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作品斩获广电最高荣誉,用了哪些绝招?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2-03-14
第3387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作为中央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政府奖,其获奖作品具有示范价值,是观察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向的一扇重要“窗口”。在日新月异的传播场域下,让我们透过这些作品,领略优秀的广电作品如何回应时代关切,有力量行进至更远的远方。


作者 | 黄艳如(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田佳宁(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 | 郭明翰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4602字 |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公布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19—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结果,共有95件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19—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其中新闻类(广播、电视)88件,广播文艺类5件,广播剧类2件。这些万里挑一的作品,是观察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走向的一扇重要“窗口”。让我们透过它们,思考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左滑查看广播节目评选结果

左滑查看电视节目评选结果



数据亮眼

广播电视大奖如何应潮流、提“言值”、践“四力”?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的含金量有多高?

设立于2020年7月,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是经中央批准的国家级政府奖,是全国广播电视优秀节目最高奖。在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种评比表彰的环境下,专门批准设立此项大奖,反映出中央对广播电视媒体引领主流价值、发挥主力军作用的高度重视,对广播电视在全媒体全业态融合发展中发挥先锋队功能的高度认可和期许。


今年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广播节目大奖评选的第二届。从奖项设置来看,今年与首届基本保持一致,电视节目设有消息、评论、专题、现场直播、栏目、对外传播等六大奖项。广播节目设有消息、评论、专题、现场直播、栏目、对外传播、对港澳台、广播剧、广播文艺等九大奖项。


除了将首届的“对外新闻”类奖项改为“对外传播”类奖项外,其余均未改变。这意味着广电行业在对外传播题材创作上的日渐立体、丰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主流媒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自觉担当。

2019-2020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各类电视节目获奖数量概览


2019-2020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各类广播节目获奖数量概览

从两届获奖作品的数量来看,不同作品类型的获奖数量较为均衡,无论是广播还是电视作品,专题类节目都是获奖大户,消息类作品次之。而和电视作品相比,广播作品的评奖类别中特设“对港澳台类”“广播剧类”“广播文艺类”,表明中央已经明确了对港澳台广播的使命与责任,广播媒体也在用好舆论引导、文化宣传这一纽带,切实增强港澳台地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民族认同感。


从全国广电机构获奖情况来看,中央广播电视台一骑绝尘,共有21件作品获得广播电视大奖。从省级广播电视机构获奖成果来看,上海广播电视台有6件作品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名列省级广播电视机构首位。广东广电、浙江广电、江苏广电、天津广电、吉林广电亦有不少广播和电视作品斩获殊荣。


从获奖作品申报的广电媒体层级来看,省级广电媒体的参评总量最多、获奖比例也最大,省级媒体纷纷凭借自身资源特色,积极挖掘省域改革发展的生动故事和鲜活案例,构成了获奖作品中的一抹“亮色”。

而随着融媒体中心建设被提上中央媒体融合议程,各地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努力打通基层宣传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每年都有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从基层被“捞”上来,在评奖中占据着不小比例。

此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三家面向特定受众、具有特殊职能的广电媒体,也在今年评奖中分别凭借《飞阅兵团》《2020<直通高考>》《习近平金句触动台湾青年》三部作品获奖。


三大特征

锻造广电作品的大格局、向心力、真性情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九大以来,广播电视行业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神聚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谱写出体现时代特色的广播电视融合发展新篇章。

在这样时代背景下,努力让广播电视节目做到“有意思有意义”,不只是对广电管理部门“指挥棒”的被动响应、机械落实,更是各大广电媒体主动突破、持续创新的必然选择。

总体来看,这些获奖作品主要有三大特征:

第一,把握“时”与“势”,找准切入点、发力点、突破点。

2019至2020年,有一些特殊的历史定格:14亿中华儿女携手抗疫、脱贫攻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是不能忘却的纪念,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常提常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擘画书写巨制鸿篇……在媒体的笔触镜头中,应当能够听见一个伟大国家的心跳,看见了一个伟大时代的记忆。

大时代需要大手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专题《我们走在大路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的专题《飞阅兵团》,广东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电视评论《习近平深圳重要讲话释放哪些改革开放最强音》,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的消息《习近平金句触动台湾青年》,湖南广播电视台的电视专题《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欲晓》,以主流媒体的宏阔视角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从强军思想、经济思想、人才思想等多个维度为切入点,塑造新时代的领袖形象、领袖风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大手笔的成就并非朝夕之功,在区域媒体协同发展的大势下,各省市级媒体也在聚共识、集众智,合力打造高质量重点作品。由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12家省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电视现场直播作品《长江之恋——长江流域十二省市联合大直播》就是一部“组合拳”之作,作品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联合12家省级电视台,用7个小时的时长勾勒出长江的壮美图景,不仅完成了一场高质量的联合直播,更为区域媒体协同发展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形成可资借鉴与发展的实战经验。



第二,观察人与事,反映一线奋斗者的心愿、心情、心声。

如果将社会喻为一艘行进的大船,媒体就是船上的瞭望塔。它不但要以最新政策和理论的光芒照耀前方,还要不时观察环境、提示洋流地貌,保障大船安全航行。

媒体走基层,是发掘基层力量、发现底层智慧的重要手段。在本届的获奖作品中,有不少聚焦脱贫攻坚、疫情防控、街区治理、留守儿童等主题的作品,并非直接从历史宏大叙事进入,而是把平实的、具体的镜头对准基层一线,展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挺身而出、普通人的众志成城。

2020年年初,伴随着汹涌而来的疫情,不少广电媒体人也选择逆行出发。无论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外新闻《武汉面孔》,还是湖北武汉广播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武汉·重启》,亦或是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广播专题类作品《决战ICU》……都不约而同地将镜头对准了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逆行驰援、普通人守望相助的一幕幕,真实还原这场抗疫斗争的主角——打不垮的相互支撑的中国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个时期的重大主题。吉林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我脱贫了》以脱贫百姓作为第一视角,通过“自拍+记录”呈现方式,让百姓讲述脱贫后的喜悦心情。江苏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的长消息《扶贫项目“回头看”》、安徽广播电视台的系列报道《脱贫之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来之不易的丰收》、新疆广播电视台《点亮西合休乡新生活》纷纷选择将“扶贫”这一宏大叙事落实到老百姓的具体脱贫故事上,以真实事例展现扶贫的艰难和新中国为脱贫付出的久久为功。


人民视角的讲述,将中国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医疗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安全体制等各领域的显著成就,汇作可亲可信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第三,兼顾情与理,让作品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

广播电视是一门选择的艺术,题材确定后,记者就要选择恰当的形式、恰当的素材来支撑主题、讲好故事。为了让同类题材的作品更具标识度和影响力,各地广电媒体始终在积极探索广播电视作品更有内涵的“打开方式”,努力把有深度的故事讲得有温度,把有精神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兼顾情与理、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广播剧和广播文艺,是一种把故事讲“活”的好载体。比如由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武汉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联合录制的广播剧《金银潭24小时》,以上海援鄂医疗队群体为原型创作,该剧用60分钟的逼真声效带领听众重回暴风骤雨般的疫情现场,见证争分夺秒救治危重症患者的惊心时刻,走进医护人员和患者建立起来的生死情谊,凸显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信念与担当。

整部作品历经两月,数易其稿。因为涉及到医护知识,这部剧还邀请了上海援鄂首位“逆行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鸣医生参与创作指导,并得到了“故事也非常有真实性,无论是那些微信还是对话,我们都经历过”的高度评价。有观众在听了广播剧后留言:“开车听到一半,忍不住把车停靠在路旁,静静听完这部《金银潭24小时》。” 


同样获奖的广播剧作品《中国蛟龙》则取材于我国载人深潜技术领路人、镇海籍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的事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深海探索领域老一代和新一代科学家们,为了共和国的发展所进行的艰苦努力,在世界载人深潜榜上刻下了“中国印记”。


两部广播剧的共性在于,在对主题内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经过业内专家和创作者共同的推敲打磨,才能使作品既具专业性、又能够深入人心。对于进行广播剧创作的媒体工作者来说,这样的创作经验值得借鉴。

结语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作品。

这些广播电视的获奖作品启示我们,以守正情怀与民心相应,作品才能激励正能量;与时代同步伐积极创新,创作才能焕发蓬勃生命力。近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与市场的日益规范下,广播电视行业正在步入良性发展正轨,对于媒体人而言,只有深入新时代的伟大创造,从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在表达创作主张的同时坚守文化导向、传播主流价值,才能创作出深刻反映新时代新面貌、描绘新时代精神图谱的优秀作品,才能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这也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应有的使命、情怀与担当。

 话题互动 
您对全国广电节目最高奖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请给黄艳如打赏,您的打赏,平台都会给到作者个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