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好文 | 对《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的反思(下)
对《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实践的反思
精彩继续
4
师生的评价
4.1 学生的评价
为了了解项目班的开展情况,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要求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见表3。
课题组发出问卷100余份,收回问卷92份。统计结果显示:
1)90%以上的学生申请进入项目班的动机首先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视野,其次是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这说明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作为外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并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2)88%的学生认为,项目班所开设的课程都很有必要;11%的人认为,个别课程与已学过的其他课程内容有交叉,可以进一步优化;1%的人认为,由于时间紧,有些课程可以不开。对于学校和院系所开设的政治学、经济学、区域学等方面的课程,学生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些课程弥补了语言专业学生的知识短板,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国内外局势,思考中国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把国家战略与个人的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书籍,其中包括原文著作,这些知识让他们受益终身。在谈到收获与进步时,学生们一致认为尽管参加项目班的学习负担较重,但受益匪浅,不仅完善了多学科知识结构,还培养了他们多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4)学生对导师制的满意度达到100%。他们表示,导师给予了他们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是在普通课堂上难以获得的。有学生表示,导师在辅导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对研究的满腔热情使他们倍受鼓舞,让他们坚定了脚踏实地进行学术研究的决心(单志斌、王助 2015)。
5)对于改进的建议,学生最大的呼声就是希望增加选课的自由度。其次,有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部分共享课程对前导课程的要求较高,由于语言专业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修习起来难度较大。比如,“经济学原理”(必修课)与“货币金融学”(选修课)之间的跨度较大,学生在知识方面存在断层。总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项目班符合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使他们在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科研方法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
4.2 教师的评价
我们对部分任课教师进行了访谈,希望了解项目班的教学特点、项目班的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的区别,以及项目班的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教师的反馈意见归纳如下:
1)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加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反映各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研究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内容的难度、训练强度、分析问题的深度以及研究性、探索性方面远远高于对普通本科生的要求。
2)与普通班的学生相比,项目班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讨论、展示演示文稿,撰写更多的文献综述、论文,他们得到了更加专业化的训练,这些训练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学校为项目班的学生开设了校级共享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校未能给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设置。总之,通过对项目班的跟踪调研,可以得出结论:该计划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学生的最终出路与学校所设计的目标是相吻合的。
5
实践反思与培养方案的优化
研究显示,对于出国(境)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实际上只用1年左右的时间学完项目班的课程,因此学生反映压力较大。结果导致近两年在一些院系报名参加项目班学习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项目班的顶层设计,以确保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实事求是地讲,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只通过4年本科阶段的培养很难满足国家的需要,特别是对零起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优化培养模式,并建立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建议对学生实施本硕一体化培养,并授予相关学历证书。其次,实施跨学科培养(双语+X专业),并授予相关专业学位证书,以此突破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
5.1 实施本硕一体化培养机制
首先,本硕连读是培养非英语专业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的客观需求,对于零起点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知识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要通过本科4年就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外语拔尖创新人才是不现实的,是不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
文秋芳、王艳(2015)通过对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实践的研究证明,“本硕贯通模式是培养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成功之路”。国家所需要的外语拔尖创新人才不是简单的高级翻译人才,而是具有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的国际化创新人才,这绝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国家需要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来支撑,精英教育无疑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人才成长的长周期也使精英教育(作者注:这其中包括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短期效应难以显现,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教学资源在短期内未必出现一流的人才,实现一流贡献”(钟蓉戎,吕成祯 2015)。
因此,对外语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实施本硕一体化培养机制,统筹规划;尊重非英语专业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重视造就拔尖人才的长期性与整体性。本硕连读培养模式具有连贯性和统筹性的优势,可将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培养阶段打通,对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我们目前所培养的是复合型、复语型的外语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有很强的连续性、较长的知识积累周期,而本硕连读的培养模式则适应了这一客观需求。
在我们调研的对象中,44%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考取了研究生。在读研群体中,74%的学生选择在国内读研,26%的学生选择出国(境)读研。在读研学校中,68%的学生选择继续在北外深造,这也为项目班实施本硕连读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如果我们实施本硕连读机制,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项目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与研究。此外,为了激励学生不断进取,项目班可以建立动态进出机制,以优胜劣汰、动态退出增补机制进行调控,保证教育公平性原则和学生的培养质量。
5.2 加强双语+X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虽然学校开设的政治学、经济学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一些课程的开设缺乏系统性。因此,我们建议在本硕连读的基础上,实施跨学科的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构建完整的、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当今社会发展中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往往超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面对诸多复杂问题的挑战,以单一学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知识体系已很难解决现实问题。“正如美国博耶委员会报告强调的那样,当科学研究不断向跨学科的方面发展时,大学教育也应该改变为跨学科的模式”(朱清时、吴敏 2002:94-95)。
近年来,中国荣誉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取向就是跨学科教育。研究(钱再见 2017)显示,美国高校为培养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二战后,以跨学科学习为特征的“语言和区域研究”学习项目在美国各类高校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成为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课程项目(龚献静 2012)。
在中国高校的外语专业中有很多是非通用语种,我们认为,在当今社会只掌握一门外语,特别是非通用语种,是很难满足于国家对国际化战略人才的需要的。因此,对于这类人才我们必须加强跨学科培养,即语言学(主修第一外语和辅修英语)+X专业学科(政治学、外交学、经济学、法学、新闻学、区域学等其他学科)。
5.2.1 跨学科的课程设置
为了培养跨学科的外语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应该创新课程平台和培养模式,进一步增加所开设的专业及专业课程,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通识教育、外语专业教育和跨学科专业教育。我们对未来课程设置的设想是:
• 1—2年级:主修外语专业基础课程+校级通识课程;
• 3—4年级:主修外语专业提高课程+辅修英语专业课程+X专业基础课程;
• 5—6年级:主修外语专业理论课程+X专业核心课程。
5.2.2 跨学科的科学研究
跨学科的理念应该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这其中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生的科研要求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本科阶段对相关问题的初步研究和硕士阶段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创新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应该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要求学生撰写跨学科内容,即外语+对象国研究或外语+X专业研究。
5.2.3 跨学科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外语知识+X专业知识进行实习或开展研究,在本科阶段要求学生参与国内外重大活动志愿者等工作;在硕士阶段要求学生从事高级专业翻译,参与实习单位主要项目的开展,或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总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阶段的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环节既独立,又有机衔接,应该做到层次分明,学习、研究内容以及工作性质应该呈现不断递进的趋势。
5.3 完善考核机制
学校应该加强学分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跨年级、跨专业、跨学校选课。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学分管理,学分应多元组合:课程学分+科研学分+实践学分。总之,我们必须解放思想,突破人才培养的藩篱,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为培养跨学科的人才,我们应该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建立大学联盟,形成开放式的选课模式,从而形成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合授予学位的局面。我们可以借助于项目班进行实验,成功后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积极发挥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辐射作用。
6
结语
目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国家对各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5年11月,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建设任务中第2条即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
《北外国际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从实施至今,已经过去了6 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给其他高校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启示,使他们能够借鉴我们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能规避我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挫折,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培养,坚持学科交叉与融合,加强外语能力、专业知识、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全方位培养模式,那么非英语专业外语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原文载于《中国外语教育》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