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没有它,珠三角会多出50座大型火电厂 | 足迹

中国之声 2019-06-07

地点 | 南方电网

采访者 | 谭朕



纪录片《兵驻天生桥》片段


纪录片:“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经过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战,一号机组启动发电了!”


建在“河滩”上的水电站

48个人曾为它献出生命

1992年底,位于广西隆林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以下简称“天二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这并不是一座普通的水电站,因为这里是西电东送南通道的发源地。总投资5200多亿的西电东送项目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项目,分为北、中、南三个通道。其中南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在西部山区奔流的一朵浪花,就这样点燃了千里之遥广东的万家灯火。


车沿盘山公路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头,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悬崖,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蜿蜒向前的南盘江,水流湍急,险滩密布。南盘江的下游河段是广西和贵州的界河,两省区隔江相望,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就坐落在广西一侧的雷公滩段峡谷上。


坐落在峡谷底部的天生桥二级水电站

央广记者谭朕摄


印象中的水电站都是拦水筑坝,建在峡谷河滩上的天二电站让我有些意外,南方电网天生桥二级水力发电公司工作人员万双民解释说,天二电站是引水式水电站,主要通过管道将上游来水引入发电厂房,建在峡谷底部是为了增大落差。


万双民:“在边坡的下面有六条压力钢管将水流引入主厂房,在这里水能转化为电能,源源不断地通往广州。”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示意图

央广记者谭朕摄


安装六条压力钢管看似简单,却需要在厚重的山体里开凿出三条隧洞。这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岩溶地区,是施工的头号难题。


1982年原武警水电部队奉令参加电站建设,如今已经退休,当时33岁的余光辉就是其中一员。


余光辉:“三条10.8公里的隧洞是非常难啃的,因为里面有断层,有溶洞,有暗堡,施工难度非常大。这些困难官兵们一个个都把它克服了。”


于光辉老人在讲述他和电站的故事

央广记者谭朕摄


余光辉至今还记得,1985年12月,一次滑坡就一下子就夺去48个人的性命。


“我们看到的边坡,在1985年在进行边坡浇筑的时候,突然发生了一次滑坡。曾经和我一起共同工作的30名武警官兵和18名民工牺牲,在现场有连队指导员,有技术干部,也有志愿兵战士,普通战士,他们为了电站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生命,为西电东送,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当年武警官兵建设的主厂房如今是整个发电站最大的建筑物,走进近60米高的厂房,六台巨大的发电机组整齐排布其中,轰轰作响,万双民告诉我说,这里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广州一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我想,这或许是对那些长眠这里的英灵最好的告慰。


“现在六台机组满负荷运行,总负荷是132万千瓦,一年发电量最高可以达到86.68亿度,相当于广州一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主厂房发电机组

央广记者谭朕摄



引进输电技术水土不服

自力更生迫在眉睫

1993年,随着天生桥二级水电站通网发电,此后的若干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水电资源穿越崇山峻岭、江河沟壑,源源不断输送到广东。


但毕竟跨越千山万水,如何更高效的运输电能则是水电站建成后最核心的关键问题。


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输电大通道示意图

央广记者谭朕摄


在广州,我见到了南方电网首席技术专家、科研院董事长饶宏。2000年,南网第一个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500千伏天广直流工程正式投运,饶宏就是见证人之一。


相较于之前普遍采用的交流输电方式,直流输电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电量损耗小,经济性更高,几乎就是为“西电东送”量身打造的技术。饶宏却告诉我,当时在通电调试现场的他感受到的不是兴奋,而是郁闷。


外方跟我说,你们这些工作人员统统都要离开,所以看起来是一种维护工作秩序,实际上还是因为关键的技术不想让我们看。


云广±800千伏送端换流站——楚雄换流站

央广记者谭朕摄


天广直流工程全部引进外方技术,但却严重“水土不服”,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高锡明说,投运之后,一年停运了38次。


直流闭锁发生了21次,所谓直流闭锁就是像高速公路因故障停运了一样,没法送电了,再加上我们发现问题主动停下来17次,加起来停运接近40次。


重重困境之下,自主创新,自力更生成为南方电网在整个西电东送过程中的核心关键词。


“我们一直在强调原创,也就是0-1,从无到有的创新。但创新1-n和从无到有,个人认为这两个过程同等重要。外方的设备和技术也会出现较大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大概几百项原来外方设计中可能导致直流闭锁的问题,通过我们自己的仿真和研究,提出了反措,进行了完善。”


2010年,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云广直流工程建成投产。800千伏是我们正常用电220伏电压的3600倍,更高的电压意味着更大容量输电和更低损耗。这个完全由中方主导的工程攻克了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等一系列世界级技术难题,依托这个工程的科研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云广±800千伏送端换流站——楚雄换流站直流厂

央广记者谭朕摄


作为电力门外汉的我很难对这些尖端技术有直观感受,但在调研过程中,南网基层技术员工的创新劲头就让我印象深刻。


云广±800千伏送端换流站——楚雄换流站一角

央广记者谭朕摄



大学生扎根山窝窝

50块解决“六万元”难题


在云广±800千伏的送端换流站楚雄站,我见到了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自动控制班高级作业员李少森。


2012年,他从广西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一头扎进云南楚雄的山窝窝里。

李少森,央广记者谭朕摄


李少森:“因为专业也是对口,兴趣也挺浓厚的,就想过来……”


电力专业毕业的李少森没有满足于待在自己专业的舒适圈中。入职七年来,他先后自学了编程、机器学习、视觉识别技术三个领域的知识,自己编起了代码,开发出用于记录并辅助分析系统故障的软件。


“换流站要有人监盘,看着电能哪些参数产生了变化,及时处理。这个就是代替人进行监盘,它自己去学一大堆数据,来判断哪一个数据是潜在的故障。刚刚只有两分钟不到,之前我们大概需要一个小时。”


李少森的同事张启浩是楚雄换流站的检修专责,入职第三年,爱琢磨的他通过淘宝花费50块钱就解决了外国厂家要价六万块的难题。

楚雄换流站阀厅,央广记者谭朕摄

张启浩,央广记者谭朕摄


阀厅升降车,央广记者谭朕摄


阀厅升降车电源模块,央广记者谭朕摄


“我们阀厅升降车是从德国进口的,电源模块经常会烧坏,国外的厂家不修,只卖给我们新的电源模块,要价6万,供货周期三个月,万一遇到紧急抢修,这三个月没有车可用。觉得也不信这个邪,就把它直接拆了研究了一下,去淘宝上买了一些零部件,不到50块钱。”



从煤电到水电风电

清洁能源照亮绿水蓝天

2018年5月15日上午,西电东送又一大动脉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全面启动建设,工程计划2020年投产送电,2021年全部投产。


弹指一挥间,从1992到2019,从余光辉到饶宏再到李少森,在一代代建设者的努力下,一个联接滇、黔、桂、粤、琼,庞大复杂的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已然成为一条高等级的能源高速公路,不断跃动着澎湃动力。南方电网副总工程师刘映尚告诉我说,这条高速公路上,奔跑着的近九成都是清洁能源。


“西电东送以前东部发达省份主要靠煤电,因为有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所以我们能够把西部大量的水电风电送往经济发达地区,使得我们国家整体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去年,广东吸纳西部电力达到1900亿千瓦时,东部的经济发展起来了,也能为我们的蓝天绿水提供保障。”


1900亿千瓦时就是1900亿度电,当我得知,这相当于50多座大型火电厂一年的发电量时,我感受到了震撼。因为,如果没有这些来自西部的清洁能源,珠三角地区可能会密集建设50座大型火电厂。


编者按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今天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往期回顾:

中共“进京赶考”的起点如今什么样?| 足迹

中共“立规矩”的地方今天怎样执行规矩?| 足迹

解密: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进京瘦身三次走了17天,如今…… | 足迹

北斗导航+无人机+...这可能是你见过的最接地气的用法了 | 足迹

马背上建校,如今同层换教室要走8分钟,这是什么“神仙”学校?| 足迹

全国人民用的铅笔,5支里有3支来自“光腚屯” | 足迹

 太美了!这梯田不是江南,是“中国薯都” | 足迹

 让肿瘤消除,让土豆增产……核技术竟然还能干这些 | 足迹

 记者进入核反应堆厂房,迷路了…… | 足迹

 一堂课:涨知识、超有趣、还能扶贫!想来试试吗?| 足迹

 河南兰考的红薯,北上广卖到几十块一斤竟然还供不应求 | 足迹

“蔡家崖”专列带你去吃啦叨叨,“小延安”如何成为红色旅游“爆款”? |足迹

这个“与世隔绝”的古老神秘民族,就这样“一步跨千年” | 足迹

从原始社会直接走来的他们,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 足迹

这个巨坑有32个故宫大!当年曾被印上人民币,如今……|足迹

这个地方名叫海子,比海子的诗还要美…… | 足迹

假期过半,再不来这里看看就等八月吧 | 足迹

你知道“西海固”吧,有没有想过去那里看山花?| 足迹

这个作家柳青曾经住了14年的村庄,如今正在“二次创业” | 足迹

那个传奇的大陈岛,如今成了大黄鱼“咕咕”叫的网红打卡地 | 足迹

车厘子吃到饱,出门就逛免税店,郑州+卢森堡,这条空中丝路有多牛? | 足迹

从90分钟到3分钟,他们如何与地震波赛跑?| 足迹

主创人员


总监制:蔡小林

总策划:高岩

审稿:王磊

记者:谭朕

新媒体编辑:张乔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