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基础知识,门店必备!
9月7日,第三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总裁班游学宁夏,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李峰为学员们带来了中医望诊及病因辨证等方面的精彩课程。
李峰指出,“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中,视觉与其它感官相比较,其获取信息较早,占有信息量也较多,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感官。人体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有大量的信息反映于外,尤其是人的精神状态、形体强弱、面部色泽、舌象变化等,这些重要的生命信息,只有通过视觉观察才能获取,而且其它方法也无法代替。
望面部整体的异常情况
1.面肿:多见于水肿病,有(阳水)和(阴水)之分。此外也有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者,多属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所致。
2.腮肿:一侧或双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的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者,常为“痄腮”,多为外感温毒之邪所致;颧上颌下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属“发颐”,多为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3.面削颧耸:又称面脱,即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多属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多见于慢性病的重危阶段。
4.口眼歪斜:又称口眼斜,表现为口眼歪斜于一侧,鼻唇沟变浅。如无半身瘫痪者,为风邪中络,如兼有半身瘫痪者,则为中风病,为肝阳上亢,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5.特殊面容:较常见者如(“惊恐貌”、“苦笑貌”、“狮面”)等
望目
目为肝之窍,心神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与心、肝、肾的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1.色泽异常
①目赤肿痛 — 实热证
白睛红赤 —— 为肺火
两眦赤痛 —— 为心火
睑缘赤烂 —— 为脾经湿热
全目赤肿 ——为肝经风热
②白睛发黄 — 为黄疸的主要标志 — 多由湿热或寒湿内蕴,胆汁外溢所致。
若中老年人目内眦部位的白睛上出现稍隆起的淡黄色斑块者,称为脂肪沉着,应注意与黄疸区别。
若角膜边沿及周围出现灰白色的混浊环,称为老年环,多见于老年人,一般无自觉症状,不妨碍视力,是肝肾不足所致。
③目眦淡白 —— 多属血虚、失血 —— 多由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④目胞色黑晦暗 —多属肾虚 — 为肾精气亏耗之象。
2.形态异常
(1)目胞浮肿:为水肿的常见表现。因目胞属脾,脾恶湿,且该处组织疏松,故水肿可先见于目胞。观察此处微肿可早期发现水肿。但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胞睑微肿不属病态。
(2)眼窝凹陷:多为伤津耗液或气血不足。可见于呕泻伤津或气血虚衰的病人。若久病重病眼窝深陷,甚则视不见人,真脏脉见,则为阴阳竭绝之候,属病危。
(3)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兼见喘满上气者,属肺胀。如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若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4)针眼、眼丹: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于目所致。
3.动态异常
(1)瞳孔缩小:多属肝胆火炽,或中毒。
(2)瞳孔散大:多属肾精耗竭之危候。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则是临床死亡的指征之一。如一侧瞳孔逐渐散大,可见于中风或颅脑外伤病人,亦属危候。此外,亦可见于五风内障(青光眼)病人。
(3)瞪目直视:即病人两目固定前视、神志昏迷,为脏腑精气将绝,属病危。
(4)戴眼反折:即病人两目上视,不能转动,项强抽搐,角弓反张。为太阳经绝证,亦属病危。
(5)横目斜视:多属肝风内动。
(6)昏睡露睛:多属脾胃虚衰。可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7)睑废:胞睑下垂。脾肾虚。
(8)闭目障碍:双目闭合障碍,多为瘿瘤病;若单侧闭合障碍,多为风中络脉;若小儿睡眠露睛,多属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常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的患儿。
望耳
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而尤与肾、胆的关系密切,所以望耳可诊察肾、胆和全身的病变。
耳的 色泽 异常 | 耳轮淡白——多属气血亏虚。 耳轮红肿——多属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病人。 耳轮枯黑——多属肾精亏耗。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出麻疹的先兆。 |
耳的 形态 异常 | 耳廓瘦小而薄——多属先天亏耗,肾气不足。 耳廓干枯萎缩——多属肾精耗竭之危候。 耳廓皮肤甲错——可见于血瘀日久的病人。 |
耳内 病变 | 耳内流脓水,称为“脓耳”,属肝胆湿热。 耳内局部肿痛,伴有耳廓牵拉疼痛-耳道疖肿; 后期转虚——多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若外伤后耳内有血水流出,则应考虑颅底骨折,属病危。 |
望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鼻周围有各脏腑的相应部位,鼻梁年寿处属肝,鼻头应脾,鼻翼属胃,足阳明胃经分布于鼻旁。故望鼻不仅可以诊察肺和脾胃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判断脏腑的虚实、病情轻重和预后。
色泽异常 | 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 鼻端色赤——多属肺脾蕴热。 鼻端色青——多为阴寒腹痛[病重表现]。 鼻端色黑——多为肾虚寒水内停。 鼻端晦暗枯槁——多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
形态异常 | 鼻红肿生疮——多属胃热或血热。 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皶鼻”——多为肺蕴热所致。 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病人。 鼻柱塌陷,眉毛脱落——多属麻风恶候。 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壅盛或哮喘病人,病重表现。 |
鼻内病变 | ┌ 流清涕者——属风寒表证。 鼻塞流涕—外感表证┤ └ 流浊涕者——属风热表证。 鼻流脓浊臭涕—属鼻渊—多因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所致。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多因肺胃蕴热灼伤鼻络所致。 |
望口唇
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望口与唇的异常变化,主要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
色泽异常 | 唇色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 唇色深红——多属热邪亢盛。 唇色青紫——多属血瘀证。 唇色青黑——多为寒盛、痛极病证 口唇樱桃红色——多见于煤气中毒 |
形态异常 | 口唇干裂——多属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 口唇糜烂——多属脾胃积热上攻。 ┌ 小儿多属脾虚湿盛。 口角流涎 ┤ └ 成人多为中风口歪不收。 口疮-口腔内溃疡 满口糜烂——称为“口糜”,多属心脾积热上攻。 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属温热秽浊上攻。 若小儿口腔颊粘膜(即第二磨牙处粘膜),出现帽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绕以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为麻疹将出之兆。 |
望齿与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主要可以诊察肾、胃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
1.望齿
齿的异常表现 | 主病主证 |
睡中咬牙切齿 | 胃热、虫积 |
牙齿干燥 | 多为胃阴已伤 |
牙齿燥如枯骨 | 多为肾阴枯竭 |
牙齿稀疏松动 | 多为肾虚或虚火上炎 |
齿焦有垢 | 为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 |
齿焦无垢 | 为胃肾热甚,气液已竭 |
2.望龈
齿龈的异常表现 | 主病主证 |
齿龈淡白 齿龈红肿 齿缝出血称为“齿衄” 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 兼见齿龈不红不肿微痛者 齿龈色淡,龈肉萎缩 齿龈溃烂,流腐臭血水 称为(“牙疳” ) | 多属血虚或失血 多为胃火亢盛,循经上炎 为胃火上炎,灼伤龈络 为脾不统血,或肾虚虚火上炎 多属肾虚或胃阴不足 多因外感疫疠之邪,余毒未清,积毒上攻所致 |
望咽喉
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进食的通道,足少阴肾经循咽喉挟舌本,故望咽喉主要可以诊察肺、胃、肾的病变。
咽喉的异常表现 | 主病、主证及病情轻重 | |
红肿 |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者 咽部色红娇嫩,肿痛明显者 | 多属肺胃热毒,壅盛上攻所致 多属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
成脓 | 咽部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 咽部色浅淡,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者 | 为脓已成 为未成脓 |
溃烂 | 咽部溃烂分散表浅者 咽部溃烂成片或洼陷者 | 为肺胃热轻或虚火上炎 为肺胃热毒壅盛上攻 |
伪膜 | 伪膜松厚,容易拭去者 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者 | 病情较轻 病情较重 |
部位形态 | 乳蛾 | 咽不两侧喉核红肿热痛伴黄白脓点,多属肺、胃热盛,火毒熏蒸所致。 |
白喉 | 是外感疫毒所致之儿童烈性传染病。 | |
喉痈 | 多为风热痰火壅滞而成。 |
本文根据第三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馆总裁班课程内容整理,未经李峰本人审阅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