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背后的“智囊团”——打造“接地气”的展览
2017年7月,读城展览第二期“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从策划之初就特别招募了“老北京”、老师和大中小学生成立了读城百人智囊团,参与宣传、策划、布展、活动、讲解等各个环节。
那么,智囊团到底是什么?如何参与策划活动?又在展览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此,弘博网专访了此次读城展览的策展团队以及部分智囊团团员,看他们如何看待智囊团。
杨丹丹(“读城”项目总策划):通过智囊团的活动,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观众进行参与,加强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之前首博做过一些小型的社教活动,但是并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因此这一次,首博为读城展览招募智囊团,参与展览策划。在展览完成之后,现阶段一百名的智囊团将会被分解成小团队,其规模在未来还会再扩大。
杨丹丹:首博招募的智囊团主要由学生团体和关注“读城”展览的北京人自愿报名组成。这些智囊团成员不同的生活阅历和对于城市的情感,能够为展览提供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领域的不同,为展览提供不同的契机。首博希望通过与智囊团的沟通,集思广益,把建筑构造等表现出的艺术美升华。
杨丹丹:从某种角度来说,智囊团也是志愿者,因为他们为博物馆提供的服务也是无偿的。但与普通志愿者不同的是,智囊团所提供的服务涵盖了线上线下两方面,因此这种服务和沟通变得更灵活、更直接,更快捷。此外,智囊团在时间、参与度和专业性方面都付出更多,在展览筹备工作中也发挥了更多的智慧,智囊团也因此成为读城展览的参与策划者。接下来,首博可能会让智囊团以分类的形式参与博物馆的互动,借展览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智囊团的潜质。
杨丹丹:智囊团在展览筹备工作的参与中创造出了超过自身团队的智慧,这对博物馆自身团队既是鼓励,又是挑战。在组织和完善智囊团的过程当中,首博自身的工作队伍也不断完善。由于需要将智囊团工作效果最大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团队的吸纳能力也需提升,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博物馆在做教育的同时拉近与社会沟通的距离,鼓励观众以参与者和贡献者的身份进入博物馆。
陈思(设计策划):智囊团的成员多数是中学生,他们从自身角度提出的意见能够使整个展览更加贴合青少年的需求,这也为展陈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尤其是读城展览中较为碎片化的元素,根据智囊团的建议,这一次设计组将四合院整体结构拆碎,着重介绍了四合院的各个细节,这是以前的展览中不曾注意过的。
王新迎(内容策划):智囊团为展览内容提供线索思路。比如前期问卷调查的设计,项目组收到老中青幼各年龄段智囊团成员共59条关于“我心目中的四合院”的反馈,为展览设计者呈现了他们对于四合院的一种情结,一种怀旧和一种追忆。在他们的笔触中,四合院有着人情之美,情趣之美,也有着生活秩序之美,这恰巧与展览内容是相呼应的。
但是智囊团的很多参与并不是观众直接能看到的。比如礼仪用语的调查,智囊团总结了经典的字;再比如在“四合院的时光记忆”这一部分,智囊团的成员为展览提供了一些老照片,配上文字,最后以视频的形式在展览中呈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观众参与到了展览当中,提交了600余份观众作品,其中孩子的作品占到了四分之三以上。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个博物馆人和观众共同参与完成的展览活动。
李鑫月(教育活动策划):智囊团本身就是读城展览的一个前期活动,也是展览第一个开展的策划活动。在前期,智囊团撰写活动方案,思考活动创意,为活动及其名称的选择进行投票;在活动实施中,现场志愿者的招募、管理活动材料、摄影摄像,提交活动感言等也都由智囊团负责;在活动完成之后,智囊团还参与了许多问卷调查整理的后期工作。
张余(宣传策划):在前期,智囊团针对展览的整体宣传方案进行了讨论,大家为展览出谋划策,既提供一些优秀文案也根据展览提供了很多新颖的宣传形式和想法。在后期,展览开始之前,项目组为读城展览设计了宣传海报,智囊团成员在学校、社区等处粘贴,极大的提升了“读城”的知名度。特别是在开幕式上,核心主力成员承担了组织工作,而智囊团大部分成员不仅作为观众全程参与开幕式,还担任着文明观展引领者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智囊团每一个成员都作为一个自媒体在进行传播,宣传“读城”,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转发或共享媒体报道等方式宣传展览,从而扩大了展览的影响力。
范景龙(讲解策划):智囊团讲解分团的活动渗透到了读城展览的各个方面。如参与展览内容设计,展览讲解词撰写编辑、展览讲解等。由于讲解活动需要在展览开始之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培训,因此,讲解分团的工作要滞后于智囊团的其他所有工作,是放在最后一个来进行的。但是,最后一个进行并不代表着活动的不重要。相反,读城项目组在前期就已经完成了讲解分团的相关策划。讲解分团这个环节对于展览解读、建立策展人和观众之间的桥梁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新迎:由于时间难以协调统一以及智囊团成员职业背景多样,项目组采用线上交流的方式较多,缺少与智囊团直接交流的机会。
陈思:在形式设计中,出于大场景挑战性和安全性的考量,智囊团提出的一些有关于单元设计的想法未能实现。所以虽然展览的细节部分暗含惊喜,但是展览大块的部分仍然有些薄弱。项目组最终将地面处理成概念化的城市肌理,并以时间轴的形式对四合院的内容进行对比。
李鑫月:由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不同视角,对于活动的出发点和展览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智囊团的存在使得项目组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并提前解决问题,为博物馆和观众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张余:一方面,在展览前期,智囊团参与很多策划工作,虽然其中一些好的宣传建议和媒体形式由于经费等问题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大多智囊团成员为在校学生或在职人员,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导致一些时效性的宣传工作未能实时跟进,但是大家做了很多线上可以完成的宣传工作,比如展览活动海报设计等。
黄姗(“读城”项目智囊团成员):我是以个人的形式报名参与此次活动的。在展览前期筹备中参与较多。尤其是活动组与宣传组的工作,比如前期的材料准备,设计活动宣传方案等等。
易宇曦(“读城”项目智囊团成员):在首博的微信平台上看到了招募智囊团的信息就报名参加了。因为当时是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参与的,所以在开始并没有分组,社团里的同学都会参与到各个组的工作当中。其中,展览海报设计等工作涉及的最多。还有很多展览题目的讨论大家也都有参与。
黄姗:最难忘的是展览展览开幕前的准备工作。为了第二天的开幕式能够顺利进行,每个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前一天从上午10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在我的印象中,博物馆的工作可能比较轻松,也不太需要加班,但是真正经历之后才发现这份工作的辛苦。负责各项工作的部门都有各自的工作,需要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整个筹备过程才能正常的运行。
易宇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筹备展览过程当中,大家对展览设计方案的讨论。博物馆的负责老师给大家看了展览的设计方案,并且让大家讨论这个方案中灯光、色彩等的设计等内容。因为之前接触博物馆,只是作为观众进行参观,从来没有接触过展览设计等工作。作为观众,我们可能只是觉得博物馆某个展览的参观感受很好,但是并不知道完成这个展览需要付出什么。这次活动就给了我不同于平常的经历。
黄姗:我觉得最困难的是时间的问题。学校的功课比较多,有棘手的工作只能在课余时间完成。但是首博的老师们,也非常的体谅我们,在工作上也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
易宇曦:我认为比较困难的是和多方面的磨合问题。首先是与整个智囊团的磨合。因为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智囊团的每一位成员对工作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在选择配色和讨论设计方案的时候。其次是作为个人与首博之间的磨合。因为还是学生,所以在时间上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时候需要我利用平时琐碎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工作。
让观众能够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博物馆是博物馆履行其社会职能的起点。如何提供一个对观众友好的环境,使观众能够有渠道、积极地参与展览策划是每一个博物馆都需要探索的命题。在首都博物馆“读城”展览中,尽管智囊团处于起步阶段,出现了一些困难,但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读城“智囊团”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解展览背后故事的契机,也让博物馆打造“接地气”的展览成为了可能。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观众,博物馆应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吸引观众参与加入,打造属于自己的“智囊团”。
作者:Wendy;心儿
编辑:大萌萌#大侦探
相关链接:
通知|2018天津博物馆百年纪念研讨会暨博协区域专委员会年会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