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拆除万余座蒙古包:旅游业“绿色”梦断?

周易水 品橙旅游 2021-03-30


【品橙旅游】新华社日前发布一则消息极具震撼力:针对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草原问题,内蒙古进行全力整改,全面排查治理矿山开采破坏草原、旅游无序开发侵占草原以及过度放牧等问题。


该消息还指出,内蒙古全区71家A级旅游景区,目前已有36家已办理征占用草原手续,2家已取缔拆除,剩余33家正在有序推进。内蒙古还拆除草原上违规私搭乱建蒙古包11000余座,有效改善了旅游无序开发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是作为“无烟工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生态产业”被大力推崇。如今,却因涉及生态环保问题被强力“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旅游业的绿色优势已不再凸显?


风向信号:一系列集中整治意味着什么


内蒙古的整治规模较大,而如果仔细梳理会发现,这并非个案。今年以来,各地集中整治了一系列旅游景区违建或破坏生态问题。


以北京为例,今年5月,北京市门头沟区灵山风景区由于植被不断遭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暂停对外开放,停止一切旅游活动;同月,同在门头沟区的京西十八潭景区内用于游客住宿接待的小木屋被拆除;此前,北京郊区景区的多个旅游农家院因生态环保问题被疏解拆除。


全国来看,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今年6月,广州白云山景区18座历史违建被拆,原址将进行复绿;7月19日,湖北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拆除3处违章建筑;今年上半年,九华山风景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20起325.3平方米……



总的来看,这些景区的违建之所以被大量拆除,都是因为侵占破坏生态环境。而一些违建都并非新建的,而是存在时间较长,却在近期被集中整治拆除。这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一直以来,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被寄予厚望,也被给予了一定的“宽容度”。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发展旅游经济,在土地、规划、环评、监管等方面多多少少有“弹性”,对一些或明或暗的问题及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并非新鲜事。如果旅游业发展较好,在GDP、拉动就业等方面的光鲜数据会掩盖了问题的存在。这似乎成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一种心照不宣。


但这段时间以来的一系列集中整治表明,这种“默契”正在被强势冲击。随着中央层面对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生态破坏问题逐渐呈现“零容忍”态势。这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也就是说,经济效益不能再成为环保打折扣的借口。


即使是顶着“转型经济”“新经济”光环的旅游业,也不再拥有“免死金牌”。


刀刃向内:主动直面旅游“污染”


旅游业被称为“绿色产业”,但事实上,旅游业并非绝对的“零污染”,尤其是产业发展程度越高,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容易凸显。近些年出现的“过度旅游”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旅游“污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的破坏,包括过于密集的旅游活动造成的垃圾堆积、水体破坏、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等。近些年,景区生态环境破坏的案例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典型者包括菲律宾长滩岛封岛半年、珠峰“永久关闭”的传言等。二是社会生态的破坏,主要指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造成世界多地“反游客运动”频发,甚至被指责为造成某些恶性案件的罪魁祸首。



很多年前,保继刚先生就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三种——独立关系、共生关系、冲突关系,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其中对于旅游业与植物、水质量、大气质量、野生动物、建筑污染等,进行过深入而理性的梳理。


旅游业对环境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旅游学界已是常识,但此前由于种种原因,被旅游业界以及相关部门无意或有意地淡化了。然而,现在或许到了需要旅游行业主动直面这一问题的时候了。特别是,当前要放到生态标准越来越严、越来越高的环保“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去审视。


道理很简单,你不主动调整,就会有人来逼你被动面对。


刀刃向内必定会有阵痛。首要的痛,便是要承认旅游业并非全然是绿色环保的。这等于主动摘下被过度美化的光环,一定会有不舍与纠结。


刀刃向内,意味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内在原因。与其他经济活动相比,旅游行业既有共性,又有独特之处,有其特定规律。这些问题,与其让圈外人批评指责,不如由旅游行业自己来处理更为合适。一方面能处理得更专业,瞄准痛点、关节点进行对焦整改;另一方面也能避免有时候来自行业外的“不专业”声音占据舆论,造成误解,产生一些不理性的做法,让行业更被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动作“自我批评”,也是掌握主动权的一种策略。而自我批评也是一种能力。当前,旅游行业善于也愿意说自己的“好”,不情愿也不擅长说自己的“不好”。这是亟需补上的一课。


再次警醒:从“大干快上”到“细嚼慢咽”


当前一个急迫的课题,是如何科学理性地重塑旅游行业形象。


几十年间,旅游行业的形象几经变迁,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务到商业,近些年被一些声音被捧上了天,被视为经济转型、扶贫开发的“万金油”;有时又被对立观点贬低到只会蹭热点、蹭流量的无骨行业,似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除了极懂“营销”。


究竟该如何看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在被拆除的一万余座蒙古包背后,是不是旅游业的绿色效应和经济效益就被颠覆了?


其实,这样的二元对立思维恰是最该反对的。旅游业的作用一些时候确实被拔苗助长式地夸大,各地用传统的大干快上式的“建设”型思维来发展旅游产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依然无愧被称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只是要放到生态环保理念标准越来越高的新常态下去“再出发”,这方面要有行业自信和产业自信。


1998年,保继刚、李贞等人对广东丹霞山进行了一项旅游对植被的影响研究,还揭示了另一种可能:游览区的植被由于旅游开发受到更多的保护,基本保持和稳定了原生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而非游览区植被遭受砍伐破坏,原生植被几无复存。


只要得法,只要价值观、产业观健康,并正视不那么绿色的一面,一切都有可能:比如,内蒙古这次全力整改,对自己下“狠手”,就是一次勇敢地刮骨疗伤,也是谋求旅游业的提档升级、高质发展的必由之路,给未来展示了更好的可能;比如热门旅游目的地,外地游客与本地居民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真正落实全域旅游所倡导的“主客共享”精神去化解……


立足长远,细嚼慢咽,不是通过竭泽而渔的短视开发模式,而是靠生态依托、文旅融合、产品创新、服务细化等来提升旅游品质,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旅游,才是一条大道,才能越走越自信。当然,这种自信不等同于忘乎所以的“自恋”以及“自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