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修边幅的博物館,你想一探究竟吗?
这个杂货铺式的博物馆,却藏着世间珍宝
两间面积不足90平米的铁皮房,文物被随意摆放,这样的陈列布置,倒让这个长城博物馆像一个杂货铺。
长城文化展馆肉形石
和其他长城博物馆一样,板厂峪长城文物博物馆也座落在长城脚下,在著名的板厂峪长城砖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隔壁, 在抚宁扳厂峪长城景区内,起初我是奔着大名鼎鼎的板厂峪长城砖窑而去,不想自己却在这样一个长城博物馆里流连忘返。
板厂峪长城砖窑遗址
在板长峪村口,一块厚重的石块上刻着“板厂峪明长城砖窑遗址”。
进入大门之后,在明长城砖窑遗址旁边,看见了有两座保存完好的砖窑,占地约300平方米。这两座砖窑为马蹄窑,窑口直径为5米,窑深3.5米,里面还保存着当时烧好的筑长城用的大砖头。
它们整齐地堆砌在窑底,像是在等待筑长城的工匠将它们带走,让它们得以成为组成长城的一份子。
板厂峪村明长城陈列室,坐落在明长城砖窑遗址旁边,为三间四合院结构,总面积不过150平米,院子内四个角落摆放着记载戚继光率义乌兵修筑长城、守护长城的纪念碑文和义乌兵当年作战用过的石炮、石弹等兵器。
长城文化展馆
这是一间非官办的民间博物馆,总面积不过150平米,当然和八达岭、嘉峪关、山海关三个高大上的大长城博物馆比起来显得异常寒酸。这里除了那两间铁皮房子展室之外,还有一个院子作为露天陈列的部分,院子里堆满了各种长城文物。
据博物馆的讲解员介绍,在遗址中总共发掘清理出的文物超过3000件, 而这些长城文物都是在清理长城遗址时用筛子慢慢过出来的,其中有一套专门用于批阅文书的便携组合文具已被国家认定为一级文物, 还出土了罕见的银箭头。如果不是这些长城后人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的态度,这些文物很可能就这样被埋没在尘土中。
博物馆里还有一部分的展品是展现义务兵的生活的,比如修长城时用的工具,火药匙、铁锄、长城砖;戍守长城的生活用具——青花碗、温酒壶、火盆、石臼、小刀、剪刀、穿心灯;防御敌军入侵的武器——火铳、爪勾、铁炮等。虽然器物残缺不全,但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义乌兵的勇敢和智慧。
这里展出的也有很多罕见的长城历史文物,而且多数是在三大博物馆里根本无法看到的,最难得的是器物保存完整,大部分都是微小物件,一般不易看到, 但恰恰通过这些小物件,清晰勾勒出当年长城守卫者的大生活。
博物馆的屋子里阳光不是很通透,即便窗户外面是明晃晃的太阳,但是一进到这个房间,似乎光源都被屋内陈旧的物件遮挡,开盏灯,也依旧显得昏暗,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淡淡的霉味,也许就是已消逝的时间的味道。
现在,在博物馆里工作的多数都是义工,是为了守护长城文化的志愿者,而负责看管博物馆的是一位老大爷,他的家族世代生活在这长城脚下,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而这个博物馆就像他的家一样,被他用爱与责任悉心呵护着。
和著名的板厂峪长城砖窑遗址一样,这个小小的长城博物馆,是板厂峪长城文化的巨大亮点, 也就是这样一个杂货铺式的博物馆,为长城的保护和研究,为长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感谢这些长城守望者。
编者按:
一间不大的博物馆,没有精致的装修,却沉淀着历史的韵味,小编没有去过这家博物馆,却从文中感受到这间博物馆所承载的历史。近几年,长城保护问题一直都是热点关注的话题,在旅游业的热潮下,需要我们去平衡利益与保护的关系,这个时候博物馆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对于长城,把损害严重以及未开放的地方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搬”到博物馆中,还可以在博物馆中开展“保护长城”的专题教育活动,倡导游客在登长城的过程中避免对长城城墙的破坏(刻字、垃圾等)。通过对长城博物馆的创新建设,提高博物馆在长城游览中的比重,更容易让游客意识到保护长城的重要性。
图文来源:微博@常跑跑
原标题:展馆简陋,文物摆放随意,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不修边幅的博物馆
编辑:轩睿;hm#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