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研修见闻录——谈博物馆教育与策展

2018-01-13 弘博网


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联合美国博物馆联盟(AAM)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博物馆教育与策展海外研修培训》于2017年10月27日开班,本次海外研修培训旨在培养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目前培训已经进入学员海外实习阶段。


项目学员前往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洛杉矶艺术博物馆等在内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在这些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诠释及其他部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在已经近两周的学习后,学员们在实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与感想,本文摘录了专家与部分学员的心声,让我们来一起倾听。

许中云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

实习于美国纽约惠特尼艺术博物馆教育部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日常公共教育主要包含公众项目(Public Programs)、青少年项目(Teens)、家庭项目(Families)、社区项目(Community)、无障碍项目(Access)以及较为深度参与的美术馆课程(Courses)。这样的设置与MoMA,大都会、古根海姆等纽约知名博物馆并无二致,但是由于观众群体的不同,具体的公教策略也会略有不同。

从上城搬入下城新馆的惠特尼美术馆,凭借其品牌的持续影响力,以及对社区、学校观众的持续开发,在两年间建立起庞大的新的观众群。

如今的惠特尼每天进行的公教项目超过10个,参与观众超过300人,一年公教项目上千个,部门总人数过百人。公众项目、青少年项目、家庭项目等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十几人组成的团队,包括员工、导览、教师、雇员、学生、义工等,这些人围绕自己的观众群和具体的展览,开发和执行各种公教项目。

美术馆员工负责开发和设计公教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案,通过平时的培训计划对导览、教师、雇员、学生、义工等进行指导,具体的实施就交由这些人负责,美术馆员工可以监督项目质量,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这样的协作与安排,可以保证众多项目能够同时进行,并且项目的质量也有所保障

令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一个针对有视力障碍观众的ACCESS项目。导览用语言引导这些视力上有一定障碍的观众在展厅“参观”,并选择了几件作品进行讲解,就像是面对普通观众一样。不同的是,她会先用极尽详细的语言(应该是经过专业语言训练的)描述作品的“模样”,也会用到手工制作的“模型”或相同质地、形状的事物,让这些观众亲身感受。乍看上去,这与普通导览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观众的问题有时是让导览更多地描述自己想知道的细节,总有一两个小模型在观众中传递。

国内也有一些针对有障碍人士的博物馆公教项目,但是更多地是以形式和社会效用为主导,真正关心目标观众的内心需求还有很长的距离,毕竟,我们针对普通观众的公教活动都还在起步阶段。

惠特尼的无障碍项目(Access)切实地履行史密森尼(SMITHSONIA)和美国博物馆联盟(AAM)的原则,将障碍分成三大类:身体的、经济的和社会文化的。身体的非常好理解,经济的不外乎收入层级的因素,社会文化的则包含丰富。有语言方面的,比如观众不懂英语,就需要通过其它语言辅助;再比如文化差异的,就需要通过文化背景的辅助等。

惠特尼在每一个细节上,让每一位观众,无论身体状况、地域文化,语言背景,收入水平,都可以享有美术馆的艺术文化权利——而不是只体现在无障碍通道上。



吴悠   上海博物馆文化交流办公室馆员

实习于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教育与藏品诠释部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位于旧金山市政中心的亚洲艺术博物馆创立于1966年,是海外最重要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 “教育与藏品诠释部”(Edu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Department)在不久前刚刚进行过规划与整合,在传统的公众活动功能之外,工作重心逐渐转移至“诠释”(Interpretation),简而言之,就是从公众的角度,策划展览、介绍馆藏

亚洲艺术博物馆虽然是一座展示亚洲古代艺术的传统博物馆,却处处彰显着活力。比如正在举办的“Couture Korea”就是着眼于时尚的展览,以18世纪韩国古典服饰与艺术为展线,融入了现代的高级定制服装和洛杉矶本地韩裔艺术家的创作。相关的博物馆活动也充满流行元素,例如社交媒体时尚达人(我们所熟悉的“网红”)、设计师、摄影师的对谈,以及老少皆宜的韩国街舞教学。在美国,不论是现代艺术还是古代艺术,博物馆都想尽办法吸引各个年龄群体、各个社会群体,努力拓展自己在社交、休闲方面的潜力


欧美国家普遍认可的博物馆3E功能本就包括教育(Education)、娱乐(Entertainment)、充实(Enrich)三个方面。博物馆在教育、充实上的价值不言而喻,国内博物馆也一直在努力发展,但在博物馆的“娱乐性”上,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来达成共识,对于国内的古代艺术类博物馆而言,更是有重重壁垒需要突破。

古代艺术固然是经典的、高雅的、精英的,但博物馆却身处在一个现代的、变换的、平民化的环境,观众更是有各自的眼光、丰富的选择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因此我们的博物馆应该充分考虑观众的差异和需求,不以“文化殿堂”的姿态自居,而是应当让观众带着休闲、欣赏的目的而来,寓教于乐,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博物馆的乐趣和艺术的有趣。



游江   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

实习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展览、教育和项目部

Museum of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通过交流可以发现,当下中外对于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很多理念一致,无论是美国的博物馆还是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大家会根据自身的区域文化特点、展览资源和固定收藏来开展教育系列活动等。可以说,当下艺术博物已经从最初的以展览为中心、以藏品为中心转向以观众为中心,日益重视和拓展自身的公共教育职能,成为广大公众审美需求的专业场所及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平台

术馆的公共教育,针对的人群是多样的,自身亦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活动应当是将学习和教学的原理有效运用到对艺术作品的诠释与展示等具体实践中,建立起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联系和平台,促进观众了解与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并将相关的经验转化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丰富个体生命认知和体验的维度

无论是解释式的教育,激励、反应式教育、发现式学习,还是建构式学习,游江认为,在尊重个体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其实每一种模式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人群和效果,所以每个博物馆人应当针对不同的博物馆教育情境,面向不同的艺术受众,系统的开展公共教育活动。艺术教育在此时,不再仅仅是传授既有的艺术历史、理论、绘画技法等知识,而是通过开放的美术馆空间,在观看、体验和互动中,启发心智,转换思维,帮助个体在空间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开发,从而拓展既有智能组合,激发个体内在先天的遗传潜能,促发观众多种智能连接与整合。

在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实习交流中,可以看到馆校之间多样的合作方式,深入了解针对不同人群的公共教育活动的方案和实施,在具体活动的参与中,作为一个学院的博物馆,罗德岛不仅与学院合作开展一系列基于藏品的课程,也通过常设展和流动展组织策划面向公众的、不同目标、不同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动。从学校项目、儿童和家庭项目到社区公共教育项目,通过对观众的不断研究和沟通,罗德岛设计学院博物馆用开放的、多样的、专业的公共教育活动让艺术作品成为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亦成为了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途径。


宋娴   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实习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教育部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国外的博物馆在特殊人群的可达性教育方面做得很好,以美国现代艺术馆(以下简称MoMA)为例,自2006年开始决定启动针对阿兹海默病患者的专门活动,这在美国尚属首次。2007年,MoMA教育部发起阿兹海默项目,该项目受MetLife基金资助,从2007年到2014年间迅速发展,并拓展至美国和国际上其他场馆。2009年,出版《Meet Me: Making Art Accessible to People with Dementia 》、MoMA阿兹海默项目教学单元图册和DVD,为实施针对阿兹海默病症患者及其看护的艺术项目提供了综合性的指南框架。随后又推出了相关资源网站,以及实施项目的培训视频。(弘博网也曾详细介绍过这一项目,请见:拥抱“阿兹海默”——探索博物馆教育的更多可能性

不仅只是活动的实施,他们也同样注重活动评估。2008年,由纽约大学对MoMA的阿兹海默项目“Meet Me”进行初步评估,评估表明该项目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和看护的情绪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2011年,the Audience Focus, Inc也对参与MoMA阿兹海默项目的美国国内和国外33个场馆进行了综合调查,包括项目的实施年限、经费来源、项目带来的积极效应等等。所以从整个项目发展的历程,能看出一个活动如何变成一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如何注重评估并引进外部第三方评估,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教育活动的实验性研究,这个视角和广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次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让我不仅仅将落脚点放在自然科学类场馆,在MoMA的实习让我把视野拉得更远,看得更广,看到了更多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可能性。法国作家福楼拜说过,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古希腊艺术家根据数的规律,赋予艺术品比例上美的和谐。无论是科学教育领域所提倡的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理念,还是艺术领域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诸多尝试,都是在同源中寻找更多交叉与融合的可能性


刘小云   山东美术馆助理馆员

实习于高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部

High Museum of Art

亚特兰大是美国东南部最大、最有历史底蕴的城市,高艺术博物馆又是东南部最有影响力的美术馆。高艺术博物馆的公共教育部门分为释展、家庭项目、学校与教师项目三个分支,分工明确,效率极高。

高艺术博物馆没有政府资金支持,每个部门以及部门内分支都有不同程度的筹资压力。这要求他们的工作必须高效且有说服力,无论是面对观众、艺术家、还是投资人。公共教育部门的工作关键词是参与性、关联性、前瞻性。每个项目都不是孤立的,与展览、藏品、美术馆空间等密切相关。常设的公共教育项目,一定以对美术馆空间的充分利用为前提,至少提前一年制作年度规划,将高艺术博物馆的历史发展、艺术藏品、展览活动密切关联起来。

以讲解员培训为例,11月17日在高艺术博物馆开展的“Al Taylor: What are you looking at?”项目,22日即启动了讲解员培训。

讲解员传达给观众的内容是艺术,公共教育部门培训讲解员的方法却十分科学,讲解员需要首先认知艺术家的基本艺术特征,然后才能允许发挥艺术想象力。艺术家的作品在培训中会激发很多有意义的对话,这些对话发生在公共教育部工作人员和讲解员、讲解员和讲解员之间。就艺术家个展而言,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这种艺术特色,但这并不妨碍公共教育部门的同事和讲解员准确恰当地向观众传达艺术家的艺术特色,这也是美术馆专业性的一个方面。


看过各位学员们在海外实习期间的经验与心得,让我们再来看看专家们对于研修培训项目及“智识教育”的认识与解读。


余丁教授

项目首席专家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博物馆联盟共同策划这样一个项目,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

首先,我们知道,博物馆通过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的丰硕成果,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同国家、民族的博物馆发展程度、特点并不一样。这就使不同国家的博物馆行业之间的交流变得重要起来。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去,博物馆中的策展与公共教育往往是一个先来后到的顺序,或平行独立的两条线,甚至在国内公共教育一度被视作是辅助性的、边缘性的事情。但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时代,博物馆一方面需要保持审慎的学术思考,另一方面又必须保有面对各种新事物、新思想的开放与灵活的态度;一方面需要将既有文明成果展现、传递给新观众,另一方面又需要与社会大众共同对当今时代进行思辨。

面对这样全新的考验与挑战,公共教育已然成为博物馆的中心功能之一,策展与教育也不应再是衍生或独立的关系,而应从一开始就通过“公众参与”而紧密合作、相互交融。

因此,这一项目,正是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博物馆联盟,根据我国博物馆事业公共教育与展览策划的发展现状,为我国博物馆、美术馆乃至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而策划组织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培训项目,是在2016年国务院提出要将发展中国博物馆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重要举措。


张子康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博物馆和美术馆是为社会提供新知识和智慧的场所,观众需要博物馆提供知识的给养,博物馆也希望赢得向往博物馆,向往知识的观众。所以,“智识服务”应当作为博物馆和美术馆软件建设的重点并不断发挥其对社会和大众的艺术普及教育的作用。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办馆宗旨中提出了:“智识服务是美术馆的重要职责。”这个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博物馆、美术馆馆长的认同。强化这项功能成为越来越多博物馆和美术馆同仁的共识。

在我国,不少博物馆和美术馆都带有旅游场所的性质,其观众的参观量很大,但是观众和博物馆、美术馆的深度交流还是很有限的。观众对博物馆和美术馆的知识资源的了解和吸收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而博物馆和美术馆也需要更有效地拓展观众。这就要求美术馆提供有效的知识和智慧价值体系,同时创造引人入胜,激发大众对知识的兴趣的优质体验。

编者

开放的、多元化的环境促使每个国家,甚至每一个人,都要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在这样的浪潮中,博物馆和美术馆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不断拓展视野,以更高的、或者说紧跟潮流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令自己跟上时代,而不被淘汰。


国内文博艺术事业的发展,立足于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立足于公众对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藏品和工作越来越有兴趣。我们固然要为已取得进步而欣喜,但也应当意识到,放眼世界,要走的路仍然很长。“真正关心目标观众的内心需求”、“充分考虑观众的差异和需求”、“以观众为中心”…… 策展也好、活动策划也罢,诸如MoMA、惠特尼等优秀的海外博物馆和美术馆,依旧把公众体验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这可能是各位学员在海外实习过程中最为一致的感受。

 

形式可以模仿,方法可以借鉴,理念同样可以学习和引进。今时今日,国内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也开始逐渐重视人性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与公众在馆内的体验和感受。但是,“重视公众”,我们已经做好、做到位了吗?一些服务设施只是摆设,还是真正起到了作用?展览和活动是图一时之乐,还是对社会、对观众带来可持续的积极影响?“以观众为本”只是口号,还是早已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不妨时时向自己提问,答案会告诉我们一切。

图文来源:“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美术学院博物馆教育与策展海外研修”项目组

编辑:Double L#大萌萌


相关链接:

孤芳自赏,不如知己在旁:倾听粤博策展背后的历程

设计师如何看待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安静”在外,内秀于心

征集|福犬迎春,来博物馆分享你和“汪星人”的故事吧!

深受青少年及儿童喜爱的贝林动物展,除了标本,还带来了什么?

螺蛳粉全家福,这家博物馆让你饿着进来,饿着出去

讲座 | 近期讲座资讯汇总(1.11-1.17)

“读城”背后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读城”如何设计?

我带着你,你带着地图,一起去成都的博物馆走一走

通知|2018天津博物馆百年纪念研讨会暨博协区域专委员会年会

从STEAM中的A看博物馆的跨学科教育

征集 | 让你的珍藏走进博物馆讲述自己的故事

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2017年报,这份答卷你给多少分?

隔在博物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