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儿子入院后窒息,尸体被化妆到父亲都认不出,这家医院怎么了?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我们无法挑选来到面前的病人,却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待他们。


来源:医脉通
作者:蒋喻君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新闻:患有精神疾病的41岁高某某,于5月27入住商丘某精神病院,住院期间,患者的父亲未与医院有任何联系。6月13日凌晨,在外打工的高父突然接到床位医生的电话,称患者出现“窒息”症状并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后抢救无效死亡。更令家属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是,当他们赶至太平间时,竟然见到了经过美容的儿子尸体,以及在进入县人民医院抢救时儿子其实就已经死亡的事实。



莫名其妙的窒息以及后续一连串迷惑操作引发家属质疑,为还原事件真相,当地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

 

这起事件之所以成为新闻,着实存在一些疑点,表面看反映出精神科在面对诸如猝死这样的特殊情况时的处置流程是不够完善的,与此同时,也揭露该院在患者的安全管理方面有疏漏。细细追究,我们会发现,案件中提及的一些细节可能在一开始就预示了整个事件的最终走向。

 

接下来就根据这篇新闻报道的描述顺序,逐一进行分析。


先从时间节点看,高某某5月27日入院,6月13日死亡,在医院约有三周时间。在这不到一个月内,作为监护人的高父在外地务工,完全不知晓儿子在医院的状况。


精神科的封闭式管理,疫情期间的探视难,本就非常考验和挑战家属对医院的信任。作为床位医生与责任护士,是否尽到了及时有效沟通的义务,要打个问号。住院前一个月,正是急性期治疗的关键,病情的不稳定、用药效果有限、治疗原则的改动、生活上的琐碎需求,这些都是在住院初始阶段需要告知家属的内容。或许在患者窒息之前,已经有了一些不良的预兆,甚至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但这些家属不知情,那就等于没做。


另外,入院前的告知是否充分,也是界定医院在这场悲剧中需要承担多少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床位医生有没有让家属清楚地了解到疾病、个体本身、治疗可能隐含的风险,医院设立的初衷是救人,不意味着死亡就不会发生。

 

当我们穿上白大褂,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到了多方博弈,其中就包括正确处理家属对治疗的预期。


过世的高某某罹患精神疾病十余年,倒推的话起病年龄在20几岁,按理讲,早发病带来的治疗难度、多年的病史反复发作造成的衰退、外加人过中年,家属对于疾病的转归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高父仍怀揣着希望将儿子送入院,说明对于治疗抱着不小的预期。作为医生,应当试图理解具体病例中家属和患者对治愈的预期,并与之讨论这份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医疗手段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发挥的作用。

 

此外,每位病人,对于家庭的意义是不同的。新闻中没有具体交代高父的年龄,根据41岁的儿子去推测,他应该在60岁上下,这个年纪,千里迢迢从老家河南商丘到江苏南通务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显然是出于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的考虑。那么对于高家,高某某的意义大于其它家庭成员。医生在将噩耗传递给家属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位重要亲人的离世对于高父而言无异于天塌下来的后果。

 

图源:摄图网


精神病院的出院记录里显示:查房时发现患者窒息,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对于真正的窒息原因似乎没有明确指出。处于壮年的儿子就这样突然死亡,自己只得到含糊的一份记录,想必高父是难以平复的。根据凌晨接到的电话,推测窒息应该发生在夜间,假设真的是窒息,有多种原因:暴力扼颈、食物呛咳或痰液误吸、中毒等,如果其中属实,确实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另一种可能是,患者是其它原因导致的青紫和呼吸困难,比如心梗等。所以不借助尸检是很难还原真相了。

 

最后,对于父亲而言,儿子离奇的死因如鲠在喉,尸体莫名其妙地被化妆,似乎是在欲盖弥彰,这是最后一根稻草。医患关系的失信,将事件推入司法程序,好处是还各方一个真相,已然崩塌的信任却很难被重新恢复。

 

分析至此,并不复杂的一则报道折射出的却是精神科管理多个值得反思的环节。

 


一、沟通是一大败笔


充分履行各项告知是医护人员面对家属时占比很大的工作。就目前的报道而言,没有看到对医护人员特别有利的告知行为。在沟通时,不是把A4纸上打印出来的内容读一遍给对方听就完事的,而是要确保对方明白,不能抱有家属签字就安全了的心态,沟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为患者是处于不断变化的一个大活人。


沟通也有一些技巧。在病情恶化尤其是涉及抢救告知时应给予家属缓冲时间,分段进行。比如当发现病情变化开始抢救时,即便此时生命体征已十分微弱,应先告知家属,医务人员正在尽全力实施抢救,患者病情十分危重,请家属尽快赶到。待家属赶到后,假如再得知抢救无效的结果,会比没有一个过渡来得容易接受一些。

 


二、药物是精神科治疗的利器,却非全部


对于诸如高某某这样病程漫长、反反复复的患者,药物能发挥作用的空间或许不是那么大了。我们更应花心思的,是结合家庭实际与病人现状制订康复的策略,根据家属的期待与病人可以恢复的最大程度社会功能安排适合患者的治疗。我们要让家属知道,不切实际的预期只会加剧亲人关系的矛盾令双方都无比痛苦,带病生存虽然无奈却是无法回避的,如何在这样的底色下,带领患者趋于“正常化”。比如帮助原本疏懒的学会自理、不敢出门的可以去购物社交等等。

 


三、夜间是不良事件高发的时段


从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到最终死亡,究竟发生了什么,很难考证。当班医护人员在整个事件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关键。


夜间是特殊的时段,环境黑暗,不利于病情观察;人手少,心有余力不足;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很难自如主诉。所有的点似乎都指向了要出事的节奏。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夜间护士的人手配比依据是什么?夜班不及白天人手的四分之一,却承担了变态的压力和责任心。其实完全可以算笔账,白天发生不良事件与夜间发生不良事件相比,会得出一个比值,我们刨掉白天工作量大这一影响因素单一去看,是不是应该按照这个比值去分派工作人员呢?能不能做个研究,夜间配足护士数,看一年,会不会出事。


还是回到案例上来,我们说当班护士巡视是否到位要打个问号。根据护理级别按点巡视了吗?巡视是走形式还是真的看了?有没有能力发现异常?所有疑问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方为合格。当然了,不是说日班就没有责任,患者日间有没有异常,是否引起重视和警惕,这些都是作为一个医护团队,在日常工作中需通力合作的。

 


四、窒息的防范预案必须拥有姓名


案件没有最终尘埃落定,就不能妄断死因。既然提到了窒息,在精神科,落实相关防范预案制度还是很有必要。因为精神科药物对人群吞咽功能的不良影响确实存在,否则海姆里克手法在临床上也不会被广泛宣传,对于防范噎食窒息还是非常有用。(在此不占版面,请自行搜索相关手法)


除了当真遇到噎食时的急救,我们还是得把关口前移。比如对于暴饮暴食者单独进餐管理;患者正常三餐外的零食统一管理发放,种类有所限制;护士定期宣教并组织应急演练等等,提升医护人员处理突发窒息时的应变能力与抢救成功率。

 


五、妥善处理家属的哀伤


报道中的医院工作人员,行为尚有欠缺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对高父承受的丧子之痛的抚慰与帮助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即便生病多年,依然没有放弃为儿子治病,说明父亲并未将儿子视如累赘,这场突如其来的丧失对一位老人必须面对的白发送黑发是重大的人生打击。这时,没有看见其他亲属的身影,可以想象老人的无助与悲痛。医务人员若能及时地伸出援手,给老人节哀缓冲的时间,告诉老人接下来应该怎样处理后事,必要时安排工作人员给予协助,或许也不会出现如今的结果。


对于看惯了生死的我们,处理生死是一项工作,甚至已经不那么会牵动情绪。于当事人而言,是惨痛到无法直面的悲剧,给予他们接纳,哪怕同情也可以,你的行为至少比较有人情味。


图源:摄图网


有部医疗剧里的情节我印象很深。一位老人因脑出血住院,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极不相符,恰逢春节老人想请假回家一趟,值班医生没有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预判,最后老人在家中病逝。此时大家才知道,老人家两个儿子是律师和医生,要想追究到底不费吹灰之力。可家属说:母亲临终前嘱咐我们,病房的医生人很好,无论出现什么情况,不要为难他们。


是不是觉得如此和谐的医患关系可遇不可求?我们无法挑选来到面前的病人,却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态度待他们。


在此向高先生深表哀痛,请您节哀。


责编 小脉 敬敏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从甩锅到沉默,美国为何心虚?与日本731部队秘密交易的德堡实验室里藏着什么?新冠0号病人或被发现

➤ 突发!一名急救医生身亡,年仅40岁

➤ 郑州疫情传播或与暴雨有关,南京一老太隐瞒行程被刑拘,疫苗对德尔塔有用吗?钟南山回应

➤ 未找家属签字,患者术后死亡,医生被停业警告,赔了91万后家属报警追究刑责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