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距今5300年的古人那么忙是为何?”“为了吃!”

2017-03-16 梖梖 弘博网


其实这次展览布展的过程也很精彩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没有见过

“展览背后的故事”

下面小编就先为大家送上

本次展览背后的布展花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384elgm9y&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下面进入正题

↓↓↓

一、稻遗存:食稻的见证


良渚先民生活在太湖流域,这里是水网密布的沼泽平原,气候温暖湿润,恣意生长的水稻自然成了他们的主要食物之一。因之,我们称其为食稻之民。稻,对他们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稻遗存:食稻的见证


螺蛳壳遗存


桃核遗存


二、农田的耕垦


太湖流域的原始稻作大约是在良渚文化时期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其在考古学上的标志之一就是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具,如石犁、“斜柄破土器”、木耜、半月形石刀(即割穗刀)、石镰等。 


石镰


三、杵与臼:脱粒和脱壳


吃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那个年代可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现成买整袋的大米这么方便。他们要做的准备工作有点繁琐:把谷粒从小枝梗上脱落下来,这个过程叫“脱粒”。脱下来的谷粒还不能吃,因为稻米外面紧紧包裹着坚硬粗糙的谷壳,还要把谷粒上的谷壳脱去,这个过程叫“脱壳”。最初人们是通过手或脚的搓揉,使谷物脱粒、脱壳。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杵、臼等脱粒、脱壳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稻谷去壳后,得到的只是粝米(即糙米)。粝米还有一层比较粗糙难咽的“皮”,因此一般还要舂去这层“皮”,加工成“熟米”(即精米)后才能食用,舂下的“皮”呈碎末状,俗称“麸糠”,多用作家养禽畜的精饲料,也用作人的救荒之粮。从历史上看,从粝米到熟米的发展过程相当缓慢。


由于原始先民脱粒去壳的工具非常简陋,加工水平很低,因此许多原始部族收割回来的谷物,并不像现在这样脱粒去壳后收藏,而是扎成穗束收藏。陆续取少量穗束置火塘上熏干,主妇早上起床后,从火塘上取一家人一日饭食所需之禾穗,舂出米,供家人一日之饭食。这种习俗在古代及近现代少数民族中仍有遗留。


与稻米加工形影相随的刻槽盆


此外从考古发现看,良渚人食物主要有鲤鱼、鲫鱼、鳢鱼、青鱼、鳖、龟、蟹、蚬、螺蛳、蛤蜊、河蚌等,种类十分丰富。


5000年前的良渚人,其实真的很会吃。在那个还没有筷子的年代,针形物极有可能是良渚人普遍使用的食具。



用与戴

一、梳


头发的梳理,最初用的就是人自己的手指,梳子等梳理工具是后来才发明的。梳子在梳理头发的同时,兼有发饰的功能。梳发盘髻后,把梳子插在发髻上,既可约发又可装饰。


良渚文化时期,梳子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最常见的是组合式梳子,梳背和梳齿用不同的材料制成,梳背多用玉质,梳齿则选用象牙、兽骨等质材,两部分用榫卯结构,辅以销钉或黏合剂,组成一把完整的梳子。良渚文化的梳子均为竖长形,即梳体的高大于宽。


已发现的良渚文化玉梳背,器形多为扁薄倒梯形,有素面及线刻、浅刻、镂孔神人兽面纹等几种样式。玉梳背上端的正中有凸起的尖,下端则修整成扁榫状,扁榫上有2-5个小穿孔,亦有无孔者。扁榫部位加工粗糙,大多残留有切割痕。


浙江海盐周家浜遗址出土的玉背象牙梳


二、珠管串饰


珠、管是人类最早的装饰品之一。良渚文化时期,珠、管是最常见、出土量最大的玉饰件,可单件佩饰,也可组成串饰佩戴。但珠、管并不一定都用于人身佩戴,有些发现于葬具痕迹之外,可能是一种“棺饰”;有些直接放置在墓主身上,可能属于“葬玉”。


玉串饰


三、璜(项之饰)


良渚文化时期,玉璜已不多见,但制作精美,只见于部分大墓,成了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


良渚文化继承与发展了本地区自马家浜文化以来制作和使用玉璜的传统。良渚早期玉璜,虽然仍保留着颇多的崧泽文化遗风,多见形体不规整的半璧形璜以及条形璜和桥形璜,但形体规整的半璧形璜逐渐成为最主流的形制。


玉璜


四、三叉形器


三叉形器一般都出土于良渚大墓墓主头骨位置的上方,器形下端圆弧,上端有三叉,往往中叉较短,两侧叉较长,但有些中叉之上还有一根长玉管。中叉上均钻有贯通的竖孔。有些则先在背面琢出多个方突,再在方突上钻出竖孔。


三叉形器



考古资料显示,良渚文化的村落和房屋往往建筑在临河的岸边、靠近水源,与江南地区人们历来的生活习性较为符合。房屋的筑建形式主要有合基式、地面式和地穴式三类。多种建筑形式常常在一个村落里并存。良渚人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间而不拘泥于形式的建筑理念在当时已十分先进。


良渚民居建筑形式


展览名称:古国遗韵——良渚文明展

展览时间:2017年3月15日—4月15日

展览地点: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来源: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良渚博物院

图片:梖梖

编辑:梖梖


相关链接: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北大特展策展人专访——学术性展览也可以很热闹

良渚遗址保护是如何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问题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