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责与亲情面前医生面临两难选择,谁之过?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江淮医学 Author 叶正松
导读
没有什么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更艰辛。来源:“江淮医学”微信公众号
作者:叶正松
最近,陕西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许向东医生,在上手术台前得知父亲去世,一下让医生和儿子这两个身份的关系紧张起来。
就在是病人重要,还是父子人伦重要的时候,许向东医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他在手术前匆匆下楼看了父亲一眼,然后重返手术台救治病人。
媒体盛赞,一边是对于父亲已经去世的悲痛,一边是自己作为医生肩负的责任!职责和亲情面前,许向东用行动和选择诠释了:医者仁心,就是让患者安心!
没有什么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更艰辛。
医者父母心!大多时候,其实表现在对病人很上心,对自己和家人反而愧欠太多。
其实,这则新闻揭露了一个现实中久已存在,却始终无人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实际上许向东医生并不是个例,我们有太多像许医生这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视患者为亲人。在家人最需要的他们的时候,他们却为了素昧平生患者的生命在战斗!比如台州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葛卫力,父亲心梗,生死一线在抢救,他却在隔壁救别人。
有不少网友说,这就是典型的闹剧,而不是正能量,不仅是道德绑架,还是伦理绑架!在中国做医生,面对家人亲戚时要四大皆空,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时要至亲至爱!
有人觉得,以后医患关系会不会成这样子,医院条件不够患者憋尿尿不出来,医生可以用嘴吸尿?某某老医生的父亲病重住院,去医院请假,某某医院领导可以说,你也不看看陕西的那个医生,人家父亲去世照样手术,第二天还照样上班、查房、手术!这是闹剧啊,人性何在?而一种手术,科室只有一个人会做、却没有人是去反省、去反思。
但是,这些质问并不能消融铁的事实。实际上,在现实中,许向东、葛卫力……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一样,遇到同样情况,他相信身边其他同事也会这样去做,这不是他们冠冕堂皇之词,而是观照现实。
他们只是中国几百万医生中的普通的一个,也正是因为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敬业医生,才保证了中国仅仅用区区三百多万的医生,使几十个亿人次的庞大繁重的医疗,得以正常高效的运转。
中国的医疗卫生取得每一步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绩,其背后都是医生的汗水与泪水写下的奋斗史。
要是没有广大医生牺牲家庭生活和天伦之乐,要是每个医生都为了家庭轻视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要是每个医生都只追求诗和远方,恐怕大多数医院,都难以无法正常排班和运行。
在医患比例严重失调的今天,身为医生,谁都知道,诗和远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毒药,敢轻易出去瞎跑,不敢随意通过旅游来缓解压力。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离开了别人就承担了,回来后还得面对现实,甚至会让现实变得更现实。
也正如此,央视主持人才这样评论:其实,“天使”首先都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不过是深入到骨髓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支撑他们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选择。愿给予他们更多理解、尊重和关爱。
如果说这则新闻是忠孝难以两全,此事古难全。那么,下面的这则新闻则让普通人肃然起敬,让大多数医生看后汗颜。
11月24日,人民网发布一条新闻:“92岁老教授每天工作12小时,单靠8小时绝对做不好工作”。这是92岁的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教授王泰龄常挂嘴边的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做的。90岁前,她基本没有晚8点前回过家,退体20年仍坚持早8点上班、晚8点下班,终年无体。她说,“还有7000多份疑难杂症会诊报告,要总结出来传给年轻人。”
与这则正能量新闻相比,下面的这则更容易攻下战略道德高地。
最近,央视面对面栏目报道,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常能看到一位扶着手推车行走的老人。她不是来看病的患者,而是为患者看病的医生。
这位医生今年85岁,叫盛锦云,是中国儿科哮喘界的知名专家,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人累积大约有3万人。
当盛锦云成为业界十大名医时,医院便规定她每天只有15个号,但这根本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65岁的时候,盛锦云从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她却一直没有离开门诊一线。期间两次骨折也没能阻止她给病人看病。一个月前,因为再次摔跤,盛锦云的行动更加不便,只能靠扶着手推车行走。如今她依然坚持在门诊一线接诊,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医生奶奶”。
这位最美医生奶奶在面对主持人采访时,有许多令我辈小医生脸红的名言:
“家长抱着孩子坐在边上,你硬说没有号不能看了,你能这么做吗?我不行,我走不动。”
“五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一共看了146位病人,从早上7点45分一直看到了晚上9点45分。没吃饭,还吃饭吗?一直坐在那儿,喝了一些牛奶。”
“现在我八十多岁了,一天看40多个病人。”
这些最美医生奶奶的话,能让天地为之震动,枯树绽放美丽花朵。
一天看40个病人,远远超过医院规定的15个病人。甚至还一天看过146个病人,不吃饭,就喝点牛奶。即使85岁高龄,即使骨折了,也依然践行“如果病人吃我的肉能好,我就把我肉割下来”的初心。这是什么精神?这恐怕仅仅用白求恩的人道主义精神来解释都太惨白无力了。这应该是一种久远劫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割肉伺鹰”的菩萨精神。
此事件,其实照亮了中国医疗人才梯队架设和医学教育结构的瓶颈,以及科室建设盲区和对医疗制度与质量的不完善,反映的是某些规章制度的漏洞。
我们的媒体其实完全可以思考一个事件背后的千般模样,比如为什么会发生这种85岁还有许多患者排队挂号的现象,为什么医生之间同一职称不能同质化。也可以通过深刻的思考做到观点的精致,做到真正对医疗卫生发展助益。比如医生,特别是青年医生的品牌建设和形象提升还有那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提速和改进?而不是堆垒某种道德高地,渲染某种臆想情绪,制造一种理想靡靡之音,埋下潜在医患矛盾伏笔。
面对这些鸡汤,我想起了拜伦的《春逝》 :若我遇见,事隔经年。我如何和你面对,以眼泪,以沉默?
政治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理性无知”。它并不是真正的一无所知,而是刻意保持无知的状态。因为无知会让一部分人牺牲利益,从而带来另一部分人获得更大实际益处。
比如《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明知自己赤身裸体,但一直高举谎言大旗,不去戳穿和揭露。因为这会带给他:虚荣,绝对的优越感,无上的、不可质疑的权力。就这样,大家口是心非的在愚蠢中生根发芽,不可思议地选择默不作声。
很多事情与问题,不是大家看不见,而是看见了心照不宣的保持沉默。因为,一旦谁敢提出来,谁就是问题本身。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