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冯烁、张棉棉 2018-05-30



柳传志

1944年生于上海,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中国著名企业家、投资家。他从科学院的技术员转身,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在很多商业领域,柳传志的实践和探索都开风气之先。虽然淡出联想集团多年,专注于联想控股,深耕投资领域,但“联想”这个标签始终贴在柳传志身上。


1978年,34岁的柳传志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所担任工程技术员,改革开放的消息传来,柳传志说,当时只有朦胧的意识,时代可能要变了。


柳传志:“当时其实最大的一个感觉还谈不到说未来改革开放如何,只是觉得中国可能会真正结束这个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计算所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专业机构,举全所之力研究出的大型计算机,要300多平方米的房子才装得下,每秒千万次的运算速度,也与国际水准相差甚远。


柳传志接受央广记者冯烁专访


柳传志:“在科学院吧,尽管我做了科研成果,但这成果本身它变不成生产力,让人着急。”


真正的变化出现在1984年


对柳传志来说,真正的变化出现在1984年。在那之前,已经有科研人员开始在中关村办服务公司,用知识挣钱。这对科学院的技术人员刺激不小。


计算所也拿出了20万启动资金,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最初的办公地点在计算所的传达室,公司只有11个人,柳传志由此转型。


柳传志:“84年有机会能让我做企业的时候,那真的是我感到特别地高兴,就是摔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中关村办了这些民营企业以后,那里的收入远高于在所里的科技人员的收入,所长当时很着急,希望我们所也办一个公司,如果能够有收入的话,其实能够更好地贴补科技人员。”


1984年,柳传志等11位科研人员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平房(中科院计算所的传达室)中创办了联想。


但是办公司和搞科研根本是两码事。虽然背靠着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研究机构,柳传志也摸索了好久,甚至摆摊卖过电子表、旱冰鞋。


柳传志被质疑,为什么不选技术优先。在他看来,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跳不出当时的发展阶段,生存的压力远大于其他。


柳传志:“其实有很多人现在不理解,认为我们不重视技术,其实在当时我们没有任何资金来源。替人家卖东西,了解什么叫市场,学习很多做企业的一些基本规律,同时积累资金,目标还是很希望能够有我们自己品牌的电脑。”


研发自己的品牌,迎接更大的挑战


研发自己的品牌电脑,联想采取了“三步走”战略,先做代理,再引入自己的生产线,同时,用做代理赚的钱搞研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667achq8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柳传志:“88年开始,(我们)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逐渐生产了联想品牌的电脑,但当时其实卖得并不是很好,一个是没有品牌,另外质量也未必能保证,大概过了一两年,质量才逐渐稳定。”


有了自己的品牌,联想却迎来了更大的挑战。《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布,中国进口电脑关税从200%降到26%,IBM、康柏、惠普等国外的电脑品牌大举进入。真是“小舢板”和“航空母舰”的较量!当时,联想及时展开了一场降成本、提质量的阻击战。


柳传志:“93年那一年,我们这个行业的国产老大哥,就是长城,一年就被冲垮了。面临那个形势,把自己原来存在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好好地捋了一遍,大规模地进行改组,当时有点豁出来的劲头。假定中国没有联想,以外国电脑为主的话,就会比人拖一个环节,而且价格会贵很多。有了自己品牌的电脑,使得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大大地往前推进了一步。”


1997年,联想电脑获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开启向世界进发的战略


2004年底,联想集团开启向世界进发的战略,一举以17.5亿美元收购了总资产4倍于己的IBM个人电脑业务,这场“蛇吞象”的跨国并购,被称为“中国企业第一宗大型跨境收购案”。柳传志回忆,这次并购最大的“得”,在于极大缩短了联想国际化的时间。富有戏剧性的是,20年前,柳传志和他的伙伴们正是以IBM的代理商开始了创业的历程。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8年的金融危机,算得上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海外并购的起点,2016年,民营企业海外并购金额超过国企。在并购中,中国企业读懂了市场,也逐步获得了世界的尊重。


柳传志:“最近联想(控股)也有一个大的并购,可能过一段时间也许会宣布。以前你并购的时候都认为中国人不行,你们不就是买了我们吗?我给谁干不是干啊?你们不懂。这是以前外国人的心态。现在谁都认为中国企业是明白的,人家还是很尊重中国企业在业务模式上的创新的能力等等。”


联想控股进入投资领域


2001年,联想分拆,柳传志带领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进入投资领域。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多元化投资集团之一。


柳传志:“现在国家非常强调金融界要做好直接投资,给实体经济能够以直接的支持。我们前后投了有500多家企业了,投完了以后,还要帮助被投资者在管理方面互相怎么去进行交流,他们有哪些困难,怎么帮他们解决,帮他们走出去。”


2015年6月29日,联想控股在香港整体上市。


联想控股的战略投资除了传统的IT产业,还覆盖金融服务、农业与食品、新材料等板块,财务投资在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拥有丰富的布局。从传统电脑行业的较量,到基于互联网大发展的竞争,在柳传志看来,技术变革让这个时代迎来大的拐点,是挑战,更是机遇。


柳传志:“因为移动互联网出现以后,你比如它就会跟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数字能源结合起来,一结合起来就不得了,它就会等于是两个正能量结合到一起,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实一个国家强弱,它最后还是比科技力量的强弱。”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这条路,还很长。


从咬牙走出科学院的大门开始创业,到经历商海沉浮,柳传志已年逾古稀,聊到核心技术和不断创新,他眼底依然泛着少年的光芒。


柳传志:“我们以前老说只有中国制造没有中国创造,其实我心里对这话是不服气的,原因是当时火候没到。今天的民企,特别是做互联网服务这几家,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可以提前做很多布局,所以我觉得除了国家单位注意了科技力量的研发之外,要特别发动民营企业对科技的重视。”



见证者说

“我自己见证了中国的IT行业,真的是从无到有,到现在居于了世界一个领先的地位。40年前,我们就是去做梦,拼命做好梦也绝对梦想不到中国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40年我们改革开放,起起伏伏,中国把这个势能蓄起来了,后边就该有突破了,我们真的就能够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

——柳传志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在这场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的伟大变革中,有多少波澜壮阔的征程,有多少值得铭记的时刻?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踏着40年历史轨迹,寻访到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记录他们的回忆、思考和展望。

5月11日起

中国之声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特别报道

《见证》


本期内容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魏漫伦

审稿:刘黎

记者:冯烁、张棉棉

音频制作:王敏 

旁白:郭静

视频审稿:王磊

摄影摄像:刘梦雅

新媒体编辑:武司宇、柴婧


往期回顾


胡福明:最好的文章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文章|见证

严金昌:小岗村为何进行了“二次土改”?|见证

郭凤莲:从“农业学大寨”到“大寨学全国人民” |见证

温元凯:我的建议,邓小平只拿掉了四个字|见证

章华妹: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诞生|见证

年广九:因为卖瓜子被邓小平提到三次|见证

龙永图:中国开放,美国一点都没吃亏|见证

梁广大:邓小平用七个字回应了社会对特区的非议|见证

赵启正:擦亮一颗东方明珠|见证

刘向东:外国游客来曾在走廊搭床,赚外汇从建合资饭店开始|见证

濮继龙:一分钱没有,大亚湾核电站是怎么建成的?|见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