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也谈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为什么有可能支持20年

任连仲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编者按

3月28日,在HIT专家网主办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分享了各自对于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理解与设想。近日,我们收到读者来稿,对“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应做到20年不做颠覆性改变”等观点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真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辩越清。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争论、融合,这种“业务大讨论”对行业发展将是非常有益的。HIT专家网愿意为此提供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平等的交流平台,特开辟“争鸣”栏目,广邀HIT从业人士针对业内的热点、焦点话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我们声明:争鸣专栏将坚持开放原则,所有专栏文章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首期话题:20年不做颠覆性改变”的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到底能不能建成?如能,又该如何建成?

本期参与话题讨论的行业专家是解放军总医院计算机室原主任任连仲。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来稿、畅所欲言。我们期待您的精彩观点。

在3月28日HIT专家网主办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薛万国阐述了什么是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并且提出: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可以拥有很长的生命周期;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基础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应该是“20年不做颠覆性改变”。
这一鲜明的观点立刻在HIT业界引起极大关注。梳理一下发现,关注这一话题的人群大致持两类看法:一类是赞许和期待,他们认为,若能如此乃用户之“福”,可以减少医院更换系统带来的各种折腾和风险;另一类是尚存疑虑,他们认为,这一判断在今天的医疗信息化环境下,无论从需求驱动还是技术创新角度看,能否实现还要打个问号。
我认为,就此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很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医疗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很有意义。我愿意参加这个讨论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一个小组正在就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论开展研究。这个研究已经持续了两年,目标之一就是,力求通过科学可行的设计,使得医院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支持医院信息化发展。因此,本文表达的观点,多半来自这个小组的共识。
展开讨论之前,先强调一下,我认为,薛万国主任提出的“医院基础信息系统应该力求20年不做颠覆性改变”,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基于这一理解,我的讨论从三个方面展开,即:20年不做“颠覆性改变”到底有多大价值,这一“理想”有没有实现的可能,以及应该如何实现这一“理想”。
先说其价值。
现实中,三、五年更换一次系统的医院案例,并不缺乏。
其间耗费多少人力?不需我说,医院的CIO、医护工作者、医院管理者,以及企业现场实施人员比我更有发言权。
耗费多少资金?供需双方都有账可查,也不需多说。少的是百万元级,多的是千万元级。也有的只花几十万元更新一套核心业务系统,但这简直是在开玩笑,弄不好,新的比旧的还不如。换来换去,医院信息化建设变成了“瞎折腾”。这种情况多半发生在小医院、民营医院。
有一笔隐形的账,不得不算一算。什么账呢?人们常把掌控一个信息系统称作“驾驭”。其实,驯服一匹烈马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很多时间和功夫。如果不断地换马,“驭手”累不累?而且结果还常常是“费力不讨好”。如果有一个能够相对稳定的基础信息系统,不用说20年,哪怕10年,医院CIO们感受到的不只是“幸福”,为此付出的心血所产生的价值也会得以展现,在一套高品质基础信息系统上继续干下去的劲头也会越来越大。
再说可能性。不多讲道理,只讲事实。在我们国内,只说“军字一号”医院基础信息系统,从启用至今已经20余年,不说用户对其做了多少发展和优化,只说整体被“颠覆”的是极少数。
再说须从哪些方面做起。我们的体会是:
第一,坚定地相信相对稳定的医院基础信息系统是能够做出来的。
第二,运用“系统工程”思维,运用钱学森院士的“总体设计部”思想,对医院各项业务做深入分析,拟定总体目标。依据目标,理出核心系统设计的若干根本性要素,诸如:信息系统的层级结构,以及各层级间的关联关系;从各项业务分析中理出“变”与“不变”的元素;理出合理且必要的数据流和信息流;依据“规则”规划好业务操作(功能);依据系统分析区分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可以“涌现”的功能;理清基础层和扩展层的关系;对系统可能的运行环境做出设想;依需制定集成策略和集成措施等。
第三,运用系统工程理念和方法,规划确定基础系统(即核心系统)设计必须把握好的几个环节。按我们的理解,列出了六大关键环节,即:核心系统的范围界定、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应用架构的设计、数据架构的设计、系统集成策略和集成规范,以及用户体验设计。 
第四,重视设计工作的几项核心提示。主题已经明确,主题思想的落实还须依靠各项设计工作。重点研究的是核心系统(基础系统),但设计者的视野不仅要顾及到上和下,还要顾及到左和右,要具有“T”型的思维方式。具体来讲,以下几点提示是各部分的设计者都需要清楚的:
(1)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整体。无论扩展的是什么应用,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都是以核心系统为基础的扩展。
(2)系统必须要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我们强调,系统一定有“不变”的元素,事实上“变”是绝对的。区分“变”与“不变”的元素,靠的是对业务的深度理解和分析。设计出灵活易用的应变措施,则要靠处理流程的精心设计和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
(3)系统必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这涉及多个方面,例如,设计出的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无关”,就可以在任何型号的服务器上运行;良好的系统集成手段可以方便地接纳各种专业化的应用系统;方便调整的“数据字典”(如诊疗项目、执行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医院,便于调整的“医保政策参数”可以适应不同地区乃至不同时期的医保政策等。
(4)要让系统成为使用者的系统。这是指,不能大小事情都靠“保姆”,提供足够的维护手段,在不需改动程序的情况下,让用户自己可以维护调控系统。我仍然坚持,系统供应商不仅要提供《系统维护手册》,还应该提供系统的《数据结构及其说明》。从这个角度,我赞成《我们需要面向20年的HIS系统吗?》作者提出的“开放系统”的思想。
(5)信息化本身就包含着自动化的属性,所以,凡机器(软件)可以做的尽可能由机器完成。业界也把这说成是“智慧”,但别忘了,这原本就是信息化应该具备的属性。
总之,我们应该相信,凭借我们医疗信息人对医疗业务的深度理解,凭借多年的实践积累,设计出相对稳定的基础信息系统这一“理想”,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微信订阅号:HIT180com微信服务号:chinaHIT投稿:tan_xiao@hit180.com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