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中国电影观察:做题、厌女、仪式感、活人万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水娱乐观察 Author 深叔

第4095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2023年即将过去,身处2023年的末尾,该如何看待中国电影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呢?回暖?复苏?还是稳中向好?截至25号,中国电影全年票房为536亿,加上之后跨年档的发力,540亿+的成绩,似乎看起来还算体面。但对行业来说,更确切的残酷现实是——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正在抛弃电影院。该怎样把年轻观众重新拉回影院?如何与其他娱乐形式争夺用户时间?这是今年留给中国电影那个最重要的、事关生死的课题。


作者 | 深叔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深水娱乐观察


看到朱令去世的消息,恍惚之余,难免想起曹保平那部据此创作、亦被掩埋许久的《她杀》。

继而又想,如果电影能顺利公映,会对现实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吗?

身处2023年的末尾,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电影之于当下世界最理想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它最终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回到坚硬的现实,该怎么看待中国电影,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呢?

回暖?复苏?稳中向好?

截至25号,全年票房为536亿,加上之后跨年档的发力,540亿+的成绩,似乎看起来还算体面。

△数据来自灯塔专业版


具体来看,全年破亿新片68部(跨年档只计入预售,实际应该会达到70),其中外片21部。纵向对比疫情前三年的正常市场——

2019,全年641.48亿,破亿新片88部,外片41部;
2018,全年606.98亿,破亿新片82部,外片40部;
2017,全年558.52亿,破亿新片92部,外片42部。

好的一点是,国产片破亿的数量基本与过去持平。这里面当然有「清库存」与「开恩放行」的贡献,但不管怎样,这份单年的纸面数据,总算是维持得不错,可以向领导交差了。至于外片的全面颓势,主客观因素都有,这里不展开。

不过,有一个醒目到无论如何也躲不掉的扎眼数据——

2023全年观影人次12.68亿,而疫情前三年这个数字则分别是17.28亿、17.18亿、16.22亿。

足足4亿的人次缺口。

触目惊心,却也并不意外。毕竟丢失的那三年,「观众正在抛弃电影院」这话,我们已经说过太多太多遍。


而最新的一个佐证数据是,黄建新月初在北影大讲堂沙龙提到的,去年全球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已经是25—35岁,想来中国市场也逃不过这个趋势。所以,对行业来说,更确切的那个残酷现实应该是——

25岁以下的年轻观众,正在抛弃电影院。

年轻观众之于院线电影有多重要,《一闪一闪亮星星》爆炸的预售就是答案。

怎样把年轻观众重新拉回影院?如何与其他娱乐形式争夺用户时间?这是今年留给中国电影那个最重要的、事关生死的课题。

围绕着这个核心,以下是我们对2023的几点提炼与总结。

做题


2023的内地市场,拍电影这件事,正在无限趋近于「做题」。

如何定义做题?

往好了看,是方法论,是尊重规律,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朝坏了想,是疯狂算计,是死记硬背,是偷懒硬蹭、打卡撞钟。

这无关称赞或批评,不过是市场发展的必经阶段。况且,拍电影本亦不是万中取一的真·考试,集体做题的理想结果,肯定是大家有钱一起赚。但落到现实,还是不太乐观——

只有少数创作者可以成为游刃有余的「电影做题家」,剩下的大部分,只沦为匆匆而过的「打工做题渣」。

当时间线被拉长到一整年,这个结论也就变得愈发清晰。


首先,做题的正解永远是情绪二字,但今年的主题显然有了变化。

简言之,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的话总结——

「过去电影兜售美梦,现在电影兜售噩梦」。

这在2023的史上最强暑期档似乎得到了完整应验,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

《消失的她》《我经过风暴》,恐婚恐恋;
《孤注一掷》《消失的她》,恐出境;
《学爸》,恐育;
《八角笼中》《热烈》,阶层固化;
《长安三万里》,中年危机;
《我爱你!》,养老困境。

过去这一整年,负面情绪的确更能激起观众的共情。与之对比,2023也成为了正能量集体失灵的一年——

热血体育失灵了。

《中国乒乓》(1亿)、《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1.75亿);

主旋律类型片失灵了。

《惊天救援》(4205万)、《检察风云》(6183万)、《绝地追击》(2925万)、《刀尖》(5158万);

好人好事也失灵了。

《不止不休》(5647万)、《我本是高山》(8720万)、《无价之宝》(1.38亿) ;

哪怕是账面数字还不错的,《热烈》(9.13亿)、《保你平安》(7亿)、《忠犬八公》(2.87亿)、《再见,李可乐》(2.36亿),我们都知道,这样偏正能量输出的类型,放在疫情前,一定会卖得比今年好很多。

而年度票房冠亚军,《满江红》《流浪地球2》,本质上我们或许可以将其定义为正能量表达(爱国情绪),但其大爆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一表达被极致的类型娱乐、演员魅力与视效工业妥善保护。

张艺谋与郭帆可以做到,但对多数创作者,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热血与温情,注定不是2023的主流情绪


其次,成功的「电影做题家」,都是「情绪煽动师」。

做题的首要任务,是找对选题。在这基础之上,创作者除了常规的技术输出,对导演、编剧来说,做题成败的关键,还是对观众的情绪调动。

比如,下面这些都是找对选题的做题,但最终票房的差距,直观上就是情绪煽动上的不同——

《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学爸》→《我经过风暴》→《热搜》。

几个做题尝试,从30亿+到20亿+到5亿+到1亿+再到5000万+。

前三部堪称年度「情绪煽动师」代表,而后两部,情绪乏力背后,更体现的是「做题渣」们被标签、话题、公式绑架,束手束脚,亦步亦趋。

而豆瓣网友饿霸地煮对做题套路的总结,可谓精准——

国产电影,第一幕奇观,第二幕奇情,第三幕奇迹。

当做题的过程开始变得套路、重复,甚至可预测,创作者是时候思考换个法子煽动情绪了。

做题大行其道的2023,却也有个别例外。

张艺谋的《坚如磐石》,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它们之所以在这一年显得如此特别且难忘,除了尺度,或许更源于其跳脱出「做题系统」之外的创作气质。

而它们的另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杀青于恍如隔世的疫情之前。


最后,沉迷做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关于此,前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今年5月发在朋友圈的长文,足以说明问题。这里摘录其中两段——

大片的节假日观影越来越像民俗,小片的流量式操作越来越像曲艺。比喻总是不准,却持久令人担心。


本来一个橄榄球状的供给侧结构,头部有了重工高科,尾部有了功利配置,而中间最大最重要的、代表电影本质的那一部分,正在痛苦地丢失!


这本质就是:


电影要面向普通人,面向复杂的生活,面向可以戏剧化、光影化传达的人间万物,面向奇异中有可能潜在的人性力量,面向人和人之间微妙且永恒的支架关系!


而我们对痛苦丢失却不以为然,漠然视之!


「腰部电影」在供给侧结构中生得艰难,死得难堪。
这不仅仅是策划者、创作者、生产者的独立制造,也包含着发行方、院线方、影院方的共同合谋。

凭借这样固化的供给侧结构,我们的电影正在成为节假日的集中性消费,而观众对电影的力量与本质,在消费之后则无感无知,时间更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遗忘。
这些集中消费的电影,即便有热闹的评述,也大部沦为附庸随和,这与电影本身有关,和电影本质无关。



厌女


2023,可能是中国电影最不厌女的一年。

我们看到了许多围绕新片展开的女性话题讨论,看到了大量「Girls help girls」向的宣发动作,也看到了动辄上升到打拳高度的性别争议,以及,几乎所有新片都明白,拉拢女性观众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但,也正因如此,「厌女」,反倒成了那个比过往都要显眼的年度词条。

过去一年,女导演的新片如下(按公映时间排序)——

苏伦《交换人生》(3.93亿)
乔思雪《脐带》(170万)
柴红芳《落地生根》(114万)
季竹青《这么多年》(3.01亿)
王林《水边维纳斯》(54.5万)
曹金玲《不孤岛》(301万)
秦海燕《我经过风暴》(1.8亿)
刘雨霖《念念相忘》(7647万)
刘斯逸《三贵情史》(485万)
刘伽茵《不虚此行》(2740万)
麻赢心《鹦鹉杀》(3939万)
李珏《洋子的困惑》(48万)
张末《拯救嫌疑人》(5.69亿)
苗月《吾爱敦煌》(800万)
蔡耳朵《照明商店》(2.33亿)

15部中,5部破亿,3部破千万,近一半是三日游的小透明,票房最高的《拯救嫌疑人》,在全年票房榜中位列第27。

而纵观2023,真正以女性为第一主角的新片,票房前50中,也只有《深海》《拯救嫌疑人》《再见,李可乐》《回廊亭》区区四部。

即便放开票房限制,一年从头望到尾,真正探讨女性议题的新片,竟也找不出一部。

下面这张合影,大抵就是中国电影女导演的生存现状。(唯一的张末,身上还贴着「张艺谋女儿」的醒目标签)


不需要与其他国家比较,只是对比国内的剧集,中国电影的厌女倾向,都是过于赤裸的。

女一号少,零女性议题是一方面,占绝对主流的男性向创作中,普遍存在有意无意对女性角色的剥削,是另一方面。

显性一点的,国庆档《坚如磐石》《莫斯科行动》,对女性都有直白且不必要的暴力呈现;但更多还是隐性的贬损,类似《学爸》这样,男性角色多弧光,女性角色偏刻板陪衬的典型,数不胜数。

有人或许会疑问——

观众不是上帝吗?商业片不是应该极尽所能讨好观众吗?那这是否说明,国内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如今依然很吃男性叙事这一套?

很遗憾,某种程度上,确实是的。

不管什么类型,即便是很多纯直男向的新片,想看数据上女性观众依然会占比五到六成。女性是电影市场消费的绝对主力,这一点从来都没改变。


只是相比时刻根据观众喜好随时调整内容的剧集,电影在创作层面的确要保守得多,反应也滞后得多。与此同时,观众对待电影的态度,也明显更为宽容(前提是质量在线),往往下意识对其保守、滞后予以接纳,甚至愿意主动成为传播的一部分。

这是国内电影人的专属红利。

只是,在「年轻观众正在抛弃电影院」的大主题面前,这份宽容,又显得何其尴尬而无力。

如何真正服务好女性观众,也已然成为中国电影当下最重要、也最迫切的那个创作议题。

不管怎样,这个2023,感谢周冬雨、周迅、闫妮与倪妮等带来的大银幕女性魅力。尽管,她们远配得上比现在更好的资源。


仪式感


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中国电影处在了一个新的分岔口——

今年热播的《狂飙》《漫长的季节》,包括去年的《人世间》,长剧集在讲故事的阶段质量越来越高,覆盖面越来越广,真正对电影产生了冲击。


12月,第五代导演黄建新在北影大讲堂沙龙,谈及新兴的竖屏短剧——

我认识一个做短剧的公司,他们说,导演我告诉你,如果不受到阻碍,我们三年内1000亿逼死你们电影。
这就是新的状态出现了,叙事的模式一直在变,因为什么?大家没那么长时间,短剧就是两三分钟一集或者五分钟。不会中间切断,符合了现代人碎片时间的选择。

以上提供了两个年轻观众抛弃电影院后选择了什么。事实上,这些选择具体是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

电影不可取代的那份价值,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情绪价值。

即,基于社交、临场与仪式感所带来的情绪感染与互动。

马上到来的跨年档,让行业再次看到了仪式感潜力无穷的市场爆发力。

《一闪一闪亮星星》的IP号召,辅以「下雪场」这样四两拨千斤的宣发手段,将院线电影的优势可谓放大到了极致。

后续同档期其他新片陆续跟进,《年会不能停!》「啤酒场」的点映策略也有不错的反馈。

以全年来看,春节档与暑期档的确有《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全场背诗的仪式感(多少有短视频作秀成分),《芭比》也有观众自发组织的芭比粉包场,与此同时《封神第一部》于适粉丝的包场也是一个例子。

不过,这其中可供大规模复制的经验,确实不多。中国电影想在仪式感上做文章,还得从其他角度想办法。


2023,一个显著信号是,中国电影在开足马力耕耘线下了。

一整年看下来,基本的印象差不多是——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大部分新片都在努力跑路演,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演员、导演敬业地与观众互动,营销同样敬业地产出各种桥段反哺线上。

有效果吗?

有,但是不多。

可以确定的是,仪式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感染,是可以由线下精准传递给全网的。2023这方面的代表作并不算多,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

外片往往比国产片更重视首映礼的仪式感营造。

今年,《星愿》在迪士尼乐园举办了迪士尼百年庆典暨电影首映;《奥本海默》《速激10》《穿靴子的猫2》分别在环球影城举办首映;《灌篮高手》在北大邱德拔体育馆举办首映;除此之外,《龙与地下城》《铃芽之旅》的国内首映也都对地点做了精心选择。

国产片方面——

中方主控的《巨齿鲨2》在国家体育馆做了全球首映;《封神第一部》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做了首映及道具展览;《长安三万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做了盛大首映;《热烈》则少见地在环球影城的好莱坞剧场做了一场夏日狂欢。


更多新片,碍于预算或本体限制,还是老老实实地跑跑路演,在北京或上海固定的影院做做首映,宣发安插一些网红、达人与主创做一些尴尬居多的互动,线上物料完成KPI,交差了事。

这不是宣发的锅,但事实就是,当线下活动多数时候只是为做而做地走个过场,仪式感以及由此而生的情绪感染就无从谈起。

院线电影的竞争力,自然就要大打折扣。

未来的2024,整体来说这个原则依然未变——

商业片多多耕耘线下,尽量做出新意和影响力;文艺片更多把精力放在线上,认真交流,精准锁定。

至于仪式感营造,不必强求,依托本体,站在观众角度思考,胜在走心。类似下面这样的反例,尬可不必。


活人万岁


一句话证明,中国电影仍有活力——

2023,国产片依然有从零造星的能力。

《封神第一部》凭空捧红了于适、陈牧驰(费翔也算,但他显然不属于内娱),随着时间拉长,前者仍是顶流。如果于适能就此开启一段长红的大银幕之旅,中国电影就值得给自己鼓鼓掌,加加油。

但回望这一整年,中国电影少数让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大多还是来自一些电影人的「活人瞬间」——

5月,《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编剧孔大山接受专访说,「我觉得当导演操的心和最后赚的那点钱,不足以支付我的心理创伤」;

7月,大鹏走上街头穿青蛙装宣传新片《热烈》。2023年他有五部新片公映,无论数量还是投入程度,大鹏都堪称中国电影绝对的「路演第一人」;


8月,《燃冬》导演陈哲艺接受采访表示被差评打击很大——

「你看我这样的人,你都想要来攻击我,我又不抽烟不喝大酒,那么儒雅温柔的人,无端端被骂被攻击,是挺受伤的」;

后导演邵艺辉发微博,「我又抽烟又喝酒,不正经不儒雅,但如果被骂被攻击,也会很受伤」;

同月,导演陈正道发微博表示被《燃冬》打动,随后在评论区与网友聊天讨论。交流越是普通正常,在当前舆论大环境下越显难得;

同月,《野蛮人入侵》导演陈翠梅因为一段采访被网友贴上「厌女」标签,并被网友建议读一读上野千鹤子的《厌女》,随后发微博表示收到出版社寄书,「好好学习一下」;


10月,《坚如磐石》经历诸多删改,终于公映,导演张艺谋未接受任何专访;

11月,孔大山、王一通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领奖时前者感言,「我们本来坐小孩那桌,现在被邀请上了大人这桌,还赐我们一杯酒,那我就干了,您随意」。

后者接着发言,「刚刚上台时我不停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得意,因为这个瞬间很可能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瞬间,以后大概都走下坡路」;

12月,监制陈思诚在《三大队》路演虎扑专场上表示,「谢谢虎扑给了我互联网最响彻云霄的名字」,随后引导全场齐喊,「刀在手,杀陈狗」;

还是《三大队》路演,张译拒绝了跳《科目三》的邀请,直言这个场合不合适,想和观众多聊聊电影。


当然,整体来看,我们的娱乐圈、影视圈、电影圈,不管哪个圈,「活人」越来越少的现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越是如此,偶见「活人」之举,更觉珍贵。

而观众对此的反馈,一定是最真实的。最近的例子——

《非诚勿扰3》先办了常规的全阵容发布会,效果平平。后来在电影资料馆做了《非诚勿扰》公映15周年的特别放映,冯小刚的映后谈,很「活人」,传播的效果也肉眼可见好了很多。

站在更高视角——

今年开启的分线发行,本质上,又何尝不是行业对影院的一次激活尝试。

抛开目前存在的一些粗糙与瑕疵,分线发行有望为影院注入更多活力,改变过去坐吃排片费、缺乏宣传热情等问题,与附近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结。

总之,中国电影要活起来,越多「活人」,越好。

结语


于我个人,2023的中国电影有两个小小的遗憾——

两位曾经在十多年前,凭出彩短片让人对其职业生涯大抱期待的80后导演,分别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首部院线长片。

刘迦茵的《不虚此行》,与王子昭的《二手杰作》。

为他们高兴,但也必须承认,十多年过去,小的灵性还在,大的才华,却是真的没剩多少了。

只是感慨时间的残酷,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机会,错过了,那就是永远错过了吧。创作如是,生活亦如是。

最后,还是再放一段张宏森局长的感言吧——

「民俗化」季节性报复观影,而日常放映又备受冷落,让电影全链条都遇到了阻碍和滞缓。
电影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吃饭穿衣量家当,吃了不疼瞎了疼。今朝有酒今朝醉,权宜之计不可为!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走歪的短视频电影宣发,正在透支观众的信任
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200亿!电影卖座的秘密都在这
中宣部电影局毛羽:给年轻电影人的四点建议!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维近4000期(持续10年有余,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