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山!中大校园体验官带你48h速通丹霞
SYSU
编
者
按
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今年中山大学将迎来世纪华诞。走过峥嵘百年,今日的中山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为让广大读者真正走进中大校园、体验中大日常,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宣传技能提升和自我成长,值中大世纪华诞来临之际,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特策划推出“校园体验官”融媒体项目,招募校园体验官,亲身体验报道今日的中大。
第二期,我们招募了3位校园体验官,前往位于广东韶关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采访在丹霞山上考察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了解中大与丹霞的故事。
初遇丹霞,寻迹百年情缘
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当我们来到广东丹霞山,才知道为何苏轼会说“此方定是神仙宅”。
丹霞山日出前的云海
一下高速,遥望丹霞山,只见远处的山峦仿佛碧蓝天幕中的几点朱砂,又似一抹晚霞。走近了看,形态各异的紫红色岩石之上,铺就着繁茂苍翠的植被,峡谷幽深,古山寨、古寺庙星罗棋布于丹山碧水间,犹如一片世外桃源。
你能看出翔龙湖的飞龙轮廓吗?
远眺茶壶峰
这里,就是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的丹霞山。自1980年开放以来,广东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与国内其他五处丹霞地貌,联合以“中国丹霞”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第8项、广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而这背后,离不开好几代中大人和丹霞人的共同努力。
我国幅员辽阔,大好河山万千,为何广东丹霞山能脱颖而出?广东丹霞山是世界已发现千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更是丹霞地貌和丹霞组层型剖面的命名地。292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内,不同体量和不同形态的赤壁丹崖组成了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等达680多座。
远眺各种石峰、石堡、石墙、石柱
百年中大,百年丹霞。吸引我们来到此处的,正是丹霞山近现代发展史中穿梭不停的中大人身影。
我们丹霞山的管理人员和当地村民都对中大非常熟悉了,现在中大人来丹霞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
”丹霞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昉说,中大与丹霞山就是一家人,而这个故事还要从百年前说起。
中山大学与广东丹霞山的缘分,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1928年冯景兰教授从美国学成,来到彼时隶属中山大学地质系的两广地质调查所任职,在广东丹霞山考察中注意到分布广泛的第三纪红色砂砾岩层,以及岩层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奇石峰丛,敏锐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结合曹丕的《芙蓉池作诗》的那句“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将之命名为丹霞层。
20世纪30年代,中山大学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迁校办学,教授学者们辗转至粤北地区,中大人与广东丹霞山的羁绊日益加深:为了开展教学和科考工作,贾方文教授等在丹霞山采集制作了众多标本,一直保存至今,理学院的同学们也主动向学校申请来到丹霞山实习。
后来,在陈国达教授、吴尚时教授、曾昭璇教授、黄进教授等的努力下,丹霞山及有关研究受到全国各界关注,“丹霞地貌”这一地貌学术语得以确立。
在彭华教授的主持推动下,2004年广东丹霞山成功获批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丹霞研究走上国际学术舞台。
曾经的丹霞山大门,上有习仲勋题字
从初创、成型、发展到国际化,中大人不断推动丹霞从广东走向全国再走向全世界。今天,依然有无数中大人在丹霞开展科研和教学等活动。
进山!原来科考不仅费脑还费腿
早上8点,生命科学学院凡强副教授团队就已整装待发。对于他们来说,进丹霞山就犹如参观家里的后花园;而对于我们,则是一次新奇的体验。
凡强副教授在丹霞山实地考察
“我这次还带了一位特别嘉宾。这位是当地村民郭剑强,今天我们一起带你们好好探索丹霞山。”凡强老师热情介绍,打趣我们一会儿可不能喊累。
凡强副教授和郭剑强村长向体验官介绍丹霞山
顶着烈日和接近40度的体感温度,我们扛着摄像摄影的设备,跟着凡强老师团队出发。提着高枝剪等工具的郭村长和凡强老师健步如飞,我们偶尔还要小跑才能跟上。但我们都没想到的是,凡强老师竟是带着腿伤在爬山!“我之前某次野外考察的时候伤了腿,爬山弯曲会疼。”凡强老师云淡风轻地说着自己的伤情,稀松平常的模样让我们心生钦佩。
丹霞山中各种各样的科普告示牌
一路上,我们见到不少科普告示牌,凡强老师和郭村长好几次停下来为我们仔细讲解。郭村长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中大师生写的,不仅有讲解牌,还出了很多书籍。
“丹霞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路,都有中大人留下的痕迹。他们为丹霞山的科研和科普工作费了很多心力。
凡强副教授和郭剑强村长为我们讲解科普告示牌
“这是前几年发现的新物种丹霞小花苣苔。”在某处山壁,凡强老师指着一小株绿叶植物给我们看。与此同时,郭村长默契地开始采集样本。团队的科研助理也从包里掏出标本袋和标签,标注好采集时间、地点、植物种属、编号等信息,并给样本拍照。凡强老师介绍说,如果碰到可能是新物种的植物,团队会先采集下来,回去再认真对比鉴定植物物种。
团队默契配合,采集样本
“来,老郭,你给他们讲讲这是什么植物。你们别看他只是村长,跟着我们跑多了,现在可是高级研学导师,能一个人独立带团到丹霞山研学考察了。”直到凡强老师开口,我们才知道,郭村长可不只是来“跑腿”的,他对丹霞山好多动植物都如数家珍。
郭剑强村长向体验官介绍他刚亲手采集的植物
中大给丹霞山带来了很多机遇,也改变了我的生活。不仅让我长了见识,还给我‘涨了工资’。
”郭村长说,现在自己能做研学导师,收入增加不少,生活也越来越好。
郭剑强村长接受校园体验官的采访
横亘在路中间的断枝,因为连日降雨而泥泞松软的土路,沉闷难耐的暑热,让我们的步伐越来越吃力,内心忍不住感慨“科研不仅费脑子还费腿,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而凡强老师和郭村长还能不断留意到各类植物:广东假野菰、丹霞梧桐、丹霞堇菜、粤柳……
体验官手脚并用地小心跨过横亘在路中间的断枝
“老师,大家都说进山纳凉。为什么丹霞山越走越热呀?”我们忍不住问道,更对丹霞山多了一分好奇。凡强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丹霞山的“热岛效应”所致。
“这就是为什么丹霞如此迷人,不仅是地质地貌,它的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等方方面面都非常值得探索和研究。
”那一天,我们从日出待到日落,眼看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晚霞映在凡强老师和郭村长的眼里,仿佛是熊熊燃烧的火光,正如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对丹霞的用心。这份坚持与热爱,和那晚的绝美日落一般,难能可贵,让人印象深刻。
丹霞山的日落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科考专项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周婷副教授告诉我们,自2021年12月丹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科考专项启动以来,中山大学牵头的科考团队多次深入丹霞山和粤北其它丹霞地貌,累计发现19个植物新种、13个动物新种、1个微生物新属以及大量潜在新种,还出版了《丹霞山植物图鉴》,收录1500余种植物。
《丹霞山植物图鉴》
为何中大人能一直在丹霞山取得新成绩?我们想,这一定离不开热爱。中大人热爱丹霞这片土地,更热爱科研和育人这份事业。
在过去,通常认为丹霞地貌土地较为贫瘠,不易蓄水,土层较薄,生物多样性并不发达,丹霞山也因此不受一些生物学家的重视。然而从2016年开始,在生命科学学院廖文波教授数十年的带头坚持下,中大师生们进行系统的资源本底调查,在丹霞山记录了2000多种高等植物,远远超出预估数值。
我们在丹霞山遇见的各种植物
“一次我在爬上坡的时候,上去就被山猪夹夹住了,又硬又厚的登山鞋直接被打穿了,吓了一身冷汗,幸运的是手没有被夹。”廖文波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他在丹霞考察时遇到的小插曲,说这些“苦”最后都会让成果变得更“甜”。
廖文波教授带学生在丹霞山实习考察
廖文波教授对于丹霞有很深的情感,也得到了丹霞山的高度信任,被聘请为丹霞山生态顾问。1993年,他开始从事丹霞山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研究工作,一共制作了2000多份丹霞山植物标本,仅仅是丹霞山申遗期间他就紧急制作了200多份兼具美观性和代表性的丹霞山植物标本用于展示。在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启动后,他还与彭少麟教授合作完成了丹霞山的动植物科学考察报告。
“丹霞山为我们提供了真正的天然实验室,重现、揭示自然演替的过程:例如潮湿的树种会生长于低海拔的河谷,耐旱的树种则会进入中海拔山区,这些物种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种群,从而分化。而且,丹霞山的地貌研究价值很高。不同于其它海相沉积的花岗岩地貌,丹霞山是陆相沉积,它的地质历史清晰并且较为年轻,处于壮年期,降低了追踪技术的难度,方便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研究。
”我们在丹霞山遇见的小动物
我们一直很感谢中大人帮助我们‘摸清家底’。
”陈昉副主任说,中大每年都有多批师生过来,也不断在产出新成果,丹霞山这边也帮助中大建立了“观鸟群”“植物达人植物爱好者群”等组织,广泛收集各种线索,双方携手推动丹霞山的保护和发展。
此外,自2011年起,生命科学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前往丹霞山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在丹霞山实习实践
近一半的学生在毕业时都说,在野外的记忆最深刻。
”周婷老师认为丹霞山独特的生态价值不仅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更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自然学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都能在实地科考中找到答案。
周婷副教授带学生到丹霞山实习考察
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在丹霞山实习实践
另一方面,自然教育不仅是针对孩子们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上好的一课。
”作为中山大学国家公园与自然教育研究院院长,周婷老师认为,科普工作对于丹霞山的重要性不亚于科研工作。
在丹霞山,很多当地村民都成为了自然教育的导师,一小间民宿也能是自然教育的小课堂。从村长到村民,大家都主动参与到丹霞山的保护发展之中。
丹霞山瑶塘村村长张建平自家开的民宿大堂里,有一个书架放置了不少丹霞山有关的书籍
与我们一同上山的丹霞山管委会副主任侯荣丰,曾多次深入丹霞山,对丹霞山了如指掌,但他总能在丹霞山发现新的风景并用手机记录下来
自2023年起,中大的科考团队每年前往丹霞山为自然教育导师们分享最新的科研进展、学术前沿,目的正是希望通过自然教育的途径,让更多人理解自然、亲近自然。只有认识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只有保护自然,才能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前提。
事实上,中大人和丹霞山之间的关联远不止这些,参与进来的除了生命科学学院还有地理规划、地质学、旅游规划与管理等专业的师生。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仇江老师还曾为丹霞编著《丹霞山古摩崖碑刻集》,收集拓本261种,是丹霞山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地质地貌命名,自然遗产、国家公园等申报,物种多样性考察,景区管理规划,博物馆设计规划等等,丹霞山一路的发展历程处处都有中大人的参与。
这样的情谊,怎能不打动人心?今天的中山大学和丹霞山,亲如手足。还有不少院系会到丹霞山开展党建活动、团学活动。廖文波老师、周婷老师、凡强老师以及丹霞山的侯荣丰老师、陈昉老师等人,都不约认为,中大与丹霞山正是高校与当地合作共赢的优秀范例。
“丹霞山为我们提供了验证前沿学科理论的实验室和人才培育基地,推动科研不断发展;我们的学术前沿研究也要关注社会需求,运用专业知识支撑地方的保护与发展。
”凡强副教授(左一)及其团队、侯荣丰副主任(右一)与我们合影
今年,中山大学将迎来世纪华诞。我们相信,中山大学与丹霞山的故事,将迎来一个崭新的篇章。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中大人来讲述丹霞的故事,也一定会有更多像我们这样的“体验官”,来讲好中大的故事。
体验官有话说
物理学院2022级研究生
贺蓝叶:
此次作为校园体验官,前往丹霞山体验生科院师生的物种多样性考察工作,我深深感受到野外科研的不易,变幻的天气和难行的山野都会给科研工作带来重重困难。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的使命感,让他们沉淀出对丹霞山的深厚情感。他们勇于自我挑战,深入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精神不仅让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人们充满了敬意。
✦
✦
✦
哲学系2022级本科生
崔孟欣:
从策划、采访再到报道,我从一名“游客”转变为参与丹霞山发展的一小份子。 前期准备资料时,我对生科院师生们的科研工作很好奇:他们在山上是如何研究动植物的?这些科研成果为何对丹霞山如此重要?国家公园申报的意义是什么?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一一得到答案。在丹霞山上,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在中大人身上,我明白,自然从不背离它热爱的人。
新闻传播学院2022级本科生
李文睿:
有幸能作为校园体验官踏上丹霞山的旅程。在丹霞山的每一步都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大师生的科研精神。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植物都承载着故事和生命的秘密。在与凡强副教授团队的交流中,我被他们对科研的执着和对自然的敬畏所感动。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在实践中展现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这次体验让我认识到,科研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工作,更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探索未知的过程。丹霞山不仅是中大的科研宝地,更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家园。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继续探索、学习和讲述丹霞山以及中大的故事。
互动有奖
感谢看到这里的你们~
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小礼物~
快点来和我们互动
拼图、鼠标垫、托特包等
精美周边等着你
👇获取方式👇
1
带上#中大丹霞探索之旅#转发本条推文至朋友圈,集赞100个
2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与广东丹霞,或你与中大的小故事
将集赞截图或评论截图
以及领取方式和地址
发至邮箱:
cuimx5@mail2.sysu.edu.cn
我们将精选评论
送出中大限定丹霞特色文创周边
先到先得,送完即止哦~
可在中山大学南校园线下领取
南校园以外将以邮寄方式送达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中大故事
▼连续19年的坚持,中大为何会与广西阳朔双向奔赴?
▼6年376种,他们一笔一划记录中大树木“身份卡”
▼@全体中大人,请把你的故事讲给我听
---iSYSU---
来源:中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鸣谢:韶关市丹霞山管理委员会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统筹:邱清萌 易小惟 邝文轩
策划:贺蓝叶 崔孟欣 李文睿
采写:贺蓝叶 李文睿 崔孟欣
摄影:张建斌 李文睿 易小惟 邱清萌
排版:廖雅芸
一读:李建平
初审:邱清萌
审核:孙耀斌
审定发布: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