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作品推介 |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是一个基于历史资料的非虚构影像作品,故事以一本19世纪比利时家族日记为线索展开,讲述了多年间围绕日记发生的一系列巧合离奇的故事。作品混合了文字、图像、信件、电话录音、历史资料、艺术家手工书等多种媒介作为呈现方式,试以探讨在“档案与虚构”“私人与公共”的宏大命题下,真实与回忆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几年前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跳蚤市场的垃圾堆里捡到本日记,封面上标有“LLDM 1953 Diary”字样。日记作者是位署名为“LLDM”的女性,内容中记述了整个家族1872年至1954年间五代人的故事。

 

2016年初我开始着手以日记中所记载的线索对LLDM及其家族进行系谱研究(Genealogical research),并通过档案及历史资料对比,试图逐步将日记中的人物和故事线索一一还原。但在对比调查时发现日记中存在一系列疑点,这些疑问构成了Memories of Things Past探讨真实与回忆间关系的出发点,使“我”得以借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到故事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项目中的艺术家手工书部分。

 

此后,在一次闲聊中得知有位嬉皮年代在欧洲辉煌一时的赛车手Christine 曾于几年前出版过一本自传,而此人与LLDM日记中提到的曾孙女同名同姓。遂经朋友牵线联系到出版社负责该项目的责编,几经辗转后终于与Christine本人取得联络并确认,并于2016年5月底前去Christine位于法国西南部的家中拜访。其间Christine向我补述了日记中未曾记载的关于母亲Denise离世的故事,并安排我住在Denise和祖母Marguerite生前居住的套房里,一切家居摆设均与记载无两,日记中存在的人物突然奇妙地真实了起来。

 

2017年10月,我载着所有项目资料最后一次前往布鲁塞尔,拟与城市历史资料博物馆对比核实几处作品中重要的地点及建筑档案。在23日返程途中,于当年捡到日记的跳蚤市场旁被劫,匪徒通过暴力打破车窗,搬空了车后座和后备箱内的全部物品,其中包括护照等身份证件以及Memories of Things Past 作品相关的所有文件资料与拷贝。于是,LLDM的故事以这样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又一次回归到历史记忆当中。

 

然而2018年深秋,我收到一封署名为Peter的陌生邮件,寄信人自称在布鲁塞尔郊区的垃圾填埋场捡到了我的护照和作品资料。在近十封邮件往来中,Peter向我描述了他年轻时往返于欧亚的旅行、描述了他对于我和LLDM故事的种种想象,却拒绝向我透露关于发现作品资料的过程和细节。出于对故事反转的强大好奇心和对种种巧合的疑惑,我提议与Peter在巴黎见面,随后他回复说自己即将离开欧洲,并以模棱两可的态度就此消失在了网络中。

 

这使我不禁开始思考,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叙事结构的螺旋状上升,在这个充满巧合与离奇经历的故事中,“我”的视角在不断地翻新变化,甚至于某些时刻故事视角是超前于作品本身的:从最初的发现者到旁观者,从叙述者又到参与者,从主动地寻找线索再到被动地被线索追踪(邮件中Peter曾反复使用track一词)。假设接下来“我”以符合道德想象的“无辜受害人”视角再度将事件打包并抛置于公众面前,那么在网络推波助澜的交锋中,公众言论又将会赋予这位陌生人Peter何种新的猜测与社会属性,是劫匪的同盟,还是别有所图的拾荒者,亦或者是被卷入项目事件的又一个“无辜者”?在“档案与虚构”“私人与公共”种种宏大命题的缝隙之中,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 展览现场 | 石真, Memories of Things Past ,第1-2章,2015年至今,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OCAT上海馆提供


  • 展览现场 | 石真,Memories of Things Past ,1-2章,2015年至今,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OCAT上海馆提供

  • 展览现场 | 石真,Memories of Things Past ,1-2章,2015年至今,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OCAT上海馆提供

  • 展览现场 | 石真,Memories of Things Past ,1-2章,2015年至今,综合材料,作品由艺术家和OCAT上海馆提供


  • 石真,手工书内页,选自Memories of Things Past系列,2015年至今


  • 石真,《LLDM家族全家福》,选自Memories of Things Past系列,2015年至今


  • 石真,《LLDM曾孙女Christine》,选自Memories of Things Past系列,2015年至今






石 真

1989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现居巴黎。独立出版人,艺术家,以摄影、手工书及混合材料为媒介进行创作。真实与记忆的复杂关系是石真在创作中想要表现的核心内容。她借由自身经历的探讨出发,从自我向外看,期冀能够在时间的存在中找到回忆与现实的平衡点。然而,时间的存在与消亡悄无声息,在生命主体中“存在的真实”与“消亡的虚幻”难辨真伪。如果“现在正在消失”,那么过去与未来都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徘徊于时间中的记忆,只有“存在”是静止的,它是这个表象世界中真实的体现。石真的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近期展览包括连州摄影节(2018),北京正观美术馆(2018),北京三影堂摄影摄影中心(2018), OCAT上海/深圳馆(2017&2018),法国La Gacilly 摄影节(2017),巴黎Circulation(s)摄影节(2017),瑞士沃韦Emergency 艺术空间(2017),法国阿尔勒摄影节(2016)等。石真曾获法国La Gacilly 新锐摄影奖(2017),法国Tribew 摄影奖(2016),荷兰Foam Paul Huf摄影奖提名(2019),阿尔勒摄影节摄影书奖提名(Photo-Text Award)(2016),英国Mack First Book Award 提名(2016),入围第十届三影堂摄影奖(2018)。





正在展出

展览开幕 & 研讨会 | 记忆寓所

展览活动 | 艺术家分享会 : 记忆回廊 I

开幕回顾 | 记忆寓所

作品推介 | 黎朗《1974》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一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记忆寓所”研讨会 | 视觉叙事的再想象:历史、记忆与档案

OCAT研究中心 | “记忆寓所”第二期研讨会参考书目

作品推介 | 唐景锋 《女王、主席与我》

OCAT研究中心 | 艺术家分享会:记忆回廊II

OCAT研究中心 | 叙事工作坊:探索摄影与文字的虚构写作




OCAT研究中心

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是OCAT当代艺术中心(OCT Contemporary Art Terminal,简称“OCAT”)在北京设立的非营利性、独立的民间学术研究机构,是OCAT馆群的有机部分。它以研究出版、图书文献和展览交流为主要功能,研究对象包括古代艺术和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主义的视觉艺术实践,研究范围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展览、艺术思潮、艺术机构、艺术著述及其它艺术生态,它还兼顾与这一研究相关的图书馆、档案库的建设和海外学术交流,它还是OCAT馆群在北京的展示平台。

OCAT研究中心旨在建立一种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历史研究”的价值模式、学术机制和独特方法,它的学术主旨是:知识、思想与研究,它提倡当代艺术史与人类精神史、观念史、思想史和视觉文化史整体结合的学术研究传统和开放的学术研究精神,关注经典艺术史著作的翻译出版与现当代艺术史与古典艺术史研究的学术贯通。


展馆信息

开放时间:10:00-17:00 周二至周日

(逢周一闭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蝉西路OCAT研究中心

(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B出口向北100米)

联系方式:+8610 6737 5618

展览垂询: info@ocatinstitute.org.cn

网址:www.ocatinstitute.org.cn


欢迎转发我们的信息至您的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