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芳华》逝去,当年的那位冯裤子还好吗

2017-12-17 张艺谋 一点也不八卦的show一点

作为一枚93年生人#可能就属于很多大号写的,对那段背景不够熟悉的年轻人吧#,我看《芳华》时的心态还挺奇怪的,全程被笼罩着一股「说不出」的观感。

作为一部经历了临时被撤出国庆档、发布会痛哭等各种波折后宿命般开启了贺岁档的电影,《芳华》得到了市场极具温暖的回馈。

不同于第一次预售扑街得可怕▼▼▼

这次从预售开始就表现得不错,上映三天,作为一部文艺片#我们的资深同事是这样称呼的#收割已经过3亿▼▼▼算是很不错了。

观众的口味被吊起来了,看完也不觉得失望。

豆瓣从2万人到8万人,打分坚挺在7.9▼▼▼

讲道理,口碑票房双收了,冯导再不用骂人了。

甚至于,《芳华》还掀起了“银发观影潮”——这是属于50、60年代的一部青春片,坐在我旁边的阿姨才看了半小时就开始哭,一直哭到底#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骂她孙子把电影院当家,在我面前来回跑了不下十趟#

这可能就是我的「说不出」。

我对文工团和军装没有那么深的情怀,我对那样的集体生活并不怀念,我对那个时代不向往。

那儿好像该哭,但我哭不出来。

可也不能说,《芳华》就拍得不好#朋友圈里还有朋友的爸爸看完后回去百度黄轩,一副入坑的样子了#。

它节奏流畅,情绪带动不低级,论内容,反映出的其实不止是芳华,而是大时代下小人物被浪费、消磨的芳华。

电影旁白萧穗子,众多事件的旁观者,是原作者严歌苓的代言人,是舞团跳C位的主角,但在电影里,她的性格…呈现出最多的只有善良。▼▼▼


#萧敬腾是你吗?#

何小萍,乡下姑娘,父亲在劳改,跟着母亲改嫁,从小就被妈妈、继父和弟弟妹妹嫌弃。

差不多是灰姑娘的遭遇。

灰姑娘到了文工团本以为能踏入新世界从此改变被嫌弃的小萍的一生,但依然过不好。

她偷拿室友军装去拍照被发现,又因为流汗过多,没人想和她搭伴排练,最后出了什么羞臊的事儿,大家总是第一时间怀疑到她身上。

简言之,被集体排挤▼▼▼

黄轩扮演的刘峰,正直善良,被叫作“活雷锋”,哪儿都有他,哪儿都缺他。

自然,帮何小萍的也只有他▼▼▼

但是“活雷锋”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他喜欢着(刘亦菲干爹的现女友饰演的)团花林丁丁。

喜欢着喜欢着,在一次林丁丁被欺负受委屈的时候,忍不住表白,并强行抱了她,还被其他人瞧见了▼▼▼

目击者下意识出口:“林丁丁你腐蚀我们活雷锋呀。”

林丁丁便告了“活雷锋”一个耍流氓。

这次触摸事件,刘峰被冠上恶名后下放,离开部队时,只有远处何小萍一人相送,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后来在对越战争中他失去右手,也就是那只所谓摸了林丁丁的右手▼▼▼

而何小萍,因刘峰一事对文工团绝望。她觉得他们分辨不出善良,对别人的善良习以为常,甚至恶意诽谤这份善良。

一次为了躲避上台的小手段被上级发现,她也被下放,至野战医院,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在前线,她见到了一切最残忍的东西。被炸烂的身体、年轻却即将消逝的生命…

于是她疯了。

到了90年代。

萧穗子成了作家;欺负何小萍的高干子弟嫁了另一个高干子弟,物质富裕;林丁丁远嫁澳洲,幸福地变成了一个胖子。

刘峰成了一个货车司机,为了1000块罚款和别人大打出手。

他再次遇见出院的何小萍,刘峰装着假肢,何小萍一脸沧桑,两人没有婚也没有育,却从此相依为命。

这电影没什么好剧透的,看过小说的话,会发现剪去了不少刘峰之后的故事,直接在这里收了尾,而我也说到底了。

这样的剧情最刺激普通观众的是——好人没有好报。朋友圈也适时地因为【善良】这个话题刷屏了两天。

“活雷锋”被下放,在战争中成了残疾,最后在社会底层打拼。

“乡下姑娘”来了城里继续被欺负,亲生父亲在释放前去世,她也在被表彰为英雄的那一刻失去了理智。

这种宿命感搭上了“老兵”的身份更显苍凉,冯小刚把大V只敢在微博叫骂两声的事儿搬进了电影。

而且用的是青春片的题材,这种对比多残忍啊。

以上,《芳华》确实不错。

但如果从一本电影来说,它的完成度明显不够。

对于没有情怀的已经秃了或出家的90后的我来说,我的「说不出」,正是因为它每一方面都欠上了临门一脚。

电影的时间跨度很长,从文革时期的文工团,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改革开放,最后到2015年。

冯小刚对命运、对战争、对时代控诉的良心和野心清晰可见。

包括那呈现战争场面的六分钟长镜头▼▼▼

“六分钟700万人民币创造战争新视觉”

冯小刚在微博上说,《芳华》不仅是唱歌跳舞,也有战争的残酷和勇敢的牺牲▼▼▼

对,问题就在于想说的太多

故事的时间跨度大,电影也有137分钟,什么都想讲一讲,结果哪个都没讲透彻。

对青春的怀恋,文工团男男女女的情感纠葛,主线就是两对三角恋。

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命运。

对时代的控诉和反思。

......

结果只留住了人物的命运走向,每个人的故事都只能蜻蜓点水一下。

最大的矛盾是,他在深切缅怀那个时代的同时,又批判得遮遮掩掩和语焉不详#当然这里可能有我们众所周知的原因,嫩小编还是想替长辈们说一句:冯小刚想拍能拍敢拍这个题,已经超过其他两位还在魔幻的大导演了#

于是《芳华》成了一笔最终结局“温暖人心”的流水账。

我们很难说这是不是冯小刚的自我阉割,但必须承认——

电影与原著的表达的有差距

小说《芳华》原本的名字叫《你触碰了我》,指触摸事件,也指刘峰对何小萍的善意接触。

以萧穗子主观视角展开,萧穗子就是作者本人。

严歌苓▼▼▼

从《天浴》、《金陵十三钗》到《归来》,严歌苓一直受大导演青睐。

这次的《芳华》,她自己是编剧#但应该不是她的锅#

说起来,《芳华》可以和《归来》连起来看,大背景相同,放大的不同而已。

安妮为,对严歌苓来说,芳华正儿八经是她的青春经历,她从12岁到25岁都在军队里度过,从小跳舞,后来成了部队的创作员。

甚至萧穗子的初恋,就是她的初恋。

《芳华》里的故事,是我的一段青春经历,里面的人物有我从小到大接触的战友们的影子。

这是电影《芳华》与原小说差距之一——

视 角

严歌苓自己是跳红色芭蕾舞的文艺兵,她以萧穗子的旁观视角,沿着刘峰和何小萍的线深入讲下去,对何小萍的过去有着更深的铺垫,对自己的成长也有交代。

而冯小刚是仰视的直男视角。

冯小刚高中毕业后,20岁,进入北京军区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

上董卿的《朗读者》,他回忆了那段青春时光——

我觉得女兵最好看的时候就是洗完澡,回来排练,光着脖子穿着军装,把一脸盆一放这。

我特想跟她们说话但没机会,只能在去食堂的路上,跟她们擦肩而过。比如说你喜欢的那几个女孩没过来,你还得去走好几趟。

在冯小刚的自传《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则是这么说的——

当脑子里面一片黑白的时候,唯独这一段生活是有色彩的。

女兵这种穿军装的方式在夏天里很普遍。洗完澡,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光着脖子空堂穿上军装,把军帽塞进军挎包里走出军营。

冯小刚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电影,除了以上所有说的题点之外,还有一个:抒发多年来内心深处的女兵情结。

就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被荷尔蒙淹没的小男孩▼▼▼

都说电影是造梦,冯小刚是把梦造进了现实。

他用3500万,也就是三分之一多的电影投资还原了那个年代的文工团。

在海口切切实实打造了一个文工团大院▼▼▼

从建筑到陈设,从灯钨丝到游泳池的一块普普通通的瓷砖,都是严格按照70年代的风格来选的▼▼▼

最后,在将近1000个新人女演员中,寻找他记忆中那个年代青春纯真的文工团女兵▼▼▼

所以冯小刚是带了层滤镜的。

这些光着的脖子,湿漉漉的头发,曾经离他太远了。

他急着塑造文工团女孩们的群像,拍她们排练、嬉闹、洗澡。这是冯小刚掩饰不了的原意。

可一旦视角成了俯视,成了广角,我们就离这些人物更远了。

林丁丁势利,高干子弟优越,何小萍自卑,刘峰善良,每个人物都能用一个词概括下来。萧穗子最惨,我都看不清她是个怎样的人,更多时候,她只有旁白这个功能性。

原著中的铺垫也都没了

刘峰本来的生活只有靠不断地翻跟头才能改变,因为他“穷得光腚”。而他对林丁丁的那次强抱也来源于日常中不断的身体接触。

何小萍本叫何小曼,她的继父是某厅级干部,所以她虽然艰难但并不淳朴。

这两个人物在电影中都变得完美了。

刘峰成了“活雷锋”,何小萍变得苦大仇深又知恩图报——几乎是完美的影像组合。

转一句《北京青年报》的评论:或许这样处理更能迎合大众的期待,也能化作曾经的文工团男兵冯小刚的一缕美好回忆。”

由此,引发出了电影和原著在主旨上的差距。

严歌苓是用各色人物命运,来映照时代变迁所导致的价值观变迁。

反思那时候,集体主义价值观下造就的英雄模范对人性的打压——

刘峰来到人间,就该本本分分做他的模范标兵,一旦他身上出现我们这种人格所具有的发臭的人性,我们反而恐惧了,找不到给他的位置了。

我们由于人性的局限,在心的黑暗潜流里,从来没有相信刘峰是真实的。

女兵们的舞蹈也远不像电影中这么皮笑肉不笑的优美,而是【抒情到肉麻程度三流马戏团的马戏】。

小说中印象最深的是萧穗子说的那句,“那年代,谁还没出卖过别人?”

而这些文工团中理想的生发与幻灭,阶级差异对人性的扭曲,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体的迫害……在冯小刚镜头里都只是一闪而过。

特别他对结局的处理,我挺不舒服的。

刘峰掏不出的这1000块,让碰巧路过的高干子弟给掏了。

电影既没说清,这是否是她对曾经欺压他的一种自我救赎,也没拍出来,曾经的“活雷锋”对于“被援助”到底态度是怎样的。

只是理想主义地让高干子弟撕了刘峰的欠条,一句大气的“不用了”,便略过了两人应该有的、而且还挺严重的嫌隙,略过了两人如今社会地位所带来的态度碰撞。

“实际上,刘峰一再自尊地写借条而郝淑雯又打着‘战友情’的旗号一把撕掉借条,此间导致的不可持续交往沟壑才是电影中意欲用情感和歌曲来掩盖的真实矛盾。”

最后,刘峰和何小萍依偎在火车站台,旁白念到,多年后的战友聚会,只有他俩显得满足。

一句超脱的精神富足便把人给打发了,这时电影大概恨不得配上一首《难忘今宵》以示“我是合家欢电影,我结局特别美满动人”。

事实上,刘峰和何小萍就是被时代抛弃了,他们被定格在了社会底层。

《芳华》有勇气说他们的青春被浪费,却没勇气去描述当今。

严歌苓写的是【他触摸了我】,冯小刚表现的更多是【芳华】。

是大院儿老炮儿对自己的青春回忆。

就像首映式选在有时代印记的北展剧场,冯小刚说自己青少年时代在北展剧场看过很多演出和电影,这里是他的艺术梦想开始的地方。

第五代导演好像都得这么来一招。

张艺谋拍《活着》,陈凯歌拍《霸王别姬》,顾长卫拍《孔雀》,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二十多年前《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在北展做的首映,“那部电影我在里面客串了一把”▼▼▼

看《芳华》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地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

多像啊。

《芳华》是文工团大院,《阳光灿烂的日子》写的阶层是大院子弟,都是亭子和筒子楼走廊。

都充满了私密的情感▼▼▼

《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好肉体。

《芳华》里泳池边的嬉戏和汗水,瞬间让人联想到摇曳生姿的米兰▼▼▼

可单单就【青春】这一点,冯小刚脱鞋也追不上。

《阳光灿烂的日子》改编自王朔的《动物凶猛》,对准了部队大院里懵懂幼稚的少年。

他们自恃遗传着贵族的血统,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们逃课玩闹,浩浩荡荡地去和另一所大院里的少年团伙打架▼▼▼

电影细腻地描述了他们懵懂的爱恋、对成人世界的好奇、英勇下的胆怯、青春期的孤独......

显然,姜文对青春的描写更动人。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即使没有那个时代的体验和背景,也同样可以感受到真实生活的气息。

无论重看几遍,都觉得挺新鲜。

姜文那时候30岁,为了这部处女作,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看完王朔的小说,他形容”像针管扎进了他的皮肤,血“嗞”地一下冒了出来。

我原来不知道我能写剧本,现在想起来那种感觉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支使我的手这么“哗哗”地写,而且笔跟不上脑子,我也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就是愿意干这事。

姜文和王朔一样,也曾经是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他的父亲曾参加抗美援朝。

他太了解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中长大的孩童心态▼▼▼

源于地位和创作时间的不同,冯小刚和姜文对待青春的心态也完全不同。

冯小刚的《芳华》,说到底是意淫。

他曾经短暂地在大院生活过,但父母离婚后,跟着母亲在胡同里长大。

在文工团里,乐呵地做老大哥们的小弟,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瞧着那些女兵。

碰触就更不可能有。

或许,他想象中的文工团,他从来就没有进入过。

而成年后,他一直玩命靠近大院这个群体。

通过郑晓龙,冯小刚又结识了王朔,叶京,马未都,以及王中军,王中磊兄弟▼▼▼

冯小刚只能放低身价,拍马屁攀附着他们,千方百计讨好这些正牌大院子弟。

那时候在这个圈子里,冯小刚的地位很卑微。像追求梦中姑娘那么死缠烂打,据说在饭局上被撵来撵去敬陪末座。

叶京后来问过王朔,既然你这么讨厌这个人,早干吗了?

王朔来一句:如果一个人天天拍你马屁,你不能跟他急吧

后来叶京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特意加了那个哭哭啼啼又鸡贼的冯裤子,原型就是冯小刚▼▼▼

冯小刚是这个团体里边缘化的那个人,他是仰视他们的。

1997年,他改编了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甲方乙方》。

但那时候全国掀起了攻击王朔灰色人生观的批评活动,书不能出,电影也不能挂名。

王朔去美国避风头之前给冯裤子留下一句话:

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

所以最终《甲方乙方》,冯小刚没挂王朔的名▼▼▼

这部电影不仅创下当年票房最高纪录,也开启了内地电影的贺岁档。

于是冯小刚连拍两部《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后者完全是被逼着拍的,当时的电影市场需要冯小刚,因为冯小刚就等于票房。

他花了很多年终于梦想成真,混成大腕了。

直到2007年,有了地位和权力的冯裤子,开始寻找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

如果想做安全的事儿我可以一直拍贺岁喜剧,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者,那样就太没劲了,成钱串子了。

这一年,冯小刚第一部非喜剧类贺岁档电影《集结号》上映。

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分水岭。

然后又有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和《我不是潘金莲》▼▼▼

2015年《老炮儿》上映时,冯小刚说:“我和老六一样,跟这个时代都有点儿格格不入。”

确实,他和老六一样,对过去无限美化,从不正面直视或接受现在和将来。

这是他和姜文拍青春片的第二点区别。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段虚虚实实的回忆,马小军知道,他的“事实和幻觉”可能“又搅到了一块儿”▼▼▼

成年后的马小军,更是直言“千万别相信这个,我从来没有那么勇敢过、壮烈过”▼▼▼

你看,姜文是坦白的。

而冯小刚的态度是暧昧的。

他羡慕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他的第一部电影,“他描绘了他自己的青春,只不过我的描绘来得晚了些。

其实《芳华》才是我应该拍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个时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如今的冯小刚,赚够了钱,开始一样样找补过往的缺憾。

《芳华》再不是描绘,是他不愿承认的、最璀璨的少年春梦。

这部电影是一杯很有度数的红酒,让我一直晕在里头,直到现在。

其实这个行为和马云找王菲合唱无异▼▼▼

冯小刚说,这次不冲着票房,就痛痛快快地谱写了一篇送给他自己的情诗▼▼▼

然而,真的能不看票房吗?

《芳华》是冯小刚六十岁以后上映的第一部电影。

作为华谊2017年最重要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与华谊深度绑定后合作推出的首部电影。

2015年底,华谊兄弟10.5亿收购冯小刚的“空壳公司”东阳美拉,提前预支了后者未来五年的电影收入▼▼▼

所以,2017年度东阳美拉要完成1.15亿元的净利润。

而《芳华》,是东阳美拉完成业绩承诺的第一份成绩单。

9月底的临时撤档,就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动。从撤档至复档这段时间,华谊兄弟股价跌幅达到了15%左右。

现在重新上映,票补甚至低到了0元▼▼▼

所以冯小刚现在拍的所有片子,都无法回避在资本市场上欠下的债。

可是呢,他那套义气情义和骨子里的悲壮总让他往严肃题材上靠。

《芳华》里的主人公们被裹挟、被抛弃、被遗忘。

何尝不是这个时代的冯小刚呢?

被资本裹挟着的情义,其实挺困窘的。

他一面愤怒地向观众和市场开炮,抱怨称自己认真拍的电影不好卖,“瞎拍”的却总是能买大钱;

一面又不愿意再顺从谁,说着钱是王八蛋▼▼▼

实际上,无论他怎么挣扎,依然被资本绑得死死的。

就像《芳华》的自我阉割,当然也是对资本的一种妥协。

冯小刚多羡慕姜文啊。

姜文的傲是天生的,冯小刚是从下面爬上来的,他所谓的傲,这些年所谓开的炮,其实都带着强烈的自卑。

这份自卑,当然影响了他的创作和环境。

说到底,《芳华》由冯裤子拍出来,本就是个挺哀切的事儿了。

最后,想替冯裤子说出《私人定制》里他未能说出口的话——

2017年就要过去了,我很害怕。


还很小的撰写 | 金然

爱周韵的编辑/制作 | 林鸟鸟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袁立 | 壹号皇庭 | 寻梦环游记 | 张靓颖 | 文淇 | 机智的监狱生活 | 林更新 | 海上牧云记 | 张嘉译 | 至暗时刻 | 刘亦菲 | 国家宝藏 | 张靓颖 | 周一围 夸时代 | 林峯 | 万茜 | 冯远征 | 你好旧时光 | 张学友 | 郝蕾 | 汪峰偷拍 | 周杰伦小仙女 | 将军在上 | 港男 | 李钟硕 | 张翰 | 亲爱的客栈 | 赵丽颖 | 吴彦祖 | 陈小春父子 | jony j | 张韶涵 | 薛之谦 | 诺兰吹 | 潘玮柏 | 吴昕 | 权利的游戏 | 汪明荃 | 狗善郑爽赵薇枣庄劳伦斯 | 罗子君 | 河神 | 男色时代 | 陈俊生 | 醉玲珑 | 中国有嘻哈 | 2017快男 | 悟空传 | 极限挑战 | 哀乐女子天团杨天真 | 吴秀波 | 易烊千玺 | 吴亦凡 | 窦骁 | 金曲奖 | 黄晓明 | 沈腾 | 三流之路 | 姜思达 | 马薇薇 | 郭敬明 |  神奇女侠 印小天 | 越狱 | 李沁 | 田馥甄 | 陈赫 | 陈羽凡 | 黄磊 | 花少 | 谢耳朵 | 段奕宏 | 董子健 | 林奕含 | 周杰伦 | 卓伟 | 赖雨濛 | 视觉中国 | 周冬雨 | 刘奕君 | 陈道明 | 鹿晗 | 许亚军 | 李佳航 | 靳东 | 井柏然 | 蔡明 | 刘翔 | 高晓松 |杨丽萍 | 泷泽秀明 | 春夏 | 林俊杰 | 迪玛希 | 四重奏 | 明道 | 最强大脑 | 刘诗诗 | 陈伟霆 | 周迅 | 梁博 | 柏原崇 唐嫣 |  冯绍峰 | 陈冠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