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倦怠如此普遍?

中微子和小二 贝书单 2022-11-05


在社交网络上,几乎任何多于三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事件都会引向“内卷”。读书考证内卷,升职加薪内卷,跑步健身、文艺表演,无一不内卷。只要把几个人类放在一起,他们就会自动开启竞争模式,越争越厉害,直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有些人试图清楚地定义内卷,将其与优化提高的竞争区别开来,认为无意义的投入努力才是内卷。其实,当人们谈论内卷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谈论身不由己的自动运行竞争模式,无论最后有没有提高。

 


人类群体一直是这样争当上游吗?我小的时候听的故事是“三个和尚没水吃”,因为有了三个和尚,谁都觉得下山担水是别人的责任,互相推诿,导致没水吃,而不是三个和尚竞相内卷抢着打水,以致水淹山门。不过几十年前,社会还认为多人共事的弊病是争相偷懒推卸责任;从什么时候起,多人共事的弊病变成了过度竞争让少数人累死让多数人了无生趣呢?

 

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给出了一种答案。他说,福柯的规训社会由医院、疯人院、监狱、营房和工厂构成。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社会人,他们应该有的形状、规格和功能,都被社会规定好了。他如果违反了社会的意愿,就会被惩罚。社会修理人类,就像园丁修剪树木。这样的社会形态正在过时,新的社会形态“由健身房、办公楼、银行、机场,购物中心和基因实验室构成”,其中的成员是自身的雇主,他们既是奴隶主,也是奴隶;驱动他们不知疲倦运转的是绩效。

 

《倦怠社会》书封


从外部看起来,绩效是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人们希望做最好的自我,做更好的自我,每一天都超越自我,“在成就自身的努力中筋疲力尽”。李宁品牌的广告词说“一切皆有可能。”我见过有人穿这样的T恤,正面写着“一切皆有可能”,背后写着“没有什么是容易的”。人夹在这样的两句T恤口号之间,被自己付出的努力掏空,进入一种倦怠的状态。

 

我们不必读过阿伦特或尼采才对人类与劳作的关系有所了解。中文读者都听说过那个笑话:贫苦的农夫想象皇帝砍柴一定用金斧头,农妇想象皇后娘娘午睡后会让太监给拿个柿饼子。在过去,统治阶级和不劳动的寄生虫就是同义词。“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积极的劳动者希望不劳者不得食;消极的劳动者希望自己发财以后也进入食利阶层的行列,不再劳动。他们无法想象的是现在的情况:上层社会用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证明自己地位的合理性,他们就连休闲都要选高密度刺激的方式,决不能轻易饶了自己。他们夜以继日地开会、写报告、坐飞机、骂下属……每个人都像食少事繁的诸葛亮。他们自己和旁观者都深深相信,他们这么忙,配得上高薪厚禄。至于说如何享受挣来的钱,那反而不重要了,而且会影响忙碌因此导致社会地位的动摇。俄国大富豪们的豪华游艇泊在西欧国家的海湾里,战争一起就被别国轻易扣押了。那些昂贵的大玩具,主人在里面享受快乐的时间可能比不上船员和佣人多。

 


在今天,站在社会入口处的年轻人,他们被告知应该梦想成为那种永不停歇的人,因为这些人都占据了优越的社会地位。韩炳哲说,人类过度活跃,以歇斯底里的状态投入工作和生产。一个人同时是囚犯和看守、受害者和施暴者,人类以这种方式进行自我剥削。人类持续不断地追求主动性,导致疲惫并最终抑郁。就我们自身的经验而言,这种持续不断的追求可以体现在许多方向上:考证,减肥,攀登。

 

哲学一向被普通人认为难懂。即使是熟练高效的读者,也难免会觉得哲学家的著作充满了术语(还要附上外文原文以保持准确性)还有前人的理论和文献,让句子又长又绕。哲学家谈论的世界和人类,跟现实中的世界和人类似乎有距离,有偏差,但这种距离和偏差究竟是怎么来的,让人想不明白。通过哲学家的描述看世界,远不如看一段短视频甚至一段广告来得清楚。为什么哲学还会存在呢?只是因为一代代的哲学家套娃引用才生存至今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些令人起敬的哲学巨著,讲的是遥远的世界和另外的人类,本来就跟我们有相当的距离。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时,它还是挺好懂的。而且不仅是好懂,它会让一个普通读者放下书以后,发出“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感想。

 

我们每天目睹许多现代社会不知疲倦导致的倦怠,感到迷茫头痛,想要一个答案;现在终于有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的哲学家替我们总结一下了。





大家都在看


艺术史必读书五种

疫情文学是一场智力竞赛

飞行中飞机会遇到哪些麻烦?

在家旅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