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真正读懂一本书,还得靠这种阅读方法!

大绘本 2020-02-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外滩教育 Author 郑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这样总结并不是空口而谈,而是“行走阅读”最好的印证。


行走阅读,指的是孩子带着一本书走上旅程,在现场找寻作品中的事或物,书与目的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通过生活经验或者阅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孩子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阅读中遇到另一个“我”。那么行走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又该如何做呢?


本文授转自“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文丨郑钢,编辑丨李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是耳熟能详,一直是中国无数至圣贤达提倡和推崇的治学、修炼之道。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就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朝的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说到“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想在术业上有专攻或者成就,需要扎进书堆,饱读诗书,从前人那儿汲取精华。


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的层面断然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行走阅读”该如何做呢?


孔子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古人在论述和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时,意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行走阅读不是件难的事


换个视角来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否蕴含新的阅读的方法和形态,给予老师和家长阅读的启示?


很多孩子对阅读常常缺乏兴趣,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读完一本厚厚的名著、小说,或者科普、地理、历史等著作,读着读着就感到兴趣索然,原因在于缺乏激发阅读的“荷尔蒙”。


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阅读方法:行走阅读。孩子在行走中寻访、印证文字,还原现场,这样阅读的“荷尔蒙”就产生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文字的场景,激发共鸣。



如今,跨界深受欢迎,行走阅读就是在阅读和旅游的跨界和整合,从抽象意义上的行走走向现实生活的行走,带给孩子别样的体验和收获。


行走阅读,指的是孩子带着一本书走上旅程,在现场找寻作品中的事或物。当然这本书与目的地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优秀的作品常常具有真实的现场感和生活的粗粝感,或多或少地蕴藏着场景。


写实类的无疑要依托真实的生活场景或环境,常常是真实的存在。无论古今中外,将真实的地域或器物为描写对象、故事背景,或者以物托情,以物托志的作品汗牛充栋,层出不穷。


放眼世界,或是纵观国内,许多地方历史悠久和人文荟萃,任何一个名山大川或者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们抒发胸臆的文字,而这些文字天然是行走阅读的最好素材。


当然,还有虚构类的作品,就像小说,场景或背景必定少不了,近乎真实,恰到好处的地域是作品引人入胜的天然土壤。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场景是作者心目中的“原乡”或者“梦乡”,就像鲁迅笔下爱的很多人物大都来自“鲁镇”、“末庄”等乡野村庄,这些场景常常虚实结合,糅合了很多地方的情与景,或许来自这个镇,也或者来自另一个镇,但是始终是江南水乡的韵味:白墙黑瓦的民居沿街而依,斑驳的石板和多姿的石桥连起小镇的筋脉,村口的一棵大树聚集着小镇的活色生香......


这些场景折射了作者意念,以超现实的形式存在,向读者呈现了小说或故事发生的独特土壤。


不论是中国文学视域中,或者在世界文学视域中,很多作品或作家体现了强烈的地域性,为行走阅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载体。


就如老北京对于老舍,高密对于莫言,湘西对于沈从文,上海对于程乃珊,读了他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地呼吸到来自这些土壤和场域的独特气味。有时单一的作品也能有鲜明的场景感或地域性,使得阅读者深刻地体验原野滋味。


孩子在阅读中切换文字和现实,使得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得现实具有诗意感,阅读就成为很快乐的事。


共情,是行走阅读最高境界


要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对某一部作品产生深层次的互动,在阅读中的共鸣和共情尤为重要。孩子在行走和浏览过程中,当看到作品中晦涩的文字以立体和直观的形象出现在他眼前,对于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那些人、物,景使得文本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栩栩如生,共情感从心底生成。


与此同时,当我们浏览过一个地方,脑海中会留下记忆或影响,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图式记忆”,这种记忆产生积极的思维,唤醒读者脑海中的信息,激发对于文本的亲切感。


记得有次我在《文汇报》笔会专栏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好像是“世界上的三堵墙”(有可能记错了)。里面有三个内容,有着三个小标题,前两个内容是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间的哭墙,第三个是北爱尔兰的“和平线”的隔离墙,其实论知名度,前两堵墙要比北爱尔兰的隔离墙远远有名的多,可我的视线却直接停留在“和平线”隔离墙,先饶有兴趣地阅读起来,为什么?因为曾在2012年我曾经去过贝尔法斯特小住一段时间,在城内溜达时,常遇到“隔离墙”,据说在贝尔法斯特就有99处。


为啥会对“和平线”隔离墙的关注远远高于美西边境墙和巴以哭墙?研究证明,生活经验或者阅历更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读者常常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觉得有可能在阅读中遇到另一个“我”,或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在故事中重现。生活经验和经历的嵌入更能提供给读者理解的支架,帮助读者理解内容。


还有,当孩子行走时阅读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情感的体验格外深刻。举个例子,当你带孩子旅游的目的地是南昌时,《滕王阁序》是必不可少的随身阅读作品,当你登上滕王阁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将真实地呈现在你眼前,孩子对于作品中的“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自然会涌上心头。


某种程度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是共情能力。共情能力,又叫做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阅读中体现为对文本人物、情节或者场景的理解。


共情能力低的人对文本内容或情感缺乏敏感性,无法理解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深层次蕴含的旨意。


行走阅读能够提供文本与读者共情的纽带,以及现实的观察视角,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和思考的蔓延,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所要传达的情感,在阅读中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对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过程。


因此当孩子在行走阅读中完整地读完一本很棒的小说或作品中,仿佛真实地经历了书中人物和情节,有着恍如隔世的畅快感。


不仅有了内容的共鸣,还在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也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能是从未经历过的战争年代,让他们体会了正义和生死;可能是从未到过的异国他乡,让我们认识了多元和诡异的文化;甚至可能是虚构的世界,让我们的想象力多了些能够涉足的角度。这就是行走阅读所有着的最高境界。


来一次真真切切的行走阅读


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曾经主编过一套城市文学地图,包括巴黎、都柏林、伦敦、罗马、纽约和圣彼得堡等世界大城市。


他在总序中写道:“事实上,城市是文学的主题,更是文学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他眼中,每一个城市都有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文学特质,而这些特质是城市文脉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成为他编写这套书的由来。


城市文学地图丛书给文学爱好者们提供深入和体验城市文学筋脉的指南。他们以历史的维度和地域的维度结介绍某一个城市的文学,常将历史、地理和文学融为议题,带领读者鉴赏悠久的文学历史,感受独特的文学气息,领略灿烂的文学世界。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邂逅某一著名的作家不再是奢侈的事。




不过,在一次旅途中,想阅读完这个城市或者地方的文学作品是困难的事,那就不妨轻松一点,选择其中一本,或者二本。


牛津大学是电影《哈利波特》的重要取景场地之一,其中基督教会学院食堂以及博得利图书馆都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主要取景场景。带着孩子参观时鼓励孩子回忆电影中的场景,比较有何不同及相同。还可以阅读《哈利波特》书中关于这一场景的描述,使得孩子在文字、影像和现场融汇。


还有种行走阅读就是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文学性阅读。举个例子,楹联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神灵魂或者是身份标签。可以这样说,没有楹联,就没有古建筑。如武侯祠的“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黄鹤楼的“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十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岳阳楼的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都是典范,如果缺少了这些楹联,这些古建筑就会黯然失色。所以在孩子游览时,楹联是上佳的阅读材料。


再举个“唐诗之路”的例子,浙江的四明山、天台山、天姥山、浙东古运河、剡溪、镜湖,是如今旅游的小众热点目的地,这些景点串起了唐诗之路。据史书记载,唐代有400多位诗人游历过浙东唐诗之路风景线。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陆龟蒙、皮日休、刘禹锡、骆宾王、贺知章等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当你全家在奉化溪口镇青翠的竹山之下。吟着“岩边笑指云深处,依旧桃花满千树。谁知应梦在名山,几度春风等闲去”,游玩古朴的廊桥,踩着鹅卵碎石的小径,岂不是最真实和美好的体验。唐诗之路,一路唐诗,在唐诗主题旅游后,相信孩子对唐诗会喜欢甚至迷恋。


当然,行走阅读的旅游前行准备是必不可以少的,这是一种“饥饿疗法”。家长和孩子可以商量旅游的主题,在旅游前收集足够的信息,了解有哪些资料或作品,这样可以到现场有的放矢,进入系列和深度的学习。


或者选择某一个书籍,提前开展阅读,并将作品中描写的典型场景,如风土人情、名山大川,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乡土原野等标注出来,然后到旅游现场去求证、寻访,如此旅游成为一次探访活动,充满了乐趣。


当然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写?在更大的场域中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故事当时的背景与今天的生活有何同?这样阅读变成了思辨、分析的过程。有了期盼和向往,旅游成为快乐的事。


有效的阅读常与必要的写作或者输出有关联。因此行走阅读绝不是信息输入的过程,而是输入,内化,互动和生成的过程。


在旅游之后,文学地图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鼓励孩子绘制旅游目的地的文学地图,有哪些文学作品与这个地方有关,他们又在哪个区域?或者从一部作品的视角来看,绘制作品里的场景,再加上情节和人物,转身成为自己独创的“绘本”。


在旅游与阅读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却只是过眼云烟,一旦这个过程结束了,留下的就只有一些片段的回忆了。因此鼓励孩子不断地思考,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久而久之,记得多了,就成为一种流传的文字。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行者无疆》等文学作品就是在行走、思考和阅读中产生的。


暑期到了,或许你正在带着孩子游山玩水,寄情山水,探古寻幽,或许你即将带着孩子启程旅游。别忘了,这是行走阅读的最佳时刻。


-END-



推荐阅读




法国国宝级神奇胶片书、美国最牛儿童杂志highlights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购买,让孩子在英语阅读中自然浸润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