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嵬:铁路是线性文化遗产,清河老站只是保护的开始
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城铁西二旗站东南方向,还遗存着一座老火车站。历经百余年,老站房虽多有改造,但古韵犹存,这便是始建于1905年(1906年建成)的京张铁路清河车站。未来,清河站将作为京张高铁的双始发站之一。现在的老站已停办客运业务,钢轨被拆除,升级建设启动。唯有老站房矗立在那里,默默注视着周遭巨变。
老站房矗立在那里,默默注视着周遭巨变。
然而,老站房本身的保护也是一波三折,为此弘博网专访了青年铁路文化学者王嵬,听他讲述他与清河老站保护的点滴故事。
王嵬
铁道摄影师,铁路文化学者。十余年来行摄路程已达4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全国铁路干、支线百余条。著有《追火车》、《我的京张铁路》系列丛书。
缘
起
百年清河老站,缺个文物身份
不同于大型火车站,很少有人了解清河站的故事。王嵬通过历史资料以及实地走访比对,为我们勾勒出清河车站的历史变迁。
100多年以前,京张铁路沿线十余座站舍的崛起,开创了中国人自行修筑铁路的历史。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设计的“之”字形铁路举世闻名,清河车站作为京张铁路一座三等小站,因建于海淀清河镇而得名。詹天佑先生曾在此勘测、施工、验收。1912年9月8日,孙中山先生曾于清河站下车视察京张铁路。
资料图片显示,日军侵占下的清河车站,与通车初期毫无区别,但站房前堆满了沙袋,车站周围有重兵把守、戒备森严。
新中国成立以后,清河车站站房开始改造,三处拱券添加了门窗等物,南侧向西接出了一间房屋,屋顶上的铁瓦被更换成了彩钢板。站房中央正上方,由京张铁路总办陈昭常于1906年题写的站匾,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毁。
站房初始平面图(绘制/王嵬)
时至2014年,老站房的三处券门已被封死一个,另外两处改为售票窗口。2016年,因升级改造,清河站停办客运业务。
(左)与老站房同岁的竖匾,由时任京张铁路总办的陈昭常题写于1906年;(右)建站之初的券门已演变为现在的售票窗口,但仍能看到拱券大体轮廓。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临近,《京张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5年11月获发改委批复,北京北站及清河站规划为两座始发站。从得知这一消息起,王嵬便时时牵挂着清河老站房的命运,他认为清河老站势必要进行较大改动。
然而,虽然京张铁路上的西直门站老站房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与清河车站建筑、格局完全相同的青龙桥站,已被划入国保文物范围,被拆掉近一半的清华园老站房,也已成为海淀区登记文物项目,但是清河站却没有任何文物身份。
求
索
想保护先认定,为“身份”奔走
王嵬说,铁路上的老建筑、老机车是铁路文化的载体,如不对清河老站房进行有效保护,可能会失去一座珍贵的历史建筑 。在得知京张高铁建设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他便开始寻找保护清河老站的渠道。
经过多方咨询,他发现清河老站的保护并不止一条路。据了解,对于清河老站,除文物部门可以提供政策的支持与保护之外,铁路部门也有着相关的保护政策。
《文物保护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路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章 范畴和种类
第五条 铁路文物,是指自中国铁路肇建以来,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与铁路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社会活动或著名人物有关的,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铁路近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含馆藏文物,下同)两大类。
第六条 铁路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车站、线路区段、桥梁隧道、机车车辆库、铁路名人故居、铁路党组织早期工作和活动旧址、铁路工运旧址、建筑或建筑群等。 铁路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文物。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由于当时的清河老站尚无“文物身份”,无法依靠政策法规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王嵬便决定先为清河老站解决“文物身份”的难题。由于铁路部门无法为其进行不可移动文物的认定,王嵬便根据文化部颁布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北京市<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在2015年11月26日向海淀区文委递交《不可移动文物认定申请书》,希望为清河老站争取合法的文物身份。
《铁路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第八条 铁路文物的认定、铁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定、铁路可移动文物的等级评定,按国家或地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执行,分别报国家或地方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认定、核定、评定。
《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条第一款所列各项,应当认定为文物。乡土建筑、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商业老字号、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等特殊类型文物,按照本办法认定。
第三条 认定文物,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认定文物发生争议的,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作出裁定。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的要求,认定特定的文化资源为文物。
第四条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文物认定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第五条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并由县级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门对普查中发现的文物予以认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完善制度,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发挥作用。
《北京市<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二章 不可移动文物认定
第五条 依据属地管理原则,申请人申请对某一文化资源申请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由该文化资源所在区县文物行政部门开展具体的认定、登记、公布工作。
第六条 文化资源包括建筑、遗址、人类活动遗迹、特殊文化景观、文化线路、古人类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地等。
王嵬提交的不可移动文认定表
在此过程中,王嵬也与《法制晚报》取得联系,对此事进行了一系列跟踪报道。
《法制晚报》部分报道版面
进
展
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身份落听
2017年5月25日,距王嵬递交申请书过去了约一年半,海淀区文委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将“清河车站”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公告》。
公告显示: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根据北京市文物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清河车站”文物认定工作。根据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调查报告,依据《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北京市<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之规定,现将“清河车站”认定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据悉,早在王嵬递交申请书之前,海淀区文委文物科就接到上级单位的指示,已经开展对清河车站的文物认定工作,对此,他们也感谢民众和媒体对文物工作的关心。清河车站已获得文物身份,未来将依法进行保护。
王嵬收到的海淀区文委不可移动文物认定表回函
通过解读这份公告可以发现,清河站虽获得官方的文物认定,但仅为最低级别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据悉,清河老站不会拆除,施工期间,老站房将会被平移出施工现场,新站建成后,老站房将移回清河车站,作为景观陪伴在新站旁。
观
点
京张铁路应整体保护
2022年冬奥会即将在北京、张家口举办,用于沟通两地的京张高铁正在建设中。在这个背景下,王嵬提出一个问题,具有百余年历史的京张铁路将何去何从?
王嵬表示,老京张铁路不仅能沟通两地,还能够很好地服务冬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工业文化遗产。小学课本上的京张铁路是人人都要学习的,但读万卷书不如实地感受一下,背多少次詹天佑的课文,也不如坐一次京张的火车让人身临其境、记忆深刻。
京张铁路青龙桥之字形折返线(王嵬拍摄)
譬如青龙桥站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不但有科学、历史、美学价值,也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底蕴。如果全线都像青龙桥站这样保护的话,不仅我们身边的遗产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完全可以进行利用。但“死文物”价值、教育意义、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很少了,如北京北至沙河段既有老线废弃后,保护的意义会大打折扣。
雪夜的青龙桥火车站(王嵬拍摄)
目前,仅就站房而言,京张铁路沿线青龙桥站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西直门站是市级文保单位,南口站系区级文保单位,清华园站、清河站系文物普查登记项目,还有一部分遗存的老站房未被官方认定为文物…… 站房保护级别参差不齐,缺乏全线整体的保护措施。
王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关注京张铁路历史,不断收集资料,走访沿线铁路职工及居民二百余位,并结合口述史、文献从北京徒步至张家口进行实地的田野考察,并将成果汇总编辑为《我的京张铁路》系列丛书,该书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学基地项目资助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资助。
王嵬认为,铁路是线性文化遗产,线路两侧有很多车站和附属建筑,以及机车、车辆、信号机和钢轨等。考虑到铁路文物的完整性,这些相关设施应该获得整体保护,而这正是京张铁路保护的短板。获得文物认定的清河站只是京张铁路的一个点,京张铁路的保护之路还在继续。
ONGBO
编者按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或是“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并不代表它们的价值就低,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挖掘出来。如果只因为它们级别低就另眼看待,那等到发现其真正价值,这些文物可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了。
我国留存至今的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形象地记载着我国历史的形成和发展的进程,它们不但是认识历史的证据,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主要由政府主导,但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也规定,公民可以对文物进行认定申请,因此,每一个公民都能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如何让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当中,也是未来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
特别鸣谢:王嵬提供文字与图片资料
整理自与王嵬访谈录音
部分资料来自于法制晚报以及网络
编辑:City
相关链接: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