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乎,精英社区走下神坛是一种什么体验?

夏盼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643期文化产业评论

在互联网上行走的人们,谁又没加入过几个社区呢?互联网社区是网友们进行内容共创的生态空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而精英社区凭借其高知的形象一直在众多社区中头顶“光环”。可如今久负盛名的知乎与B站都逐渐“抖音化”了,未来的精英社区在哪里呢?

 
作者 | 夏盼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5186字|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人类天然就对少数派有着狂热的追求,比如一度火爆网络的暗网,不知有多少人挤破头颅想进去一探究竟。这种强大的好奇心也是精英社区能够发展壮大的原始动力。一开始,精英社区大多为有共同爱好的几波人自发组成的一个小团体,只在内部小范围内传播。

 

正如马云丁磊那个时代的创业人一样。几个好友几桌酒菜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那份不忘初心的感动,在如今看来是多么的珍贵。

 

 

可惜的是,随着用户体量的不断增加,精英社区也会不断的壮大,很可能走着走着就丢掉了原来的初心。

 

曾经的高端社区知乎就渐渐脱去了“精英”这个核心标签,慢慢走下神坛,成为了一款知名度逐渐扩散的娱乐化app。而且令人担忧的是,在深度内容领域已经好几年都没有新的明星产品出现了,我们不禁有些担心,下一个精英社区在哪里?或者悲观一点说,精英社区还会出现吗?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翻一翻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下降的门槛,变味的知识

 

在知乎平台上,不少老用户都表示知乎已经不复当年了,以前的知乎可以说是群星荟萃,李开复、keso、黄继新、梁边妖……多少专业大牛发表着自己的真知灼见,那可真叫百花齐放。

 

 

而如今的知乎呢?俨然成了水文聚集地,每天的热门话题差不多快跟百度热点一个路子了,原本属于精英大V的阵地也已经被营销号们批量占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硬核的精英社区了。

 

 

以笔者自己的知乎账号为例,大号使用5年,小号刚注册,但是两个账号打开之后所推送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有时候好几天都是那几个答案在推送,高质量的新回答渐渐的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不得不说,知乎的确少了一些专业内容,多了一些鸡毛蒜皮。

 

知乎上一大V的回答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知乎发展至今,已进行到了E轮融资,融资额度也超过了4.5亿,创新工场、启明、软银、腾讯还有搜狗,这么多的投资方看着,盈利压力不会小。在进行地铁、网媒、应用商店等多角度的推广之后,据此前知乎“新知青年大会”上周源公布的数据显示,知乎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了2.2亿。

 

但是融资+全渠道推广,势必会对知乎原有的气氛造成极大的冲击,而气氛对于一个精英社区来说,其实是至关重要的。

 

成也氛围、败也氛围的初代精英社区

 

今天的知乎跟以前的天涯有点像,天涯最早是股票爱好者刑明在1999年3月创建的,目的是为了让一群股票圈内人士互相沟通。当时恰好正值四通利方(新浪前身)改版,很多四通利方的老用户因为受不了改版之后的气氛,纷纷转投天涯网,成为天涯论坛第一批骨干用户。

 

最重要的是,这批用户都是高等知识分子,有社科院的、有新华社的、也有一些高校教职人员,在那个时间点来说,这群人的分量可谓重量级中的重量级。

 


天涯一开始也把这些精英人群照顾得不错,通过天涯问答、天涯来吧还有天涯博客,精英社区的沟通氛围得以大大增长,天涯论坛也声名大噪,成为了网络上的意见领袖,记者、老师、律师还有政府人员都会聚集其中交流想法。

 

做大之后,天涯得到了谷歌、联想和清科的投资,用户量暴涨。不过在增长中,天涯却忽略了内容审核,放任各种低质量帖子横行无忌,还乱封禁精华帖子,以至于整个论坛的原有气氛被破坏得一干二净,逼走了大批元老级创作者。明月、菜霸、奇拿、鬼吹灯、南派三叔等人都是天涯发家的大拿,如今都早已脱离天涯,各奔出路了。

 

 

最终,天涯社区沦落到8500万用户数,时至今日,根据艾媒北极星系统的数据显示,天涯的用户数已经降到了150万左右,差不多是到底了。

 

一开始因为氛围,精英们从四通利方转到天涯,后来也是因为氛围,他们又离开了天涯,这些人在离开天涯之后,发现没有下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区,同时年纪渐长,表达欲下降,有的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渐渐的也就不再发声了。

 

 

不过自此开始,个人电脑逐渐普及,整个互联网的沟通气氛也渐渐活泼起来,许多二代网民开始在网络发声,他们涉猎广泛、言语犀利、风格活泼,是互联网的第二批精英份子。

 

他们的聚集地主要是猫扑、百度贴吧以及一些行业垂直论坛,这些网站形成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二代精英社区矩阵。可惜的是,有些大平台没有打好自己的牌。

 

变现不当 一手好牌打成鬼的二代精英社区

 

猫扑一开始是电视游戏论坛,聚集的也都是资深游戏玩家,这个群体在互联网早期就能接触到游戏,家庭条件和教育程度普遍都是不错的,属于当时的精英阶层。后来的发展路线和天涯社区并无二致,由于内容精华吸引了不少优质的内容创作者入驻,也衍生出了BT、YY等一系列早期的网络热词,是2000-2010年间互联网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

 

早期的叫兽易小星、筷子兄弟以及奶茶妹妹等人,都是从猫扑成名的,后来猫扑没落了就离开了这个平台。

 

 

而猫扑之所以会没落,跟它的急功近利分不开,2004年猫扑被千橡收购,自此开始了其变现之路,但是猫扑做的只是暴力的把其他二三流网站的内容抄过来,以做内容填充吸引圈外用户。

 

在其后的几年了,由于内容质量太差,原有用户渐渐流失,新用户对这些别站已有的内容也不怎么买账,于是并没有赚到钱,最终两边不讨好,自此之后一蹶不振。从2012年算起,猫扑的百度搜索指数就一直下降,从11万降到现在的1600左右,跌幅将近100倍。

 

 

同样自己坑自己的的还有百度贴吧,今天大家听到百度贴吧也许会笑着说:“百度贴吧也叫精英?”,但事实上,百度贴吧当年还真的可以叫精英。

 

 

百度贴吧最早成立于2003年,它的精英之处跟其他社区不同,虽然一直都不乏水贴,但你总能在里面找到非常精华的内容。它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社区,允许普通人和精英共存,比如博尔特吧的各种数据帝、植物大战僵尸吧的史诗级攻略以及篆刻吧的篆刻大神等等,这些内容一度支撑起了广大网民对专业知识的需求。

 

 

仅仅不到1年的时间,百度贴吧就进入了国内互联网社区第一梯度,汉服吧、李毅吧、超级女声吧以及魔兽世界吧的走红,让其声量直接超越天涯社区与猫扑网,2010年其日均访问量达到了10亿峰值。

 

要知道天涯社区巅峰访问量只有3000万,猫扑的也只有2亿,足以见得,在互联网高速普及的进程上,百度贴吧完全抓住了网民指数级增长的春风,牢牢的占领了中国互联网的原生流量。

 

但可惜的是,百度贴吧的变现方式太急躁了,比如贴吧会员、花钱买贴吧等级、商业贴吧、“一呼百应”计划、贴吧主播、游戏联运等等,盈利是上去了,但明显损害了用户体验,还有观感极差的楼层广告,最严重的是,百度贴吧一度被曝光存在买卖吧主的行为。

 

 

这些负面操作一直都在挑战用户的底线,正如百度搜索一样,始终是赚钱第一,体验第二。

 

不过,真正压垮百度贴吧名声、加速其走下神坛的,是2019年5月份的删帖事件,百度一夜之间删除了贴吧2017年之前所有的帖子,一个也没留。

 

内容审核之惧——政策对精英社区的影响

 

百度的这波删帖彻底激怒了用户,不少大V都怒斥百度,并表示从此退出贴吧。

 

 

但是严格来说,百度贴吧的这波操作其实并不是针对谁,而是政策压力导致。

 

从2016年开始,互联网内容审核力度就越来越严了,随着“净网行动”的重拳出击,各大内容平台更是战战兢兢:

 

 

在这种情况下,百度贴吧自行净化也无可厚非。

 

但最要命的是,它不是只删除违规帖子,而是全部删除。百度贴吧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吧主自治管理+机器审核的模式审帖,自己没有组建很大的人工审核团队,所以对于旧内容没有办法深入重审,只能一刀切光了。

 

 

对内容审核的惧怕,百度贴吧算是比较极端的,但其他精英社区也无法避免内容阉割,比如二次元社区哔哩哔哩,简称B站。

 

早期的B站就是一个日本番剧(动画片)连载网站,由番剧爱好者徐逸制作,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看剧,这个网站也有鬼畜视频制作氛围,聚集了不少视频制作高手。后来A站(ACFun,B站的前辈)不争气,B站顺理成章的接手了这批核心用户,渐渐发展了起来。

 

 

B站的百度搜索指数也从开始的500多上升到了如今的6万左右,涨幅超过100倍。

 

其实出名之后,B站也确实未改初心,一直都有坚持做番剧、鼓励鬼畜内容,即便是持续亏损也一直不做视频广告,这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可无奈内容审核越来越深入,B站不得不大量下架番剧,现在的二次元们表示,在B站已经很难再追剧了。

 

 

不仅仅是番剧没了,B站原先的鬼畜区也大幅删改,审核比以前严格。

 

在失去原本的内容支撑之后,留给B站的路已经不多,且融资之后背后面临不小的盈利压力,所以此时也只能顺应趋势,走短视频、游戏和直播的路线。现在的B站内容大多以10分钟以内,甚至是60秒以内的短视频为主,逐渐在往抖音风格靠拢,从当初的二次元核心社区,变成今天的“B音”,实在是让人惋惜不已。

 

  

看到这么多的精英社区沉浮起落,似乎它们都免不了被“去精英化”的命运,那么精英社区本身到底有没有出路呢?

 

其实,互联网是一个很大的领域,头部展现出来的只是它最耀眼的部分,在光芒之外,还有很多小巧别致的风景,比如许多垂直领域的精英社区,就在这些角落里生活得很好。

精英仍在 只是不出名罢了

 

精英人群细分开来,就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目前精英社区的格局就是细分,大而泛的精英社区不好维持,但垂直专一的精英社区却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比如专注于文艺青年的豆瓣,虽然它旗下并没有爆款产品,但豆瓣电影已经成为电影评分领域的重度社区,豆瓣阅读已经成为资深作者沙龙,豆瓣小组也是经年不衰。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豆瓣十年如一日的界面风格与运营理念,它一直都是一家慢公司。虽然因为慢,豆瓣错失了爆发的机会,但也正因为慢,让他没有损害用户体验,没有改变社区气氛,留住了人。

 

 

还有专注于体育领域的虎扑论坛,尽管现在已经是坐拥3000万用户的中上游平台,但虎扑一直都很重视体育板块的维护,所以至今为止,虎扑体育的专业度都还在一线。而且就算是虎扑的其他板块,像步行街和路人王等热门板块,所针对的也不是所有群体,它只做直男内容,在性别上走了个极端,也是比较垂直的。

 

 

其他的,像汽车领域的爱卡汽车、电脑装机方面的中关村在线还有程序员交流区csdn等等,也都是在垂直领域深耕多年的精英社区,体量上属于小而美,均已经稳定运营数年甚至10多年。

 

 

像这类垂直度很高的精英社区,一般不会做到像知乎和B站这样的体量,但路走得很平稳,不会大起大落。

 

下一个精英社区遥遥无期

 

从诸多案例来看,精英社区的本质决定了它不适合过度商业化,如果强行走爆款路线,很容易就会像天涯、猫扑那样“一举两失”,巅峰之后跌落谷底,再也站不起来。

 

精英社区的正确做法就是深耕领域,在垂直行业里掌握话事权,这条路也已经被很多社区在各自的领域验证过了,所以当前的精英社区已经形成了各自占山为王、整体枝繁叶茂的格局,由于风格相对固定,短时间内这些老社区也不太可能出现爆发式成长的可能。

 

  

同时,在碎片化时代下,新社区也很少再出现兴趣驱动型了,因为爱好而结识到同伴,再于把酒言欢中做出一个产品,这样的真实故事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了。

 

当下的新兴社区多为项目驱动型,比如简书,说起来是理想型产品,但实际上在立项的时候就是一款功能性的笔记产品,还有小红书、绿洲、比心、Lofter以及汇呼等等,也都属于什么都想弄的全领域平台,并不是出于对某个领域的喜爱而创建。

 

 

其实这也不能怪人心浮躁,短文字和短视频火爆之后,社交媒体已经进入轻时代,碎片化、娱乐向内容已经成为主流,深度内容领域很难再有增长,更别说这个领域早就有知乎占山为王了。这也是为什么悟空问答和知识星球难以延续知乎老路的原因,时代已经变了。

 

另外,精英本身也不会轻易“跳槽”,当初大V们离开天涯社区也是无奈之举,平台都没有人了,不走又能怎么办呢?再有的是被平台封禁没办法才走的,比如虎扑的张佳玮,被虎扑封禁后来了知乎。但是如果平台过得好好的,大V们一般是不会乱跑的。

 

  

知乎虽然一直断断续续传出过大V离开的消息,但根据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统计发现,80%以上的知乎大V都还在,有些早期的大V现在发文频次降低了,但人还是在的,也有些因为氛围问题离开的,但并不是多数。而此前闹得很热闹的知乎300大V出逃事件,事后也被扒出只是一些在知乎赚不到钱的小V在闹情绪,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出逃。


总评

 

我们不希望精英变得平庸,但只要走上了过度商业化的路,就免不了随大流。过去的天涯、猫扑是如此,今天的知乎和B站也是如此,但是后者会不会像前者一样没落尚未可知,我们只希望它们可以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尽量在精英和大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精英社区的“抖音化”固然让人可惜,但值得欣慰的是,精英社区一直都活在我们身边,它们只是没那么知名罢了,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不管互联网怎么变,精英的存在不会变,只要互联网存在一天,精英们就能有一席之地。

 

但是,如今互联网流量等级的分界已经是泾渭分明了,上层的爆款社区产品吸纳了90%的关注,随时会一飞冲天,也随时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而下层的垂直社区则默默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过着平凡的日子。在这样的格局下,将很难再出现新的精英社区(除非技术革新带来行业变革,催生新领域),尤其是像早期知乎那样的综合性全领域精英社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END-
留言话题互动
你认为未来的精英社区在哪里呢?

本文为「文化产业评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欢迎加入读者群,请加微信号whcy006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向业内专业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投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