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昌与圣亚的海洋争霸战,可以一招制胜?

正平 品橙旅游 2019-11-16


【品橙旅游】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一个多月后将正式开门迎客,而长三角地区的主题公园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与之对标的不仅有国际巨头上海迪士尼乐园,还有对长三角市场同样有野心的大连圣亚。


据2017年年报显示,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的公园营运分部收入为16.17亿元,同比增长13.2%;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收为16.80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上涨39.2%。


大连圣亚(600593)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14.6%至3.45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5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为65.3%。2016年度,圣亚出现了此前五年内净利润的首次下跌,跌幅为21.9%。


圣亚与海昌的主要会计数据自是不在一个量级上,但他们既同出大连又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主题公园,竞争是摆在台面上的。并且,他们之间的战火早已从大连烧开、蔓延至全国。



“出走”大连


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海洋公园的出现甚至早于“主题公园”概念的提出。从最初的单体水族馆发展至今,形成了在海洋动物饲养繁育、展示、表演的基础上,配套综合性的娱乐、餐饮、购物等设施。圣亚和海昌大体上延续的也是这种模式。


圣亚成立于1994年,2002年海昌的第一家海洋公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开业。另外,大连圣亚于2002年在A股上市,而海昌海洋公园于2014年在港股上市,构成了迄今为止登录资本市场的四家中国主题公园企业中的半数。


从海昌和圣亚在全国的开业项目来看,圣亚对海昌也只能是望其项背。海昌在大连、烟台、青岛、成都、天津、武汉和重庆共计有8家已经投入运营的主题公园;而圣亚尚且只有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和哈尔滨圣亚极地馆。


2016年前后,圣亚已经在加紧追赶海昌的步伐,迈出东北,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扩张,布局的城市包括杭州、千岛湖、镇江、厦门、昆明、三亚和营口。


对比海昌的布局轨迹,包括开业在即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在建的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和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海昌和圣亚未来角力的战场不仅在长三角地区,还有三亚。


三亚和郑州项目开业后,海昌将基本完成在环渤海、华中、华东、华南以及西南等主要区域的战略布局。


圣亚在2017年公司年报中提到,东北地区的主要旅游城市包括大连和哈尔滨,吸引力大幅衰退;东三省内规模化的主题公园已达60余个,竞争空前白热化,面对行业倒闭、消费市场分割,发展遭遇天花板。


东北区域内的主题公园所面临的客源压力不容小觑,毕竟具有地标性的大型主题公园逐渐在南方市场聚集,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和广东省内的两大长隆旅游度假区等,不断分散着海昌和圣亚的本地客源。


走出东北、一路向南,不仅仅是两家为了竞争而竞争,更多地,是各自发展的长久之计。



“轻”“重”转型


关于扩张的模式,海昌和圣亚采取的都是轻重结合,但在具体的打法上有所不同。可以这么理解,海昌在全国布局暂告一段落后,侧重点由“重”转“轻”;而圣亚伴随着“大白鲸计划”的实施,一批轻资产项目落地后,侧重点已由“轻”转“重”。


尽管重资产扩张对于圣亚加速在全国的布局而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必需,但步子迈得太大,难免会埋下隐患。


据了解,圣亚所有的在建项目中,仅杭州、千岛湖、厦门、三亚和营口五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就达33.49亿元,涉及银行贷款21.4亿元、利息1.32亿元,而2016年当年公司的总资产也仅在10亿元左右。


圣亚2017年年报中的资产及负债状况提示,期末货币资金约为2.00亿元,同比减少49.83%,主要原因之一是新增项目建设投资;同期,在建工程累计达2.30亿元,同比涨幅高达501.67%。


2017年圣亚定增失败也意味着资金压力的加剧。该轮定增开启于2016年11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88亿元,主要用于镇江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最终,2017年7月,由于“再融资政策法规、资本市场环境、融资时机等发生了诸多变化”,定增告吹。


此后,圣亚转向通过基金方案推进融资,镇江、营口和昆明三个项目拟定基金总规模为30.5亿元。目前来看,圣亚还没有受到资金链潜存风险的威胁,发展稳定。


在今年3月举行的“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全球发布盛典”上,海昌海洋公园执行总裁高杰将海昌接下来的发展模式总结为“轻重并举、双轮驱动”。事实上,海昌在轻资产上的发力已经初见成效。


海昌2017年年报显示,海洋文化创新业务逐渐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增长引擎。在管理输出方面,业务规模与输出品类持续扩大。截至2017年末,海昌在全国范围内共计落地管理输出项目29个,累计合同金额达3.3亿元。


不仅是管理,海洋主题公园对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海洋动物的保育和繁殖则构成技术的核心,这也是同为海洋主题公园的海昌和圣亚的竞争关键之所在。


海洋及极地动物的保育技术是海昌的核心竞争力,设有生物保育中心,并研发生物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和珍稀极地海洋生物营养复合保健品。圣亚的企鹅和斑海豹繁育技术国内领先,大连圣亚极地世界是国内成功繁育企鹅数量最多的单体场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大众动物保护观念的进步以及动物保护组织的施压,海洋动物表演对于海洋主题公园而言潜存一定的风险性。居安思危,眼下依靠海洋动物展示和表演带来的门票收入未必能持久,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发力衍生产品为未来指明了方向。



决胜IP


国内主题公园的热潮推动着主题公园游览模式的转变,从器械、设备游玩到对周边衍生产品的深度体验,内容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可以说,在主题公园的争霸战中,IP是制胜的决定性因素。


海洋主题本身就构成了海洋主题公园IP的独特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具体的IP形象或许没有海洋文化内涵来得重要。在丰富内容的基础上,更容易打破海洋主题公园相对固化的游览模式,强化游客的互动式体验。


圣亚和海昌都制定了IP打造的全产业链发展计划,在多条产品线上运作。值得一提的是,圣亚早在2012年就提出了“大白鲸计划”,作为国企,显露出了难能可贵的决断力和前瞻性。


“大白鲸计划”上游发力原创海洋主题儿童文学,中游开发动漫、影视、舞台剧、游戏及动漫衍生品,下游建设运营室内儿童乐园和海洋主题公园。并且,在当时圣亚提出了直接对标迪士尼的愿景,要打造中国的“蓝色迪士尼”。


尽管圣亚起了个大早,但从近年来IP落地成果来看,却多被认为是赶了个晚集。近六年来,在“大白鲸计划”下成功落地的儿童乐园数量仅为30多家,进展缓慢,对公司营收的贡献率并不高。


2017年内,海昌制定了自主IP中长期发展的“369”战略规划:以三年市场培育、六年快速扩张、九年深化发展为目标;从“孵化-产品-推广-授权”逐步构建海昌海洋文化IP体系,从线上表情包、动画,到线下绘本、衍生商品、舞台剧,直至主题餐饮、酒店、授权业务。具体成效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数据显示,2017年,圣亚门票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近九成;海昌在非门票收入增长20.8%至4.35亿元的情况下,门票销售收入占比约70%。都与迪士尼仅30%左右的门票收入占比相去甚远。


IP作为打开主题公园二次消费通道的阀门,同时也是国内一众主题公园不能轻易攻克的难点。国内的主题公园大多患有门票依赖症的通病,利用原创IP讲好故事任重道远。不过,做内容,尤其是文化需要慢功夫,直到变现也需要时间。


在传统海洋观光时代,海昌抢先一步圣亚布局全国,拔得头筹。而现在,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海昌和圣亚又都站在了新的赛道上,而IP无疑是决定这场比赛输赢的关键筹码。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