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游不迫是正道 ——对文化和旅游部三定规定的几点思考
【品橙旅游】导言:7月30日,中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这宣布了新生的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重点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轨迹。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见证一个新部委的成长史。在这历史的起点,各种解读意见纷至沓来。其中既有视线高远明了者,也有视线平近细碎,认识偏颇的,比如部分解读意见认为,“旅游的产业发展属性被降低了”“未来旅游产业发展靠山薄弱”“定编定员对于旅游已经不重要了”“三定方案并不真正懂旅游业”。这些解读看似惊人,实际上并没有从“又踏层峰望眼开”的高度去把握《编制规定》。而这,恰恰是今年3月22日新华社解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诞生记的主标题。
一、理解《编制规定》要有三个维度
笔者在旅游行业工作多年,日常也关注文化领域相关政策走势,结合个人经验,认为理解文化和旅游政策有三个维度。如果不能做到三者的融会贯通,对文件的认识很容易失之偏颇。
第一个维度是直觉式的解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对文件内容进行直接解读。比如2016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文化部和旅游局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我们可以从文件字里行间读懂,推进研学旅游工作包括开发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研学旅行基地、打造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当然,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解读方法,直接却不深入。
第二个维度是延伸思考的解读,也就是说,我们对文件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的文本解读的层次,需要进一步深入解读。同样以《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例,新生事物往往意味着许多空白存在,这个维度的解读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开展新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比如研学课程的质量如何把控、细分市场的监管手段该如何开展、国情教育与旅游活动的结合方式又该如何创新……只有对文件的解读达到这一层次,我们才能在政策制定、行业监管、市场竞争中抢占高地,先人一步。这是鞭辟入里的解读方法,更深入但还不构成完整的认知生态体系。
第三个维度则是融入历史的解读。就是说,我们要思考某个政策的推出,它诞生时的政策环境、相关的历史溯源、国际实践与政策演变。有了这个层次的解读,我们就能够对政策的份量和可能的走势,有了一定的把握。比如,以这个维度解读《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通过借鉴日本、英美等国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文件推开了一扇大门,使我国旅游业得以进入全球教育规模最大的中小学课堂市场,极大拓展了旅游业的产业边界和市场规模。此外,如果我们足够敏锐,还可以发现研学旅行政策的出台,是“旅游+”理念的直接产物。观察到这个角度之后,我们就能够对“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等数十个政策的系统性、影响力有更为深远的认知。这是基于前两个维度之上,更具有宏观视野的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搭建了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因此,我们对《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解读,不能局限于直觉式解读的单一维度。不能仅仅将目光投向原旅游局能够得到几个司局,简单的将《编制规定》中的文化和旅游字数进行对比……这样的解读只能看到一城一池的得失,进而哀叹“未来旅游产业发展靠山薄弱”,却看不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格局、大气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得就是这种单一解读。
如果从另外两个维度来解读《编制规定》,我们就能够从中看到事情的积极面所在。以国家文化公园为例,《编制规定》明确,资源开发司要指导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回顾不远的历史,我们可以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发现,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思路就是“将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以历史衔接的视角看两个文件提及的国家文化公园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大胆预测,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载体,其建设必将注入更多的旅游要素。甚至在此过程中,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其他载体,历史文化记录、中华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国古代典籍整理等,也势必能为旅游所用,提升旅游的发展内容、发展质量。这样的留白一旦认真解读,融合毋庸置疑就会被全然领悟。
二、旅游发展不是弱化,而是迎来了更有利于深化、细化、实化的良机
有声音认为,“旅游在三定中削弱到非常明显”。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对近年来旅游业运行缺乏深入了解的认识。
过去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旅游业的重视和关注程度空前,中央领导关于旅游的批示数量也屡屡创下历史。国家旅游局积极争取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谋划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515战略”、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等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攻方向,许多兼具力度、强度、精度和准度的专项行动方案也随之配套推出。但考虑到原国家旅游局人员数量、可支配的资源,以及落实政策需要的时间等现实情况,我国旅游发展存在思想、顶层设计跑在实践之前的客观情况。但在新机构《编制规定》之下,文化和旅游部拥有更加充沛的资金、人员和资源,(2017年度,文化部总收入102亿元,国家旅游局公共预算总收入8.5亿元)过去几年旅游政策“急、多、新”的情况,能够更好地的朝“缓、少、常”方向发展,系列创新举措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如今,这篇在纸上、在实践中都有声响的旅游文章,在新环境下,应该有望收获更多的果实。
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需要时间,一步到位不现实
有的人单纯计算司室数量,将文化和旅游的份量进行简单对比,其实这是用加减法来算乘法题的思路,完全将“融合”二字抛至脑后,得出的结论,也就谬以千里。
从讲政治的高度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央布置的政治任务,在强调党领导一切的当下,政府部门的任何一个人、一个部门都会以最强的执行力,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应怀疑任何一方的决心。
从工作角度看,对全国所有的文化和旅游工作者而言,上至部长,下至科员、从业者,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都是一场闯入陌生世界的探险。走向远方的诗歌,不是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的创作,而这往往需要时间的代价。比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同样也涉及旅游发展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资源,也是旅游吸引物,也是对外交流的优质内容,但路径怎么设计?这将是《编制规定》之后的文章。
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忙出来的。唯有文化和旅游,是闲出来的。千万别着急对《编制规定》里的涉旅内容少感到悲观,事在人为。
四、各地文化厅和旅游委(局)的《编制规定》,要对标中央,但不能一味照抄,变成单色调的图画
这是一点延伸的思考,也是一点潜在的担心。
真正的核心意识,不是盲从,不是依样画瓢的临摹,简单的去做上级的传声筒。全国各地文化、旅游工作情况、发展阶段不尽一致,不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应该说什么”之上,而忽略各地实际,不去思考“可以做些什么”。这可以说是中央领导批评的懒政、庸政表现之一。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各地应在对标中央、对标文化和旅游部的基础上,善于把握当地工作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推出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方案,高质量的完成各地文化厅和地方旅游委(局)的整合。
结语:
王小波说过,当一切都“开始”了后,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如今《编制规定》已经印发,我们拭目以待,文化和旅游部即将创造的自己。(作者:王大柱)
本登载作品已取得著作权人许可,未经品橙许可不得随意摘编、转载,若有侵权行为,品橙旅游保留法律追诉权力。
推荐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