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屁大点事儿就要喊上级,你们还配拿钱?”上级医生发文怒怼下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我能接受收入微薄,但请给我起码的尊重”


来源:医脉通

作者:敬敏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一条朋友圈引发了医疗界的热议。
 
重庆某医院的带教医师发文:“都说专硕并轨规培不合理,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发钱。我就想问一句,人均管床数不到2,每月值班数3,写着几乎要从头改到尾的病历,不上手术,不换药,不沟通,不担责任,屁大点事儿喊上级,你们觉得每个月该发多少钱?都是成年人,现实点,这世上哪来的easy money可以挣?”
 

该条朋友圈被人传到了网络上,一时间群情激奋,大批年轻的规培医生表示自己难以接受此番言论。
 

“我能接受收入微薄,但请给我起码的尊重”
 
鄙视链无处不在,但在医生群体中体现的更淋漓尽致。规培医生常年处于该链的最底端,其中专硕规培是底端中的底端。
 
(专硕规培: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具“双重身份”,其临床实践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要求一致。)
 
对于专硕规培医生而言,他们的身份处于“量子态”,也可以称之为“薛定谔的医生”。
 
通俗点来说,在临床上,他们是医生,写病历、查房、拉钩、缝皮一个也不能少;但当聊到待遇的时候,他们是学生(硕士研究生),本职工作是学习,工资、补贴想都不要想(多数地区)。
 
正因如此,专硕规培医生和带教之间的关系常常很微妙。
 
有人曾做了这样一个总结,带教医师分为三种:

1.愿意教学生,且水平高;
2.愿意教学生,但水平差;
3.不愿意教学生,还净挑毛病。
 
规培学员同样分三种:

1.勤奋好学,且悟性高;
2.悟性低,但态度好;
3.混吃等死,只想摸鱼。
 
在医院里,上述各种组合会形成多种搭配。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那自然皆大欢喜。可要是挑刺儿的老师碰上摸鱼的学生,那矛盾就一触即发了。
 
上文那位重庆带教医师的朋友圈正是这一矛盾现象的缩影。
 
据后续爆料,该医生“情绪爆发”是因为一个专硕规培学员以写病历为由拒绝参加他的教学活动,并表示目前的工资不值得他参加完教学活动后再加班补病历。
 
一怒之下,这位带教医师发了条朋友圈“泄愤”,没想到掀起这样的轩然大波。
 
在该事件的相关讨论中,大批专硕规培医生反应最为激烈,他们难以接受自己的工作被这样轻蔑地概括。
 
有人讲述了的经历,疫情初期,形势严峻,人手严重不足。教育部出于安全考虑,提出不建议研究生参与临床工作。但由于书写病历的工作长期由研究生、规培生负责,导致医院医生对于病历系统不熟悉,工作效率低。为维护医疗秩序,医院急召研究生、规培生回归岗位协助工作。
 

这个例子很有代表性,很多专硕规培表示,自己也想多学点东西,但日复一日的杂活儿将他们的热情消耗殆尽。带教老师不把他们看做同事或学生,只当他们是廉价劳动力。不愿意教本事也就罢了,还经常支使他们取快递,买饭……
 
“我能接受收入微薄,但请给我起码的尊重。”这是很多专硕规培医生的内心写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医疗圈盛传这样一个笑话:学生期间骂带教,当了带教再骂学生。
 
人性是复杂的,不同阶段的心态截然不同。

以上文提到的“朋友圈事件”为例,带教老师对于学生说的“这点钱不值得加班”这句话难以接受。在他的认知中,身为一个还在成长期的学生执着于钱是不对的,现在学好本事更为重要。

对于这个观点要一分为二的看,如果这名带教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学生爱护有加,是个愿意教学生真本事的好老师。那么该规陪学员的回应确实有些过分,专硕规培确实生活清贫困苦,但毕业就能“四证合一”的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之前的付出,碰到好老师理应珍惜,抓紧学习专业技能,对以后真正走上临床是有莫大好处的。

但是如果这位带教是上文提到的那种“不愿意教学生,还净挑毛病”的老师,那学生会有这种反应也无可厚非。

因为虽然专硕规培本质上还是学生,但终究是快30岁的成年人了。这个岁数的人还在每个月向父母要钱生活,任谁都会有些情绪。能学到本事也就罢了,如果每天只被安排取快递、带饭这些杂活儿,那么难免会产生“摸鱼”“混日子”的想法。

这些年医院的门槛越来越高,从本科到硕士,有些医院已经甚至非博士不要了。在这种大环境下,专硕规培医生的心态也会出现变化。有人想继续读博深造。有人干脆直接想混个学历就改行。

无论哪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毕竟临床技能做得再好,进不去医院一切免谈。

有的学生开玩笑称,“我总不能靠病历写得好,拉钩拉得稳申上博士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不论“前浪”医生还是“后浪”医生,大家本质都是在奔一个前程。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现在的医疗环境已经不算友好,同行之间就不要再互相伤害了。


责编 敬敏  亦一



还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说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时间顺序排列。
这可能让你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文章。
 
为了以后我们能每晚6:30见面,我想邀请你
将医脉通设为“星标”,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不见不散哦!



精彩回顾


➤ 女子睡醒发现手脚不能动弹,丈夫以为是中风,吓得要死!医生:都怪你丈夫……

 男医生值班时骚扰女规培生,还称“很喜欢她”……可怕的是他还对病人家属有不良举动!

➤ 患者中风康复后坚持要吃三七粉,西医大夫没辙,只能…… | 医学微小说

 服用氢氯噻嗪三年后确诊糖尿病,患者对照说明书不良反应无理索赔!如此滥诉,格局小了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