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留学时, 我给美国孩子当“保姆”

玛雅 留美学子 2020-09-14

【留美学子】 第1358期

精选经典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有所不为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无所不为

如真如此?

本文记录着作者

留学时

给美国孩子当保姆时的所见所闻





那幅画面给我的随想



加拿大归国的康先生描述过两个如诗的画面:

 

绿茵如画的草坪上, 一个不满周岁的宝宝在玩耍。母亲拿出一支冰糕喂他吃, 冰糕纸飘落在草地上。还不会走路的孩子不去吃冰糕, 却用小手抓起冰糕纸, 爬向近旁一个果皮箱……

 

碧水逐波的湖面上, 一群天鹅在戏水。几个男孩骑着自行车从湖畔经过, 被水中的景象吸引。男孩不忍惊扰天鹅的宁静, 把自行车放倒在路旁 ,匍匐前进, 上前与天鹅攀谈……



 “我被这些画面震撼了。” 康先生感言, “ 加拿大孩子对环境、对自然的爱来得那么淳朴自然, 就像风吹落树叶。相信那不是谁刻意教的, 而是文化的熏陶与渗透, 是潜移默化。”


我不曾生活在加拿大, 但我不难想象那田园牧歌般的人与自然的亲近, 也不难理解康先生那最初亦是永远的感动。


在西方, 文化的差异使我每每生活在感悟之中, 那种感悟常常来自于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孩子们。





孩子,你能行!


Hi, little boy You Can Do It !


我在美国不止一次听到这句话: “ That’s ok,baby, get up,you cando it ( 没关系,宝宝,站起来,你能行 )。” 这是当小孩摔倒时, 母亲对他的要求和鼓励。


在美国, 公共场所很少听到孩子哭。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跌倒在地, 母亲并不上前将他抱起, 而是在他咧嘴啼哭的那一瞬, 用 “ you can do it ” 这句话鼓励他。听到妈妈的话, 小家伙的哭声戛然而止 ,两只小手撑地, 撅着屁股爬起来, 破涕为笑。


当然也有孩子号啕大哭的时候。在中国城, 那些冲上前把跌倒的孩子抱起, 连哄带劝的, 多半是华人家长, 尤其是来自国内的姥姥奶奶们。




美国孩子不爱哭, 也不哭闹着要东西, 想必是哭闹无济于事。一次在曼哈顿的一家商店, 我看见一位衣着高雅的黑人妇女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女孩看上一件外衣,兴奋地说:  “ Mummy, that jacket is beautiful, don’t you see it ( 妈妈,那件衣服好漂亮,你没看到吗 )?”母亲会心一笑说: “Yes,it is. Let’s go ( 对,是的。我们走吧 )。”


女孩回头再看一眼她的所爱, 平静地随母亲离去, 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显然, 那位母亲拒绝孩子并非是因为钱。


事实上, 美国孩子在生日、圣诞节等日子能得到很多礼物, 当中有些是曾经被拒绝过的心爱之物。母亲之前拒绝孩子似乎是在传递一个信息: 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唾手可得。


无时无处, 美国人不在向孩子传授他们成功的法宝:  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美国精神。美国人强调自立自强, 因为他们崇尚自由自我。他们深深懂得,自由是需要代价的,那就是自立。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如果过多地依靠家庭、政府和社会, 就会失去自由, 并且失去同龄人的尊重。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一个人即使不能真正做到自我依靠, 也必须给人以自立的印象, 以求融入主流社会, 显示力量和尊严。


18世纪30年代, 法国学者、比较历史社会学之父托克维尔曾经这样描述美国人的自立精神: “ 他们不欠任何人任何东西, 他们不期待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 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 总是视自己独自一人站在那里, 他们习惯于这样想: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然而然地, 美国人要求他们的孩子一定要自立自强: “ Individuals must learn to rely on themselves or risk losing freedom ( 人必须学会依靠自己,否则就有失去自由的危险)。” 美国孩子从小学着自食其力, 通过帮父母做家务或是外出打工挣零花钱。


社区里, 经常有小学生挎着篮子, 挨家挨户推销巧克力、饼干一类小食品; 还有一些在自家门口摆个小摊,弄些白水、饮料、冰块儿, 卖给过往的行人喝。稍大些的孩子很多在快餐店打工,  因为童工 ( 通常不得小于14岁 ) 工资低, 很多店家专门雇用中学生。


娱乐表演和体育赛事上, 总有些十几岁的孩子在看台上奔波, 卖冰棍、饮料、热狗等食物, 或是气球、荧光棒一类的小玩意儿。


很多中学生上门给人家的院子割草, 有些个头还没有割草机高;还有的成群结队在路边给人擦洗汽车, 女孩子举着牌子招揽生意, 男孩儿赤膊上阵干力气活……


个人自由这一人生信仰和社会标准, 决定了美国孩子必须尽可能早地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独立于他们的父母。通常在18岁或21岁前, 他们迈出家门独立生活。从18岁起, 他们享有选举权, 按规定服兵役, 犯了罪要坐牢 ( 有些州为17岁, 此前为少儿管教 )。



21岁生日是他们的成人节, 有条件的人家都聚会庆祝, 有些聚会规模盛大。21岁也是 “ 开戒 ” 的年龄, 从那天起, 他们可以饮酒, 去赌场“扔钱”, 看艳舞 ……


据说, 美国法定21岁前不得饮酒, 主要是为了控制酒后开车。唯一的例外是军人, 他们18岁便可饮酒。理由是: 一个人如果成熟到可以为国尽忠, 无疑也可以开怀畅饮。





四岁孩子不言输



马修是我照看过的一个小男孩, 才四五岁, 却浑身上下透着美国人的自强和霸气。


1992年春天, 我刚到美国,在亚特兰大家中复习英语, 准备考大学。一日, 我在社区小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 打了个电话去, 成了马修的幼儿保姆。

 

第一天见面, 他在家门口骑自行车。枣红色的头盔下, 一对天真无邪的大眼睛, 长睫毛上下忽闪, 十分可爱, 真真一个酷男坯子。我问他叫什么名字, 他说叫马修。几岁了?他伸出4个手指头。我说我叫玛雅, 他听了偷着乐。过两天混熟了, 他叫我“蜜蜂玛雅”: “ Maya the bee,Maya the bee……”, 源自一部日本卡通片, 主人公是小蜜蜂。


我的差事是陪他玩: 看卡通片、念故事书、打游戏机和户外活动。我那时英语很差, 日常用语会说的有限, 发音也不准, 更不知道什么卡通人物和动物。不过整天跟着他看电视, 我很快学会了美人鱼、忍者神龟一类的单词。而且故事念多了,内容背下八九不离十, 发音也有进步。


“Maya’s English is getting so good ( 玛雅的英语越来越好 )。” 马修对他妈妈说。


我唯一没兴趣也玩不来的是游戏机。每次他要和我双打, 我都说不会。他很不开心, 问我为什么不学?我说年龄大了, 学不会。


“那我爸爸怎么会?”


“因为你爸爸年轻呀。” 我说,知道他爸爸比我小。


“我爸34岁, 比你大多了。” 他毫不客气地说, “ You are not smart ( 你不聪明 )。”


我的另一个差事是晚上给他洗澡。刚开始, 他“犯坏”, 摸着小鸡冲着我笑。我当然不会被他“骚扰”, 但觉得他的小鸡有点儿怪。


几年后, 一位嫁了老美的中国女友生了个儿子, 我才听她说, 美国男孩一生下来就把包皮割了。这位朋友觉得很残忍, 却又怕孩子将来交友时有麻烦, 只好狠下心来让他挨了一刀。


带马修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的教育有问题。他的父亲帕特是可口可乐的会计师, 收入可观, 母亲琳达是个家庭妇女。琳达是西班牙后裔, 她的父母早年在好莱坞发展, 没有精力照顾她, 她随姨母在古巴长大。这种经历造成她本人以及对马修教育的非美国化。


那一带是富人区, 附近五六户人家都是先生在外挣大钱, 太太在家带孩子。别人家都是两三个小孩, 唯独马修是独苗, 也只有他有我这个临时的幼儿保姆。


琳达说, 她产后得了“不治之症”, 夜里通宵无眠,白天整日无力。我看不出她有什么病, 反倒觉得她比其他太太保养得好, 穿戴也花哨, 整日浓妆艳抹, 活脱一个乡下少妇。她早上把马修送到幼儿园, 下午接回来就丢给我, 自己开车出门或是回房歇着。周末她更是大撒把, 跟帕特一起, 一走就是大半天。


对马修, 她一方面超级溺爱, 在物质上满足他的一切要求; 另一方面又超级省心, 并不在意他的品行。过分娇纵和缺乏诱导, 导致马修是个十分难相处的孩子。他很霸道, 一点儿不吃亏, 在孩子当中很没人缘。左邻右舍的男孩就像订立了盟约, 都不主动跟他玩儿。他上赶着找人家, 又常常跟人拌嘴, 弄得不欢而散。


我曾经暗示琳达, 马修在外面太霸道,没人缘。她精得很, 不可能不明白, 却故作不反应。也难怪, 琳达自己就没人缘, 其他几家的太太常来常往, 唯独她一人天马行空。邻家男孩克里斯过生日, 家里为他庆生聚会了一整天。租了个充气式的游戏屋, 四邻的孩子都来玩儿, 家长也都带着礼物来助兴。琳达没露面, 我带着马修去的, 成了他的“家长”。


马修的5岁生日却过得很“孤寒”, 别说聚会, 简直声息全无。就连我也是看到他的新玩具, 才知道他过生日了。没过多久, 他们一家卖掉房子搬走了。我猜想, 邻里不睦是原因之一。


虽然被惯坏了, 马修的个性极其美国化。他很倔强, 也很独立, 在外面吵了架, 受了气, 回到家从来不告状。


一次,几个孩子在克里斯家门口玩儿。克里斯的妈妈端来一盘蛋糕,别的孩子都拥上前去,马修却不往前凑。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吃,他犹豫,见克里斯的妈妈不招呼他,便一赌气甩手而去,回到家却不告诉琳达。


还有一次,马修在同岁男孩托尼家玩儿,我在院子里等着他。突然间,他恼羞成怒破门而出,一路猛跑冲回家。我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不说,琳达再问,还是不说。类似这种事情,小家伙都是自己“搞定”——先是一通烦躁,然后迅速淡忘。


此时,我的耳畔会“响起”中国孩子受到委屈时声泪俱下的哭诉:妈妈,你看他们…… 


和很多美国男孩一样,马修性格很猛,胆子也大。他经常在外面猛跑,或是骑着自行车狂奔,时不时摔一跤,身上脸上挂点儿彩。他家附近的空地上有个45度大斜坡,一天,他和托尼骑着自行车冲坡,嘴里高喊: “ Here comes the policeman ( 警察来了 )! ”


我心惊肉跳,唯恐马修有个闪失,叫他停下,他却不听。托尼的妈妈在一旁跟人聊天,我让她制止托尼,我好制止马修。她不理会,经我的再三要求,才老大不情愿地 “ 叫了暂停 ”。我长舒了一口气,却又自省太过多虑——中国家长教育孩子有所不为,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无所不为。在美国人看来, 小男孩就该这般所向披靡、气势如虹。




来买避孕套的14岁男孩


又想起了另外一群可爱的孩子, 他们远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


我到美国之前先去了澳大利亚, 在悉尼一所语言学校学英语。那时我住在亲戚家, 她经营一间小店, 我放学后帮着照看生意。我们那条街是一条僻静的小街, 过往行人不多, 又逢冬季, 店里生意很冷清。两台电子游戏机倒是很吸引四邻的孩子 每逢周末, 总有一群孩子围在那里。我那时不会讲英语,在顾客面前羞于启齿, 同孩子们 “ 交谈 ” 倒不拘束, 没有几天便和他们相熟了。


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孩子充满稚气的早熟。那不以为然的口气、似懂非懂的神情, 以及那不知深浅的恶作剧, 时而令我啼笑皆非, 时而又使我忍俊不禁。我已是年过30之人, 虽说显得年轻, 孩子也快有他们那么大了。可他们不相信我是位母亲, 总把我看作一个女孩, 同我开些少男少女间的玩笑。有时, 他们偷偷摸摸扒我们浴室的窗户, 有时, 他们大言不惭宣称曾有过性生活的经历。


看我在写作业, 他们凑上来, “教” 我同性恋一类的单词, 末了还大模大样地扔给我一句 “好女孩”。有一回, 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来“买”condom, 我不知道condom是避孕套, 问他们做什么用?他们连支吾带比划说为女孩子, 并翻开字典让我看。等我看明白时, 他们早已一哄而散。





最好笑的是一个叫米塔的土耳其小女孩,只有4岁,可说起男女间的事竟然有板有眼,出语惊人。一天, 亲戚给她看照片, 有一张是我儿子弹钢琴。


“He can play the piano. That’s wonderful! I want to marry him (他会弹钢琴,太棒了! 我要嫁给他)!” 米塔兴奋地大叫, 捧着我儿子的照片一个劲儿亲。


几天后, 米塔和5岁的越南小女孩弯弯坐在店门口聊天。


“弯弯,” 她亲昵地说,“ 你想不想要男朋友?我要是个男孩, 就娶你, 让你住我房间。”

见弯弯不吭声, 她不解地问: “ 弯弯,你不愿意嫁给我吗?我会爱你的。我会给你买漂亮的房子、漂亮的家具、汽车……” 那神情,跟真事儿似的。




本文作者名为玛雅,更多的海外见闻与感悟,可以在她的《中国"纽约客"》一书里去发现。






前期发表

迟到的轶事:老布什的传奇属于男人世界

晚熟儿子被唤醒: 18年成长手记

张首晟走了,触摸千万家庭不愿揭开的面纱

两位外教离开中国时,留下的“扎心”箴言

耶鲁人的留学第一年,“苦涩”中去感悟

美高四年,到底收获了什么?


【留美学子】发1357期精选好文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358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