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 近期讲座资讯汇总(1.11-1.17)
1
2018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公益文化讲座第一期
背靠历史 眺望未来——北京城市建设与文化变迁
时间:2018年1月13日(周六)上午9:30—11:30
地点: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三楼报告厅
主讲人:关战修(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主任)
内容简介:“一个城市就是一本历史书,是用石头和砖头组成的历史书”,她承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展现了中华灿烂文明和人类智慧结晶。北京市正阳门管理处关战修主任,将与您从全新的角度叙话北京城垣的往事变迁与历史遗迹以及正阳门下的新北京标识,让您感受到历久弥新的北京,不一样的乡音乡情,以及眺望未来的新发展。
报名信息:本次讲座人数限额120名,敬请拨打博物馆客服电话010-64093117预约,登记姓名、电话即可。讲座当日,请携带本人身份证至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北门票务处换票进入
2
机器,会成为我们吗?
时间:2018年1月13日(周六)14:00-15:30
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主讲人:朱礼军(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机器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和传递信息。目前的技术发展,已经可以实现让机器在某种程度上去理解和交流信息的语义,它们可以在一起协商,共同去完成一些复杂的任务。它们也有着非常严谨、复杂的语言体系。机器语言,甚至开始带有感情的色彩。人们不禁好奇和担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些机器有可能成为新的物种吗?当机器拥有了语言,甚至拥有了感情之后,它们会成为我们吗……
报名信息:活动免费参与(无须购票),但须提前预约成功方可入场。
预约平台:
1.中国科技馆官网预约;
2.微信(订阅号):中科馆活动派;
3.新浪微博:中科馆大讲堂
3
“让文物活起来:古代物质文化”第二讲
菱花镜上行——白居易的镜中人生
时间:2018年1月14日(周日)9:30-11:30
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545149)
主讲人:霍宏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学、 古钱学。)
内容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氏在《北窗三友》这首诗中,说他有三个朋友,即琴、酒、诗。实际上,他还有第四位朋友,让他有些害怕的友人,可称为“诤友”,那就是镜子。白居易与镜子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白氏镜诗的内容又映照出白居易怎样的镜中人生?此次,《鉴若长河》的作者霍宏伟先生将着重通过白居易的一首首镜诗,解读其内心的精神世界与生命历程。
“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第十二讲
古建巡礼:走上丝绸之路
时间:2018年1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中关村南大街33号010-88545149)
主讲人:曹汛(北京建筑大学建筑系教授,1961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梁思成先生。)
5
小化石,大世界
时间:2018年1月14日(周日)10:30-11:30
地点:中国地质博物馆一层地球厅
主讲人:王曦(中国地质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室副主任)
内容简介:什么是微体化石,微体化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化石是什么样的,微体化石都有哪些作用?
1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特展系列讲座第二期
“伟大的乌托邦”——俄罗斯前卫艺术运动
时间:2018年1月12日(周五)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主讲人:于润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理论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界中产生了以未来主义、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为代表的前卫艺术。在短短的一二十年里,俄罗斯艺术在模仿欧洲学习西方的道路上狂飙突进,走在了世界各民族的前列。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与剧烈的社会革命——十月革命——遥相呼应,努力将思想者头脑中的理想国建立在落后的俄罗斯现实土壤上。本次讲座将带领听众回到一百年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和艺术之中。
报名信息:关注上海博物馆(SH-Museum)微信公众号报名。
2
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特展系列讲座第二期
沉重的舞步——苏联艺术一瞥
时间:2018年1月13日(周六)19:00
地点:上海博物馆高清晰度影视中心
主讲人:于润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理论系副教授)
内容简介:1917年的俄国革命已经过去一个世纪,曾经辉煌一时的苏联也已经解体,但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流风格的苏联艺术依然保持了自身的魅力。它将巡回画派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与苏联文化政治宣传主题结合起来,以平民化的手法进行创作,在严格的限制之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成就。本次讲座将向听众系统介绍苏联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报名信息:关注上海博物馆(SH-Museum)微信公众号报名。
3
历史-边疆与中国
时间:2018年1月13日(周六)14:00-19:00
地点:闸北区OCT当代艺术中心
主讲人:
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黄达远(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中心教授)
袁剑(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内容简介:随着民族与宗教冲突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中国政府构想并实施“一带一路”这一战略举措,边疆再次凸显于海内外学界和公众的视野。近几年来,无论是关于帝国与民族国家的检讨,还是“全球史”、“内亚史”的兴起,以及对拉铁摩尔“逐离理论”的重申与反省,包括有关蒙元史、新清史的持续争论等,无不指向(后)全球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透过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重新思考和审视当代中国认同及其与周边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边疆横跨历史学、考古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多个学科,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边疆学”。并且,它也是此次“疆域:地缘的拓扑”展览的三个组成单元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边境,国界”与“全球化流动”)。那么,到底什么是边疆?它与边界的区分又是什么?对于多元一体的当代中国以及复杂的全球地缘政治而言,边疆到底意味着什么?
报名信息:发送姓名+电话+讲座名至OCAT上海馆微信后台或发送邮件至ocatshanghai@octlandshanghai.com进行预约;报名截止时间:2018年1月12日18点
4
当维多利亚小说遇见沪剧——文学的越境与重生
时间:2018年1月14日(周日)19:00-20:30
地点:黄浦区上海洛克·外滩源兰心MEM艺术空间
主讲人:邹波(日本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日文系主任,副教授。)
内容简介:20世纪初,在交通、印刷技术的推动下,世界文学在翻译、流通、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越境与重生。这种翻译、再生产的过程并非单向的、被动的接收,文本在接收语境中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近代,大量欧洲文学作品经过日语的转译进入中国,在翻译小说的形式之外,借助新剧、电影等媒体手段广为传播。其中,有若干以家庭、爱情为主题的通俗文学作品获得读者、观众的普遍共鸣,最终为地方戏吸收,上演至今。本讲座选取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的畅销小说,讲述它超越国境、获得重生的传奇经历,在文本和影像中共同追寻文本的奇异旅程。
报名信息:参加讲务必预约;
预约请登陆RAM官网:http://www.rockbundartmuseum.org/cn/
山西博物院考古公益讲座
张献忠沉宝发掘记&文化视野中的盗墓现象
时间:2018年1月13日(周六)9:10——12:00
地点:山西博物院东南角楼会议中心
主讲人:
高大伦(先后供职于四川大学、四川省博物馆、四川省文物管理局。2003年至今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任院长、研究员。现担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访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客座教授。)
内容简介:
“张献忠沉宝发掘记”:以2017年最热门的考古发掘事件之一——张献忠“江口沉银”为历史背景,解读学术界和社会长期关注的江口遗址,揭秘“2017考古大发现之江口沉银遗址首次水下考古”。
“文化视野中的盗墓现象”:盗墓,是渊源古远的社会文化现象。分析中国历代盗墓及相关现象,是社会历史研究的有意义的课题。本次讲座将从盗墓行为的源流、盗墓技术的历史记录、发墓动机的心理分析等方面,探讨文化视野中的盗墓现象。
报名信息:关注山西博物院社教之家(sxbwysjzj)微信公众号报名,限报300人;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月12日16时。
编辑:Double L
相关链接:
《国家宝藏》大热之余,我们又该如何用“世界遗产”讲好中国故事?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