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更愿意当义工?
翻译:刘晏汝 来源:公益交流站
大家都知道义工服务对社会有益,能带来改变、反馈社会,或研发新技术等,却不太清楚人们愿意当义工的心理因素,公益组织亦不甚了解该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吸引更多人来一起推动理念。
深入解析心理层面带来无价的助益。过去 15 年,英国义工总数大致上没有改变,只有 2005 年和 2012 年大幅增长,专家推测前者与反对伊拉克战争抗议有关,后者的义工数高峰则出现于 2012 年的伦敦奥运。
从年轻开始做好事
迪森是「iwill倡议运动」的迹证策略经理,该运动旨在提倡英国青年参与义工服务,他们所属的公益机构会出版年度报告,观察 10 到 20 岁人口的社会行动,并建议青年多多参与这类活动。
迪森说:「我们的目标很远大,希望能在 2020 年以前,让参与社会行动的青年人数增加 150 万人。」
最新调查显示,在 2021 位受测青年当中,有 70% 的人表示未来可能参与社会行动,但有 41% 的人表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投入义工服务,这显然是公益机构改善和青年对话的大好机会。
分析团队也依照受测者过去、现在和未来参与社会行动的情况,将他们分成积极参与、有意愿和不愿参与等 3 组,并针对各组别提出不同的建议。他们鼓励积极参与组庆祝他们所创造的影响,进而得到继续服务的动力;他们建议有意愿组,藉由向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推广义工服务的机会来参与社会行动;至于不愿参与组,如果让他们在还年轻时便开始接触社会行动,他们也许会参与。
这项调查发现,积极参与组的青年在 11 岁以前,都有参与义工服务的经验。
迪森承认他们还需要更多研究佐证,但是这个理论很有趣,「如果你让大家早一点开始参与社会行动,他们往后的人生都会继续参与。」
英国童军总会善用这份报告的资料,创造他们的青年社会行动计划「A Million Hands」,并成功要求教育部和学校合作,实施实验性童子军计划。
让志愿服务成为生活细节
在招募和维持成年义工上,创新很重要。卡斯商学院义工服务资深讲师暨「英格兰义工服务」前执行长史密斯表示,目前有数个新创公益组织利用科技,帮助人们将义工服务融入生活中。
他说:「阻挡人们从事义工服务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缺乏时间,但说得更精确点,这是因为大家以为自己没时间。这其实有希望,如果你能让大家从小地方开始做起,长远下来,他们就会更积极参与义工服务。」
史密斯提到许多例子,例如「砂锅料理俱乐部」鼓励大家将晚餐分量增加一些,把多的食物分送给社区独居的人,或是「善良体育馆」的参与者会在他们慢跑途中协助推动计划。史密斯说:「重点在于让大家知道帮助社会的方法,并且把义工服务与大家的闲暇时间做结合。」
许多既有的公益组织也开始跳出框架思考,乐施会去年在其数个商店中发起 5 分钟运动,他们询问消费者「5 分钟能做什么?」答案包含和邻居喝一杯茶、读书给阅读障碍的人听……更重要的是,乐施会直接挑战了义工服务很花时间的既定观念。
让服务充满意义、吸引力与价值
我们能运用行为科学的原则,克服大家认为无法做义工的原因。史密斯担任「加入倡议」团体的理事,他们在「善用时间报告」中,点出 6 种可以用来吸引更多义工的行为原则。其中包括──
成长:提供训练和学习新技能的机会
影响力:允许义工和计划受惠者互动,让他们看见自己带来的改变
态度:想想你要求他人当义工的方式
经验:让寻找、加入和参与计划变得更简单、更有弹性
认可:感谢义工的帮助与付出
社群因子:鼓励义工和其他义工、员工或受惠者交流
最后,史密斯说:「重点是给大家机会带来改变,让他们觉得这很值得且有意义。不要自己一个人做,要和义工一起计划,他们可以帮忙建构并打造出他们想要参与的计划,让服务充满意义、吸引力和价值。」
原文出处:What makes some people more likely to volunteer than others?
公益入门书推荐:《公益原理》
《公益原理》节选内容回顾:
书名:《公益原理》(简体中文版,全一册)
作者:鲁达
出版社:香港学而时习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ISBN:978-988-14-9060-5
定价:港币260元(人民币220元,港台地区的书价普遍比大陆贵是真的~) 。
购书咨询:请添加微信zhang_yixun,注明“公益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