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特展时代2.0》看民营资本如何进入特展产业

2017-03-19 April 弘博网


近日,我们以《从莫内到哆啦A梦:特展在台湾》一文为基础,介绍了台湾地区超级大展产业的发展状况(见“超级大展”产业在台湾地区是如何发展的?)。而大陆近年也有一份聚焦特展产业的文献——《特展时代2.0》,该书从理论、数据、案例三方面对上海特展产业进行了分析,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虽然“特展”这一展览形式在上海已存在多年,但由于公立博物馆的特展并不会以产业化方式运营,因此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超级大展”并不多见。近年伴随民营资本的进入,特展产业逐渐兴起,市场前景广阔。本周,我们就从《特展时代2.0》的内容出发,看民营资本是如何进入特展产业,并影响行业发展的。


书籍封面


名词界定:

“特展”与“超级大展”


“超级大展”的概念源自欧美,大意指具备产业化运营模式、吸引众多人潮、有可观的门票和纪念品收入的特展。《从莫内到哆啦A梦:特展在台湾》的标题虽然使用了“特展”二字,但该篇文章实际要论述的是超级大展。只是因为台湾的超级大展越来越不具备“超级”的规模,因此改用特展一词。为了不与普通特展混淆,作者特别将其研究对象界定为“具备超级大展形式的特展,由私部门担任主办或是合办单位,而且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特展”。


《特展时代2.0》同样是以“特展”为题,但此特展非彼特展。该书对特展的定义是“在文化创意相关的领域中,以普通公众为目标观众,在事先策划的特定主题下,由主办方组织展览内容与各类产业资源,以门票、衍生品和赞助为主要运营模式,以巡展和异业合作为辅助运营模式,在一定场所内所举办的有时间期限的展览。”


在该书中,非营利的、不完全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甚至不出售门票的特展也在讨论范围内。但作者之所以提出“2.0”的概念,就是在强调全面的市场化运作给特展带来的不同面貌。特展市场的广阔前景、相关行业人员“模糊的兴奋”,也都是源于产业化运作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该书的重点依然是有民营资本介入、以产业化方式经营的特展。这种特展的举办场地可能是博物馆等非营利机构,也可能是商业空间。


“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特展”2015~2016年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


“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2014~2015年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


“流金五十年——007电影设计展”2013年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


“民营资本初涉特展”


作为一种展览形式,特展在公立博物馆/美术馆中早已存在,但这类特展的资金多来自政府拨款,公立场馆不会采取产业化方式经营。据《特展时代2.0》的介绍,上海民营资本最早投资特展,是从2002年上海中润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狂想的旅程——大师达利互动展”开始


中润广告当时代理几家报纸的广告业务,并没有涉足艺术的想法,是在偶然与意大利达利基金会交流时,发现达利的作品非常有趣,容易在媒体推广,因此以商业活动的模式举办了达利展办展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所代理的几家报纸的影响力,并不期盼营利,因为广告业本身已很赚钱,不需依靠展览营利。


达利作品“红唇沙发”


办展过程中,展品的借展费、运费、衍生品提成等问题都是由中润与达利基金会协商解决,其中确有许多今天看来不够规范之处,不过最后都“不了了之”。在宣传推广环节,中润具有的媒体资源确实成为很大优势,由于熟悉媒体需求,中润独创了许多宣传手法,现在已成为同类宣传的惯例。


资金方面,中润广告付给达利基金会的借展费与运费共约300万元,在媒体宣传上约投入800万元,另外还有场地、保险等费用。最后依靠门票、衍生品及赞助收入,营利约七八十万元。展览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举办,票价50元(其中20元为城规馆门票,另30元为特展门票),门票收入最后约几十万元。


虽然展览获得营利,但由于广告业收益很高,而展览市场却还不成熟,中润公司此后并没有承办太多商业展览。


民营展览公司涌现


随着特展行业的发展,上海本地涌现出若干民营展览公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特展时代2.0》中,对天协文化的办展思路和曾经主办过的毕加索、莫奈特展都有详细介绍。


2011年成立之初,天协文化即投资几千万元主办了“毕加索中国大展”。该展览是由台北巡展到上海,天协经台湾主办方的介绍直接与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商谈。天协认为当时从国外引进的此种规格的展览并不多,展览对观众会有一定吸引力,另外看到台湾地区超级大展的成功先例,因此预估该展览的市场前景很好。


2011年在世博会中国馆举办的“毕加索中国大展”


然而毕加索展最后的观众人数仅有20万,远远低于预期,天协认为这主要是场地原因所致。天协原本希望在地理位置好、硬件设施专业的老上海美术馆办展,但由于2011年美术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出台,上海美术馆对于售票的特展非常谨慎,因此最后几经辗转,展览场地改为了世博会中国馆。中国馆空间巨大,但位置偏僻,且场地设施不全,天协在场租、展场搭建和安保上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收获理想效果。


相比毕加索展,2014年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则成功许多。该展览是由天协与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直接商谈,由于上海春节期间气温较低,因此第一站的巡展先到台北,上海站于3~6月在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


2014年在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


举办莫奈展时,天协已具有许多办展经验,加之莫奈作品受欢迎、场地位置好、宣传方式得力,展览收获众多人潮,观众数量超过40万。莫奈展场地由K11免费提供,这为天协节省了大笔场租。K11的整体营业额在展览期间提升20%,可见特展也在拉动周边商业空间的消费。


不过,关于该展览的场地选择,仍是经历一番波折。由于硬件设备无法达到专业美术馆的要求,法国博物馆方面本不同意在商业空间举办展览,后经多方协调才勉强同意。对于纯艺术类的展览,其场地要求要远远高于娱乐展,天协也因此在场地上遇到很多困难。这不仅因为与公立场馆不易达成合作,也由于专为展览而建造的私营空间的缺乏。


民营美术馆对特展产业的推动


由于公立美术馆对营利的展览颇为谨慎,而商业空间的硬件设施又难以符合艺术类展览要求,因此民营美术馆就成为举办商业特展的理想场所。近年上海民营美术馆逐渐增多,龙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都颇具影响力,它们的实践推动了特展产业的发展。


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是上海第一个民营美术馆。2013~2014年,MoCA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联合主办“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特展。展览广受好评,参观人次达到33万,远超预期。《特展时代2.0》将该展览作为当代艺术类特展的代表案例进行了介绍。


草间弥生展同样属于巡展,先后在大邱、上海、首尔、高雄、台中、新德里举办,策展人是韩国大邱美术馆馆长金善姬。MoCA与金善姬此前就曾多次合作,这也是该展览能够在MoCA举办的原因之一。


“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特展海报


草间弥生虽然是国际知名艺术家,但公众对其的了解有限,该展览之所以能获得观众热捧,主要得力于其较强的互动参与性。例如其中一件作品“洁净之屋”,原本是一个纯白的家居空间,观众可以任意在其中粘贴彩色圆点贴纸。这一互动项目因操作简便、趣味性强而得到热烈欢迎,以至馆方不得不限制观众停留时间。


互动作品“洁净之屋”


在宣传方面,MoCA并没有投放大笔资金,只做了一些常规宣传动作,但由于展览的话题性,吸引了许多自媒体主动来做宣传。另外,观众在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也对展览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由此引来更多人潮。


在展览的配套服务上,MoCA餐厅配合展览推出草间弥生下午茶,甜点形状模仿草间弥生作品,销量可观。展览的其他衍生品也供不应求,屡次补货。另外,MoCA自己的公共教育团队还针对展览举办讲座、儿童教育项目等活动,延伸展览的影响力。


草间弥生作品“曼哈顿自杀瘾”



后记


从民营资本初涉特展,到专门展览公司的涌现,以及民营美术馆对商业特展的推动,可以看到上海的特展产业已初具规模。虽然近年也有一些票房惨败的案例,但无论在与国外机构合作、售票、衍生品开发、展场管理等方面,民营资本都越发成熟。


本周我们再提超级大展话题,并非是为这种展览形式背书,目的只是提供特展产业的关注者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促进业界讨论。当然,行业内对于以产业化形式经营的特展可能还存在一些质疑,但不可否认,民营资本的进入使特展这种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也回应了观众日趋多元的需求。毕竟公立博物馆能够提供的特展种类、形式、数量有限,民营资本的运作让大众在进行文化消费时拥有了更多选择,扩大了文化活动的受众群体,也使观众更有机会接触到欧美超级大展所标榜的那种“一生仅一次”的专享体验。至于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否会使公立机构陷入被动、违反博物馆传播科学文化的使命,市场导向的选题是否排挤了其他种类的展览内容、形成某种程度的文化垄断,则又是需要另外探讨的话题了。


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辑:April


相关链接:

天禹宋沛然: 商业展览在策划和运作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多感官视听盛宴 全面颠覆传统观展理念——“不朽的梵高“

又一个没有原作的梵高展要来中国 他真的禁得起这么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