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峰担任上交新乐季驻团演奏家的背后,是与余隆两年前的一个约定

朱渊 新演艺 2021-03-25


从宁峰第一次在余隆面前拉响这首贝多芬唯一小提琴协奏曲,到今晚作为上交驻团演奏家登台拉开新乐季序幕,中间隔着包括帕格尼尼金奖在内数个国际奖项,也隔着一段从少年奔向不惑的艺术道路。


上交新乐季开幕音乐会海报 ©郭新洋 


今晚,音乐总监余隆将执棒上交拉开新乐季序幕,这场开幕音乐会下半场将由宁峰献演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昨日,在彩排间歇接受采访的宁峰坦言,之所以在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坚持辗转跨越八千公里,回到祖国、回到上海,担任上交驻团演奏家,既是为回报知遇之情,也是为能将这些年的音乐感悟呈现给中国的观众——


宁峰接受媒体采访 ©郭新洋 


“虽然我常住德国,但我依旧是中国籍。但凡条件允许,我还是愿意尽可能多地为中国观众来演奏,尤其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想用音乐带来更多希望和力量。”




1


赴约 排除万难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写于1806年,这是贝多芬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他在协奏曲这一领域谱写下的最长的作品,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


宁峰演奏视频 


这首曲子对宁峰而言意义非凡,它是他职业生涯朦胧的开始,也是他想要为艺术生涯画上句点的曲目,用他的话来说:“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演出,我一定会拉这首贝多芬的协奏曲,再以巴赫的作品来返场。”


宁峰初见余隆时,拉的也是这首曲子,那年的宁峰还是上音附中的学生,而余隆则刚从德国留学归国,带着想要将中国交响推向国际的雄心入驻中国爱乐乐团。


宁峰与余隆在去年MISA合作 ©郭新洋 


自称“普通少年”的宁峰,遇到了满腔热血、壮志凌云的余隆,前方的道路变得更为清晰和明确。



很多人问宁峰,为什么要在这么困难的时期回来?回答很简单:“这是我和余隆总监两年前就约好的,能被邀请,是肯定也是荣誉,所以,排除万难,也要赴约。”


宁峰 ©郭新洋 


由于德国回沪机票“一票难求”,宁峰还是千方百计,最终从柏林开车到法兰克福,才登上飞机。

演出在今日,可是回程之行早在六七月就开始计划,要订机票,还要算好隔离14天的时间,并且安排留在德国的家里人的大小事宜。


眼看就到不惑之年,宁峰说,人生这个阶段就是在平衡事业和家庭,如果没有疫情,每年在家里的时间也不过3个月,对妻子、孩子和父母,“我都是有愧疚的”。


宁峰 


尽管如今已是国际知名演奏家,宁峰的自我定位从未改变:“我是音乐的仆人,也是作曲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




2


“逆袭” 凭借热爱


艺术圈能否成才,看天赋也看机遇。


宁峰因为左手小指不够长,先天条件欠佳,求学途中吃了不少“闭门羹”。

然而,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不懈努力考入了四川音乐学院,并在这之后赴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深造,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近两百年历史上首位在毕业独奏音乐会上拿到满分的学生。


2000年,宁峰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大楼外 


现在他定居柏林,在母校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任教。



宁峰的成才路现在看来可谓“逆袭”,而能够这样“逆袭”,源自一份深切的热爱。宁峰说,最幸运的事,是你的职业刚好是你热爱的事,那么无论能走多远、能有多少回报,都不会计较,因为你就是喜欢做这件事。


宁峰与胡惟民教授和胡坤教授 


能走到今天,他说最要感谢的是父亲。最初是父亲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为宁峰打开了一扇门。


十四五岁时,是宁峰遭遇最多挫折的时候,不停参加比赛,然而总是屡屡受挫。

现在回看,他反倒很感激这样的“挫折教育”:“在你年轻还输得起的时候,尽可能体验失败,获得经验,在未来更重要的机会到来时,你才能避开曾犯过的错误,牢牢抓住成功的机会。”


上交新乐季开幕音乐会海报 


如今,宁峰的孩子也开始学琴了。

对于孩子未来能否在音乐上获得造诣,宁峰并不强求,只不过,“如果他们最终跟我说,他们不喜欢音乐,我会觉得非常遗憾”。






#宁峰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在开幕音乐会后的一周内,宁峰还将用三个晚上的时间,与钢琴家黄秋宁为上海观众献上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在宁峰看来,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是其中演奏门槛最高的一套。

能够一次演绎这十首作品,既是宁峰继去年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全集演出后对自我的全新突破,也开创了一个国内鲜有音乐家敢于涉足的先例。


宁峰与黄秋宁 


“通过这十首奏鸣曲的演释,相信大家能够听到贝多芬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对于作品、创作的改变,这是很有意义的。”宁峰在采访中这样说。

让我们跟随宁峰的脚步漫步在贝多芬的小提琴世界中,寻找弓弦之上与当下艰难时刻共振的乐音。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编辑:小开

图片:郭新洋摄影,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近期推荐


▶ 打通这“最后一公里”,让申城存知己,文化若比邻

▶ 他和易烊千玺几乎一模一样,为什么反而让人喜欢不起来?

▶ “栀子花、白兰花”,到阿婆的花摊上,寻一缕记忆中的上海香气

▶ 当“小冰”和朱婧汐一起“乘风破浪”,未来作曲还需要人吗?

▶ 在沪剧舞台的“早春”里,遇见那段柔似水坚如石的英雄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