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题申报 | “我们所有的学术成果都是前期成果”——冯全功教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分享

冯全功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7-17

分享人简介

冯全功,南开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话语、翻译修辞学、《红楼梦》翻译、文学翻译修改;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编著3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浙江省社科一般项目1项。



2020年10月,应“外语学术科研网”之邀,也曾写过课题申报的一些感想。我当时借用了五个诗句谈了谈自己的看法:1)用“小园香径独徘徊”来谈研究领域;2)用“借得梅花一缕魂”来谈跨学科研究;3)用“咬定青山不放松”来谈研究的持续性;4)用“叶底黄鹂一两声”来谈前期研究成果;5)用“为有源头活水来”来谈对学术的兴趣。


结合自己2022年申报的国家社科项目,这次主要谈谈前期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我2022年获批的国家社科项目名称为“基于翻译手稿的文学翻译修改研究”,这个课题我2021年也申报过,名称为“基于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翻译修改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获批。之后对2021年的申报书进行更新,添加了一个章节目录,但总体修改幅度并不是很大。标题中的“基于翻译手稿”要比“基于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更新潮一些,具体一些,醒目一些。课题申报拟定一个好标题很重要,哪怕研究内容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近些年来,我对文学翻译修改以及翻译家手稿的关注与研究源自多个方面:第一,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征集了很多作家、翻译家的手稿与书信,身为其中的一员,我对手稿研究自然产生了浓厚兴趣;第二,许诗焱教授在《外国语》《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的几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她的研究基于葛浩文等人的手稿与书信,也涉及一些翻译修改过程;第三,我和刘士聪教授合译的迟子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翻译过程的复杂以及翻译修改的不易,刘老师的翻译家精神也让我很感动;第四,之前研究过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译后编辑本质上也是一种翻译修改,只是自己对文学翻译更感兴趣,所以就转向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修改。这是我研究文学翻译修改的缘起。


只是关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积极地介入,切切实实进行研究。从2018年开始,我和自己指导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合作进行翻译修改研究,初步发表了一些成果,包括2019年发表在《亚太跨学科研究》上的“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自我改译研究——基于《中国文学》期刊版和全译版的对比分析”,2020年在《外国语言与文化》上发表的“刘士聪汉语散文自我改译评析”,2021年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上的“林语堂《浮生六记》自我改译研究”,2021年发表在《中国文化研究》上的“理雅各重译《诗经》中的翻译修改研究——以《国风》英译为分析中心”,2022年发表在《外语研究》上的“从独立翻译到合作翻译——王红公英译李清照诗词的翻译修改研究”。这几篇论文都是与学生合作的,学生主要负责搜集语料或撰写初稿。我自己也独立撰写了两篇论文,具体为2020年发表在《外国语文》上的“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翻译过程研究——以刘士聪的改译为分析中心”和2022年发表在《上海翻译》上的“翻译手稿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向”。“翻译手稿”这篇文章是我修改课题标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学者建议我直接研究翻译手稿,我觉得这样难度太大,就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基于翻译手稿来探索文学翻译修改。总之,这些研究促使我对文学翻译修改进行深入思考,也为国家社科申请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实,项目申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前期做文学翻译修改研究时也没想过以此来申请什么项目的。


这里不妨假设一下:如果2022年的国家社科没有申请成功,后续两三年以同样的标题也没有成功,我还会不会继续研究文学翻译修改呢?我相信我自己会的,项目归项目,学术归学术,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话题要善于持续研究下去。就像我对《红楼梦》的兴趣一样,至今未曾以《红楼梦》翻译申请过什么课题,但这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从未中断。去年暑假还重新细读、通读了霍克思英译的《红楼梦》,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很是享受。再回到文学翻译修改,即使没有任何项目依托,我还会研究的,只是节奏有所不同而已。这里值得探索的话题太多了,如翻译修改的主体研究、翻译修改的具体表现、翻译修改的动因研究、翻译修改的效果评价、翻译修改的能力模型、基于翻译修改的翻译生成研究、从翻译修改透视翻译家精神等。如果一直在持续研究,前期发表了很多成果,相关项目还没有申中的话,也不妨把这些成果梳理整合一下,申请国家社科或省部级后期资助项目。


再继续假设下去:针对一个话题,发表了系列成果,但任何项目都没有申请到。这难道很悲哀吗?没有获得经费支持,照样产出了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我觉得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针对大多人文学科的学者而言,项目只是学术生涯中的“可有可无”的点缀,需要的时候“可有”,没必要的时候“可无”,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出来才是硬道理。我们的任何成果,只要是用心写的,对得起自己的学术良心,都是值得与同行交流与分享的。


学术研究需要持续耕耘,不限领域,没有终点,我们所有的学术成果都是前期成果。


相关阅读

课题申报 | 四次申报终获批——谭小翠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13位课题申报人经验分享汇总,速速收藏!

课题申报 | 不想停下的惊叹之旅——胡亚敏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骆忠武老师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秦颖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高尔聪副教授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靓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满海霞副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张金凤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徐鹰教授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乌楠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郭亚东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侯林梅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刘熠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王凯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姜士昌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立新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王琰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强副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安帅老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课题申报 | 李民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