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穿越90年,回看那时展览的模样

2017-12-20 弘博网


编者按:


如今,博物馆越来越走近我们的生活,各式各样的展览层出不穷,总是成为我们出行的目的之一。那么,看惯了今日多彩多样的展览,你是否也会好奇近百年前的展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现在,就跟着弘博君一起穿越回到九十年前,看看当时的河南省民族博物院举办的这场“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吧。



1928年10月10日,当时河南省省会开封的法院西街上人山人海,人们争相前往河南省民族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前身)参观“中外各民族模型展”。这是河南博物院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最高时达到四万人次。当时的博物馆面积仅十亩有余,“民众参观者途为之塞”,舆论遂称之为“新式城隍庙”,到该年年底,观众竟达751500人次。


关于这个展览,以往仅在档案资料中见到过只言片语,远不足以表现展览全貌,因展览信息的缺失,甚至有后人以为这只是一次猎奇性的展览。河南博物院保存有1350余张玻璃底片,拍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馆初期,近期随着对这批玻璃底片进行保护处理与影像信息的提取研究,发现这是一批记录当时的馆址建筑、展览状况、馆藏文物及发掘现场、文物古迹等的珍贵影像资料,其中有65张拍摄的就是1928年10月河南省民族博物院举办的的“中外各民族模型展”。这些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的影像资料,以其“一图胜千言”的力量与价值,带我们回到90年前的展览现场。


玻璃底片


筹办始末


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就任河南省政府主席,他积极从事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建设事业。当年7月,省教育厅委派中州大学(河南大学的前身)教师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三人为博物馆筹备委员,指定开封法院西街前法政学校校舍为馆址,开始筹建,即河南博物馆发轫之始。


1927年河南博物馆馆址


1928年5月,河南省政府为展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宣传“民族共和”与“世界大同”理想,将河南博物馆改组为“河南省民族博物院”。成立之初,冯玉祥总司令即指示限期举办有关民族文化的展览,并对展览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举凡各民族 39 38958 39 15262 0 0 1054 0 0:00:36 0:00:14 0:00:22 2975风土人物、服饰器用等,或用实物、或用标本、或用图表、务期表现其特殊之色彩,使览之者比较其文野,推寻其源流。自原始蛮族至现代文明社会,其蜕变演进之过程历历在目,於以识人群进化之程序,於以启发明创造之动机,於以启发革命思想,於以鼓荡革命精神”。用意之深远,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征集展品,1928年6月,河南省民族博物院制订《征集陈列物品简章》,由河南省政府通电各省,请求赞助展品。又由省政府转请外交部各驻外使、领馆,帮助搜集异邦民族物品。全国各界积极响应,捐赠物品,在较短时间内,上海、陕西、安徽等省及省内各县、市、工厂寄送陈列物品400余件,以此为基础举办的“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可以说是聚集了社会各界的力量。


展览在筹备过程中,河南省政府及各机关一直大力支持。冯玉祥将军确定举办民族展的主题,并一直关注展览的筹备,甚至对展示玻璃柜的设计也亲自定夺,7月29日他还到馆视察展览筹备情况。时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河南省政府代主席邓哲熙直接参与展览的筹备,除了确定模型图像、数量等,他也多次到馆视察,提出修改意见。


展示内容与展示形式


通过对65张玻璃底片影像信息的研究,我们得知展览通过28幅绘画展版、35组180余座人物塑像,360余件实物展品,辅以历史年表、地图、说明图表等辅助展品,实景式展示中外各民族风俗及生活状况、社会状况,展现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社会风貌。


据史料记载,“中外各民族模型展”分布在博物馆不同的展区:后大楼展出中华民族部;西楼陈列室展出世界五种人——红、黄、白、黑、棕模型,以及外国民族部。


1928年河南博物馆西楼陈列室

1928年河南博物馆陈列室


中华民族部


中华民族部通过绘画展版与模型实景,展示了从天地人皇伊始,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故事以及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博大精深。选题十分广泛,涉及哲学、军事战略、名人故事、教育思想等多个领域。还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工、农、学、商、军等各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展示。


绘画版面内容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了燧人氏时代饮食之状况、伏羲氏时代之进化略图、黄帝时代文化之进步、禹疏九河铸九鼎、商汤伐桀民众欢迎图、孔子退修六艺图、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图、秦良玉据城破贼图等28幅人物故事。这些绘画是西方素描手法与中国画造型语言的有机结合,水平十分高超。人物刻画生动细致,神态各异,形象的面目情态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精神情绪。


黄帝时代文化之进步

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图



中华民族模型塑像分为四个部分展示:


1第一部分——中华民族远古时期


通过天地人皇氏,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缉藋为庐,伏羲氏画八卦、结网渔猎,神农氏尝百草创医药、制耒耜教稼穡……五组人物、十六座塑像展示中华民族从生食时代到熟食时代、从野居时代到家居时代、从渔猎时代到畜牧时代、从畜牧时代到农业时代的进化过程。展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远古时期的自然景像,用泥土、郁郁葱葱的植物、生动的动物标本,营造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塑像模型与真人同大,着兽皮,裹树叶,辅以实物用品,生动表现着远古人类的生活状况。


燧人氏时代社会之状况


2第二部分——中华民族历史人物


通过开辟疆域之大智略家班定远氏(班超)、尽忠报国大军事家岳武穆氏、郭子仪单骑说退回纥、忽必烈远征等四组人物、十八座塑像,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展区设置长廊式展台,廊檐、廊柱装饰飞龙、卷云浮雕,每一组人物主题间以玻璃木格分隔,背景墙上张贴说明文字以介绍人物概况,人物塑像表情生动,身着与朝代相符的服饰,胸前标识姓名。整组塑像布局主次分明,突出表现主体人物,与背景墙上的文字相呼应,展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主要事迹。


郭子仪单骑说退回纥


3第三部分——中华之民族


通过蜑户部、汉族部、藏族部、回族部、满族部、蒙族部、夷家部、苗族部、青海民族部等十一组人物、四十六座塑像,表现各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整个展区高大宽敞,分置大型木台,将每一组人物塑像置于其上,塑像着民族服饰,表现各具特色的民族风俗。背景墙上悬挂中华历史绘画版面,另外还有历史年表、时代进化图表和各民族概况说明图表。其中“汉族部——农工商学兵及妇女开会式”塑像置于玻璃房中,居中置一方桌,其后站立军人形象塑像,农、工、商、学、兵及妇女形象人物分坐两边,背景墙上悬挂时任河南民族博物院院长的陈维新所书额联:“世界人类□□,中国民族□□。陈维新。”据《河南省民族博物馆院值日纪录》中记载:“1928年8月4日,借革命纪念馆冯司令像片一架。”而且该军人的形象与冯玉祥总司令非常相似,故可以推断军人塑像是以冯玉祥总司令为原型的。



汉族部——农工商学兵及妇女开会式(上)、藏族部——红黄两教喇嘛和平民装式(左下)、蒙族部——贵族、平民家庭情形(右下)


4第四部分——中华民族之各界状况


通过中华民族之工人工作状况、中华民族之农家生活状况、中华民族之学校教育状况、中华民族之商界营业状况、中华民族之军事训练状况、中华民族之妇女进化状况等六组人物,五十二座塑像来表现近代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状况。


展示区域以中华历史故事绘画版面为背景,前置木台,人物塑像置于其上。其中表现“中华民族之商界营业状况”的区域,陈列成商店的形式,将商品摆放在柜台内,并标明产地:苏州音乐(乐器)、江西瓷器、山西纸张、安徽茶叶、山东花生、东三省大豆、河南瓜子等,顾客排队于柜台外等待购买,人物形象生动自然。


中华民族之商界营业状况


另外,通过玻璃底片的影像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该展览也表现着当时的社会事件。在“中华民族之教育儿童状况”展区悬挂着一个黑板,上面写道:“日本人五月四日在山东济南杀死我们的男女同胞一万多人,你们知道不知道,这种国耻大仇要报不报?要报!”在“中华民族之军事训练状况”的展区,黑板上写着“我们四万万人的国家被日本四千万人的国家欺负的我们连孙子儿都不如狗都不如猪都不如,我们知道不知道,此次在山东打死我们一万多人,这种仇要报不要报!”是为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发生后,国人愤怒之情的表现。


中华民族之军事训练状况


在布展过程中,博物馆工作人员不断调整绘画版面、模型位置、人物服饰等,使之更符合展览要求。甚至人物模型的面部表情不符合展览情绪时,都会重新塑造。如在“中华民族之教育儿童状况”关于济南惨案部分有两张底片,最后布置完成的那张,人物表情较之前一张严肃,老师身体转向黑板,像是在告诉孩子们关于济南惨案的始末,身边多了一个面部表情愤怒的孩子。背景墙上的绘画换成了“苏武牧羊不失汉节”的画面,画面中的苏武在冰天雪地中席地而坐,使节杖插于身边雪地中,手握老鼠以此果腹也不屈服于强敌,以此表现中华民族的气节。


中华民族之教育儿童状况(调整前)

中华民族之教育儿童状况(调整后)



外国民族部


外国民族部通过俄罗斯民族部——列林会议状况、美利坚民族部——南北战争状况、土耳其民族部——凯末尔会议状况等八组三十八座塑像,展示外国民族的生活习俗及重大社会事件。


俄罗斯民族部——列林会议状况


展示区域用木台做基座,用玻璃或布将每组塑像分隔成单独空间,每个国家的展区上方悬挂着本国家的具体说明,从地理位置、人口、民族、产业、现势、构形、附志等多方面介绍着此国家状况。“意大利民族部——哥伦布探险状况”展示区域别出心裁,在木台栏杆内用棍子支起布蓬,象征着船的形状,布蓬周围用中华民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装饰一周,七座高鼻、大眼,特征明显的人物塑像或站、或立居于其中。


意大利民族部——哥伦布探险状况


展览另外还有表现西方神话、信仰的部分。如圣经故事中“诺亚方舟”的塑像:一带蓬木船置于土台之上,船中八人端坐其中,一只鸽子停于船头。在船头前有一木板,用文字作以介绍:“洪荒之世,大水横流,说者莫知其是,惟据希伯来史所载,天降洪水之时,世界人类淹灭殆尽,仅诺亚一家八口进入方舟得免于难,而今列此模型以待博学者之研究也。”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为当时的国人打开了一扇向外看世界的窗户。


诺亚方舟


“中外各民族模型展”是中国早期民族学理论在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首次实践。展览形式新颖、生动,通俗性与知识性完美融合,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国内外各民族风俗及世界范围内社会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充分发挥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功能。


另外,这些绘画版面和模型塑像是因为玻璃底片的保存,才得以出现在我们眼前。充分体现了摄影为时代写真、为历史作传的作用。这些影像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甚至政治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和国家不可再生的财富和资源。

(延伸阅读参见牛爱红《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学展览研究——1928年河南省民族博物院“中外各民族模型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7期。)


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90年前的展览什么样?1928年“中外各民族模型展”重现》

编辑:言若


相关链接:

窥探设计,如何巧妙为观众服务

探索更多方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来

将关注转为收益,博物馆如何迈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

择一事,终一生,让文物修复师为你还原“钱家衣橱

这场特别的文化遗产公开课,让孩子与博物馆一起成长

揭秘《国家宝藏》为何选择的是这九家博物馆

从美国教育策展人(Edu-curator)小史说起

一书一器,一墨一纸间,便有了家国

这些博物馆属于“治愈系”,安慰“佛系”观众没商量

文博法律Q&A | 你一定要看的文博法律问题专业解答,关于创收、商业、著作权……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