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慢无】博物馆精品教育品牌策划案.doc
干了这么多年博物馆工作,是不是最无力被冷不丁一句“那个小X,给我出个方案,不急,明天要”。
今天湖北省博物馆“礼乐课堂”教育团队要手把手教你出一套方案,保证你的大BOSS明天见你就是一句“今天食堂鸡腿给小X多加一只”。
Step1
明确馆藏优势
“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4万件(套),其中以精美绝伦的曾侯乙尊盘、保存完好的九鼎八簋,誉为千古绝响的曾侯乙编钟等为代表的礼乐重器举世闻名,礼乐文化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主题特色文化。
Step2
明确品牌理念
博物馆创立自己的教育品牌,必须首先在全馆上下树立明确的理念。理念好比一面大旗,引领到位,博物馆品牌才能真正从概念到落地生根。然而真正使理念得以践行推广的关键则是抓住“特色”,以特色为基础开发出一大批富有教育和现实意义的品牌课程。
Step3
找准品牌切入点
“礼乐学堂”从四个方面入手,力争把湖北省博物馆特色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主题日文化、大型临展文化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充实到课程中去。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文化中承载着礼乐文化的特色藏品是青铜器、简牍、漆器等,“礼乐学堂”据此开发出系列课程。《礼乐中国》课程主要用特色文物,诠释礼乐文化内涵;《青铜铸造成就》课程主要从古人找矿的指示物铜草花和孔雀石入手,引导公众了解古人采矿、冶炼、纹样设计及铸造方面的科学智慧。《古文字发展历史》课程以馆藏简牍文物、青铜器铭文等为依托,借用结绳记事、仓颉造字等成语故事引导公众了解漆器的起源、发展、胎体、制作工艺的知识。另外教育团队还研发了《土与火的艺术》陶瓷知识课程、《郧县人的生活》100万年前的古人类知识课程、《感知楚人的世界》楚文化系列课程。
元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是最能激发民族情感的佳传统节,也是博物馆开展品牌塑造的绝佳时段。“礼乐课堂”传统佳节课程会引导参与者真正认知身边的中华传统节日,凝聚爱和温暖。结合具体某个传统节日,礼乐课堂分别围绕上述节日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教育开发人员结合多种互动形式设计《清明踏春》系列亲子活动、《粽情端午》节日习俗体验活动等。
主题日课程相对于传统节日课程而言,节日更多,主题内涵也更加丰富。主要包括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圣诞节等内容。围绕“圣诞节”礼乐学堂用编钟奏响圣诞金曲《铃儿响叮当》,着重突出对比圣诞钟与曾侯乙编钟的不同,凸显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的神奇和合瓦形钟体设计的智慧,引导参与者认识了解文物,学习知识。
父亲节主题课程
举办大型临展课程,主要有助于推动博物馆特色教育品牌扩大影响力,避免博物馆教育品牌“同质化”趋势。
《文明之海》系列教育活动圆满收官
Step1
构建教学规范
好的教育要走向品牌,打实基础是一切的根源。一场成功的博物馆教育活动,一定要从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受众、活动环节、活动执行、活动评估六大方向思考有没有“达标”。
活动主题是博物馆某一教育课程的中心,语言精准、具备时代气息是最终可以走入人心的关键。
活动目标是博物馆教育课程或活动的目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必须明确具有意义。
活动受众是博物馆某一项教育课程或活动的最佳参与者。确定活动受众后,应认真分析其认知能力、文化需求、生活环境、生理特征等因素,才能有的放矢地策划活动环节达到有效沟通。当然活动受众一定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视障群体、学龄前儿童、银发老人等),重视对这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开展活动。
活动环节,在充分分析受众的基础上策划出的活动流程要自然流畅,有层次递进感。比如根据高中生课程设置课程环节,就要在充分了解这部分群体知识积累、青春初期生理特征及意志方面的因素策划教育环节,可以依据“设置思维环境——分享交流启发——引导探索求真”这一基本思路,充分发挥高中学生思想敏锐、能言善辩、反应迅速等特点达成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
活动执行即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要求主持活动者具备驾驭现场的能力,能与活动受众精彩互动。
活动评估环节,通过建立综合科学的评估体系,设置具备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客观判断教育工作的效果。
Step2
创新课程设计
以熟悉人物、事物为切入点进行创新。例如在“礼乐课堂”《大家说尊盘》教育活动策划中,其创意是来自于著名作家刘醒龙先生以曾侯乙盘为线索推出的重磅力作《蟠虺》,此小说曾荣获《人民日报》发布的2014年度推荐五本书之一、名列中国小说学会举办的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之首。礼乐学堂以此为切入点,2015年寒假策划了“大家说尊盘”系列教育活动。内容包括首届“蟠虺”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及“作家谈尊盘”活动。活动充分征集到了高质量的参赛作品,以多种视角展现了选手严重的商周青铜文化。
在“礼乐课堂”《和氏璧带你感知出国玉器》课程创新设计中,参与者首先通过一段“和氏璧”的动画短篇引出楚人与玉的主题。“穿越剧场”环节引导受众再现鸿门宴上范增三举玉玦的故事;“你画我猜”游戏环节将整个课堂推向极致,在欢声笑语中将玉器的知识铭记于心。最后的“巧手做玉佩”,引导受众通过亲自动手了解制玉工艺,理解古人“以玉比德”的哲学思想。
“礼乐课堂”教育课程在实践中不仅抓住了本馆所在区域的文化魅力,还善于敏锐察觉社会热点。2015年末大型古装历史剧《芈月传》热播。“礼乐课堂”适时推出《追随芈月看秦楚》系列社交活动,结合“微课堂”,引导全国关注了解楚国文化,收获无数点赞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芈月传
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是“礼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在受众分析、课程内容研发、教具的设计、课程执行、教育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智慧,为礼乐课堂的教育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库保障。
Step3
注重分众教育
“礼乐课堂”自创建以来,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受众口碑越来越来越好,与其专注做好分众教育不无关系。具体说来,分众教育就是博物馆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认知能力、不同职业人群开发与之适应的教育课程。
“礼乐课堂”依据分类主要对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军旅、专业人员、视障群体、聋哑儿童、留守儿童、老人、少数民族相对应研发了“宝宝爱编钟”“我爱礼乐”“礼乐讲堂”“文化拥军”“教育联盟”“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心手相连”“礼乐伴你快乐成长”“献给银发族的爱”“关爱少数民族同胞”专题分众课程。
每一项富有针对性的品牌课程,“礼乐课堂”都对教学目标、受众分析、课程设计、具体执行、教学评语等五个模块进行详细调研和论证。从而实现把博物馆的社会公益使命用教育的扬声器广泛散播,凝聚人心,传递社会关爱。
“礼乐学堂”将讲解艺术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
博物馆教育品牌与其它商业品牌一样,是社会某实体机构巨大经济价值的传播载体。但也应该注意到,博物馆教育品牌,承载了文化的内涵,教育的使命。博物馆教育品牌的隐形价值远高于其外在经济价值。如何在推广品牌的过程中充分引导社会重视和理解博物馆教育品牌无形价值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礼乐课堂”在实践指出就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立了良好的通讯关系,优质的活动内容,迅速及时的稿件供应,针对不同媒体群制定不同的宣传侧重,有效优化了传播效果。课堂积极引进中外交流,2015年7月举办“礼乐课堂——武汉青少交响乐团公益交响音乐会”,《楚调》西贝柳斯《第三交响曲》等7首西方交响曲汇聚一堂,延伸了品牌的外化内核。
随着“礼乐学堂”建设越来越好,积极举办讲座,走出去传播学术的声音的力度也不断加强。近三年“礼乐学堂”教育品牌分别应邀参与了故宫博物院“紫禁城论坛”、“辟雍论坛——礼乐天下”、“首师论坛”等学术活动,用学术引领让教育走向“专业”。
Step1
健全博物馆教育评估体系
目前大部分博物馆分析社会教育服务工作效果的途径是依据国家文物局开展的博物馆运行评估,各馆设立的网上留言、观众留言簿、调查问卷等。这些方式已不能达到全面、科学、系统的评估效果。博物馆必须构建教育评估体系,兼顾评估对象的自评即教育服务的工作自评、主管部门评估、志愿者评估、受众评估、专家评估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估的方法,增强评估的 57 27209 57 15756 0 0 4179 0 0:00:06 0:00:03 0:00:03 4179观性,同时定性定量地评估弥补不足。
Step2
加强博物馆教育专业团队建设
博物馆首先应该促进用人机制的改革,引进有效激励机制并实行动态考核分级管理,稳定社教团队,建立科学的人才结构,有效地激发博物馆教育人员的潜力。其次还应该积极与大学教育学院联系,开设博物馆教育专业或定向培养博物馆专业教育人才,对学生的文博专业知识及教育学知识相结合地定向培养。同时也要促进现有梯队的培训和提升,创造条件选送优秀人才送入大学深造,促进博物馆教育事业的发展。
Step3
向垂直受众深度覆盖
博物馆要探索建立自己的垂直深度(包括线上和线下)用户群体,开发出符合出用户习惯的教育产品。思维上要引起注意的是,博物馆教育品牌核心是博物馆自身的特色品牌课程,但博物馆线上教育的优势同样不应忽视。同时也要探索出博物馆文创与博物馆社教活动的良性粘结,把历史文化与现实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品牌“粉丝”粘性地同时最大程度将博物馆文化魅力、公共价值得以彰显。
近日,看到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走进公众生活的礼乐学堂——湖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研究》。全书分别从博物馆教育工作概述、“礼乐学堂”教育品牌的创建、“礼乐学堂”注重分众教育、“礼乐学堂”课程有效沟通和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策略等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特别是对2014年9月以来,湖北省博物馆依托自身丰厚的礼乐文化资源创办“礼乐学堂”教育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公众多元文化需求的事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可谓,事实鲜活,观点清晰,值得深思。
“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礼乐教化通行天下,使人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有礼,威仪有序,这是我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圣人制礼作乐的本意。《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间最重要的秩序和仪则;乐是天地间的美妙声音,是道德的彰显,礼序乾坤,乐和天地,气魄何等宏大!所以,“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
湖北省博物馆能够挖掘自身优势,创立“礼乐学堂”这一教育品牌,不仅是对《博物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贯彻落实,更是对未来博物馆教育发展方向的策略研究和有效应对。
——黄琛
2017年6月6日
《走进公众生活的礼乐学堂——湖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研究》
其实说了这么多,小编只是想向大家介绍一本书。若想了解更多,快来来这本书里看看吧。
特别鸣谢:中国国家博物馆宣教部主任黄琛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黄琛
作者/编辑:梖梖
相关链接: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