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曾经的职业预想是考研或考编、进入中学当老师,但遇见益微青年(EV)后,她意识到从事教育不只有这一条道路可走。
她说,在接触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她在其中收获了什么,是如何将它们运用到实践中的,又是怎样的契机,让她报考了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让我们和小树一起,了解这段不断追梦的故事吧!
※以下内容由对小树的采访整理而成。
从确认从事教育的理想到现在,已经是我的第十一年了。这些年幸运地遇到许多转折,让我改变了原本计划的路径,看到了更丰富的风景。因为想当老师,我的高考志愿全部填报了师范院校。在如愿进入到历史师范专业后,我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图景预想与我的很多同学一样——本科毕业后读研,研究生毕业后考编进入中学,每天上课走上讲台“上课”“起立”“老师好”。有时也会一点恐惧,怕自己的未来会真的像一些人说的,“当老师,这辈子就看到头了”。因为想支教,在大学加入了西部支教同心会社团,又因为同心会遇到了EV,我接触到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更加广阔的世界。我慢慢发现,教育其实有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让“当老师”变得无聊的,不是这份工作,而是老师本人,是还未打开的眼界与缺少碰撞的思想。EV影响了我的人生规划,也改变了我后来的决定。遇见EV,可以说是大学期间发生在我身上最幸运的事情之一。第一次参加EV的线下活动是第三届益微论坛,那届论坛的主题是“玩出未来的教育”。在论坛上,我第一次意识到“玩”可以和教育联系在一起。原来教育不一定需要你正襟危坐:它的形式可以很有趣,它的内容可以很广阔,它既关注人的知识的进步,也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一种更全面的,真正关注人的教育观。后来参加EV的培训,学习儿童社会情感方面的课程,我不仅在为孩子们备课,也在为自己“补课”。这些知识弥补了一些我曾经历的体制内教育缺失的东西,已是大学生的我依旧需要学习。尤其是同理心倾听、正向表达、自我觉察这三项能力的提升,对我特别重要:不仅带动了自我的成长,还用到了社团管理中,间接地支持了师弟师妹们的成长。以前,我可能会向他们直接提出自己的建议。后来我慢慢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只是有时会被情绪、不合理信念等因素干扰,而无法清晰地寻找答案。我要做的,是同理他们的感受,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再用提问的方式,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真正困惑的是什么,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白同理心倾听的重要性后,我不再会否认或者回避他们的情绪和感受,而是倾听、接纳。诉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和疏解。当我发现教育有这么多可能性之后,也发现了自己的未来有很多种可能,不是只有考研考编这一条路。而且,即便是在体制内当老师,也大有可为。
大三下学期,我在一所县城的公立高中教高一。
在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之后,我开始尝试做一些“传统”教学之外的事情,比如做图书漂流岛、办茶话会、利用周末自习开“有光小讲座”和学生聊“早恋对吗”“我美吗”“什么是自由”等由他们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对这些活动的喜爱程度超乎我的预期,他们会写纸条问我,路上堵我,催着我办下一次“有光小讲座”。
这段时光让我看到,即便是在似乎最缺少教育创新土壤的县域高中,也存在着教育创新的空间,这里的学生也是更需要、更渴望一些能真正支持到自己成长的东西。
我也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理想,并不是教师这个职业本身,而是能够支持到人的成长。公益、社工、心理咨询等等,都可以是去达成这个目标的方式。
与其让过去的规划限定自己现在的学习领域,不如在真实的探索中寻求更敞开的未来人生,在行动与反思中不断接近自己的真正使命。
那时,通过EV我接触到群岛大会等各种教育创新的论坛活动,并从中看到了自己所受师范教育与当今教育创新前沿之间的巨大差距。经过一番考虑,我决定先不考研也不入编,而是先到一线去看看教育创新究竟是怎样的。一方面,是想学更多东西,积攒起经验和能力,以更好地支持到县域中学、乡村小学里那些我牵挂着的学生们;另一方面,也想在实践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未来要专注发展的方向。于是,我来到了当时面向“问题”青少年的创新学校,北京一出学社。从EV学到的同理心倾听和正向表达,在工作中也帮我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相处。还记得有一个学生和朋友闹了别扭,来找我诉苦。他讲述整件事情的时候,我没怎么说话:没有评判,没有给他任何建议,没有刻意帮他梳理思路,甚至提的问题都很少。我只是看着他认真听着,偶尔尝试描述出他的感受。说着说着,他把自己说通了。最后,他对我说:“小树老师,谢谢你,我已经想通了,你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有时候我不需要别人做什么,就需要别人听我说。”很多时候,那些所谓叛逆、不求进取、能用一百种方式惹恼你的青少年,不是“坏”,而是“苦”,不是他们很糟糕,而是他们有过糟糕的经历。这些经历以及经历中的感受和需求,需要被看到,然后心中的痛苦才能一点点得到化解。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喋喋不休讲道理的成年人,而是他人发自内心的接纳与陪伴。虽然经过了这些年的锻炼,我依旧无法解决别人遇到的很多问题,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EV学到的东西,至少让我知道了在孩子情绪崩溃、需要关心的时候,可以如何给予恰当的关心和支持。创新教育和公益机构的未来如何,我们谁都不知道。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人会感到焦虑。不过,我对未来如何发展并没有很多的期待。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只要尽力做好眼前的事,就已经足够。在一出学社工作时,许多学生和我有相似的经历。有的学生经历过家庭暴力,经历过校园欺凌,经历过一些不平等的关系。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在相似的年纪有着相似的境遇,我当时却是不同的样子?是什么让我成为了现在的我?回顾过去,我发现,是许多哲学家的文章和思想给了自己力量。思想本身具有力量,也能够帮助人。有时候,我们需要超越现实的东西来面对现实,需要超越当下的智慧来直面挑战。中国的哲学家们,给了我一种内在的确定性。尤其是孔孟老庄,对我的影响很深。他们帮助我转化内在的不合理信念,更清醒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至暗时刻”。这些哲学思想能够融入我的生命里,也能从我的生命中流淌出来,触碰河流边的另一个生命。我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尝试做这方面的教育呢?同时,选择哲学专业也是为了探求我自己内心的疑惑,如果说我从事教育是希望实现人的幸福,那么人是什么?幸福是什么?面对无可回避的局限性,作为教育者或仅作为个体,我们能否实现某种超越又该如何超越?我想带着教育实践中所产生的这些问题与对真实的人的关切,深入地研习哲学家们的思想,在未来或许尝试做人文通识方面的教育。
人不只属于群体,也是有差异性、独特性的个体。对我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做成了什么样的事,而是能不能真正地支持具体的人。我希望自己能够关注个人,触碰ta真实的经历和感受,自立立人。感谢EV在一路上给我的支持,让我有了被看到、被同理的体会。EV也让我看到,这个社会里是有这样一群人在的,他们不是去追求学历、财富或社会地位,而是怀着心中的理想,在通过自己点点滴滴的行动让教育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
我知道了不论做怎样的决定,我都不是孤身一人,即使身边的人不理解我的追求,在遥远的地方也有同行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