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去当了临终关怀志愿者,发现死亡并没那么可怕

医脉通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X博士 Author 一颗丑橘&渣渣郡



导读

“有时候,我觉得患者家属真的很自私。”



本文转载自“X博士”(ID:doctorx666),已获得转载授权





在中国,谈论死亡是最大的忌讳。这么说,可能并不直观,很多人都感受不到。但我举个例子,你们肯定就深有体会:


想必,所有人小时候都有吃米饭放错筷子,整出了个倒头饭,被家长骂甚至被打的记忆。


或许正因死亡是恐怖的、疼痛的,所以,人们把谈论死亡当成一种诅咒,一想起死亡就悲从中来,痛苦不已。



但,死亡的恐怖对于他者却是一种日常,有一些人早被现代医学定好了离世的日子,他们躺在病床上,忍着病痛默默地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中国,每年有超过750万的疾病终末期患者处在这种痛苦之中。所以,我在网上报名,加入了临终关怀陪护志愿者(安宁志愿者)团队,想为这些快要走到生命终点的人做些什么。




刚报名完我就跟身边人说:自己要去照顾临终老人。


有人觉得是好事,但更多人跟我说的是:“你胆真大,去那干嘛?”话里话外就是觉得这事有点晦气。


在我看来,人总会走向终结,如果有一天当你在病榻上奄奄一息,被人视为晦气、厄运的代名词,被人敬而远之的时候,心里会有多难受呢?


所以,这种说法更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在真正照顾临终患者之前,需要参加培训,其中既包括医疗护理操作也包括心理辅导。


所谓临终关怀的含义,就是指得到现在医疗不能治愈的患者同意之后,提供尊严死的医疗护理。


它不追求给病人造成痛苦的生命复苏术以及毫无意义的治疗,而是通过医院、志愿者和家人的陪伴与护理,帮助他们安详地走向生命尽头。


△ 正在为临终患者提供安宁服务的志愿者


在每周三、周六的下午,我就会前往北京海淀医院8楼,肿瘤血液科的安宁病房,为那些即将走向生命终结的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海淀医院的安宁志愿者一共191人,其中既有想做善事退休的国企员工,也有想要过来了解死亡真相的四大会计师,他们轮流为安宁病房的患者服务。虽然他们工作、年龄各异;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想为临终之人做些事。


其中最资深的志愿者,姓崔,每次服务都在,也是带我的老师。她在这里已经志愿服务了4年,在她看来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 扫码报名,就能前往进行临终陪护了


安宁病房离护士台不远,向阳。屋里一共6张床,一尘不染。屋里很安静,安静到只能听见呼吸声,跟普通病房比起来,唯一的区别是窗帘得颜色是粉色的。每当斜阳透过窗帘,整个屋内就会笼罩在一片暖意之中。


在一个月安宁志愿者的经历中,病房里的6张床,换了4个人,有些人上周还在,第二周就已斯人远逝。



我第一次服务的临终病人是个老奶奶,住19床,因为怕给孩子添麻烦,脖子上枣核大小的肿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变得像个小皮球,因为实在太大,整个头都被压到了另一侧,就连呼吸都很微弱。


我进屋之前,医生就已经通知家属,奶奶可能坚持不到明天了。所以,我们在全家的注视下进屋为她整理身体,好让她体面些。


因为久病在床,奶奶的身上已经长满了褥疮,所以我们只能帮她擦身体、剪头发;我抬起她干瘪的胳膊,感受不到温度和重量,仿佛一棵枯枝。那种脆弱好像再温柔的擦拭都显得粗鲁,让人害怕稍一用力,她的身体就会粉碎。



就在我们为奶奶清理身体的时候,她的孙女也闻讯赶来,她想进屋看带大她的奶奶。但她的爸爸和亲戚却挡在病房门口不让她进,喝斥她:“刚生完孩子,瞎跑什么?”


所以,为了让奶奶感受好些,带我们的崔老师,拉开门对孙女说:“你是奶奶带大的吗?”她红着眼睛点点头,被我们带到了奶奶身边。


在我们的指导下,孙女小心翼翼地用手背安抚着奶奶的胳膊,挂着泪珠听着崔老师的耳语:“奶奶,我们现在给您洗头,您大孙女陪着您呢,您家人也都在。孙女爱您,家人也爱您,您踏踏实实的。


虽然在那时,奶奶已经说不了话甚至都不能确定还有没有意识;但我确信的是,当她听见这句话的时候,嘴角的的确确抽动了一下。



不但患者家人这么想,就连患者本身也会因为悬头的死亡之剑折磨得惶惶不可终日。


一个老奶奶在住进安宁的时候,女儿出去跟医生谈事都会引起她的不安,她怕成为子女的累赘,更怕被子女抛弃、遗忘。对于时日无多的患者来说:细心的照料与陪伴,绝对让患者体面些、好受些,生命质量高一些。


△ 给病人洗头时,水温不能太高,吹头不能太猛,一切都要精心准备


有一个老爷子,刚转进安宁病房,也是癌症晚期。头一天到的时候东西没准备齐,瞅见我们来了,就乐着搭话,说自己头发有点长,得理理发精精神神的每一天。


他的家人虽然也知道老爷子病重,但全然没有看出将死之人的悲伤,就像是串门一样,一家人天天坐一起扯家常。


这段在安宁病房当志愿者的记忆,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迟到的死亡教育课,他教会我当死亡将至,现代诊疗无能为力的时候,陪伴也是治疗的一部分。


△ 洗完头的水,志愿者们也不浪费,一般都用于浇花



可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把濒死之人从死神手里拽回来,才叫尽职尽责。


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理解却显得有些一厢情愿;


因为,躺在病床上的不是你,所以体会不到,当人痛苦大于求生欲望时,有多么的想放下。



在刚到安宁病房执行志愿工作的时候,我曾在楼道里听到了癌症患者发出的哀嚎:它不像是人能发出来的声音,这种持续的、忽高忽低的呼喊夹杂着恐惧、痛苦与绝望,甚至能读出一种求死的信号。


旁边的医生说:从他抢救回来之后,已经这么叫了三天了,同屋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睡着,这并不单纯是声大或是声小的问题,而是一种恐惧的蔓延,才让人夜不能寐。


所以,如果说把临终志愿陪护看作是普通人补了一节死亡教育课的话,那么对于见惯生死的医护人员来说,安宁陪护背后所引申出的是一个巨大议题。



Futile Treatment,即无效治疗。


所谓无效医疗,指的就是当这个人生命将尽的时候,人类用尽一切最先进的技术干预生命,比如用切开喉管插入呼吸机、持续灌药、打强心针、肾上腺素等等的手段,让他强行恢复生命体征,延长生命。


在医护人员看来,这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干预生命,是一种贬损生而为人尊严的做法。


这一点全世界每个医生,在真正成为医生之前的宣誓仪式中就有所体现:



在志愿工作时,我跟身边的医生聊过有关无效治疗的伦理问题,他的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当时有个患者,是个老奶奶,癌症晚期,深陷昏迷。根据各项指标的显示,医生判断这位患者活不过今晚,但那一天,恰好是患者女儿的婚礼。


按照流程,医生询问他们是否需要进行急救。家属的反馈是: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怎么着也得让老太太看一眼,必须得救。


所以,医生和他的同仁就围着这位患者做心脏复苏术、插管、输药、打肾上腺素、强心针。



医生回忆起这件事:“我们当时在老太太身上抢救了几个小时,我感觉她身子都被震碎了;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他们告诉我们——就这样吧。”


他顿了顿:“有时候,我觉得患者家属真的很自私。


这种事在医院时常发生,即便是作为治病救人的医生,也不免觉得荒唐,他下班的时候常常想:人这一辈子,生不是自己决定,死也要别人同意,真憋屈啊。



你可能觉得上边的故事过于残酷,觉得人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哪会有这么多人选择放弃治疗呢?


正是这种传统观念,让身边很多人都缺乏对死亡的正确认识。以至于,很少会考虑病患的感受,就自行把“尽全力急救”作为“孝”或是“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这就常常导致即便病人在病重初期说过不要抢救,想要尊严死;但很多子女碍于“孝”的舆论压力,依旧会给病重的终末期老人做急救。


△ 中国死亡质量综合得分五维图


如果你不是身患重病的病人,你永远体会不到他们会有多痛苦。比如就在最近,比利时残奥冠军玛瑞克-费福尔特选择了安乐死。


之所以她会主动放弃生命,就是因为她得了一种罕见的脊椎疾病,在病情恶化下,每天睡不到10分钟就会被痛醒;所以,她选择了一种有尊严的方式解脱。


△ 玛瑞克-费福尔特


因为这些观念,导致医疗资源更侧重治愈性治疗,而忽视了临终之事;这直接让中国内地在2015年的死亡质量(Quality of Death Index)指数排行中,倒数第九。



而中国台湾地区,指数位居亚洲死亡质量第一。其主要原因在于:死亡教育做得好。


当地舆论不忌讳谈死亡,所以人们对死亡的文化认知更深刻:很多人都通过死亡咖啡馆这种社区文化,来克服死亡的恐惧,把它真正当作生命中的一部分。



事实上,在很多医学者看来:临终关怀和安乐死,都是维护人最后的尊严的两个方式。


一种是在痛苦可以通过医疗控制时,让病人安详且尊严地离开人世,完整地体验人生。而另一种,则是在病人被病痛折磨到无法避免时的极端做法。合理的选择,就能使人的生命质量提升。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内地地区的人越来越关注起死亡这件事。虽然安乐死尚未施行,但临终陪护正越来越被重视。2019年6月,中国内地地区开启了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以期让更多病人提高生命质量。


前两天,我又去了趟医院,找到当时跟我聊天的医生,吃了顿晚饭。一个月的安宁服务,让我们成了朋友,菜过五味,他跟我说:你知道吗?你们的努力是有用的。


我说怎么讲?


这位医生跟我说,我走没多久,有个老人在转到安宁病房的当天就情况危急,他赶紧联系患者家人,让他们来见最后一面。


在电话里,在他刚说完“您的母亲心脏突然停顿,我们准备为她施行心肺复苏.……”这前半句话的时候。


老人的儿子,轻声地说:


“不,妈妈不想这样,我们现在就过去,帮我跟她讲别等我们了,我们都爱她,该走就让她走吧,她这辈子已经很累了。


参考资料:

[1] 2015 Quality of Death Index FINAL SC , EIU

[2] 《“中国城市临终关怀服务现状与政策研究”总报告》

[3] 《直视死亡的勇气》, 艾拉‧碧阿克,高宝出版社





精彩回顾


➤ 英国男子因等待拔智齿时间太久自杀!我们都欠中国医生一句“谢谢”……

➤ 病危的60岁女患者:白天血压高,晚上血压低,究竟是怎么回事?

➤ 医生太难了!脑瘫患者术后出现排尿障碍,医方被判赔48万 | 医眼看法

➤ 规培到一半,我抑郁了…… | 医闻天下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