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中气质与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民族绵延在血脉中的基因。五集文献纪录片《守望家风》,在全国范围内精选出多位历代清官廉吏及当代优秀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故事,分别以《家·国》《俭·廉》《仁·善》《孝·忠》《传·承》为题,讲述贯通古今的家风文化,探寻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一缕炊烟,万家灯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清蘋之末,静水深流,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无形力量,家风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是融化在血液中的美好气质,是植入骨髓里的优良品格,是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更是接续中华文明、涵养中华气象的不熄薪火。
第1集 家·国
一家之规影响一国之法,一门家风影响社会风气,家国同构,千古一脉。 浦江郑氏一世祖郑绮带领家族鼎盛百年,获誉“江南第一家”,家族内谨守“以孝治家,耕读传家”之风,后助推天下大治;“两袖清风来去,父老生死系”的百姓官焦裕禄,注重言传身教,引领焦家清白为人,树立典型;被周恩来总理称为“隐形将军”的韩练成,在战火中淬炼家国情怀,用信仰谱写出慷慨壮歌。
第2集 俭·廉
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满溢着家国情怀,也彰显着对俭与廉的坚守与弘扬。一代名臣范仲淹在宦海几度沉浮,却始终秉承“以国为家、心系天下”的理念,一生持俭,不卑不亢;一代廉吏于成龙,曾立誓要“为官一任,安治一方”,修得半世清苦半世忙;江西红军革命烈士方志敏作为党的重要领导干部,却一生清贫,为党的光辉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的价值观始终影响着女儿方梅,使得方家一直承习清廉朴素的作风,心系民众,以俭立德。
第3集 善·仁
中国的传统家风一贯重视“善”,将“善”视之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善”的放大,就是“仁”。 俗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廉洁友爱、乐善好施的陈廷敬家族,到安贫读书,助人为乐的袁了凡家族,他们的习养之俗、乐施之举,都成为了古今中外仁义友爱的典范。上善若水。善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者爱人,仁者,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善者必仁,仁者必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了凡四训》《诫子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
第4集 孝·忠
孝是修身齐家的底线,忠是治国理政的前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科学把握忠孝的深刻内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颐养性情,浸润心灵,提升品味,而且能进一步提高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进一步深化对我们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认识。忠与孝往往相辅相成,孝是修身齐家的底线,忠则是治国理政的前提。 有明代“传奇之家”之称的孙氏家族,以孙家境为代表,一贯践行“入为孝子,出为忠臣”的家风,忠孝节义名扬神州,成为了江浙文化的重要代表。1937年,毛泽东在《关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号召》中指出:“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忠、最大的孝。”从而破解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的历史困境,同时赋予了共产党人全新的忠孝观。 新时代的忠孝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固本强基、行稳致远。
第5集 传·承
家风的传承,成就了“跨时空”的相遇相守,也串联起植于骨髓的中华“精气神儿”。一篇《祭侄稿》,道出颜真卿大义凛然,忠孝节义之识,也展现出颜氏家族世代于乱世之中的德行与坚守;一声“东方巨响”,点亮了“两弹一星”元勋的名号,也点燃了外界对于钱氏家族代代人才辈出的好奇心。近现代以来,钱氏家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科学界的钱三强、钱伟长、钱学森;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健等等……至今,在海内外各国科学院院士中,钱氏后人数以百计。作家马伯庸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家族的传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历经许多人的呵护与打磨,在漫长岁月中悄无声息地积淀,慢慢地,这传承也如同古玩一样,会裹着一层幽邃圆熟的包浆,沉静温润,散发着古老的气息。古董有形,传承无质,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族每一个后代的骨血中,成为家族成员之间的精神纽带,甚至成为他们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END——
▍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尊重原创,好的内容值得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