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者“老狗”
深圳市公益救援队队长石欣,参与过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援,网名“男人老狗”,队员们平时喊他“老狗”。从普通山友到专业救援队员,这一路上,他保持理性、敬畏自然,也时刻做好准备,“把好事做好”。如今已经53岁的他,还不想停下来。
▄
每次见到石欣,他都穿着红衬衫、速干冲锋裤,加一双黑色防护靴,左胸贴着名牌,“石欣09001”,这是深圳市公益救援队的队服,他习惯制服里穿一件速干衣,是20多年来的习惯,方便又简单。第一次见到石欣,是傍晚,他去腾讯大厦讲课,上衣和裤子上都有反光条,远远就能注意到他。
因为衣服颜色太鲜艳,对石欣的长相记忆反而不那么清晰。他很瘦,但很挺拔,站得笔直。戴副眼镜,说话慢条斯理,感觉是个情绪极稳定的人,脸上表情是镇定的,很少变化。听他说工作内容,会觉得这个人很精干,有统筹的能力。
他是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下称深圳公益救援队)会长,队员们平时喊石欣“老狗”,救援行动时就喊他“狗队”。年轻时,石欣给自己取网名叫“男人老狗”,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现实中是很讲规则的人,在网络上就取了个听起来随意的名字——在粤语中,“男人老狗”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一种调侃意味。想与他约单独采访并不容易。上周一至周三,他去湖北出差,周三晚上回来后需要去讲课,周四白天与不同的人开会,晚上又是讲课,周五又有会议。
不过,课程与会议对于石欣来说,是没有风险的工作,他精神上稍微放松一些。今年2月,石欣作为深圳公益救援队参与土耳其灾区救援的总指挥,忙了整整一个月,前期准备,行动中指挥,后期总结。虽然外表依然精干,但石欣今年已经53岁了。年轻时在高山险岭、地震灾区奔来跑去,如今做得更多的是幕后指挥工作。然而,这并不代表他在救援行动中的重要性降低,恰恰相反,沉稳、经验和全面性是石欣的优势所在。
01
2月9日,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6人小队抵达土耳其哈塔伊,后续又有17名队员带着重型设备赴土耳其参与地震救灾,直到2月20日,为期11天的灾区救援工作结束。虽然石欣没有去土耳其,但他时时刻刻都要盯着那边的情况。
那段时间,每天的北京时间凌晨1点左右,石欣整理好了当日收集到的土耳其震后灾区信息:哪儿还需要救援队前往,哪儿需要特定的仪器设备,哪儿缺少物资,哪儿有多余的物资……他正等着与前方深圳公益救援队的队员开会。这是土耳其时间晚上 8 点,一线的队员刚结束一天的任务。他们也要与后方指挥沟通,报备这天当地的医疗、通讯、车辆、任务执行情况等等,等待进一步指示。
散会后,前线的人去休息了,石欣一天的工作才完成一半。把新收集的信息整理好,他还要和后方工作人员一起商量第二日的计划,判断当地的风险状况,确定队员的物资情况,以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比如车辆,车是需要和当地协调的,车是志愿者开过的,人力和物力都要协调。再然后还有油料,很多也都是突发,需要我们去协调。而且很多救援信息是当地发布的,我们时刻关注当地互联网发布的救援信息,去核实、整理,看看我们有没有能力,有没有队伍空下来可以去救援。”
到了北京时间早上6点,所有的信息汇总整理好,石欣把第二日的任务传给前方指挥,再准备好要去申请、协调资料、文件。“因为是在外国参与救援,所以还要格外注意国际流程,与各方对接、确认。”这个时候他终于决定去休息一会儿,设置一个2小时的闹钟。醒来后,他又进入到国内的工作时间,收集、整理信息,做出判断、行动前的准备、申请、和前方联系……日复一日。连续11天。
石欣也想过自己要不要去,“因为我去的话,也要管后方这些事情,而我自己来做这些是最高效、最直接的。”不过前方救援的人从来不担心找不到石欣,“永远是他在找我们。”
石欣说起土耳其的救援行动,提到的是有些遗憾的部分——他习惯做总结,给予下次行动更好的办法。他反复强调,救援重点不仅仅是成功的部分,更加要关注每次救援的风险与实际情况。
前方队员在作业时,也会需要等待石欣指令的时刻。队员们在一栋危楼面前,由于地震,楼体已经倾斜,外表上有裂缝,几处钢筋都已露了出来,摇摇欲坠。前几日另一支救援队来这边时,探测到楼里是有生命迹象的,是一对父女,但由于设备问题,进入有风险,只能再等等。等到深圳救援队过来,用生命探测仪器发现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但他们还是想要把人给带出来,在楼附近用仪器拍好图像,测量好,传给后方,石欣与他们一起进行讨论,看是从哪一侧进入更加安全。
“特别危急的情况肯定是要现场马上处理的,但他们后来会来电话,确认整体的行动原则是更aggressive(激进,记者注)一点还是更保守一点。这个就需要总体的判断,我们前后方一起保持总体的基调。比如这一栋危楼能不能够进,要去判断它的风险,救援的同时也要保证队员的安全。”对于在后方的石欣,他需要顾及的事情更多,无论是对灾区受困者的救援,还是救援队本身的安危和物资供给,他都要保证能时刻跟上进度。
“我的队伍往哪开?当地的资源够不够需求?与当地的应急部门怎样对接?作业点与作业面的完整情况有没有记录?数据是否正确?”他说每天都要想很多遍这些事情是否做好,还要去和领导汇报救援队每天做什么事情,“从下至上,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负责。”
与石欣合作过的前方队友评价他,“非常厉害”,感觉这个人几乎不用睡觉,想事情很全面,“后方有这样的领导者,在前方作业我们也很放心。”石欣从2016年左右开始,就更多地作为在后方的总指挥参与救援工作,每次队友出发前,他都说,“我们不仅是做好事,我们是在做好一件事。”
02
石欣在救援行动中的全面性也是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2000年左右,他在一家客运公司工作,在朋友的带动下也开始爬山,几个驴友约在一起经常去各处爬山,深圳的山他都去过。
那时候的他们并没有特别的救援意识,但一旦听到消息说附近哪里有人被困在山里,石欣就会喊上相熟的驴友一起前往。但早期的救援,更多的是某个驴友脚崴了,在山里受伤了出不来,就过去帮忙一起抬出来,“就是去做点自己能做的。”
2003年夏天,有天中午他接到朋友电话说有人在大鹏山里中暑晕倒,因为事发地在一条挑战难度较高的路线上,所以需要熟悉户外地形的人过去帮忙,石欣马上就和另外5位朋友一同前往。但到那里,人已经不行了,医护团队也尽了力。6个人能做的就是用一个简易担架把遗体抬下去。
也就是这次,他们觉得深圳应该有一支民间救援队伍,至少有人需要帮忙时知道可以找他们。于是,他们成立了深圳山地救援队,“和现在的救援队专业度肯定是不能比的,也没有规模可言,可能在当时就是登山爱好者的聚集地。”石欣谈起自己成为救援志愿者的初衷也就是想有个靠谱的驴友,希望同行的驴友能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与救援知识,这样可以更安全。
成立深圳山地救援队后,他们的第一次任务,是去广州火炉山寻找一位失踪3天的年轻人。这个消息当时在论坛里很多人关注,广州的驴友联系到他们,一起去寻找救援。团队的6个人一起出发,对爬山路线进行复原、勘探、定位、分析,最后发现应该是在一个路口走错路,又碰到下雨天,滑倒摔到悬崖底下去了。
这次救援后,石欣逐渐意识到他们做的事情还能更多一点,大家就商量着一起去学习专业课程。大概每年会碰到3-4次去救援的情况,队员们也都是自费前往。石欣说自己是个很理性的人,没有出现过让别人救援他的情况。因为他从来不会让自己置身于高风险的情况下,在户外,敬畏自然,也时刻做好准备,他说不出成立救援队的意义,“只是自己有能力,事情来了,我就去做。”
03
真正走向专业的转变,是汶川大地震,提起这件事,石欣的声音都低了一些。地震发生后的第4天,在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组织下,石欣到了绵竹市遵道镇,这里是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区域之一。回忆起来,他说那是一片废墟,房屋大多都倒塌了,到处是碎石和灰尘。
他很想做点什么,但相对于山地救援,地震救援他并不熟悉。在灾害面前,人的情绪反而不知道怎么处置。他跟着一些救援小组干活,去各个村的安置点统计人数,了解物资需求情况,分发下去。几乎一年的时间,他都往返于深圳和四川,参与灾后救援与重建的工作,为全镇14个村子设立了14个儿童活动中心,帮助村民重建刺绣、养兔、年画等当地特色产业。但他还是感到失落,觉得自己能做的太少了,“我们确实是想去帮助他人,但是能做的真的太少了。去送矿泉水、食物这些,你可能会感到满足,但你真的了解到他的家庭后,会觉得做得太少,很微不足道。”
从四川回来后,他决定发挥自己的专长,让自己的技能变得更加专业化,“至少在我能做的方面,会给予最大的帮助。”太太苏敏接受《深圳特区报》的采访时说,“汶川地震带给他的触动特别大,当他跟我说起从废墟里救出的人和小动物的时候,说他看到他们眼神里没有了光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我就知道,他做这件事是认真的,他想一直做下去。”
2008年9月,深圳公益救援队的前身——深圳山地救援队经深圳市体育局批准正式注册成立,石欣成为队长。在2008年加入深圳山地救援队的黄哲刚还记得他们第一次开会,一共来了60多个人,石欣是牵头人,发动不同群里的驴友一起加入,成立一支正式的救援队,专业去做山地救援。黄哲刚表示,确实是因为汶川大地震的影响,让大家都觉得需要有个组织,有个主心骨,而不是去救援时,跟着别人去做。
他对石欣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普通山友,没什么特别的。他们曾经一起合作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的救援,石欣是总指挥,在后方,黄哲刚在前方,他记得石欣每天会统筹前方的信息,会告诉他们明天去哪,做什么,给他们在当地找车。他现在说起石欣这个人,“太能干了,几乎不用睡觉,事情交给他都能放心。”
正式成立深圳山地救援队,救援的工作也变得多起来。到2013年时,有人提议去做一个更全面的救援队,水、高空、地震、泥石流、通讯等等。2013年,深圳山地救援队在市民政局正式独立注册为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石欣先后担任秘书长、会长。
海滨在2014 年加入深圳市公益救援队水上救援队,他去的时候水上的队伍只有两三个人。他提起石欣的最大特点除了精力充沛外,还有执着。在救援行动中,有时候开会,他与石欣的建议不同,石欣总是能有理有据地列出他的理由,“在救援中,前方与后方的意见不统一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大家看到的信息是不同的,每次与他有了分歧,最后总是能被他说服。不过确实事后看,石欣的指导是更全面的,他从后方了解的信息更全面,也更好做判断。”
04
作为不了解救援队的人,总是很希望听到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石欣说救援的过程不是这样的,正因为他是个很理性的人,所以能慢慢走到这一步,从一个登山爱好者到正式、专业的救援志愿者。救援队行动时都需要评估风险,再尽全力的,按照专业操作,一步一步地去行动。
当然也有很紧张的时刻。2019年8月,有24名驴友在惠东县白马山野外溯溪,傍晚时一位驴友受伤,深圳公益救援队派出19个人过去,石欣在后方指挥时一直很紧张,因为第二日台风就要登陆,意味着暴雨和山洪随时到来。等队员到白马山时,已经是晚上12点,接近被困人员时是凌晨1点30分,开始救援,带着驴友一起撤退,一直到第二日上午,台风10点登陆的前一刻,他们离开溪谷,到了林间,才算脱离危险。石欣一晚上也没敢放松,一直与前方联系,确保他们能尽快撤离。
今年是石欣成为救援志愿者的第20年,他说,自己从未想过停下来,好比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去爬这座山,那就一定会去爬。成为救援志愿者也是如此。队友与他很亲密,了解他的脾气性格,熟悉他的做事方法,也无条件地信任他。
在队友们眼里,石欣付出在救援队的时间与精力是没有人可以比的。作为2008年就加入救援队的老队友黄哲刚,他说从未听石欣说过身体哪儿不舒服,每天都在线,都需要去处理事务。他甚至连石欣的私人生活都不知道,“我们都是上周才知道他早就成家了。”因为石欣从未自己讲过,也因为他们觉得石欣为救援队付出太多。
救援队员海滨很感谢石欣,他觉得石欣一步步的坚持让救援队做了下来,也给他机会去做一些能帮助他人、应用自己能力的机会。他说石欣这么多年下来,付出的努力是没有东西可以衡量的。而且直到今天,“其实他也还是一名志愿者。”
“其实在每次出发之前,我们会定这样一个流程——就是我们能做什么,大概要做多久,去了现场之后,也会根据事件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流程,现场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整体上来说,我们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原则。”石欣强调的是能力的边界,即对自身的能力要有清楚的认知。“当抵达了能力的边界,我们该撤回的时候都撤回,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去让我们的专业能力去发挥它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地发挥更多的作用。但是该撤的时候,确实就得撤,因为我们不是上帝,也不是救世主,我们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在回答如何处理救援时“圣母心”的问题时,石欣这样回答。
队员们说石欣的两句话他们时刻记住,一句是“我们不是来做好事的,我们是把事情做好的”,另一句是他经常会对队员说的,“有你,我们会做得更好。”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徐黛茜 王子键
制图 | 勾特
编辑 | 李慧芳 李一凡
往期推荐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