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维度谈北京“心脏”地区的发展问题
摘 要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的“心脏”地区,提高核心区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新发展理念是提高我国发展质量的根本指针。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按照北京新版城市总体规划所确立的核心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破解发展难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上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努力开创首都核心区发展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是说北京不要发展了,北京要发展,而且要发展好,只是发展动力要转变、发展模式要创新、发展水平要提升。” 这为提高首都发展质量指明了方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北京“减量提质”发展总要求,确立了首都功能核心区(以下简称“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核心区调研时指出,“核心区是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区”,明确了核心区政务环境优良、空间布局优化、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居环境一流的发展目标。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围绕北京“减量提质”发展总要求,确立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功能定位
从国家发展大局审视核心区发展,用新发展理念来检验核心区发展,对标对表新总规,可以看出提高核心区发展质量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聚焦首都核心功能建设的创新发展动力需要增强;围绕核心区功能定位的协调发展格局需要完善;符合核心区“一流人居环境”要求的绿色发展品质需要提升;与核心区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相适应的开放发展步伐需要加快;面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共享发展水平需要提高等。
在释放要素活力基础上,加快制度创新,着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增强科技创新动能,推动核心区高质量发展。
加大城市治理创新力度。深入推进疏解提升工程,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化为疏解非核心区功能,精准推进“规模控制”“功能减负”和“空间紧缩”。创新城市治理模式,以城市功能的优化作为城市治理考核的核心内容,以解决疏解腾退、保护利用、安全稳定问题为突破口,完善老城区整体保护与复兴的长效机制,以精治共治法治完善城市管理标准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创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模式,完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的长效机制,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利用新技术,创新历史文化展览展示形式,促进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深化文化与经济融合,实施“文化+”产业融合行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商业等产业融合创新,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公共文化有效供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完善要素配置,提升服务效能。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做强创新载体,高定位建设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园,培育大型创新企业,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培育链。完善创新机制,形成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成果推广机制。建设创新型智慧城市,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城市智能化运行水平,带动城市治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
着眼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动核心区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同步优化,核心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协同提升,核心区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相得益彰。
高位统筹政治功能建设。统筹政治功能与其他功能建设,将优化功能结构与“四个服务”有机结合,把为中央服务与为人民群众服务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统筹用好中央资源,建立区政府与中央、北京市属单位的协调机制。统筹安排与周边城区合作,形成交流合作长效机制,统一相关政策和行动步伐。统筹建立安全防控体系,强化各层面协同,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
协调推进文化功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实现城市有机更新与老城保护相结合、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相结合、对内服务与对外交流相结合。协调各级文化主体,整合空间、设施、人才等多方资源,保障公共文化空间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融合,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调,促进各类文化资源在产业与事业间有效流动、文化供给与文化消费有效对接。实施文艺精品创新工程与文化品牌战略,协调文化与旅游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合理兼顾经济功能建设。联系主体功能优化经济功能,聚焦服务保障和文化发展,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高产业联动发展水平,着眼在“一核两翼”中发挥辐射作用,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做强信息服务业,壮大金融服务业,增强经济辐射力。加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功能性平台建设。
西城区什刹海西海湿地公园,湖水清澈,野鸭嬉戏,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以绿色低碳循环模式优化核心区人居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发展方式。
加强绿化美化建设。构建绿色生态空间,落实“留白增绿”责任。充分利用疏解腾退后的土地资源,实施规划建绿、立体拓绿、拆违还绿、身边增绿和精细管绿工程,对大尺度公园绿地、道路绿地改造提升、小微绿地建设等重点项目落点落图。健全绿化美化工作机制,建立绿化美化的多元投入机制,完善绿化美化管理第三方监理机制,促进绿化美化工作的标准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
增强污染防治能力。加强指标约束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水资源消耗,确保这两项指标达到市级要求。量化考核责任主体的污染防控工作,确保精准治污责任落实。持续加大对扬尘污染、餐饮油烟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空气重污染的应对力度以及清洁能源的替代力度,通过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治理、入河排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调度和综合执法等措施,加强水污染源监管,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垃圾回收处理责任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垃圾回收处理领域,加大对资源再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建设海绵城市,通过治污、集雨、节水三大举措,加大水质监测分析和污水排放企业监管力度,推广透水式道路、下沉式绿地、植草式边沟,推动渗、蓄、排有序管理,实现水资源综合治理与统筹利用。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以合作共赢为原则,提升核心区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打造国际交往新环境,建设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展现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
提升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把提升核心区国际化程度作为重大战略抉择,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视野、姿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以加快与国际接轨为尺度,全方位提高市民的国际交往素质与能力,打造“北京服务”品牌,增强国际交往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总部经济、跨国公司、国际机构、外国民间组织落户,吸引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国际活动的举办,显著提升这些领域的国际排名,增强国际竞争力。
打造国际交往新环境。增设国事外交活动场所,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京味文化符号的空间主体加以整合利用。加快推进具有国际交往承载能力的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国际化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国际社区建设,建立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的社区人才队伍,按照国际标准完善社区配套硬件设施,打造适合国际人才发展的“类海外”环境。
东、西城已完成街区更新单元划分,分别划出82个、101个街区,今年将分类进行改造提升。图为草厂四条胡同一处文创店外墙悬挂着风车装饰。(新京报 2019年3月1日)
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居民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实现发展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增加儿童基础教育设施,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针对不同的养老需求,整合各种资源,建立覆盖各类老年群体的多元服务体系。将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心放到基层,统筹市、区医疗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居民合理使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
加强民生保障工作。加强对低收入居民的精准帮扶,以民生兜底为原则建立健全长效帮扶机制,把切实提高收入水平与促进本地化就业、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相衔接,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购买公益岗位等政策,实现救助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贫困家庭成员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消除参与发展的差距。
促进社会组织建设。强化各级社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完善社会组织指导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建立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和专业化社会组织合作机制,加强街道对社区工作的指导、扶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协同治理之路,形成具有核心区特色的社会组织融入城市治理新模式,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核心区建设。
作者: 唐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主任
本文发表于《前线》杂志2019年第5期,原标题“首都核心区发展的五个维度”
责编:沈聪
排版:邝岩
监制:李爱玲
图片来源于“识政”公众号、新京报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前线理论圈
◆ ◆ ◆ ◆ ◆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链接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