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韧性城市思维,增强城市“免疫力”
城市空间规划需要重新思考其设计原则,不仅需要考虑应对应急状态下的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还需要考虑常态下的城市环境是否具有抵抗力和恢复力。塑造具有韧性的城市空间环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
韧性城市与健康城市
的概念思辨与解析
韧性城市概念、属性与研究内容
城市韧性(urban resilient)指通过规划治理、政策制定等途径使城市系统在面临突发扰动时,具备积极应对、快速恢复和整合各种资源以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城市系统在应对扰动的时候表现得更加坚强,在常态下表现得更有生机。一般认为,城市韧性的属性主要包括坚固性(系统及其要素在不被破坏或丧失功能的条件下所能承受和吸收的扰动强度)、快速性(系统能够及时完成优先级任务并达到目标的能力)、冗余性(系统及其要素存在替代)、多样性(确认问题、建立优先级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即“4R”属性。
现有研究对韧性城市的概念定义、属性特征等已基本达成共识,重点转入韧性城市的框架、评价指标、提升策略等内容,目标多在于为城市管理决策、政策制定方面提供指导原则。
当前研究普遍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城市尺度,尚未确立易于比较、分类和调控的城市韧性分析尺度和基础单元,研究深度有待扩展。
健康城市概念、标准及研究内容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城市”的定义为:“健康城市是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能够相互支持,实现生活的多种需求并发挥最大潜能的城市”。
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城市的10项标准,并提出了健康城市的12大类300多项指标,此后,关于健康城市的研究不断深化。
健康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在各个层面达成共识,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协同发展。
从城乡规划建设领域需要考虑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的全过程,建立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协同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的整体发展机制。
韧性城市与健康城市的辨析
韧性城市与健康城市均以城市本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和关联性。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
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维度以韧性城市思想为指引的城市空间规划需遵循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全局观,深入了解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以构建有机生命体为目标规划和建设城市,在自然环境和城市之间、在延续传统和创造未来之间建立良好的平衡。
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形态布局维度
中国城市建设受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较大,但在经济、社会等复杂因素影响下,很多城市未能有效实现田园城市理论和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
大部分城市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空间同质化、建筑多元化特征,城市自然生境和开放空间显著不足,在面对极端气候变化和外来扰动的时候表现出极端的脆弱性,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是城市韧性较差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城市建设应采取如下策略:
1)从城市形态规划角度,遵循城乡有机融合原则,遏制大城市人口密度,促进中小城市和乡镇产业振兴及常住人口稳定。
城市空间应因地制宜遵循气候适应性设计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空间结构,尽量以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布局模式为主,每个组团都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形成产城融合的空间形态布局。
如天津市在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环境基础。
2)从城市管理角度,应结合城市生活圈规划构建不同空间层次的城市空间防御体系,尤其是社区层面的韧性建设。
把居民需求与5~15 min生活圈规划有效结合建设韧性防灾社区单元,规划多样化的建筑空间类型和具有弹性的外部空间场所,提高社区在面临外来扰动和风险时积极应对、快速恢复的能力。
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逐渐把行政边界划分与物质空间规划建立紧密关联,通过完善的道路系统连接各个城市单元,增加城市系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快速性和资源可调配性。
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自然环境维度
自然环境要素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保持城市韧性稳定、促进城市韧性提升的基本要素,也是营造健康城市生活环境的基础条件。
1)在城市新建地区应从规划初始阶段建立完善的生态网络,并留足弹性用地和发展备用地,增加城市韧性空间的整体规模和数量。
结合城市组团式布局结构,在各个组团之间保留永久性的绿道公园作为生态屏障;在城市既有城区中,应遵循生态修复原则严格保护既有的水体、植被和生物多样性。
结合建筑全生命周期进行建筑质量评价,拆除危旧建筑,提出城市“口袋公园计划”,增加城市的间隙空间,形成完善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2)结合“4R”属性,通过自然环境维度的韧性设计主动塑造具有韧性的城市空间环境,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应、学习和修复能力。
如新加坡在城市绿地系统和各类开放空间建设中进行雨洪公园和下凹式绿地的设计,使城市在遭受暴雨扰动时不会造成内涝。
3)完善的城市绿道系统对于突发性的地震、火灾、疫情也能起到隔离、阻断和临时避难的作用。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公园绿地等开放空间是天然的防灾避难场所,常态下的开放空间也可以结合设置医疗康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活动场所。
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公共设施维度
在应对城市外来扰动和灾害的进程中,公共设施的布局、混合度和功能弹性是城市韧性提升的重要内容。
1)城市各功能中心和各组团中心应增加混合用地比例,并倡导建筑功能的混合使用。
乡镇地区则围绕社区中心建设具有混合度的公共设施,对于特殊的乡镇地区,则应根据人口密集度和产业规模确定公共设施等级和规模。
以医疗卫生设施为例,各地城市应借鉴北京小汤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模式,统筹考虑城市的区位、交通、环境等要素,预留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机构用地。
2)交通设施和公用设施则是应对常态下的扰动和应急状态下突发灾害的重要工程设施。
具有良好坚固性、冗余性的交通设施和公用设施是提升城市韧性的基本条件,未来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促进其高标准和智能化发展,成为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生命线。
3)结合当前城市进入存量更新时代的现实情况,应以城市既有街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公共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社区韧性提升。
通过制定针对居民需求的环境安全预防方案形成社区自身的韧性体系和循环保障措施,满足社区在不同生活方面的需求。此外,加强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鼓励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的社会生活维度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既有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引发了城乡规划相关领域学者的反思,城市高强度、高密度开发模式再一次暴露出严重的脆弱性问题。
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创造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场所空间是未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的核心议题。
1)城市空间规划和治理需要分析城市出现的各类问题和不同的人群需求,体现出切实的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空间表象。
2)可持续城市设计是城市有机更新和韧性提升的重要方法,开放空间营建、街道重塑、社区复兴成为既有城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重要内容。
3)具有制度约束的城市空间治理尤为重要,应深度研究市民的需求和城市空间的缺陷,持续优化并改善城市规划中的各类桎梏,探讨构建科学的城市旧区治理的韧性体系和新区管控体系。
结论韧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且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各地城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构建自上而下的韧性城市框架,为城市制定长远的韧性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注重自下而上的韧性社区实践,通过建设韧性社区示范工程带动韧性城市的整体建设。
5G时代的来临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科技助力,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与国土空间规划融合,基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进行韧性城市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实现城市生态安全和更加具有韧性的空间环境,也有助于营造体现文化共识和健康精神的城市空间场所。
世界各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塑造具有韧性的、健康的城市空间环境,这也是城乡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作者简介:王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韧性城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生态城市与绿色设计等;臧鑫宇(通信作者),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城市设计、韧性设计等。
论文全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1年第5期,原标题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韧性城市空间规划维度探讨》,本文有删减,欢迎订阅查看。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精彩内容回顾
科研工作满意度调查:人才评价看关系极大打击工作热情,社会地位影响显著科协“十大” | 让科研院所回归本真,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协“十大” | 刘嘉麒院士:年轻人必须要创新,把基础研究搞上去
如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他们说了啥?《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