心,又扼守函谷关,欲拒项羽于关外。


不料,震怒的项羽,率40万大军,很快攻下函谷,兵临关中。刘邦只有十万军队,驻军灞上。这时,发生了著名的鸿门宴。逃过死劫的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项羽把刘邦赶到了秦岭以南,扔进一座交通蔽塞的天然囚笼。


驱逐了刘邦,项羽把关中分封给三位秦朝降将,给囚笼中的刘邦,又加了一把锁,然后火烧阿房宫,衣锦还乡。


鸿门宴前后的地理略图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从杜南入蚀中”,“杜”指杜陵(今西安雁塔区一带,杜南是子午道的北口。子午道是长安通往汉中的著名古道,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此道贯穿南北,故得名。刘邦正是沿着子午道,前往汉中。


从长安通往汉中的子午道路线图


刘邦行军过蓰阁(腰竹岭附近),张良烧了栈道,这样做,既是向项羽表示不归的决心,也是防止项羽后悔,派军追击。 


在汉中短暂休整,战神韩信,实施了一场惊天奇谋,是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轻骑突进,往西千里迂回,沿偏僻的陈仓道,入散关,迅速击溃“三秦”的军队,重新掌控关中,铸就了刘邦统一天下的战略基础。


▲ 子午道至汉中和“暗度陈仓”的线路略图


以上,就是《石门铭》中的“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氏焉”的历史背景。其实,前半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高祖受命,道由子午,兴于汉中。” 为了押韵,把“道由子谷”和“兴于汉中”进行了“倒装”,这也是古文中常见的行文方法。


5、揭秘“四道”


我们再看“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隔尤艰。”在正确的断句下,它的意思是:后来子午道不好走,就变更了原线路,改随蓝田的围谷方向。加上后开辟的“堂光道”,这四条路,整体说来,都很艰难。(下文是“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意思是说:因为四道难走,到了永平四年,明帝下诏开辟褒斜道。


1990年,学者辛德勇指出,“堂光道”实际上是“骆傥道”。道也是著名古道,从周至县经骆谷,再由傥河河谷到洋县,最终抵达汉中。“堂光”之“堂”,是“傥“的同音假借字,”光“指”新光“,指周至附近的武功县,王莽曾改武功为新光。


▲ “骆傥道(堂光道)”示意图 

选自辛德勇《杨孟文<石门颂>堂光道新解》


但是,辛德勇依然沿袭了错误的断句,把“更随围谷,复通堂光”视为一句,把“围谷”看成“堂光道”上的地名,说是“韦谷(今泥河)”。他认为,“更随围谷,复通堂光”这八个字,指的都是堂光道。


如此一来,在“凡此四道“这句之前,只能数够三道,即子午道、陈仓道和堂光道。还缺一道。为了弥补这一道,辛德勇把“凡此四道”之后的褒斜道加进去了。可是,这就不符合《石门铭》的基本语法了。


打个比方。我早餐买了油条、茶叶蛋、煎饼和豆浆,吃了四样,觉着不够,又要了一屉小笼包。请问,小笼包属于“四样”之一吗?显然不。褒斜道也是同理。


要想正确地解释“四道”,只有按正确的断句,把“更随围谷”和“复通堂光”之间用句号彻底分开,视作完全不同的两道,“四道才会齐备。它们是:子午道、陈仓道、围谷道和堂光道(骆傥道)。


参详“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的语意可知:围谷道是在子午道被毁后的变更线路,它从子午道中间某处,转向东北,通往蓝田西南的围谷,从蓝田再迂回长安。


▲ 《石门铭》中的“四道”略图


现在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唐王朝会在围谷设置折冲府了?因为在唐代,围谷道依然是黄金要道,从谷口进秦岭,折向子午道,可以南下汉中巴蜀。


蓝田是秦楚咽喉。如果有人从武关外,或函谷关外去汉中,围谷道更显便捷,无须再至长安,可以直接从蓝田的围谷,斜插进子午道。


6、对围谷道部分节点的猜想


《石门铭》的记载简略。我们不妨从其他角度,猜测一下围谷道的部分节点。


蓝田的南方和西南方有柞水、镇安和宁陕等县,秦汉以来,始终存在建置,人烟不绝,还有战争记录。有人之处必有路,今天,有名可查的古道,就有义谷道、库谷道、锡谷道等,由于时代久远,地名变迁,精准路线或已搞不清楚,但在这片区域,古道纵横是事实。


譬如义谷道,南北朝庾信有《终南山义谷铭(并序)》,说的是北周武帝时,在义谷凿开石关,往长安运送终南山木材的事情。义谷位于今西安东南四十多公里处。庾信描绘到:“东出蓝田,则控灞乘浐;西连子午,则据泾浮渭”。这句话,其实表明了蓝田和子午道之间的地理连络。


▲ 庾信笔下“东出蓝田,西连子午的“义谷


在《续修蓝田县志》卷一,记载了蓝田四面八方的道路。在西南方向,可以从辋峪口,经石灰厂、雷家川、红门寺、板厂、红石沟到曹家坪。曹家坪位于今柞水县的东北部,距县界不远。事实上,曹家坪已经逼近了宁陕县境内子午道上的三个重要节点:七里沟、月河坪和腰竹岭。三地距离曹家坪都不到50公里。


▲ 《续修蓝田县志》记载的“西南路”节点


▲ 辋峪、曹家坪和子午道的三个重要节点


笔者颇怀疑,宋敏求笔下的“围谷”就是“辋峪”的另名。《长安志》卷16说:“辋谷在(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围谷”也在县西南;从“辋峪口”往西南通往曹家坪,可以逼近子午道。从“围谷道”进秦岭,西南也是折向子午道。 “围谷”和“辋峪”的特征,比较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刘邦是在蓰阁烧毁的栈道,而蓰阁正是在腰竹岭附近,这是子午道上最险要处。《水经注》道:“又南迳蓰阁下,山上有戍,置于崇阜之上,下临深渊。张子房烧绝栈阁,示无还也。” 


为什么“后以子午,途路涩难,更随围谷”?估计真是和刘邦烧毁栈道有关。本来顺畅的子午道,在蓰阁天险被铡断。于是,后人弃蓰阁,改行围谷道,折向东北方向的蓝田。果如是,则围谷道和子午道的交汇地,很可能是在腰竹岭以南不远处,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开蓰阁。


7、鸿门宴和围谷道


先前读史,每读到《鸿门宴一节,总是疑惑:项羽泰山压顶,刘邦为什么还要把军队摆到蓝田的灞上?近距离对峙,想和霸王野战呀?找死!


当想明白围谷道后,我突然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姑且写写,权当一个有趣的视角,读者朋友们也姑且读读,不必很当真。


我认为,围谷道未必是子午道被毁后才探索出的新路,它大有可能在楚汉争霸前就存在。刘邦知道它,并把它列入军事谋划中。


失掉函谷关,并不在刘邦意料中,因为它易守难攻,是战国时代屡检验的雄关。只是,暴怒的项羽太过强悍,竟迅速破关,把刘邦逼入绝境。


刘邦这时,做了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他“还军灞上”(司马迁语),而灞上,距项羽驻军的鸿门,不过四十里。这种主动靠近死神的行为,其实并不符合刘邦的做派。


刘邦惯于逃跑,是出了名的,并且逃跑起来没有底线。《史记•项羽本纪》讲过一个故事,说落败的刘邦嫌马车不够快,一脚把一双亲生儿女踹出去,幸亏夏侯婴捡回来,捡回来再踹,如是者三。


很难想象,面对这次大凶险,刘邦没有逃跑的打算。他移师灞上,真正的目的,恐怕不是应战,而是逃跑。


可是,仓促之间,刘邦能往哪里逃?往北,是黄土高坡;往西,几站过后就是甘肃;往东,项羽磨刀霍霍。刘邦可选择的路线,其实只剩两条:

第一条:从蓝田往东南,走武关道,回南阳,这也是他进关中的道路;

第二条:沿子午道,越过秦岭,南下汉中。


如果走武关道,蓝田是必经路,但只怕逃不到武关,项羽的铁骑就会追击上来,以霸王的个性,必定从上到下,杀个干净。


我想,刘邦真正谋划的逃跑方向,是汉中。少为人知的是,刘邦在汉中预留了一支劲旅。初定关中时,刘邦就派郦商分兵南下,击破旬关(位于今陕西东南的洵阳县,是汉中盆地的东部门户),又往西扫灭了秦军残敌,平定了汉中,打下一块根据地。《史记》的原话是:“(郦商)从攻下宛(南阳)、穰(邓州),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但刘邦的困难在于:时间紧迫,子午道又狭窄,容不得十万军队快速通过。军队会形成一个沙漏的形状,大头堵在子午道北口,如果项羽在背后掩杀,类似于“半渡而击”,又是杀个干净。


司马迁描述过张良和刘邦的一段对话。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项羽兵力数倍于刘邦,且战力超强,无论以何种方式交锋,刘邦全军覆没都是可以预见的结局。这点,刘邦心知肚明。


戏剧性的是,鸿门宴的前夜,出现了意外转机。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项羽的小叔项伯,愿意从中斡旋,这临时给刘邦增加了和谈的胜算。但这是项伯的个人行为,事先无法预料,在此之前,刘邦已经“还军灞上”了。


刘邦,原先是怎么想的?


如果十万将士势难幸免,那么,就让他们死吧!白死不行,一定要最大程度上消耗项羽的兵力,所以,要面北列阵。这样,刀锋一开,想想项羽杀俘的残忍,十万将士变十万死士,至死方休。


至于刘邦本人,绝不能死。他一定要保证自己能够平安地沿子午道,与汉中的郦商会师。但是,刘邦不能早逃,否则群龙无首,十万大军一哄而散,别说杀伤不了敌军,甚至还有被收编的风险,这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只有等两军杀红了眼,收不住手时,才可以寻机而逃。


仔细思量,还有比灞上更好的战场吗?


刘邦选择这里,一是可以迎候项羽的远师,以逸待劳;二是熟悉地形,刚在此处大败秦军;还有最重要的第三点,围谷就在南方不远处,可以轻骑简从,快速进山,从容地拐进子午道


补 记


上期推送后,胡迪军兄告诉我,《温泉铭》卷后题记的最后一个字,不是学者们通常认为的“见”或者“儿”字,而是“倪”字,其写法可以参看()褚遂良《倪宽赞》。


▲ 《温泉铭》后“永徽四年八月卅日围谷府果毅倪”题记


胡兄同时指出,这是一位倪围谷府果毅都尉的题记,原先还有更多文字,被裁掉后文,仅剩目前所见的一行。


我认为胡兄的看法是正解。记之勿忘。


(完)


武英书架(近日已推出“满减”活动)

1、刘九洲、吴斌 著:《王维<著色山水图>研究》

2、〔美〕彭慧萍(Huiping Pang)著:《虚拟的殿堂:南宋画院之省舍职制与后世想象》

3、刘九洲 编 :《<玉烟堂董帖>小楷墨迹本》

4、刘九洲 编:《董其昌<天马赋>三件》

5、刘九洲 著:《重现——八集堂藏宋元绘画研究》

6、近墨堂书法研究基金会 编:《近墨堂法书丛刊  第二辑》(全十册)

点击“阅读原文”进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