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申请-考核制” 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试行)

考博之路 2021-09-17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院长为杨开峰教授,院党委书记为李家福研究员。作为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高地,我院公共管理学科在2011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在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我院MPA项目通过国际权威组织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NASPAA)认证,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荣获A+。


公共管理学院下设8个博士点:房地产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城乡发展与规划、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拟招收博士研究生约47人(含硕博直通22人、直博生3人)。


我校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直通)、本科直博类型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5年。我院实行“申请-考核制”。按照学校规定,2020年,除经国家下达和学校设立的个别专项计划外,各专业原则上不再招收以不脱产方式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即要求学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


★ 工作原则 ★


招生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和科学选拔的原则,招生过程中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如发现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他违纪行为,将根据学校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直至取消学籍等)。



★ 选拔模式 ★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模式进行选拔,即考生申请并报名后,由学院对申请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复试阶段,复试阶段将进行综合考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水平、综合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



★ 组织管理 ★


学院成立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院长牵头,各专业负责人参加,旨在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总体负责学院博士生的招生、培养和学位工作,在学院 “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中负责管理办法的制定及相关工作。


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由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和各系所分专业方向成立的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分工组织。各专业的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由本专业全体博导组成,成员至少5人(博导数量少于5名的专业可以补充本专业具有副教授职称的硕士生导师或者院内外其他相关专业的博导加入)。



★ 工作程序 ★

一、招生专业及信息发布


  1. 具体专业及导师简介详见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pgs.ruc.edu.cn/)。

  2. 考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pgs.ruc.edu.cn)、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rucyzb”即可关注),查询有关信息和通知公告。

  3. 我院2020年拟录取硕博直通生的导师名单将于博士生网上报名开始前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原则上我校每名博士生导师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已招收硕博直通生的博士生导师,一般不再招收其他类别的博士生。



二、报考条件


报考“申请-考核制”或统一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 考生学历、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2020年9月1日取得硕士学位);

3. 同等学力人员,包括: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2020年9月1日)的;或获得EMBA硕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满6年(到2020年9月1日)的;

同等学力者报考我校,原则上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报名时已获得国家外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2005年6月以后参加六级考试且成绩达到426分以上,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其他种类外语国家级考试成绩;

(2)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篇。

4. 非学历教育(单证,即只有学位证书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或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报考我校博士生,必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

5. 在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往届生须在复试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应届生须在入学报到时提交认证证书)。

     ➤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 现役军人考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程序


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考生须网上报名,报考“申请-考核制”学院的考生不须参加网上确认。网上报名后,请考生于2020年3月1日-3月15日把申请纸质材料交到我院。我院按专业招生,考生在报名系统中不填报报考导师。


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


1. 网上报名时间:

2019年12月20日10:00-2020年2月15日17:00。

2. 网上报名网址:

2020年我校博士生报名在学信网全国博士生统一网报系统进行(网址http://yz.chsi.com.cn,点击“博士网报”进入)。

3. 网上报名程序:

(1)考生登录报名网站,注册用户。

(2)在网上填报报考信息、上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的电子照片。

(3)在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

对于网上报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请考生在我校研招网查看《报考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网上报名前必读》相关材料(网址http://pgs.ruc.edu.cn,按照要求填报。

报名成功后,网上报名系统自动进行学历(学籍)校验。对于硕士学位获得时间过早,或国外学历的考生,系统可能会显示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请这部分考生网上如实填写信息,并于复试报到时,携带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学历认证报告,到报考学院审核。

4. 网上支付报名费的说明:

  • 请在安全场所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等环节,因考生自己操作失误或网上支付账号和密码泄漏造成的损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 我校报名费只采取网上支付的方式。

  • 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5. 报考类别说明:

  • 非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报考“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的考生必须选择此报考类别。

  • 定向(全日制):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四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 定向(非全日制):非全日制学习,按学校要求应能脱产学习一年半,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仅限 “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考生以及经学校审核批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在编在岗教职工报考。


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纸质版于2020年3月15日前快递(建议选择顺丰快递)至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楼109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请不要提交原件,只交复印件,注意:所有材料一律不退,材料包括:


  1. 个人信息表(见附件一);

  2. 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内容在学信网报名网站上下载,封面封底在“必读材料”下载);

  3. 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

  4. 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 证明外语能力的成绩单(如英语六级、托福、雅思等)、以及各种证书复印件;

  6. 个人陈述: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

  7. 两名相关学科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信(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由专家在信封密封处签字);

  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考生自行用A4纸打印,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间距,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研究计划须由考生亲笔签名,字数不少于1万字。);

  9. 《科研情况一览表》(附件二);

  10. 学术代表作(发表论文、专著、研究报告、未发表论文均可);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11. 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12. 其他《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需要提交的材料。

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包括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能力评价。

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负责审查申请材料,具体对申请者基本素质、外语水平、研究成果进行审查;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评价科研能力,具体对申请者的个人陈述与推荐信、科研能力(研究计划书和研究经历)进行综合考核。该考核结论是申请者进入复试的最重要依据。

资格审查须如实记录,认真填写统一格式的审查记录,由学院研究生教务部门妥善保存备查。

通过资格审查的申请者名单,经由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确定参加复试考生名单(硕博连读生复试名单须报培养办复核),由学院统一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复试考核


    1. 复试比例:参照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 复试名单将于每年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 复试时间一般为每年4月。

    4. 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各占50%。

笔试为闭卷考核,由学院组织,总分150分,其中专业知识100分(含专业知识70分,各专业命题;研究方法30分,学院题库命题)、外语50分(学院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3.5小时,通过笔试的考生进入面试。

面试由各专业博士生招生专家小组负责,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部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100分。

    5. 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原则上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管理学、经济学),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业务课及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确定录取


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招生办,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名单在中国人民大学研招网予以公示。



★ 监督机制 ★

  • 全部工作在学校及教育部的指导、监督、检查下完成。

  • 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检查招生全过程,确保招生过程科学有序、公开透明、公正公平。

  • 如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任何疑义可向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投诉或举报, 由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复议。


★ 其他事项 ★

  • 毕业、就业、学费、奖助学金、学生住宿等相关事项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

  • 本工作方案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负责解释。


★ 联系方式 ★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楼109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建议顺丰快递)

  • 邮编:100872

  • 联系人:林老师

  • 电话:010-62513641

  • 办公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求是楼109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制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含博导简介表)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
法学新增7个!2019年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名单来了!
我建议你千万别学赵广开~~~~~~
欢迎通过领取红包的方式支持我们
先直接复制下面的一段话,然后打开支付宝即可
打开支付宝首页搜“520034101”领红包,领到大红包的小伙伴赶紧使用哦!

当前已经发布的法学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招生信息

812人!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拟录取直博生名单公示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结果(6位直博生)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

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公告暨网上报名细则
全国40多所博士招生院校2020年博士报名时间汇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暨南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校对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0年硕博连读申请人公示名单
东南大学2020年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
东南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东南大学2020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宁夏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拟录取名单公示
重庆大学法学院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的实施细则
硕博连读人数大于总招生计划!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厦门大学招收202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 (含硕士生、直博生)通知
浙江大学2020年直博生招生目录(近3000名博导招生)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选拨实施办法
清华大学2020年博士招生接近尾声,北京大学招生简章、目录、计划发布!
澳门大学2020/2021学年博士学位及硕士学位课程(推免招生)现正接受网上报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博士考试总结
2020年清华大学博士生招生(公开招考、九月)体检通知
清华大学张卫平教授:致考博同学的一封信
清华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基本要求研究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东南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博导名单
又新增一所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有哪些高校近期有潜力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含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细则
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资格论文期刊目录(2011年12月修订)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
清华大学关于2020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成绩查询的通知
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报名流程和注意事项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案、招生目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拟增设“国家安全学”博士点
张建伟: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吗?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选拨实施办法
南开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招12人)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拟招生49人,其中硕博连读生约12名
北京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校本部、按专业)
南开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考核名单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生招生综合考核及录取办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知
关于报考清华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生资格审查的通知
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与学位授予分离实施办法
南京大学关于在部分学科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研究生)的意见(试行)
关于公示2019年度东南大学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通知
浙江工商大学学科博士点、导师名单和研究方向简介
学术之路的2020级准法学博士学友都准备考哪个学校?(内含福利)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各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汇总
天津大学法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浙江大学2020年“文科+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林来梵教授:不拘一格降人才——再谈想招什么样的博士生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2019年新增博导申报人员信息公示
武汉大学关于2020年新增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的公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