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你的下一代交给这样的学校?——揭秘你所不知的美国私立中小学
序
进入新世纪以来,赴美留学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先是来美读本科的人逐渐成为国内留学生的主体,然后又变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中阶段赴美,现在已有不少人开始规划自己的孩子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来美就读。然而大多数国人却由此进入到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地——没有美国身份的孩子只能选择那些可以接受国际生的美国私立中小学,而由于这些学校在录取要求、教育方式、培养目标和家长需要的配合和付出等方面与中国学校截然不同,甚至与美国公立学校比也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家长们对此知之甚少而常常做出误判。致使有些人在这一步盲目地迈出去后才知道这些学校的“历害”,从而不得不又开始转学。
本文就是作者总结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身边的实际案例而写就的文章,对于美国私立中小学的利弊进行比较性地全面的解析。相信此文的“揭秘”对于面临这项人生抉择的家长和学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美国私立中小学的利弊
先看一个美国初中、小学学校的数字全景——公立学校总数为97568所,其中小学67408所,初中为30160所。而全美私立的初中、小学总共约3万所。
光看这个学校的数字比较很容易给人一个错觉——好像公立学校只比私立学校多两倍。其实从学生数量上看,公立学校的学生总数是私立学校的学生总数十一倍也不止。
换句话说,在美国的中小学,只有大概7、8%的学生上私校,92%以上的学生则在公立学校就读。
这是因为美国公私立学校在体量上差异很大。以我所在的洛杉矶为例,公立中学两、三千以上学生的到处都是,而私立学校学生到600人就已经算是大学校了。甚至很多私校的学生总数只有100多人。
本文重点是解析美国的私立中小学,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在孩子还没拿到美国身份时,私立学校是仅有的选择。也就是说这些家庭的孩子来美留学只能给孩子申请学生身份——F-1国际学生身份。
美国私立学校的利弊分明,我们先说其利:
1
师生比低,对孩子的照顾更到位
可别小看了这师生比,具体到每一个就读的孩子身上就是照顾得到位不到位的问题。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的大儿子上的是一所私立学校时,5岁起就每天都有家庭作业。当我老婆在家督促他完成家庭作业时,发现有些题目很难,但孩子都能正确解答。吃惊之余她去了解,才发现这事实背后的真相——儿子这一班有17个学生,但有两个全职教师,一个是主讲老师,另一个是助理老师。这个助教的一个工作就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听懂了课程内容。当她发现有学生没听懂某些内容时,她就去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直到学生听懂为止。正是她的工作使得我儿子回家做作业时没有问题。
2
师资水平高
研究显示,全美各种工作的平均工资是$56310/年;公立学校老师的平均工资是$64133/年;私立学校老师的平均工资是$73279/年。
——也就是说私校老师的平均年薪比公校老师大约高出一万美元。可以想象,那么私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也自然就高。
3
重视素质教育——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的导向
我儿子的学校5岁起学编程,学法语,还学习领导力课程。而这些都是这所私立学校必上的教学内容。
我看了这学校的领导力培训课程的纲要,那还真不是个花架子。上面写着“这个项目将教育、引领和辅助学生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成为自信的领导者。”“领导力的学习通过培养出那些行为公正,慈悲为怀,谦卑前行的领导人最终提供给世界带来积极改变的机会。”
这项学习的四个阶段核心内容为:
1,团队合作;2,做服务型的领导;3,决策;4,沟通。
4
培训时间管理和自律
2018年他18岁,我们带他去加拿大度假。和当地接待我的朋友见面后,我们就在酒店大堂闲聊了起来。他看我们聊个没完就问我,你们还要在这里聊多长时间?我自己出去一趟,一个小时内一定回来。我说行。40多分钟后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刚买的温哥华公交通行卡。后来他跟我说,我去考察了一圈温哥华的公交系统,比洛杉矶的好,可以学习。
那次度假我们一家人共乘一辆车,有的出行时候就会让他开车。他一导航吓我一跳,那语言我根本听不懂。原来他同时在学四种外语,为了抓紧每一个时间学习,他把他的导航系统设置为五种不同语言。每天一种不同语言的导航他轮着来。
5
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丰富。
6
思想意识相对偏右——比起公立学校来不那么民主党式的白左
国内的朋友可能不容易理解——民主党怎么了?危害到我什么了吗?
这话要看怎么说。首先明确一点,区分美国两大党派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一个重要也简单的标志就是民主党是代表穷人利益的党,他们强调的是财富的分配;而共和党则是代表富人利益的党,强调的是财富的创造和保护。
只举一个例子就容易理解了。前些天备受全美关注的一个事件就是德州与纽约的冲突,典型的共和党理念的德州是坚决反对非法移民、难民的。而地道的民主党理念的纽约市则完全相反,公开声称自己是庇护非法移民、难民的天堂。于是当德州州长把上千名非法入境的难民用大巴送到了纽约市时,纽约市长亲自迎接非法移民大巴。随后市政府还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纽约名为“张开双臂”的计划。除了租用5000个酒店房间用于接待外,将有上千名非法移民的孩子进入美国公立学校就读。
7
私校的上下学时间更灵活
拿我儿子上的学校来说,如果家长愿意,可以最早在6:30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最晚则可以到下午6:00再把孩子接走。当然这样做需要多交一些费用,但那费用非常有限,而且早送晚接的多种形态也可以很自由地选择。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美国同样是私立学校的质量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这种质量的高低还不一定和学费高低成正比。
相比较之下,公立学校的质量就比较容易鉴别,因为有两个硬性的标准——1,“十分”的学校就是顶级、最高分的学校。2,“蓝带”(Blue Ribbon)则美国教育部认证的优质学校的标志。
美国私立中小学校的学费,从几千美元到五、六万美金一年不等。这个数字已经与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差无几。而除了那顶尖的几十所学校真的是方方面面都好以外,其他的私立中小学校都要实地考察和比较才能了解它们真正的性价比。
上文解析了这么多私校对孩子教育的益处,那么私校的弊端有哪些?当然也有。这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全美可选的好学校数量太少
2
昂贵的费用
另外这个中小学读书可就和大学不同了。大学本科只有4年,再算上个研究生也是6年不到。而美国标准的中小学是5至18岁——整整14年,当然要看你从中截取多少年让孩子赴美就读。但最后各种费用加起来超过六、七十万美元是完全不夸张的事。
3
校运动队水平不高
也许你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反正也没期待孩子成为职业运动的明星。那确实是,很多美国巨星包括科比、奥尼尔都是从中学直接选秀就进了NBA,他们也只能从公立中学选拔出来。但你不要忘了体育特长是知名大学录取的一个重要捷径。你要想让孩子从私立学校走上这条捷径那概率可就是微乎其微了。
另外在孩子已经充满对一个项目的热爱,你又不可预知他的未来时,你不愿意把他放到一片更好的土壤上去培养?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金融家白人朋友,他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是私立小学一路走来,到高中时就必须转入公立学校。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在水球方面展示出充分的天赋和热爱,他必须为儿子转学到具有美国国家水球队摇篮之称的公立中学。
4
“活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他说:“在私立学校中,孩子们的身边一直是一群富家子弟。这是一个并不真实的世界。这对孩子们未来走入社会毫无帮助。”
——这话说得极有眼光,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不能停留在虚幻的假象中。
除了上述分析的美国中小学私校的利弊外,还有一个说不上是利是弊的特点,也是国内家长最不容易了解的一点——那就是私校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度。
私立学校对家长在校园内教育孩子的配合要求远超我们能有的想象。以我儿子的学校为例,仅从需要家长参与的校内活动就多不胜数。如果我老婆不是一个全职妈妈,很难想象作为家长的我们能够应付的过来。
但学校的理念是,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教育仅靠学校是绝对不够的,家长有责任高度参与进来。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定律——越是质量高的私校对家长参与工作的要求越高。
与此相对应的是,要求家长参与这一点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可就全然不同了。
除了家长要拿出时间参与外,这里面还有一个避不开的语言问题。如果家长的英语没有达到能和校方交流的程度,那么这平均一周多于一次的家长入校的活动(可绝不仅仅是开家长会啊)就着实难以完成。
二、公立中小学之利弊
那么相对而言,美国公立中小学都有哪些利弊呢?很简单,把文中已讲的私立学校的利弊倒过来即是。概括起来,公立中小学的利处就是:
可选的好学校众多,入学容易。(这当然是对具有美国身份的人说的)。 没有学费,很多州的学校还提供免费餐。 运动队众多且水平甚高。 学校呈现出的是一个真实社会的景象——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包括非法移民难民的孩子。
三、私立学校中教会学校让不让人担心?
——20多年前,作家王朔住在我洛杉矶家中。那时我就给他申请了美国杰出人才移民。现在网上还有他自己的视频段子——“谁不想当中国人呀?但你们丫要把我惹急了我就去当美国人了,美国人多仗义呀!我申请杰出人才,一下给我两张绿卡。”
那时王朔想要女儿来美国上中学,我就跟他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我说,你女儿来美国如果上了教会学校,到时候她真的信了神了,你担心不担心?
他想了一下,回复我说:“还是别真信吧。”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们真的对教会学校所知甚少。
我现在的观点是,真信了上帝也没什么可怕的,上帝很多时候可以给予孩子家长给予不了的力量。
譬如我前面讲过的我的那个侄子,他就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他16、7岁就同时学习四种外语,自律地安排好生命中的每一分钟,永远充满精力地前行,没有上帝的督导这是不可想象的。
结束语
刚刚过去的8月11日,是中国第一批小留学生赴美150周年纪念日。1872年,他们一行30人在无数国人的质疑中漂洋过海来到美国(那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留洋有辱门楣,科举才是正途)。他们最小的仅10岁,最大的不过16岁。正是本文所关注的来美读中小学的年龄。
不管这些孩子遭受多少鄙视和质疑,他们中走出了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詹天佑,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今为天津大学)校长蔡绍基……
时代发展到今天,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小留学生登陆美国。不远的将来该有多少杰出的人才?
作为一个年过花甲的老留学生,一个年近三十才出国的大龄留学生,我认真地写下此文,献给这个时代所有勇敢的小留学生们。
我相信,私校公校没有一定的优劣之分。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特点,正如一种学校也有一种学校长盛不衰的原因。我愿天下每个家长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
中美企业峰会主席 沈群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